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后半生是怎么样的?

忘了99059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八十九期:“天龙八部篇”之《段誉后半生的探究》

段誉的后半生并非享尽齐人之乐,而是伴随着大理国朝局的动荡,在位四十年后,心力交碎之下避位为僧。



一.段誉的励精图治始终改变不了高氏专国的局面

公元973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杨干贞。时任鄯据守高方借乌蛮三十七部兵马助之,使段思平得国称帝,国号大理。段思平称帝后,封高方为岳侯,其领地遍及云南大部地区,高氏一族自此成为大理国的强权之臣。

公元1080年,杨义贞叛乱发动政变,杀了大理国第十二世皇帝段廉义,太子段延庆因政变不知所踪。这场政变在小说时间里有所提前,以段誉的年龄来推断的话,至少推前了十年左右。四个月后权臣高升泰起兵剿灭叛乱,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该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认为天变,遂禅位于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玄孙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誉伯父)。高升泰就是小说中段誉的近臣高泰明的父亲,小说中的高泰明是个忠臣的形象,但在事实中,却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段正明避位为僧并非为了与天龙寺诸僧修炼“六脉神剑”以退鸠摩智,其实是禅位给了平叛的高升泰。高升泰窃国之后改国号为“大中”,只在位两年临终前令其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正明弟段正淳,小说中则是因段正淳已死,段誉是直接继位于段正明。


因而段正明其实是“前大理国”的亡国之君,而段正淳的大理也被称为“后大理国”。段氏复兴,封高氏世为相国,一切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之为“高国主”,段氏实际上仅拥虚位,因而不时出现避位为僧之举。高氏为相国位显权重,将其子分封于国下各府主政其事并世守其地。高升泰死后,其子高泰明始为相国,段誉曾将虚竹和李清露送给他的灵鹫宫梅兰竹菊四婢,将她们分别许配于高泰明、华赫艮、巴天石等人之子,其中梅剑就应该是配给了高泰明之子高明量。

段誉继位后,由于他崇尚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慈悲为怀,虽然勤政爱民,仁慈治国,减轻徭役赋税,国民拥戴,但国运却不太平。除了小说中有说到的一场天花瘟疫之外,在他继位的三年后,还有一场大地震。据记载,这场大地震“损十六寺”,坏民居无数。更动荡的是,不久之后东方乌蛮三十七部反叛,段誉令高泰明用兵平定,但此后皆有复叛。(关于三十七部反叛的原因,下面细说)

段誉在位四十年,是大理国历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不过他是仁君之主,却不是威严之君。高泰明死后,高氏内部争权内讧,更引至朝局动乱。段誉面对争权,再加上诸部不断反叛,只能委高氏以重任。高氏内部争权导致了最让段誉心力交碎,也最不愿面对的事情发生,就是他在位后期的诸子夺嫡。

《滇云历年传》云:“正严(段誉)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二.高氏内部争权引发的夺嫡之争让段誉萌发出家的念头

段誉发现自己的身世之后,将木婉清立为贵妃,钟灵为贤妃,西夏公主送给他的侍女晓蕾为淑妃,不过这三人皆不是皇后。因此,段誉还有再娶,娶的就是后来的“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王氏。这个王氏按小说就是王语嫣了。王语嫣虽然回到了慕容复的身边,并将他带到了大理。不过慕容复在几年之后就疯病而死,一直在接济他们的段誉将王语嫣接回王宫,并最终立她为后,也是只有王语嫣为皇后,木婉清钟灵晓蕾三人才无异议。


段誉立王语嫣为皇后,却成了治下诸部不断反叛的根本原因。因为大理国是个多民族多部落的一个近似联盟式的国家,大理段氏为了稳定政局,实行政治联姻,历代王妃皇后皆在诸部女子中选娶,像段誉的母亲刀白凤就是摆夷族的。段誉立王语嫣为后,招致治下诸部的不满。段誉为了稳定政局,立王语嫣为后之后,在群臣的建议下又在诸部中女子再选娶至少一人,另立为妃,不过这两件事同时也为日后的皇位夺嫡之争埋下祸根。

