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南京二手房市場依舊呈現低迷狀態。年底,開發企業加速推盤,新盤不斷入市,二手房客源流失。而二手房市場下行,價量齊跌已成必然。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12月初二手房市場下行,價量齊跌

上週,南京共有10盤推出2623套房,涉及江寧、江北、河西、城東、城北、溧水、高淳等板塊。而在這10家樓盤中,僅溧水的空港新都孔雀城一家“日光盤”,其餘樓盤去化大致在4—7成範圍內,銷售情況均一般。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在新房爭相上市的熱潮中,南京二手房成交量、掛牌量、掛牌價格均有所下降。根據網上房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南京二手房成交1101套,成交量比前一週的1216套下跌了115套,跌幅為9.46%。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365二手房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南京二手房掛牌均價為29154元/㎡,房價與比前一週的29219元/㎡下降了65元/㎡。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365二手房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南京二手房掛牌量1475套,環比上週的2042套下跌了567套,下跌幅度為27.77%。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二手房降價成常態,多板塊房源成交價低於掛牌價

在現在樓市下行的大環境中,南京新房二手房正逐步迴歸理性。多個板塊二手房市場賣方急於拋貨,降價幅度明顯,二手房賣房心態遠遠不同於之前。

江北核心區:江北熱門小區二手房掛牌均價在3萬/㎡左右,其中正榮潤江城均價最高接近3.7萬/㎡,但實際成交價格並沒有這麼高。早前潤江城附近的中介賣出了一套88平毛坯房源總價300萬,成交單價僅3.37萬/㎡,比掛牌均價低了近3千/平。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據中介介紹,江北核心區成交價格總體都有所下降,不少小區二手房在降價急售,很多都低於前期的掛牌價,降價幅度10-40萬元不等。核心區二手房房價從年後開始一路走高,8月份為最高點,9-10月份成交價格開始回落,目前是一房一價的狀態。

板橋板塊:板橋二手房目前的掛牌均價基本都在2-2.5萬之間,板橋的商品房都差不多,因此整體房價差距不大。目前二手房市場處於下行狀態,成交量明顯萎縮。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據中介介紹,南京二手房市場整體處於低迷期,板橋也好不到哪去。近期降價還是比較明顯的,小戶型的房源降價在10-15萬,大戶型的房源降價在20-30萬 。降價之後,房主誠心賣且房源性價比高的基本可以成交,但房主心態比較穩的,房子一直都在,板橋二手房目前成交週期平均在2-3個月。

南京南站:目前南站板塊新盤限價在3.5萬/平左右,二手房最高已經賣到了4.2萬/平。但根據365網站最新掛牌數據顯示,目前南站熱門小區萬科三盤從八、九月份開始房價齊下跌。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從中介那裡瞭解到,最近萬科二手房是真的不好賣,近幾個月沒什麼成交量。一是因為本身房源價格高,還有增值稅;二是受到周邊新盤開盤影響,客戶被分流;三是由於現在南京二手房整體市場行情不佳,房子都不好賣。

除了以上幾個板塊外,江寧等多個板塊成交價相比於前幾個月都有下降,成交週期也普遍拉長。

一二手房價格仍倒掛,最高近1萬/㎡

二手房市場下行,新盤不斷上市開盤,一二手房價倒掛的現象依舊存在。

近日,江寧大學城神盤世茂夢享家領到最後兩棟8、9號樓銷許。時隔30個月後再開盤,房價一分沒漲,銷許均價為1.59萬/㎡。而再看該小區二手房價,目前已經接近23000元/㎡了,房價倒掛7000元/㎡。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江北雨山路中交錦蘭薈目前365二手房掛牌均價22590元/㎡,鏈家最高一套毛坯成交價25614元/㎡。而新房均價在19620-20262元/㎡,一二手房倒掛3000-5000元/㎡左右。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此外,南京倒掛最明顯的板塊就是河西南板塊,河西南升龍天匯12月上市,預計均價3.5萬/平。而二手房方面,掛牌均價已經達到近4.5萬/平了,房價倒掛近1萬/㎡。


臨近年底,南京二手房價量齊跌!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2019年樓市將會怎麼走?

據業界相關人士表示:房價還會繼續下調,但是空間不大,大致是回調20-30%之間。因為假設破了30%,就會迎來斷供潮,會引發群體性的社會危機。在30%之下,不會出現大規模土地流拍,喪失經濟來源,也不會因為而大量項目維權引爆社會治安危機。所以30%就是政府、開發商、購房者三者所能容忍的最大底線。一線城市基本已經回調完畢,二線城市還有空間回調,特別是郊區盤更是不抗跌,至於三四線城市,就只能各憑本事逃命。

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今年以來,40城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速曲線出現了反彈,這主要是因為年初以來三四線城市尤其是未調控或弱調控的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增長較多,三季度以來同比增幅已持續放緩。考慮到內部環境調控政策短期內不會放鬆,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判斷出該曲線在經歷小幅反彈後仍將保持下行趨勢。

預計到2019年初,40城成交量將繼續萎縮,尤其是未調控或弱調控的三四線城市,將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

分城市類別看,一線城市成交由於已經處於低位,下跌空間有限,有望企穩;東部二線和中部二線城市成交量將逐漸萎縮;其他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則面臨較大下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