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什麼要暴晒漢武帝的屍體?

用戶58543722033


董卓曝曬漢武帝的屍體?應該是民間傳說吧。正史上不存在這樣的事。董卓確實先後盜掘了東漢帝陵和西漢帝陵,不過主要是搜刮裡面的財寶滿足個人慾望和充當軍費。之後曹操也幹過這種勾當,當時袁紹的下屬陳琳還寫檄文討伐他,說他用“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這些官職肯定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陳琳為了嘲諷曹操的文學手法。曹操當然也是為了軍費的需要,和董卓一樣對漢室不存在深仇大恨,所以沒必要侮辱屍體。

再之,漢武帝去世都兩百多年了,屍體肯定都腐爛了,董卓又怎麼可能曝曬他的屍體。而且今天漢武帝茂陵上還修建了茂陵博物館,漢武帝的陵墓雖然在歷史上多次被髮掘,但是棺槨是否被挖掘過還不是很清楚。其實古書中有不少關於盜墓的傳說,包括赤眉軍侮辱呂后屍體、孫殿英侮辱慈禧太后屍體之類,還有什麼屍變,各種稀奇古怪的防盜機關,大多都是小說家為了戲劇性的編造,完全沒有真實的可能性。


林屋公子



漢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惜他生前風光、死後卻被扒光。他下葬的第四年,長安市面上就有人販賣從他墳墓中偷盜出來的經書。到新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殺進長安時,規模和寶藏均位居漢代諸皇陵之冠的漢武帝陵更是被赤眉軍挖開個大口子,幾萬人整整搬了一個月,也沒搬走其中寶藏的一半。後來赤眉軍被趕到絕境時,為了獲得軍餉,他們再次挖掘了漢武帝的陵墓。然而這些對死去的漢武帝而言都不是最嚴重的,因為他的屍體依舊安安穩穩地躺在豪華的棺材裡(腐爛與否史書未有記載)。之後取而代之的東漢王朝皇帝們懷著對祖先漢武帝的敬重,重新多次修繕茂陵,漸漸的,他的陵墓又恢復了往日的華麗。按說事情到此就結束了,但是老天爺偏偏不讓漢武帝安生,到了東漢末年,歷史上著名的大惡霸董卓登場了,他不僅再次掘開了茂陵,還堂而皇之地把漢武帝的屍體扔到太陽下面暴曬了幾天,然後又放回了棺材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建元二年漢武帝劉徹開始大張旗鼓地興建自己的茂陵,到公元前87年死後葬於此,前前後後一共修了五十多年,這座歷史上可與秦始皇陵相提並論的陵墓才算竣工。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基本上奠定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漢帝國以統一、繁榮、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有感於自己的豐功偉業,要求自己的陵墓像自己的名字一樣永載史冊。所以,起初他每年拿出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修建茂陵,到後來乾脆增加到二分之一。到他下葬時的茂陵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漢武帝的金鏤玉衣、玉箱、玉杖等一併埋在墓中。當時在陵園內還建有祭祀的便殿、寢殿,以及宮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設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園,負責澆樹、灑掃等差事。而且在茂陵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許多文武大臣、名門豪富遷居於此,人口達277000多人。茂陵封土為覆鬥形,即使到了現在,依然存殘高46.5米,墓冢底部基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邊長約420米。至今東、西、北三面的土闕猶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數目驚人的陪葬品使茂陵成為盜墓者心中當之無愧的首選目標,然而讓董卓發狠暴曬漢武帝屍體的並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個藥方。東漢末年,腦子進了水的大將軍何進為了剷除與之有矛盾的十常侍,邀請遠在涼州喝西北風的董卓進京援手。董卓本是涼州的一個下層豪強,他的部屬都是些地方上的土霸和羌族胡族的豪酋。董卓為首的一群極端兇惡的豺虎盜賊是歷史上最野蠻的破壞者。當時人口、文化、財物最集中的洛陽、長安,都被這群野獸毀壞殆盡。董卓曾下令大將呂布盜掘西漢諸皇陵,這其中也包括剛剛安生了一百多年的漢武帝陵。挖掘其他皇帝的墓自然是為了尋寶,但挖掘漢武帝的墓卻是出於另一個目的。

呂布盜茂陵時,董卓曾交付其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要其留心尋找茂陵墓中的秘方妙藥。原來,董卓有個孫女,名叫董白。此女長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十歲時董卓就封她為渭陽君,併為其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儀式舉行時,董卓特命兵士搭起了寬六米多、高二米的高壇,董白坐著顯貴的軒金華青蓋車,由大批官員簇擁,登壇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的是,這董白是個啞巴。為此,董卓十分憂慮,曾廣延天下名醫為之醫治,均未見效。後來,董卓聽手下大臣說,漢武帝劉徹一生敬神尋仙,熬煉仙藥,其陵中也許會有專治啞巴的靈丹妙藥。於是,他把這個任務交於呂布。