王语嫣虽贵为皇后,但因她在慕容复身边耽误了几年之后,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因此她并无所出,于是大理国的太子之位就断了嫡出之脉,悬而未定。诸妃中,部落选娶的妃子肯定有子嗣,木婉清钟灵晓蕾三妃,应该也皆有所出。由于太子之位未定,高氏集团内部内讧争权,高氏诸势力各控制扶植一位皇子,再加上诸部的干涉,一场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随之而起。

最终在夺嫡之争中获得胜利的,是淑妃晓蕾所生的皇子段正兴,他得到了高泰明的孙子高量成的支持。高量成就是梅剑与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量所生,他因平叛乌蛮三十七部叛乱有功,被晋封为“护法公”而接相位。梅剑是灵鹫宫而来,段誉许配之时是将她设定为西夏王室出身,以配高氏。而淑妃晓蕾乃是西夏公主侍女,同样也代表西夏王室,有了这层关系,高量成自然而然的成为段正兴的依靠势力,并在他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

段誉面对诸子骨肉相残的夺嫡之争,王语嫣木婉清等人相继离世,再加上天灾频繁,诸部反叛不断,心力交碎,萌生退隐之心。公元1147年,段正严(段誉)“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段正兴继位为帝。



三.在位四十年,出家三十年,段誉高寿而终

段誉出家之时,按照羽菱君个人推算,正是虚竹逍遥派灵鹫宫内乱结束之日,梦姑西夏公主李清露去逝,但经过内乱波折,灵鹫宫四分五裂,逍遥派走上消亡之路。在逍遥派的内乱时期,段誉当其时正值诸子夺嫡之争,自己也是众难难平,因而并没有余力上天山助义兄之力平乱,兄弟俩绝对是一对难兄难弟。后来段誉随着自己出家,眼看灵鹫宫自此衰亡,自己也是无能为力,但此后几度上天山缥缈峰看望虚竹,两人谈经论佛。

段誉出家为僧前,曾将大理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孙子段智兴的身上,因而对他段智兴倍加疼爱和指导。段智兴自小生活在祖父身边,不但继承了段誉的仁慈,武学上也是得到段誉的一些真传。然而后来随着段誉对朝政的心灰意冷,避位为僧,出家后又潜心于佛学,小段智兴不便打扰祖父清修,因而自此在武学修为上就只能多靠自己潜心修炼。

不过段智兴继承了祖父段誉的武学天赋,又因高氏专国,国中政令皆出高氏,他无朝政拌扰,得以专心习武,多与中原武林交流,经他多年潜修,也是将段氏家传武学“一阳指”练至登峰造极,并成就了他“南帝”之名。但他机缘欠缺,“六脉神剑”未能突破,段誉的此门绝学,也是再无所传。

公元1176年,在出家第三十年,一百零二岁时,段誉仙逝,历史上,是活了九十四岁高龄,小说中提前了几年出生,乔峰去世时他二十二岁,当时是1094年,故此时一百零二岁,大约四五年之后,他的义兄虚竹仙逝。段誉死后,庙号宪宗,谥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段誉的一生,前半生充满奇遇,造就了他的精彩传奇,看似最美好的结局,却为他后半生的悲凉埋下了祸根,最终避位为僧,其中实在有许多无奈。他与他的两位义兄一样,始终逃不出“无人不悲,有情皆孽”的基调。假如能够让他选择,段誉宁愿永远停留在他二十岁时的那段时光,结拜了两位义兄,永远做一位神仙姐姐后面的小跟班。


当然了,以上大多都是羽菱君胡扯之言,纯属是个人为了寻求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而开的脑洞。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前期回顾:

第八十八期《虚竹后半生的探究》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段誉前半生幸运抱得美人归,后半生却为大理国心力交瘁而避位为僧。

在萧峰从雁门关自尽以后,段誉与虚竹分别,他带着西夏公主送给他的晓蕾以及梅兰竹菊,还有王语嫣木婉清钟灵等人一起回到大理,此时他已经接过大理的皇位,是名副其实的大理皇帝。

