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廣西廣電局印發《廣西高清電視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關注「廣電獵酷」 關注廣電科技

各市、縣文新廣局,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區局直屬有關單位:

現將《廣西高清電視發展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單位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推進工作的具體措施、實施責任機構、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加快推進我區高清電視建設發展。

廣西自治區廣播電視局

2018年11月29日

廣西高清電視發展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區高清電視的發展,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快推進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新廣電發〔2017〕250號)精神,發展高清電視是總局確立的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其推進時間表、任務書已經明確,基本規範和原則已經確定,現結合我區實際,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落實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有關高清電視發展的規劃要求,通過省、市、縣高清化改造和建設,以播出機構的高清製播體系升級改造、有線網絡公司高清機頂盒推廣為重點,構建符合我區實際的高清節目製作、播出、傳輸、接收、運營、服務、監管體系,加快我區廣播電視網絡整合轉型、智慧融媒體建設、高清超高清電視發展,促進我區電視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深化電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美好生活需要。

二、我區高清電視發展現狀

經過技術積累和探索,廣西各級電視機構都積累了一定的高標清製播經驗,增強了發展高清電視的積極性,高清電視作為推動傳統廣播電視行業轉型升級,提高傳播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手段這一理念逐漸成為廣播影視部門的共識。廣西各級電視臺的高清節目製作能力已形成一定規模,社會高清節目交易市場逐漸規範,高清節目資源有了充分的保障。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增加高清節目接入、傳輸的投入和高清機頂盒推廣,為下一步發展高清電視創造了較好的技術基礎和用戶環境。

目前高清電視發展已經具有較好的基礎,但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全區高清電視整體發展速度不快,高清用戶總體規模與發達省份和“十三五”規劃要求仍有差距;二是不同層級、不同區域的電視臺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三是高清電視的製作、播出、傳輸機構和體系的一體化協調發展程度不夠,高清播出能力存在欠缺;四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原有的部分技術標準和要求不適應目前的發展實際,需要調整、規範和完善。

三、工作目標

(一)廣西廣播電視臺高清電視發展規劃。

2018年,廣西廣播電視臺除購物頻道以外,所有在播入網的衛視頻道、地面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高標清同播率達到百分之百。規範高清頻道的呈現樣式,杜絕播出質量不達標、不符合幅型要求的節目送播。廣西衛視頻道播出素材高清率基本達到百分之百,高標清同播頻道之間實現相互依託、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不以發展高清電視的名義增辦頻道,其他高標清同播頻道,影視劇、廣告、氣象預報基本實現全高清播出。2018年完成衛視高清頻道上星傳輸資格審批、配套傳輸系統的建設等工作。

2019年除樂思購頻道外所有高標清同播頻道實現同播率百分之百,素材高清率百分之百。2020年廣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播出系統、傳輸系統、製作系統、媒資系統、演播室實現全高清節目的採編、製作、播出、傳輸,全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同播率百分之百,素材高清率百分之百。

(二)廣西市級電視臺高清電視發展規劃。

2019年,區內較發達市級臺所有頻道基本實現高標清同播;2020年,區內其他市級臺的主要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同時,2020年區內市級臺的轉播系統、製作網、媒資網、演播室基本實現全高清節目製作、存儲、傳輸。經批准實施高標清同播的高清頻道或直接調整為高清播出的頻道,其所播的節目,特別是影視劇、天氣預報和廣告,必須全高清播出,其同播率達到百分之百。

(三)廣西縣級廣播電視臺高清電視發展規劃。

鼓勵縣級臺進行高清化改造。縣級臺在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有條件的縣級臺:2018年,基本實現高清節目製作和存儲;2019年,基本完成高清播出系統升級改造;2020年,完成新聞節目、專題、廣告、天氣預報等節目,以及通過購買和引進的其它節目必須全高清播出,其同播率達到百分之百;同時經批准保留整套電視頻道的縣級臺符合條件的可申請高標清同播。

(四)廣西廣電網絡公司高清電視發展規劃。

2018年完成近100萬個標清單向機頂盒更換,2019年完成50萬個標清單向機頂盒更換。爭取到2020年完成所有的標清單向機頂盒更換工作,實現前端平臺和傳輸網絡升級,實現全網高清化。

2019年實現廣西所有鄉鎮骨幹傳輸網絡聯網,具備多業務傳輸所需的接入網承載能力, 同時在新建小區和農村網絡採用IPON技術的光纖入戶接入方式,終端具備超高清接收能力。

