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说:“班上人多顾不过来,不可能因为差生拉低进度”,你们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MistressWang


此老师的说法有道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老是这样做的确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 。



1、笔者曾长期带初三实验班,深知这样做的苦衷。初中最重要的考试是中考成绩,社会评论主要是看重点高中的升学率,而不是看差生的转化率,因此中考成绩一出来,别人问的都是考取了多少黄高,多少一中,而不会问考取了多少普通高中。社会评价如此,就会逼着学校只注重优生,而忽视差生 。

2、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初中都是一味的追求进度,部分学校到了初三上学期,就把整个初中课程全部学完了,然后转入系统的复习。三年的课程要两年上完,不加快进度怎么行呢?



3、以前,各学校都办有实验班,然后是普通班,可以实行分层教学,普通班进度稍微慢一点,但被诟病对差生歧视。现在,上面政策反对办实验班,都是平行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实际上更存在对差生不公的情况。在这样的要求下,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会以优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因此教学进度一再加快,而忽视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这样做,是对基础差的学生的不公平 。



即便有不公平,学校没办法,老师也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是被社会大潮流推动下的不得已,你说呢 ?

我是【文轩阁】,专注教育,治理公平,欢迎关注!


文轩阁


我100万买的校区房,每年补课5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加夫妻俩做好后勤保障,孩子天天作业写到10点多,班级排名稳定前三,付出了这么多然后老师说要我孩子等一等,缓一缓,要照顾差生的进度?我特么为什么要照顾别人家孩子?我自己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谁来照顾我!

所谓的差生,有几个是智商先天不足的?绝大多数学习不好的孩子,是在1年级时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1个班级50个学生,排名20以外的学生家长就要反省一下,在家有没有教导孩子做到字迹工整,不马虎,及时复习功课等等。补课的话,英语数学语文1个基础班1个提高班是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些的家长,就不要怼老师怼学校怼天怼地怼空气,因为老师在学校是一样的教,孩子先天智商也相同,差别就在于家长有没有尽到最大努力。

有些家长花了好多钱买了校区房,然后把孩子扔给学校当上了甩手掌柜,等到成绩不理想了就开始埋怨学校。与其满腹牢骚,不如和尖子生家长多交流,学学他们的经验,父母的言传身教要比老师的作用重要很多。


风火森林ghq


此图说明一切



雅风49


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孩子,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语文考30多分,数学考40多分。和他一样的,还有两个孩子。这三个个孩子,一个弱智,两个个父母不在家。

弱智那个是没有办法的,另外两个,老师和父母沟通,开始的时候,还挺好的:好好,谢谢老师,我们会多多管孩子的。再后来,老师的电话就不接了。俩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



像这样的孩子,难道让老师抛下正常的教学进度,让大多数学生给他们当陪练吗?——那根本就不可能,别说每个班级都有学年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其他家长来说,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发生,老师就不只是挨骂了,可能就会挨打了,挨其他家长的打!

班级教学制的初衷就是大规模地培养掌握一定知识的人才,说白了,就是工厂化的快速批量培养人才的方法。

我们通常强调因材施教,那是古代私塾学生少、学习内容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那种比较精细的方法,现代教育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只能是尽量去做。



所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成绩差,就别指望拉低进度,老师同学都陪着你的孩子慢慢来。最好的方法是和老师商量一下,找个老师补补课(这样建议,可能会被指责),然后家长改变教养方法,多陪孩子,多鼓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这样,成绩才能慢慢上去。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师,自己当甩手掌柜,孩子的成绩是搞不好的。


终将长大


这个我真是太理解了!

前年我无意在书店看见本书,觉得有的地方是对学校教材很好的补充,就买了打算给我自己孩子讲讲。回来碰到邻居,聊起来,邻居说让他家孩子一起听听呗,我想一只羊也是赶两只也是放,两个人也有个伴,就同意了(无偿)。开始很好,后来邻居又说给其他两个邻居,又多了两个孩子,就完蛋了。大家在一个小区,孩子们同校,平时常一起玩,想着两只羊四只羊能差多少就没多考虑,后来发现,孩子们学习进度不一样呀,我又不是正经的老师,没受过那方面学习训练,我真讲不了:反应快的吃不饱,反应慢的吃不了。还好我这是无偿劳动,在跟他们家长说明白了以后,可以理直气壮地按我自己孩子的反应讲。

饶是如此,弄完那个学期,我再也不敢什么一只羊两只羊了。我一只羊就够了,不要更多的羊。。。。。

反应快的孩子我愿意额外花时间,一来有成就感二来我的孩子也跟着听,对他也有提高和激励。但反应慢的那个真拖了我不少时间,当时也就是我是大人他是孩子,忍了,慢慢和他多讲讲。虽然面上和声细气的,但当时心里其实挺不爽的。所以后来听那孩子和人夸我好,我心里也是相当惭愧的,和孩子一比自己就丑了。。。

话题拉回来,四个孩子尚且如此,一个班的孩子,那得啥样,想都不敢想。

所以如果老师说他讲课按大多数孩子的进度讲,我觉得是对的。吃不饱的和吃不了的孩子,老师给吃小灶,那是人情,是要珍惜和感激的。老师通知家长让家里给另找小灶吃,我觉得已经尽到本份了。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有乾之坤