他将梅兰竹菊四个女子分别赐给自己的护卫高升泰,巴天石等人之子做妻子,而自己将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和晓蕾纳入后宫,一时间,段誉志得意满,无欲无求。

相比而言,段誉的后宫实力肯定要比虚竹强大,因为虚竹的老婆西夏公主过于强势,而且富有政治头脑,虚竹只会是一个“妻管严”,一切都是公主做主。

而段誉虽然性格随和,呆头呆脑,但是段誉在后宫的威慑力是远远超过虚竹的,他的几个妃子都是很敬重段誉,唯段誉是从!而段誉对四个妃子可以说一视同仁,一仁,都是关爱有加。

所以,段誉的后宫在前期相对是一片和气,几个妃子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段誉也能在自己后宫能够找到一丝的慰藉!



段誉操心的事情正是大理国事。

大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权臣专政的问题,因为当初段思平建国大理就是得到了高方兵力的鼎力支持,然后才平定众多蛮夷,以及各种势力。随后,段思平就封赏高方,让他掌握了极大的权力,这就为段氏执政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随后,高氏一族的权力始终都未能削减,导致段氏虽然贵为皇族,但是在国事上都必须听从高氏的意见,这种情况一直伴随着段正明,段正淳,段誉等众多皇帝。

而且,在段正明和段正淳之间,高升泰还做了几年的皇帝,最后让自己的儿子还政于段正淳。当然,《天龙八部》中段正淳已经死去,没有继承皇位,实际上他做了几年的皇帝。

也就是说,段誉接手的大理国就是权臣异常强大的国家,这对于他而言,也是充满了挑战。

总体而言,段誉性格仁厚,所以他也是以仁道治国。在他任期内,高氏内部争权产生极大的内讧,这直接影响到朝局的动乱,毕竟高氏一族对朝政的把控是多个方面。段誉面对高氏的争权,而且少数民族诸部反叛常有发生,只能继续委以高氏重任,共同面对诸部反叛的问题。

段誉在位四十年,这位仁德之君都未曾解决朝廷的专权问题,这也为后来的夺嫡之争埋下了伏笔。



段誉立有一个皇后王语嫣,另外三个贵妃,段誉内力高深自然精力旺盛,所以段誉的子嗣还是很多的。

儿子多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于皇帝而言,儿子太多,简直就是灾难。像康熙皇帝精力旺盛,子女几十人,最终导致“九子夺嫡”。

段誉的儿子至少有三四个,但是在高氏一族的策划下,他们支持不同的皇子,最终导致段誉后期面临着夺嫡之变。

并且,段誉立的妃子大都中原人,并不是大理少数民族,而大理段氏为了笼络少数民族,就会与他们建立姻亲的关系,像段誉的母亲刀白凤就是摆夷族女子,摆夷族只能奉行“一夫一妻”,导致段正淳情人众多,却只有一个妻子。

段誉后来肯定也会册封一个少数民族哪个部落的女子为妃,这也是为了平衡各种势力。

最后,儿子众多的段誉面临着高氏支持下的夺位之争,只能看着兄弟厮杀,血流成河,这彻底让宅心仁厚的段誉失望至极。

可是,此时大理还面临着反叛不断,对国家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段誉也是忧心不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心爱之人王语嫣,木婉清和钟灵的相继离世,段誉的内心已然千疮百孔,他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找到内心的慰藉,最终选择皈依佛门。

段誉在位四十年,随后在天龙寺出家为僧,他也是看透世间,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选择逃避,远离喧嚣,远离尘世,青灯古佛,终此一生!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154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天龙八部》里每个人都是不幸的,但又不会是纯粹的不幸。段誉前半生经历了太多伤痛,父母惨死、亲爹另有其人,所以他的后半生整体还是不错的。

段誉回到大理后把自己身世给大伯段正明和亲信说了,之后成功登上皇位。神仙姐姐王语嫣发现曾经的跟屁虫段誉变得越来越人模人样,而自己却逐渐衰老,巨大的落差让她难以承受,选择回到了慕容复身边。段誉在王语嫣走后也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他还有木婉清、钟灵、晓蕾和N个嫔妃相伴,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