(五)廣西廣播電視監測中心高清電視發展規劃。

2019年,啟動高清電視監管平臺的籌建工作,實現對廣西廣電網絡公司播出總平臺的廣西衛視高清頻道、南寧網絡分公司播出分平臺的市級臺電視高清頻道播出安全、內容安全的監管。

2020年,實現對廣西衛視高清頻道,其它地面高清頻道,以及除南寧市外其他13個市級網絡分公司播出分平臺的市級臺主要頻道高清電視播出安全、內容安全的監管,實現對廣西廣電網絡公司播出總平臺的中央臺、外省衛視高清頻道的播出安全監測監管。

四、具體舉措

把發展高清電視作為工作重點,圍繞廣播影視工作大局,按照“鼓勵發展、統籌兼顧”的原則和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推進從製作、播出到傳輸、接收等環節的一體化發展,採取現有頻道高標清同播方式,明確同播的規範和辦法,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因勢利導、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堅持內容生產和製播、傳輸、接收並重,從總體上提升廣播電視服務水平。高清電視建設涵蓋採編、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等各個環節,實施重點主要為:

(一)加強高清演播室、高清非編網、高清播出系統的升級改造。各級播出機構要加快臺內數字化改造,加快高清電視節目採集、製作、播出系統的建設;各級播出機構要加快電視頻道高清化轉換進程,對已批准實施高標清同播的高清頻道或直接調整為高清播出的頻道,要確保高清率、高標清同播率符合國家標準;條件已成熟待申請高標清同播或調整為高清播出的頻道,要加快推進步伐。

(二)重視製作流程、製作理念、製作工藝的改進,不斷提高高清節目質量,加大高清節目的供給。

高清電視的製作、播出應遵循《廣電總局關於電視臺高標清同播節目製作、播出技術要求的若干意見》(廣發〔2010〕34號)的要求,確保技術質量。(見附件)

播出高清節目應在屏幕右上角標註“高清”字樣,播出非高清節目不得標註“高清”字樣。

繼續加強高清人才的培養,提高高清節目的製作能力,夯實高清電視發展的技術、人才基礎,為高清電視發展創造良好內部環境。各影視製作經營機構要不斷加大電視劇、動畫和專題片、紀錄片等節目的高清製作比例,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要求,規範高清節目的製作、引進和交易,增加高清節目供給。有關單位在引進境外影視劇時應優先考慮高清版本,引進高清影視劇數量和比例要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三)統籌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傳輸手段,大力提高有線網絡高清機頂盒普及率,推動高清電視進入千家萬戶。鼓勵符合條件的有線數字付費頻道申請高清播出,鼓勵購物類有線數字付費頻道申請高標清同播。擴大渠道,積極引入合法高清節目源,向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彩、品質精良的高清節目,更好滿足用戶對高清電視個性化、多樣化的收視需要,確保網內傳送的高清頻道和視頻點播業務合法合規,加快標清節目在點播媒資庫中的淘汰數量,提高點播類節目高清節目的比例。對網內傳輸頻道進行排序時,要確保高清頻道集中列入傳輸節目表的主要和靠前位置,確保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廣西廣播電視臺高清頻道和當地市、縣高清頻道優先,確保廣西衛星高清頻道、市、縣高清主頻道採用廣播方式播出。2020年後滿足區、市、縣電視臺所有高清頻道廣播方式播出能力。

(四)積極推進融合媒體雲平臺建設。由自治區廣播電視局牽頭,利用廣西廣電網絡公司網絡、資金、場所、技術優勢,整合區、市、縣級廣播電視資源,建設覆蓋全區的廣西廣電融合媒體雲平臺,實現 “多源匯聚、共平臺生產、雙向融合、一機多工、一稿多發、編生一體”,鼓勵市、縣電視臺利用媒體雲平臺進行高清節目製作和播出。

(五)加強高清電視監管體系建設。各級廣電行政部門要統籌高清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運營、服務和監管等方面工作。完成監管平臺的搭建,實現對中央臺、外省衛視、廣西全區14個地市主要頻道高清電視播出安全、內容安全的監管,確保內容導向安全、技術安全和節目播出安全,確保高清頻道的同播率、高清率、呈現樣式和播出質量達標。要嚴格按程序要求規範高清電視的審批管理,加快高清頻道等審批流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不得借發展高清電視的名義擅自開辦頻道或違規開展高標清同播。

