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的這部經典作品,深刻揭示出了婚姻最殘酷的本質

原創: 到不了繞不過 情感大叔曾子航

電影大師的這部經典作品,深刻揭示出了婚姻最殘酷的本質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經典電影。

這大概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揭開婚姻本質最深刻、最精闢,也是最淋漓盡致的一部影片了。

前幾日,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終於有機會一睹瑞典電影大師,也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的英格瑪·伯格曼拍攝於1973年的影片《婚姻生活》。

看到了一個絮絮叨叨、不同以往的伯格曼,以密集轟炸式的語言密度,在近三個小時的片長裡,掰開了、揉碎了、全方位地解讀那個叫做婚姻的東西。

男女主人公從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到丈夫出軌,夫妻走向離異,再到彼此重組家庭之後依然難捨彼此,應了一句西諺:夫妻是一對親密的敵人,既親密無間,又忍不住互相傷害。

影片中的元素都很常見:外殼完美、內瓤潰爛的婚姻,以愛為名、渴求蛻變的出軌、離婚,各自重組婚姻之後依然換湯不換藥,以及曖昧不明、無法釐清的欲舍難離。但恰恰是這些常見的元素,在伯格曼的拿捏把玩之間,變成了一塊塊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積木,搭建出了一個貫穿於婚姻生活內外、基於情愛與慾望的人性座標體系。

10年前的他和她,沒有愛的基礎,只是懷抱著相互取暖的初衷步入婚姻,起先,他們營造一個相敬如賓的完美假象,這種假象不僅旁人羨煞,彼此也毫不自知地沉溺其中。

10年後的他用出軌打破了這場一成不變、貌合神離的婚姻模式,也將兩人的關係引向了一種超乎尋常的難解狀態:從無動於衷時的麻木不仁,意難平時的纏扯不休,怨懟時恨不得把對方挫骨揚灰的狠戾決絕,到若干年後各自重組家庭再度重逢時,相互成為寂寞穿心時的溫暖搭救——他和她,既是彼此的隱痛,暗疾,永遠不想再觸碰的傷疤;同時也是彼此的巢穴,退路,永遠都無法割捨的慰藉。既互為彼此的病灶,亦互為彼此的藥引,在形同骨肉相連的格局中,掰扯不清,糾葛不斷。

電影拍攝前後,大師本人剛剛經歷他第四次失敗的婚姻,他以切膚之痛告訴我們:婚姻本質上是一座密不透風的牢籠,再相愛的一對男女,有朝一日走進去,都無可避免地悶死、渴死、愁死。可一旦有機會逃出來,愛情之火又會再度熊熊燃燒.......

應該說,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是他審視了個人的四度婚姻生活,洞穿了婚、愛、欲本質和真相後的一部冷眼之作。

他以一種過盡千帆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大徹大悟,來分解呈現婚姻、愛情、慾望中的常態現象:那些身在其中時“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當局者迷,那些物是人非處“人生若只如初見”的事後者清,那些慾求不滿時“未到千般恨不消”的心有不甘,那些得償所願後“ 到得還來無別事”的瞭然透徹。他對如是的常態現象既不全盤肯定,也不全盤否定,而只是借一個曾經極度利己的男人和一個曾經缺失自我的女人,來深度挖掘男女之間情感關係的各種可能性,並將這些可能性最終歸集指向一種超越婚姻、超越愛情、超越倫理準則、超越人性黑洞的純粹的“向心力”情感方式。

這裡,沒有渣男怨女,沒有是非對錯,也沒有道德評判。

可惜這樣的情感方式太過於理想主義,畢竟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對情男愛女都能夠達成薩特與波伏娃的那種相互成就,總難免有各種的貪嗔痴,各樣的恐懼掛礙。所以我寧願以一種粗淺的角度來理解伯格曼引向的這個結局:最好的關係,總是存在於婚姻之外。而婚姻,總是一個引發關係錯位的誤區。

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前段男主與朋友做的那個遊戲似的小實驗:在漆黑的環境裡,於一閃而過的光中,用筆尖戳向紙上的一個固定圓點。實驗證明,即使距離再近,眼力再佳,兩點之間總是會有或長或短的誤差存在,而這些誤差所勾連出的線條,最終則塗亂了整張白紙。

在我看來,這個實驗其實就是伯格曼對現實婚姻生活給出的最佳解讀——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好”,但我們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走到那個“好”上去。太多時候,“好”看似是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實則卻是差之毫釐,往往便謬以千里。

伯格曼就像一位哲學家,對婚姻這種貫穿了人類近乎千年的制度進行了一番深入而理性的思考:婚姻,對愛情是一種昇華,還是在某種程度下束縛和壓抑了人性?

電影大師的這部經典作品,深刻揭示出了婚姻最殘酷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