但是日子久了,段誉开始牵挂起王语嫣。时常派属下给王语嫣送东西,甚至让人挖了一条前往王语嫣住处的密道,隔三差五就跑去偷腥。这件事段誉做的隐蔽,但还是被心思缜密的木婉清发现了。性子刚烈的木婉清第二天就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离开了皇宫,找了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隐姓埋名起来。为了躲避段誉的追踪,又想到自己以后既要当爹又要当妈,便让女儿姓了“林”,取名朝英。

另一方面,王语嫣在段誉狂风暴雨般的攻势下终于承受不住,怀上了段誉的孩子。随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王语嫣心里对慕容复的愧疚也越来越多,准备悄悄离开。就在王语嫣离开的那晚,慕容复突然狂性发作,将王语嫣打伤,幸好阿碧拼死阻拦,才让王语嫣成功逃脱。受伤后的王语嫣忍着巨痛找了大夫,大夫告诉她孩子是保住了,但是先天不足,就算生下来也活不了多久。

慌乱之下的王语嫣找到了段誉。段誉听说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损失,心急如焚,立马派人前往缥缈峰灵鹫宫找二哥虚竹前来商议。虚竹苦思三日,终于从灵鹫宫的宝库中找到一门可以弥补孩子先天不足的武功——先天功。王语嫣顾及慕容复的颜面,并未委身嫁给段誉,孩子自然也不好姓段,便随了母性。又因此子生于重阳之日,就叫作王重阳。

后来王语嫣听说木婉清因为自己离开了段誉后十分自责,带着儿子离开了大理。王重阳出生后没多久就开始修炼先天功,在母亲王语嫣的指导下,功力与日倍增。而王语嫣也知道了武功的重要性,开始习武。短短几年间,王语嫣就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变成了一个当世少有的顶级高手。


十八年后,长大成人的王重阳在江湖上遇到了林朝英,两人一见倾心。只是林朝英生性要强,见王重阳武艺高强,就立誓一定要打败他。此时木婉清已经去世,只留下了一个丫鬟跟女儿作伴。临终前,她告诉林朝英,如果遇到难事,可以去缥缈峰灵鹫宫找一个虚竹的伯伯。林朝英也是病急乱投医,马上动身前往了灵鹫宫。虚竹知道林朝英是木婉清的女儿后视如己出,挑了些适合女子的逍遥派武功传授给她。

学成归来后的林朝英武功果然胜过了王重阳。王重阳不服,前去请教母亲。王语嫣听到儿子有了红颜知己后十分开心,非要跟林朝英见一面。见面那天,林朝英特意画了个精致的妆容,十分忐忑地出现在王语嫣面前。王语嫣见到林朝英后大吃一惊,询问之下才知道她竟是段誉和木婉清的女儿。她偷偷将此事告诉了儿子王重阳,王重阳如遭电击,几乎不能呼吸。之后王重阳开始有意疏远林朝英,甚至宁愿出家当道士也不跟她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亲兄妹啊!

继续说段誉。段誉后来又跟钟灵生了两个女儿,跟晓蕾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大理正康帝。传位于段正兴后,段誉选择了避位为僧,一直活到了一百多岁。而其子段正兴当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了,传位给了儿子段智兴。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段智兴就是南帝,也就是一灯大师。算起来,一灯大师倒是应该叫王重阳一声大伯。

以上内容均由桃子胡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桃子读金庸


段誉这个皇位来的虽然早了些,却并不突然。段誉伯父保定帝膝下无子,本来是要传位给段正淳的,段正淳被慕容复所杀,皇位自然继承到段誉头上。其实很早以前,段誉作为大理段氏唯一的骨血,就被当作接班人培养,不过段誉不喜武功政务,平日里就读佛经杂书等等,保定帝和段正淳对他宠爱有加,觉得他年纪尚幼,以后时间长着呢,也没有刻意约束他。

