餐饮界的“华为”,永不上市的西贝是如何做到一年营收50亿?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说:“如果老板学不了任正非舍得分钱,企业学华为白学了”。而通过合伙人机制把利润分给奋斗者,或许就是西贝成功的秘诀。

今年9月底海底捞上市后,一拨拨投资机构约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见面,鼓动西贝登陆资本市场,因为行业里海底捞之后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就属拥有300多家直营店、员工23000名、销售额达到50多亿的西贝。但贾国龙回应:“西贝永远不上市,把利分给奋斗者!”


餐饮界的“华为”,永不上市的西贝是如何做到一年营收50亿?


西贝创始人 贾国龙

1、把利分给奋斗者,用价值分配拉动价值创造

西贝的直营店实行合伙人制,每家门店分店占股40%,总部占60%,而且,贾国龙还承诺,每年拿出自己50%以上的分红作为奖金发放给员工,仅在2018年1月的西贝年会上,现场就发放的奖金额就达7000万元,不仅是这样,贾国龙还立下规矩,这条规矩是给分店的老板和总部高管立下的,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需要拿出一半来激励自己团队成员中的奋斗者。

还有一件事情,同样可以看出西贝不寻常的管理思路,那就是“先拿奖金,再做事”,这跟一般企业的先干活后拿钱不同。例如,在某一门店,今天的销售任务是卖莜面200份,每人需卖10份,每份提成10元,在早上就先将奖金100元发给各岗位人员,然后规定,销量最多的人再额外奖励200元,结果,那天创纪录的卖出了242份。

贾国龙对员工薪酬也有自己的想法:一名基层员工市场上的平均薪资五千元,你却给他开六千元工资,首先这名员工肯定心里很满足,再给他赋能,让他干出七千元的活来,等到他能力达到七千元时,我再给他加工资,这不就是用人的良性循环吗?贾国龙在管理企业时,还经常跟高管和领导层训话说:“

利益要向一线倾斜,不要想着员工有2万多人,每人多发1万元,就会要多支出成本2亿元,不要只看到成本,要看到由此带来的收益,可能是4亿元,在设计员工薪酬待遇方案时,把员工算计得死死的,就一定好吗?你们几十人,能算得过基层2万多人吗?”

在人才激励问题上,贾国龙曾和高管们讨论过一个问题:对西贝的发展而言,是人的贡献更大,还是资本的贡献更大。结论是,人的作用更大。原因是,“资本、设备乃至食材都好复制,最难复制的是人——一个个动力十足、训练有素的操心小老板和一线员工

贾国龙创业30年,有一点想得越来越透,就是用价值分配拉动价值创造。“先把分利规则定下来,作为老板,这才是最有力量的。”“先分钱,再赚钱”的本质,其实是用分利的方式分权、分责,通过做成事最终成就一批人

餐饮界的“华为”,永不上市的西贝是如何做到一年营收50亿?


2、员工是企业最大的产品

比起很多公司“走过场”的员工培养制度,西贝对于员工的投入非常巨大。

2012年5月,贾国龙看到《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个黄馍馍非常适合西贝,第二天,他就直奔陕西绥德老黄家,开口就是30万年薪。当年7月就推出了黄馍馍“3元一个”,仅2012年全年,贾国龙就卖了1000万个黄馍馍。

2014年,贾国龙投资了1000余万元,建立餐饮职业技术学校,他还经常派青年厨师去外地学习、实践,工资照发。

六星导师吴俊义说:“自己一个厨师,刚从澳洲、新西兰考察回来,六次去日本,每次光吃,两万块钱打不住,一天几顿米其林是标配。我妈老问我,你一个厨子不在厨房好好做饭,怎么成天飞来飞去,满世界跑,得花掉老板多少钱?”2016年底,为了研发“烤全羊”一道菜,吴俊义团队两个月就吃了不下200头羊。

贾国龙说:“2017年全公司的培训费用超过1个亿,2018年更多。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付给咨询公司的定位、咨询费用,西贝的咨询费是4000万。”

3、创业分部+西贝赛场

贾国龙说,人在什么环境和场合中状态最好?比赛。只要是比赛,精神就高度集中,自驱力最强,最高效。这与比赛中有健全的游戏规则,有排名,有奖金,有裁判监督不能犯规,还有更高、更快、更强的能量场都有关。

