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柴榮多活十年曆史會怎樣?

結伴同行338


後周世宗柴榮,如果再多活十年,很有可能統一南方,佔領遼朝南部數州,建立比北宋疆域更廣闊的後周帝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柴榮本人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

24歲拜將,33歲稱帝,深謀遠慮,賞罰分明,身先士卒,戰功赫赫,頗有唐太宗的風範。他為自己定下的三十年遠期目標是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矣。 柴榮在位僅六年,就創造了驚人的業績: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遼朝。尤其是北伐遼朝時,兵不血刃,42天連取三關三州,可見兵威之盛。可以這麼說,東西南北都被柴榮打了個遍,而且全部獲勝。

二,柴榮手下有一批能征慣戰的大將

柴榮之所以能取得赫赫戰功,除了國力強大,政治清明之外,還在於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選拔了一批如趙匡胤、李重進、張永德等驍勇善戰的大將。柴榮一向行事果決,雷厲風行,曾將高平之戰中臨陣脫逃的樊愛能、何徽等70多名將士全部斬殺。如此剽悍的一位老大,如果健在的話,我相信,擔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肯定不敢反,也沒有機會反。李重進,則是周太祖

郭威四姐福慶長公主之子,勇猛善戰,對後周忠心耿耿。張永德也是外戚,身為郭威的第四女壽安公主的駙馬,屢立戰功。這一批大將,以及後來備受重用的曹彬、潘美等人,足以完成後周南徵北戰、開疆拓土的歷史使命。

三,南方各政權實力較弱

柴榮所處的時期,南方主要有後蜀、周行逢政權、南漢、南唐等幾個割據政權,和後周相比,要麼國力弱小,要麼國君昏庸,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例如後蜀,龜縮於兩川之地,毫無進取中原的志向,後晉晉節度使趙匡贊、後漢大將李守貞和趙思綰先後請降,後蜀均畏縮不前,坐失戰機。南漢後主劉鋹荒淫無道,只信任宦官,大臣必須自宮才能晉升,以致於國內人口不滿百萬,宦官卻高達二萬人。南唐在南方諸國中疆域最大,極盛時曾統治35個州,但是在柴榮三徵南唐後,失去江北14州,實力大損,後主李煜詩詞書畫無一不精,但對於治國理政完全是外行。因此,柴榮在十年內逐一平定這些國家,統一南方,應該不成問題。

四,北方的遼朝國君昏庸殘暴

同時期的遼朝君主——遼穆宗耶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耶律璟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四件事:喝喝酒,睡睡覺,打打獵,殺殺人。969年,耶律璟被廚師殺死。耶律璟在位期間,與後周的歷次戰爭無一勝績。959年,柴榮北伐遼朝,兵不血刃,曾經創造了四十二天連取三關三州的驕人戰績。因此,在遼景宗統治時期,柴榮完全有可能攻佔遼朝南部數州,收復部分失地。但鑑於遼穆宗之後的遼景宗、蕭太后,均是有為之君,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都是一代名將,後周滅亡遼朝的可能性不大。


前哥說歷史


柴榮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

公元955年-公元959年後周進行了大規模的對外作戰。先後征討了西蜀、南唐、北漢、契丹,幾乎每次征戰周世宗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然而上天卻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公元959年柴榮第5次親征,麾師直指北方的強敵契丹,僅僅42日便佔領了燕南各州。然而,在攻取幽州時,柴榮猝然重病,周軍被迫還師,公元959年6月29日,即顯德六年,日落時分,柴榮病逝於後周大梁萬歲殿,年僅38歲。




如果柴榮不死的話,就當時的戰爭速度收復幽州指日可待,也就不會發生後來宋朝被蠻族蹂躪直至滅國的慘劇了。

假如柴榮再多活十年,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強大的周朝,這十年之間國家休養生息,日漸步入正軌,國家發展百姓安定。十年之後柴榮去世,他的兒子柴宗訓已經十七歲了,在處理政務治理國家方面肯定也是遊刃有餘了。對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也震得住腳,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了。當然這只是假如…………(個人想法,歡迎共同探討哈)


不二洋


這個假設永遠不成立。沒辦法胡扯。




伍增傑書法詩詞工作室


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柴榮的能力確實十分強,在位時間僅僅五年,幹了什麼事,第一年初上位就直接大敗契丹和北漢的聯軍,然後滅佛充實國庫,乃至將南邊政權南唐打的一蹶不振。五年時間幹了這麼多大事,最後卻病死在攻取燕雲十六州的路上。