好在保定帝虽然已经出家,但身体尚康健,所以继承皇位以后段誉跑的最勤的就是天龙寺。对于政务,保定帝对段誉一一指点,保定帝执政期间,宽厚为民,大理国偏安一隅,倒也是国泰民安,唯一的遗憾就是高家势力太过强大,子孙亲信遍布朝野,由于高家是平叛功臣,在大理又根深蒂固,保定帝当年也无法解决高家势力膨胀的问题。好在高家至今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反意,还可以勉强维持局面。保定帝告诉段誉注意小心遏制高家,如果有一天他们真有造反之意,你大可凭借武功击杀高家子孙。当时段誉内功已经达到无与伦比的境界,还有六脉神剑这等大杀器,百万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但是对保定帝这个建议段誉只有唯唯答应。


也许上天故意要考验段誉,回大理国没多久,段誉最喜欢的女人王语嫣还是放不下表哥,去找慕容复去了。感情方面段誉有了很大的缺憾,木婉清、钟灵、晓蕾几个女子虽然不错,但是段誉对她们很难有当年对待王语嫣那样的痴恋之情,男女之间他尽的只是夫妻本分,并没有过度沉迷。而大理国内爆发了瘟疫,里里外外忙的焦头烂额,不得不说这时候高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段誉打小叫叔叔的高升泰更是精明强干,表现突出。真的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段誉恨不得把国家交回给伯父治理,自己去那做和尚。好在段誉内功精湛,身体健壮,虽然心力憔悴,总还支持的住。

瘟疫持续了很久终于有所平息,这期间高家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段誉听伯父讲起,要遏制高家。可是看到高家确实帮助自己把一切都治理的井井有条,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且段誉心慈手软,就算高家真有造反之心,段誉也不可能如保定帝多言将高家子弟一一击杀。

后来段誉逐渐发现,高家人对自己表面毕恭毕敬,执政方面却多有自作主张之举,段誉性格温和,从不发怒,看起来又呆呆傻傻的,所以高家难免起轻视之意。段誉思来想去,决定好好敲打一下高家。于是他跟伯父商议,以指点一阳指为名借机召集大理贵族子弟,借此震慑。段氏一阳指是极为高明的武功,就连枯荣大师都练不到最高等级,所以并不违禁大理贵族子弟修炼。届时,高家子孙还有不少近臣贵族皆来到皇宫别院,本已经出家的保定帝也露面,各路子弟尽显其能,大部分人比段誉还要年长一些,尽显其能,保定帝一一给予指点。段誉虽没有特别学习一阳指,但是六脉神剑的根基却是一阳指,也不时发表意见,他很快看出来,就连一阳指的修炼,高家子弟也明显更胜一筹。当日段誉少林寺大败慕容复,江湖皆有传闻,这些子弟也都听说自家皇帝是个大高手,然而段誉从未表露武功,外表又弱不禁风的样子,所以很多人并不觉得段誉多厉害,但这时候居然夸夸其谈,也不由佩服。后来保定帝提议,段誉自己显露一下武功,给大家做个表率。段誉这时候六脉神剑已经大成,收发自如,他这次故意要显露武功,所以六脉齐发,凌空虚指三丈外一个一人多高的巨石,转瞬之间,巨石被击个粉碎。所有子弟惊得目瞪口呆,听说自己皇帝武功高强,也不会想到竟然恐怖如斯,高家子弟不禁微微发颤,如果真惹恼了这位皇帝,他只需随便一指,自己就要灰飞烟灭了。就连保定帝看到段誉六脉神剑如此威力,也暗自心惊,这份武功不要说在大理境内,就算放眼整个天下,恐怕也是无人可及。

经此一事,高家子弟多有收敛,就连高升泰等高层对段誉态度也大有改观,事事申请汇报,总算是安稳了一些年。

不过个人的武力再强悍,也无法震慑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高家后来还是反了,但是段誉执政多年,也有了不少经验,所以大理国并没有伤筋动骨。终其根本,段誉就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治国能君,缺乏杀伐果断,只能被动防守,勉强治理一个大理小国。