西贝赛场是西贝独特的绩效考核体系,它不是简单的上级评价,而是从店长、厨师长到洗碗阿姨、撤餐大叔,每个人都被卷进赛场,为创造极致顾客体验而努力,处于和同店乃至全国其他门店同岗位的竞争之中,成绩实时可见。赛场上争的是工资、福利、年底双薪之外的增量奖金,

恒隆广场店是西贝山东首店,500平米,开业8天营收80万,季度营收750万,怎么做到的?一早岗会,店长李阳鼓励A、B、C三个区的部长挑战一个高目标:当天“阿克苏苹果烤鸡+浇汁莜面套餐”卖出180份。行业惯例都是闭餐后统计销售,第二天发提成,但店长李阳选择早岗会先发提成,每份提成10元,平均每人销售12份,每人手举120元钞票先拍照,然后规定,三个区PK,第一名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5毛钱钢镚一枚,最后一名负责买奶茶。结果那天创纪录地卖出192份。

西贝副总裁楚学友对于门店竞争谈到:“举例来说,A老总在上海负责一个创业分部,只要符合条件,B老总也可以申请一个创业分部到上海去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了与A的竞争。但总部会协调A和B门店选址,以确保A和B之间是良性竞争,而非门对门的’骨肉相残’”。

4、裁判员制度

有竞争,就要有裁判。贾国龙就把体育赛场的“裁判员制度”引入到了西贝。

引入裁判员制度之初,贾国龙就有一个表述:希望考核机制从以结果为导向,转向以过程为导向

2015年底,西贝开始小规模尝试。从总部向各个门店派出“裁判”(相当于管理人员下基层),以“巡视”的方式进行考核。一个裁判员“裁”四个店,后来反馈“制度好,密度不够”。因为裁判员一个月裁看一次就决定了门店的考核结果,门店觉得“不公平”。后来又改为两个店一个裁判,还是不行。

最后,贾国龙一拍板,“全覆盖,一个店一个裁判”。“裁判员”是一个轮值的岗位,这个月是裁判员,下个月就又回到门店里成为运动员了。以西贝目前庞大的裁判员“人才库”来说,一年能轮上一次就是很幸运的。

裁判的作用,如何体现在企业奖罚设计里呢?

贾国龙说,主要是牌照,“换开店牌照”。“一个A+等于两个A,四个A就能换一张开店牌照。一个新店按六四分成,开店40%的利益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就积极地挣牌照来开店。越好的店,换的牌照越多;管得不好,那你就永远换不到牌照,就开不了店。”

餐饮界的“华为”,永不上市的西贝是如何做到一年营收50亿?


5、折腾是把资源投给未来

1999年西贝莜面村品牌诞生;2011年2月,西贝定位在“西北民间菜”;2011年11月,改为“西北菜”;2012年,又改成“烹羊专家”;2013年,贾国龙自己改回“西贝莜面村”。四次定位,光是改装修换牌匾就花了几千万。

2018年开始,西贝连续做了好几个大项目:西贝Express、超级肉夹馍、天猫旗舰店、拼团小程序……西贝快餐项目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前后耗时三年多。

很多圈内朋友说:“老贾就是折腾,花了这么多钱,不还是回来了”。但贾国龙认为:为了搞清楚我是谁,这钱花得就值。“要相信自己有局限,有些东西搞不定的,就得花钱去买。我们花钱买原料,买羊肉,其实创意也一样。创意有创意领域高手,管理有管理方面高手,企业家就是组合各种资源,组合原料,组合人,创意,最后再把它销售出去,把钱收回来,然后继续循环。”

贾国龙认为:西贝人的折腾,从来不是应对眼前,而是一直在打破边界,是在把更多资源投给未来

贾国龙还爱折磨人。比如西贝“红冰箱机制”,按他的说法:“我们每天‘红冰箱’会议,一开几个小时,屁大点儿小事,找真因找俩小时。你把他揪出来,罚他五块钱就行了吗?处罚文化只能掩盖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找,让错了的员工跟着一起找,他把解决方案找出来,以后就不再犯这个错误,他成长了,成长是会上瘾的。”

贾国龙说:“全球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是顾客最爱用餐地。这就是我现在的动力。它会强烈地激励我自己,不停地想,不停地做,不停地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