先说考虑差生:我孩子初二,他们班上的差生到底有多差?800分的总分他考133分!数学考了4分!这一类学生不敢打不敢骂,同班优生不敢表扬,成绩都不敢发群里!这种学生你就算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家请来、他都学不好!你要优生等他、得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再说优生:人人向往优秀、恒古不变,地球上二百多个国家,发达国家蒸蒸日上大步流星,人家会停下来等你?自然法则是优秀淘汰落后、人类才能发展!我发现现在的部分家长和所谓的专家还有一部分人云亦云的单细胞唯恐天下不乱!逼得教育方面的改变大都是扶持差生钳制优生的!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越来越不出人才,都剩下一帮庸才!再: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当当是老师工作,孩子成长好坏不是几个老师能够掌握的,本人觉得教育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其次才是老师!你拿一块烂木头去请雕刻师给你出艺术品、他就算给你勉勉强强完成了,也管不了几天!所以我觉得首要的是自己把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好,知识教育交给老师们,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知火果农


作为一线老师,我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教高中,这一届我带两个班,一文一理,文科班有104名学生,理科有105名学生。以其中的理科班为例,成绩最好的学生,大概是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水平,班里的中等成绩,前六十名是一本线上下的水平,再往后是二本,而最后五六名,只能读大专。

这么分析一下,你们说,我在上课的时候会怎么把握课堂内容的难度?只顾前十,这个班就散了,大多数会不满,顾最后几名,这个班也要散了,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你上课是在敷衍应付,家长也会提意见。

所以,我们平时上课,只能顾多数,前七十名有望考入一本的学生,我们需要这些学生觉得课堂是值得参与的。至于后三十名的学生,如果只靠上课,你会觉得跟不上,这很正常。如果你有强烈要改变现状的欲望,你需要自觉主动的去多学一些,多问一些。如果你没有这种改变的想法,老师也不会多关注你,基本上,在课堂上你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所谓教育公平,永远只是相对的。我这只是语文,学生间的差距还不太大,那些理科学科,差学生上课是根本听不懂的,不自负加压,你就不可能赶上。没有老师会为了你拖进度,你需要比别人做得更多。


金牌小书童


一个班学生成绩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事。

十几年前,有一个省的高考状元。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校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但在清华大学的一次中期考试中排在二十几名了,后来自杀了。这个在当时的报刊中有文章说明了原因。

老师说:全班那么多学生,不可能关照到每个学生。是说在上课老师讲的课程内容的难易度和知识点的说明度上。但是,有人就错误地理解为:老师不关心每个学生,挑起社会对老师的误解,居心何在?!

人有高矮胖瘦,山有高低平峻,河有大小曲弯,…你能做到全部一样吗?


PPL64


以“班级人多照顾不过来”为借口而放弃差生,确实证明了教师的无能。有一句话是:“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嫌一个班的学生多,那么不如自己去开私塾好了。有本事你也可以去当教授,只带几个博士生。孔子弟子三千依然会循循善诱施教有方,现在有哪位老师敢说自己教过三千学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聪明才智,就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学习。魏书生因其在教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受到教育界广泛尊重与关注,他虽然身为班主任,却要经常去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去讲学、作报告。魏书生去参加各种活动,他所带的班级就全靠学生自治。在管理上如此,在学习上也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好生带差生,互帮互学。魏书生的管理模式看似是对学生放大羊一样,老师当得清闲,而在清闲的背后,天知道魏书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爱心啊!恐怕只有一个班集体具有极强凝聚力的时候,老师才能真的敢放开手脚,好多班级即使是在老师的鼻子地下,学生还不是该干嘛干嘛!

看了以上论述,那些说班级学生多,照顾不了差生的老师真的连一点羞愧都没有?!


横苖吹雨


我不认同这位老师的说法,因为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成绩差就放弃这个孩子,至少老师得把家长叫到一起,和家长一起分析这个孩子成绩差的原因,而后给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是老师不在班上特别关注这个孩子,至少也能让家长清楚怎样能帮上孩子。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初二女孩子,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但是因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父亲过于慈爱而导致放纵女儿,而妈妈又过于强势打压孩子,结果就造成孩子在家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经常躲在自己房间里玩游戏,看言情小说。到了学校后经常违反纪律,课堂上故意和同学说话,影响老师的正常讲课,且在学校里不能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也不能正常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逐渐下滑到班级后几名。

女孩儿的班主任也曾经几次找到家长,把孩子的情况做了如实描述,并给家长提供了建议,如优先考虑找家庭教育指导师,帮助孩子发送与父母的关系,夫妻间也要认识到自己育儿中的错误观念和分歧,改变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不断提高家长的威信。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往孩子做人品质方向引导和培养,在孩子生活进入正轨后,再帮孩子找一对一补课的老师,进行消极学习态度的矫正和正向激励引导,在孩子学习态度端正后进行补课辅导。

上面这个事例,老师并没有给家长说,你孩子成绩差,我顾不上管,因为班上学生多。但是老师至少给家长积极的建议,从家庭教育角度去做积极的改善。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孩子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做法。事实上,当家长果真在家庭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孩子是很容易改变的。孩子在家里有了明显的改变,家长再请老师在学校里做配合,多鼓励多肯定,孩子在学校里也会有同样的进步,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被激发出来了。

如果家长单纯就想着让老师特别关注你的孩子,恐怕真不可能,因为学习这事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帮助孩子突破瓶颈,没有大量的课外时间,很难让成绩差的孩子缓慢提高上去。所以,理性的家长要注意和老师的配合,而不是去指责老师所说的什么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