对于武功方面,天龙寺因为六脉神剑的祖谱因鸠摩智被毁,一直耿耿于怀,后面虽然有打造新的剑谱,总不免是一个耻辱。而且保定帝也曾经跟段誉讨论过,六脉神剑太过厉害,修炼要求的条件又极为苛刻,段誉纯属机缘巧合,后人是决计无法复制他的老路的,所以六脉神剑就被安放在天龙寺一个极为隐秘的地方。保定帝死后,段誉本身就不好武,也就再也没有人提及。


前面说过,自王语嫣再次转投表哥,段誉就再也没有对哪个女子显露痴恋之情,所以对几个女人也没有显出太多的热情来,比起他老爹对女人海誓山盟,百般取悦那是不可能了。好在木婉清、钟灵皆是纯良无邪之辈,而晓蕾侍女出身,也懂分寸,倒也没有闹出什么是非来。晚年段誉日益倾心佛法,几个妃子死后,他便避位为僧。在他剃度的那一刻,他才觉得整个身心放松下来,这是在位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的轻松。由于他内力深厚,出家以后心情格外舒畅,所以活了百岁开外,成为大理境内的活菩萨。


一览众河小


在《天龙八部》里,段誉最终抱得美人归,但是随着乔峰身死,金庸的故事也告一段落,因此很多人会问那怎么知道段誉的后半生呢?

其实段誉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就是历史上宋代时期大理国的第十六代皇帝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据史书记载,这位皇帝仁政好施、爱民用贤,的确和段誉的性格非常类似。

而且最重要的是段和誉的皇后虽然没有留下具体的姓名,但是史书上却记下了她的姓氏——王,不就是王语嫣吗。

可见,金庸在写段誉的时候,就是参照着段和誉写的。

那么在金庸的故事之外,段誉到底有着怎样的下半生呢?很显然,他带着王语嫣、木婉清等人回到了大理,继承了王位。但是等待他的并不是一个歌舞升平的大理,因为大理王位曾被高氏撺掇过,段誉父亲段正淳之所以能够复国是因为高氏迫于社会压力才归位给段家,但是实权依然掌握在高氏手中。

因此当段誉坐上国王宝座时,其实是有名无权的,但是段誉的性格是多情软弱的,所以面对权臣当道,其实他其实毫无办法,只能一味地施行仁君之政,保证百姓的生活。

于此同时,段誉风流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他一生中娶了很多老婆,虽然没有具体记载,但是从他拥有几十个子女来看,后宫应该是粉黛三千,至于最终陪他终老的是王语嫣还是木婉清还是另有其人,恐怕也只有历史才能给我们答案。

或许是因为性格活泼开朗,所以段誉也很长寿,活到了94岁,在位39年,可以说是得以善终了。



壹条电影


  • 感谢您的阅读,阅读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关注”

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1108年—1147年在位,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天龙八部》里大理世子段誉的原型。从政绩来看,他可以说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优秀帝王。他勤政爱民,十分同情社会底层百姓的痛苦,仁慈治国、减轻徭役赋税。大理境内的人民都十分拥护他。据《滇考》记载,段正严“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因此“故远方慕之,悉来贡献”。在《宋史》中,记载段和誉臣服于宋,遣使来朝,并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段正严后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高寿94岁而终。

在萧峰从雁门关自尽以后,段誉与虚竹分别,他带着西夏公主送给他的晓蕾以及梅兰竹菊,还有王语嫣木婉清钟灵等人一起回到大理,此时他已经接过大理的皇位,是名副其实的大理皇帝。

他将梅兰竹菊四个女子分别赐给自己的护卫高升泰,巴天石等人之子做妻子,而自己将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和晓蕾纳入后宫,一时间,段誉志得意满,无欲无求。

相比而言,段誉的后宫实力肯定要比虚竹强大,因为虚竹的老婆西夏公主过于强势,而且富有政治头脑,虚竹只会是一个“妻管严”,一切都是公主做主。

而段誉虽然性格随和,呆头呆脑,但是段誉在后宫的威慑力是远远超过虚竹的,他的几个妃子都是很敬重段誉,唯段誉是从!而段誉对四个妃子可以说一视同仁,一仁,都是关爱有加。

所以,段誉的后宫在前期相对是一片和气,几个妃子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段誉也能在自己后宫能够找到一丝的慰藉!