(六)積極推進4K超高清電視試點。

深入貫徹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新聞出版影視“十三五”規劃等發展戰略,積極開展4K超高清電視節目製播和傳輸試驗;鼓勵具備條件的播出機構探索建立超高清電視播出系統,在條件成熟時,適時申請開展4K超高清電視頻道試點;鼓勵有線電視網絡開展4K超高清電視直播及視頻點播業務。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廣電行政部門要主動作為,積極與地方黨委、政府及宣傳、財政部門等彙報溝通高清電視發展問題,按照中央關於“積極支持主要媒體的發展,合理保障主要媒體經費需求”的精神,積極爭取各級對高清電視發展的重視和支持。各級廣電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將高清電視發展列入當地“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項目、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範疇,通過政府專項補貼、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多種渠道,以播出機構的高清製播改造、有線網絡公司高清機頂盒置換推廣為重點,為播出機構、傳播機構全面推進高清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政策保障。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傳輸機構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高清電視發展實施方案。

(二)開展技術服務。高清電視的發展涉及高清節目的製作、播出、傳輸、接收、運營、服務和監管等多方面的工作,技術含量高,涉及領域多,各級廣電部門要積極發揮作用,在高清電視發展的技術創新、貫徹標準化和技術培訓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和諮詢服務。

(三)加強人才培訓。通過設置專業培訓班、定期輪訓、鼓勵相關人才參與相關學歷學習、技能培訓等,加強高清技術所需專業人員的培訓。積極將高清化建設人才納入各級人才政策支持範圍、納入緊缺急需人才目錄,併為人才發揮作用提供有力平臺和上升渠道,確保專業技術隊伍的穩定。

(四)建立督查機制。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將定期開展專項調研督查和工作推進進度通報工作,對推進緩慢、執行不力的單位將予以通報批評。各級各部門在發展高清電視過程中,要加強研究、總結經驗,有關情況和意見請及時向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反饋。

附件:廣西高清電視節目製播技術指導規範

廣西高清電視節目製播技術指導規範

一、幅型變化原則

根據廣電總局《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電視臺高標清同播技術策略研究》(2009年) 指導意見要求,要可能減少幅型變化對高標清同播頻道收視效果的影響,建議以保持畫面不變形、不影響畫面主要內容傳達為基本原則,儘量避免出現四面黑邊的畫面。

(一)標清節目源。

標清節目源經過上下變換的收視效果如圖所示。

「行业」广西广电局印发《广西高清电视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標清節目源上下變換高標清觀看效果圖示

從收視效果和播出安全考慮,對於標清節目源,採用拉伸變形上變換和對應的擠壓變形下變換的幅型變換方式,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二)高清節目源。

高清節目源採用各種下變換方式的收視效果如圖所示。

「行业」广西广电局印发《广西高清电视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高清節目源下變換觀看效果圖示

考慮到儘量保持畫面信息完整和16:9寬屏電視機的普及程度,高清節目源採用擠壓變形的下變換方式較為合理。

二、高清節目製作要求

由於採用以上所述的幅型變換方式,對於只在本臺播出的高清節目,在製作過程中不需要因為高標清同播而對於畫面構圖有特別的考慮。但是,考慮到本臺高清節目對外交流的需求,因為目前其他臺標清頻道可能對高清節目源會採用左右切邊下變換播出,所以在這些高清節目製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採集構圖

採集時按16:9構圖取景,兼顧4:3構圖。

2. 圖形字幕製作

應將所有圖形、字幕放在4:3的保護框內,避免因切邊下變換造成部分高清畫面中的字幕不完整。

3. 特技製作

部分高清特技過程會因切邊而變得不完整或出現時間誤差,為此在進行對外交換的高清節目特技製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避免採用突顯畫幅比例的特技效果,並謹慎處理從畫面的角或邊開始的特技。

(2)在特技製作過程中應兼顧使用4:3模式監看,兼顧切邊下變換標清播出效果。

4. 音頻製作原則

高標清同播採用普通雙聲道播出,即播出節目1、2聲道為相同的PGM信號。所以,要求所有的播出節目源必須為普通雙聲道格式。

5. 節目信息內容

在高標清同播時期,送播的節目帶或上載的播出節目文件,需具體註明錄製格式(高清或標清及具體格式)及聲道信息。

6. 節目交流

外購節目(含廣告),儘量要求高清版本;如標清版本,應避免上下遮幅畫面。

7. 高清節目記錄格式要求

(1)採集製作格式:

「行业」广西广电局印发《广西高清电视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播出格式:

1)送播節目:藍光盤,藍光盤或移動介質,記錄格式MPEG2 Long GOP 50Mbps或HDCAM 磁帶。

2)播出文件格式:MPEG2 IBP 50Mbps, MXF(OP1A)封裝。

8. 音頻要求

高標清同播時期擬採用普通雙聲道格式播出,即播出節目1、2聲道為相同的PGM信號。

音頻採用AES3 Audio打包方式。基本編碼參數為PCM編碼,採樣位數為16位或24位,48KHz採樣。

9. 高清節目的記錄交換格式要求:

1)藍光盤,記錄格式:MPEG2 Long GOP 50Mbps 。

2)磁帶,記錄格式:HDCAM 。

10. 媒資系統存儲格式

1)一般按原素材格式上載存儲,HDCAM磁帶素材使用MPEG2 100Mbps格式存儲。

2)使用時根據需要轉碼。

三、 高清電視節目錄制和送播規範

參照《廣電總局關於電視臺高、標清同播節目製作、播出技術要求的若干意見》和《總局金帆獎評審相關規定》,高清晰度節目帶製作應符合《高清晰度電視節目製作及交換用視頻參數》(GY/T155)。

1. 高清節目錄制的載體交換介質為專業藍光盤和移動介質。

2. 高清節目的採集、製作採用1080i,4:2:2採樣方式。採用基於DCT幀間壓縮編碼技術,壓縮碼率為50Mbps或以上。

3. 高清節目可按照16:9拍攝,16:9構圖方式錄製。有特殊要求的也可按16:9拍攝,4:3安全框構圖方式錄製。

4. 高清節目如採用4:3保護框構圖方式錄製的,應將所有字幕、圖標放在4:3的保護框內。

高清節目應採用立體聲格式製作,錄製在1,2兩個聲道上。高標清同播時期擬採用普通雙聲道格式播出,即播出節目1,2聲道為合成後相同的PGM信號。

5. 高清節目應採用立體聲格式製作,錄製在1,2兩個聲道上。不能製作成立體聲的,應將聲音合成後同時錄製在1,2兩個聲道上。

6. 一張光盤只能錄製一個播出節目(宣傳片和節目預告類節目除外),節目時長超過一張光盤的記錄長度,需分別在多張光盤上錄製時,按多個節目方式處理。

7.移動介質內僅能存放需要播出的節目文件,且一個移動介質只能存放同一個欄目(或同一部電視劇)的播出文件,可以多期/多集。

8.一張藍光盤上記錄的時間碼必須唯一且連續,並在節目卡片上準確註明起始時間碼、結束時間碼和節目長度。正常節目結束後不允許有其他畫面。

9.一張光盤的縮略圖狀態只允許錄製有1個剪輯圖標(Clip)。

10.每一張送播光盤,必須附有規範填寫完整的節目播出卡片。

11.每一個節目必須在節目開始之前的引帶黑場部分約15秒到25秒之間錄製上黑底白字的“節目名稱”和“播出日期”或“期數”的內容提示字幕。

12.一盤帶子或光盤錄製多條宣傳片或預告片的,一盤帶子或光盤只能錄製相同類別的節目,不能混錄。且要求在第一檔節目的開始前要按錄製技術規範錄製“校準信號”以及“節目提示內容”。

13.不同畫幅變換要求的節目要求分別錄製在不同的帶子或光盤上,不能混錄。

「行业」广西广电局印发《广西高清电视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視頻校準信號為100/0/100/0/彩條。多訊道記錄時,此信號應是經過信號處理和切換系統輸出的標準彩條;用ENG方式記錄時,彩條信號與隨後的節目圖像信號應取自同一編碼器輸出。使用多盤素材磁帶進行編輯時,由錄機記錄在節目磁帶引帶上的彩條信號可取自該製作系統的標準信號發生器。複製時,由錄機記錄在節目磁帶引帶上的彩條信號必須是用放機從素材帶引帶上原錄彩條重放的信號。

音頻校準信號為基準電平+4dBu(-20 dBFS)的1000Hz正弦波。立體聲記錄時,兩個聲道應使用相位相同的校準信號,其左聲道宜採用約每間隔3秒間斷約0.25秒作為識別。

引導區提示信號為30秒黑底和播出提示信息,在黑底15至25秒處放置白色字符的節目播出提示字符,說明節目名稱、播出時間等播出提示信息。

好文共賞請轉發 有話要說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