直到現在我們依舊很遺憾他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由此也引申出了很多關於柴榮若是成功取下燕雲以及包括今天我們所講的柴榮再活十年會怎樣,也是因為柴榮的遺憾和悲情,在現在地我們也常常因此而遷怒於趙匡胤,甚至有偏激的人認為他是沒能拿下燕雲的罪魁禍首。

其實就簡單地說,個人認為柴榮很可能拿不下燕雲,更甚者很可能會導致後周與契丹的攻守易位。

我們就簡單地講幾個方面,來論述我的這一觀點。

首先,從唐末到五代十國時驕縱武將所導致的混亂和割據問題並沒有在柴榮手裡被有效解決,在柴榮第一年收到北漢和契丹聯軍進攻時,後周軍隊出現很多武將不聽號令的情況,差點讓這場大戰失敗,最後以戰後柴榮殺了七十二個不聽號令的將校為結局,這樣雖然便面上壓制住了武將的問題,但其根本問題並沒有被解決,當然這最後是由趙匡胤解決的,所以個人覺得五代十國史是終結於杯酒釋兵權的,並不是終於黃袍加身的。


柴榮在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的情況下,不知道會不會在北伐燕雲的時候出現反噬,畢竟大戰容不得失誤。雖然在柴榮生前依舊擁有不少其義父郭威留下的威望,但在他死後短短時間就被趙匡胤篡了位,甚至在趙匡胤上位後竟還沒很大的抵抗,可想而知若是柴榮在北伐中有些微失利會有何後果。

然後在軍力方面,其實彼時柴榮的軍力並不是非常強盛,在柴榮病死的27年後,趙光義發動雍熙北伐,動員的兵力武力甚至是柴榮近5到8倍,而且趙光義距離收復燕雲也比柴榮更近一些,最後卻也失敗。國家打得不僅僅是仗,還有錢。在經過宋太祖趙匡胤十多年的治理和征伐,宋的國力甚至不是後周可以比擬的,趙光義雖不知兵,但國力擺在那,尚且取不得燕雲,個人認為柴榮要拿下也是很難。


如果柴榮再活十年,我個人認為對於中原來說不一定會有促進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的可能性會更大些。在這裡我並不是詆譭這位偉大的君主,我個人也是很喜歡他,但是歷史就是歷史,雖然假設不得,但若真要假設,我希望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簡單說一下。

很簡單,按照我上面所說,柴榮收取燕雲失敗的可能性要比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若是柴榮失敗了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們看一看趙光義在雍熙北伐失敗之後是什麼情況,彼時一北宋的巔峰軍力,在北伐失敗後,即便根底不傷,但在戰略態勢上已經完全扭轉。也就是說,在後周到北宋初年中原對契丹的戰略進攻態勢轉換成了戰略守勢。如果柴榮失敗,也一樣會由攻變守,甚至會比趙光義情況更糟,趙光義時期的國力和疆域可要比柴榮要強大的多。


在這等情況下,柴榮可能連南征都沒有多大力氣了,這樣子後周的國力會逐漸衰弱,然後兒子長大上臺,重複五代十國的老路。當然,若是柴榮能直接取下燕雲,北滅契丹,那一定又是一個漢唐盛世。


金道人


中國古代皇帝中最令人遺憾的應屬周世宗柴榮。他是五代皇帝中最傑出的一位,一心效仿唐太宗,誓言十年打天下,十年治天下,十年平天下。他裁撤庸吏,整肅訓練軍隊,抑制佛教(因缺銅鑄錢,他親自用大斧劈開汴梁寺廟裡被人稱為最靈驗的大銅佛),發展生產,生活簡樸,任用能臣,不近酒色,勤於政事,雄心勃勃,勵精圖治。他親自率領軍隊東征西討,敗後蜀,敗南唐,特別是大破契丹,一直打到幽州附近,契丹人甚至準備棄城逃走。可惜天妒英傑,就在他準備進攻幽州時,突患重病,不得已撤軍回朝,不久離世,在位僅僅六年。他的繼任者趙匡胤雖然也屬英雄,但比起他來卻大為遜色。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二十年,中國歷史上很可能再出現一個"貞觀之治",就不會有兩宋積弱捱打的狼狽局面。


海上清風8070



蒙奇D天神


柴榮多活十年的話,那麼歷史上的宋朝可能就不復存在,十年時間柴榮會安排好一切,也不會給趙匡胤有黃袍加身的機會,趙家也就只有稱臣的份了,當然歷史就是歷史,怎樣也改變不了宋太祖的輝煌人生。


爬上雲彩看地球


那就沒有宋了


小馬哥鎩羽而歸


如果柴榮多活十年,我只想說一句話,也就沒有趙家兄弟,這般貼血搭送,更不會讓我們民族出現這種被閹割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