段誉操心的事情正是大理国事。

大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权臣专政的问题,因为当初段思平建国大理就是得到了高方兵力的鼎力支持,然后才平定众多蛮夷,以及各种势力。随后,段思平就封赏高方,让他掌握了极大的权力,这就为段氏执政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随后,高氏一族的权力始终都未能削减,导致段氏虽然贵为皇族,但是在国事上都必须听从高氏的意见,这种情况一直伴随着段正明,段正淳,段誉等众多皇帝。

而且,在段正明和段正淳之间,高升泰还做了几年的皇帝,最后让自己的儿子还政于段正淳。当然,《天龙八部》中段正淳已经死去,没有继承皇位,实际上他做了几年的皇帝。

也就是说,段誉接手的大理国就是权臣异常强大的国家,这对于他而言,也是充满了挑战。

总体而言,段誉性格仁厚,所以他也是以仁道治国。在他任期内,高氏内部争权产生极大的内讧,这直接影响到朝局的动乱,毕竟高氏一族对朝政的把控是多个方面。段誉面对高氏的争权,而且少数民族诸部反叛常有发生,只能继续委以高氏重任,共同面对诸部反叛的问题。

段誉在位四十年,这位仁德之君都未曾解决朝廷的专权问题,这也为后来的夺嫡之争埋下了伏笔。

段誉立有一个皇后王语嫣,另外三个贵妃,段誉内力高深自然精力旺盛,所以段誉的子嗣还是很多的。

儿子多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于皇帝而言,儿子太多,简直就是灾难。像康熙皇帝精力旺盛,子女几十人,最终导致“九子夺嫡”。

段誉的儿子至少有三四个,但是在高氏一族的策划下,他们支持不同的皇子,最终导致段誉后期面临着夺嫡之变。

并且,段誉立的妃子大都中原人,并不是大理少数民族,而大理段氏为了笼络少数民族,就会与他们建立姻亲的关系,像段誉的母亲刀白凤就是摆夷族女子,摆夷族只能奉行“一夫一妻”,导致段正淳情人众多,却只有一个妻子。

段誉后来肯定也会册封一个少数民族哪个部落的女子为妃,这也是为了平衡各种势力。

最后,儿子众多的段誉面临着高氏支持下的夺位之争,只能看着兄弟厮杀,血流成河,这彻底让宅心仁厚的段誉失望至极。

可是,此时大理还面临着反叛不断,对国家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段誉也是忧心不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心爱之人王语嫣,木婉清和钟灵的相继离世,段誉的内心已然千疮百孔,他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找到内心的慰藉,最终选择皈依佛门。

段誉在位四十年,随后在天龙寺出家为僧,他也是看透世间,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选择逃避,远离喧嚣,远离尘世,青灯古佛,终此一生!

  • 感谢您的阅读,阅读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关注”
  • 粉丝互动评论文章点赞每周将抽取有缘者免费赠送
  • 化太岁,保平安,开光加持护身《玉器》一件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麻衣相术,结缘算命

玄机风水文化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第30期:大理皇帝段誉的后半生》,欢迎关注查看往期文章。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两位人生赢家,一位是上期说过的虚竹,一位就是大理镇南王之子段誉了。

段誉不愿学武,却意外学会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后来又坐拥木婉清、钟灵、晓蕾等绝世美女,可谓富贵荣华集于一身。那么他的后半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天龙八部》中精通佛法心地纯善的人,段誉的后半生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悲惨。虽不如二十多岁浪迹江湖时那么快乐,但他励精图治,晚年不乐帝位,避位为僧,平安喜乐地过了一生。


一、段誉登基

当年段誉一行人返回大理的途中,被王夫人擒住。后来他的父亲段正淳与母亲刀白凤被段延庆擒住,囚在一处,段誉才知道自己并非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儿子,而是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之子,木婉清、钟灵、王语嫣等人并非自己的亲妹妹。

段誉回到大理,向身为大理皇帝的伯父段正明言明自己的身世,说自己想要出家隐居。段正明则让他不可张扬此事,以保全段正淳与刀白凤的名声。之后段正明正式出家为僧,法号本尘,他传位于段誉,算是将皇位还给了段延庆的后代。

段誉登基后,爱民如子,宅心仁厚,在他的领导下大理度过了灾荒与瘟疫,欣欣向荣。

后来段誉禀告伯父本尘大师,将自己身世秘密对华赫艮、巴天石等亲信说了,立木婉清为贵妃、钟灵为贤妃、晓蕾(西夏公主的侍女)为淑妃。而王语嫣则回到了姑苏,侍奉已经发疯的表哥慕容复。

二、分化高氏

段誉心地仁厚,不是杀伐决断之人,但这不代表他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他宽仁爱民,大有作为,获得百官与民族的爱戴。

但段氏先祖乃是中原汉人,因此在大理的根基没有高氏等当地的大族深厚。因此大理国自始至终始终存在着高氏专权的问题。

若是一般的皇帝,必然不甘心大局旁落,以至于与权臣相争,造成朝局动荡。然而段誉精通佛法,怀慈悲之心,念念以大理国百姓福祉为重。他反而加倍器重高氏一族中精明仁爱之人,让他们尽心管理大理国诸多事务。如高升泰的孙子高量成因为平乱有功,而且善于治理内政,安邦定国,被封为“中国公”,权倾朝野。

不料这么一来,反而分化了高氏一族。那些心怀不轨器量狭小的高氏子孙忌恨高量成及其他受到段誉器重的高氏。这些阴险小人时而勾结,时而争斗,争权夺利,拉帮结派。

自此高氏一族分为了几个派别,他们各自支持段誉的不同儿子,争夺皇储之位。

三、宫廷政变

一日,段誉与高量成及诸位大臣在宫中宴饮,其乐融融。突然大臣们纷纷伏在桌上,人事不知。段誉久走江湖,心知有异,便学着众人,也伏在桌上。

不一会儿,只听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段誉的儿子段正和与大将高成德带着一对士兵走进店来。这段正和乃是段誉与高升泰女儿高氏所生之子,他见段誉宠爱木婉清的儿子段正兴,便勾结高氏大将高成德,在宴会酒中下了迷药,发动宫廷政变,想夺取皇位。

不料段誉竟站起身来,对二人怒目而视。原来段誉早年误食了莽牯朱蛤,因此百毒不侵,连西夏特制的悲酥清风都奈何不了段誉,区区迷药又怎能让段誉倒下?

高成德见段誉无事,忙把手一挥,士兵们便冲了上来,要将段誉擒住。段誉不喜习武,因此自登基以来便未施展武功,是以段正和与高成德皆不知他身负三大绝艺。此时段誉伸出双手,六指齐动,只听噗噗噗几声剑气之响,为首士兵倒在地上,余下的士兵皆不敢上前。

段正和与高成德大惊,不过他们并不服输。原来他们早已安排下后着,派出士兵前去捉拿段誉的后妃,以逼段誉退位。

不料此时窗外扔进一物,却是士兵队长的头颅,接着一黑一白两道影子飞入殿来,正是贵妃木婉清与贤妃钟灵。

段正和与高成德大惊,他们怎知木婉清与钟灵早年杀人如麻,现在虽然已是年老力衰,但寻常士兵怎是她俩的对手?段、高二人这才束手就擒。

四、避位为僧

段誉宅心仁厚,不忍杀生,他只将参与政变之人尽数放逐,便不再追究了。经此一事,他知道朝中暗流涌动,迟早酿成大祸。

正好段誉不乐帝位,只因要造福大理国民,所以励精图治四十年,他也累了。于是段誉传位于高量成支持的儿子段正兴,自己出家为僧。

段誉因为身负北冥神功,所以虽老不衰,但是他的诸多爱妃,如木婉清、钟灵、晓蕾等,纷纷先他而去。他已领悟了诸法无常之理,离开了大理,不知所终。

后来有人说,在大宋临安城又见到了段誉。他法号道济,处处扶危济困,铲强扶弱,惩恶扬善,被人视为降龙罗汉。也许道济是另一个与段誉容貌相似之人,这就无人知晓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扯金庸武侠前后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