呂布帶領大批士兵進入茂陵,在搬運大批寶物的同時,細心地找起了靈丹妙藥。但是,搜遍了整個陵墓,連漢武帝的棺木都翻了個底兒朝天,靈丹妙藥還是未能找到。呂布沒有完成董卓交予的特殊使命,心中既著急又懊喪。正在這時,只見一個士兵手拿一卷絹紙,大聲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小跑過來。呂布聽到後心中不由得一陣狂喜,他不等士兵報告,一把從其手中搶過了絹紙,展開一看,只見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隸書寫著十二個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呂布乃一介武夫,好不容易認識了這幾個字,已屬不易,哪裡還會理解其中的深意,他認為這也許正是董卓要找的。於是,他興高采烈地宣佈班師回朝。回來後,將絹紙交於董卓。董卓端詳了一陣,也不知其意,於是轉而問大臣。然而眾大臣面面相覷,無一應答。董卓大怒,厲聲喝問:“連這十二個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養你們這幫大臣何用!”厲聲之下,眾大臣無不戰慄。董卓更為生氣,走下殿來,雙目圓睜,逼視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該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撲通一聲跪下:“大王,臣非不知,實不敢說。”董卓說:“你說,我不怪你,趕忙說。”大臣顫聲道:“這句話是詛咒您的。”“如何見得?”董卓仍是不解。大臣道:“您看,這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是詛咒您不得生啊。”董卓聽完,氣得都快暈過去了,他伸手將那一卷絹紙拿來,欲將其撕個粉碎,但是,這絹紙非常結實,怎麼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將其擲於地,踩於腳下,並大聲斥責呂布:“你帶來的是什麼東西,飯桶!滾下殿去……”後來,餘怒未息的董卓又派人將漢武帝的屍體扔在墓外曝曬。朝中大臣對此無不黯然,於是公推蔡邕前去勸解。董卓這才消了怒氣,派人將屍體放回,並草草處之。

此後,茂陵仍不得消停,唐末時又迎來了另一個破壞者——黃巢,一千多年後,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也把黑手伸向了茂陵。到如今,曾經金碧輝煌的茂陵裡不知道還是否剩下寸金半銀。

貪婪是人的本性,古往今來的皇帝們生前擁有了整個天下,死後還要狠狠撈上一筆帶到墓裡。可惜他們忘了,貪婪無止境,盜墓到永遠!和他們同樣貪婪的盜墓者是不會讓他們把那麼多的寶藏據為己有的,到最後不僅財富沒保住,連屍骨都不能完整,世上沒有比此更蠢的事了。


史上趣說


我是頭條號掌上博物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西漢11位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便是漢武帝劉徹的茂陵。它位於陝西咸陽興平市,其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之所以叫茂陵是因為在漢代這裡叫茂鄉。

雖說比不上秦始皇陵歷時39年動用72萬勞工,但茂陵也是其他帝王望而向背的。漢武帝徵募工匠、徭役數萬人,歷時53年。《晉書》有記載,漢武帝動用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建茂陵。

茂陵的地宮內充滿了大量的稀世珍寶。至少有5次被盜過。到了300年後的董卓時,傳說發生了一件趣事。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在朝廷中的權勢如日中天。他還收了人中呂布。

董卓也看上了茂陵。他特意交代盜墓執行人呂布,要翻一翻漢武帝的棺槨,看有沒有密而不傳的藥方。原來董卓有個孫女,聰明伶俐,10歲就被封為渭陽君,可是天生不會說話,董卓很疼愛她,遍請名醫都治不了。

呂布進入茂陵地宮輕鬆就拿到了大量的奇珍異寶。想到義父交代的事情,就翻開了漢武帝的棺槨。沒找到啥秘方,卻找到了一卷黃絹,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這是啥意思呢?身邊謀士驚訝地說,這是句咒語,“千里草”、“十日卜”不就說“董卓”嗎?“不得生”,是罵董相國不得好死!

董卓聞聽氣壞了,讓人把漢武帝拖出棺外曝屍,被人勸住。董卓又一想,漢武帝一代雄主,300年前就算出我董卓要盜墓,那還了得,越想越害怕,派人將搬出來的陪葬品放了回去,又把茂陵重修了一下算是賠罪。


和佛賞花去



哎,從冰箱裡拿出來的“菜”,微波爐熱一下,才能吃!


指玉彈曉


我認為董卓根本就不可能暴曬漢武帝屍體,不知道提問者在哪聽說的,我簡單分析一下董卓為什麼不可能暴曬漢武帝屍體。

第一點:無論董卓還是哪路諸侯都是打著扶持漢室的名義行事的,暴曬漢武帝對董卓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有人會說,董卓都敢睡龍床睡宮女,廢黃帝,還有他不敢幹的嗎?那是因為董卓好色,做這些對董卓都是有一定好處的。可是暴曬漢武帝對董卓有什麼好處?滿足董卓的變態心理嗎?

第二點:董卓睡龍床都有大臣反對抗議他,如果他把漢武帝挖出來暴曬,不可能沒有人跳出來,最起碼那個時候曹操是忠於漢室的。


董卓進皇宮時,漢室還是有很多忠臣的,像曹操在那個時候就一心為漢室,大臣裡也有很多,雖然也有袁紹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主。董卓夜宿皇宮只能說他是權臣,更嚴重一點就是欺主,類似鰲拜一樣的罪名,但是如果把漢武帝的屍體挖出來暴曬,那就是造反了,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他,十八路諸侯恐怕就要提前討伐董卓了。


最後一點: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董卓暴曬漢武帝屍體,所以這條提問並不成立。

有人說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當不得真。先不說這就話對與錯,前提是董卓並不是勝利者,無論是曹魏還是後來的晉都沒有必要替董卓隱瞞什麼,如果真的有這件事,這麼大逆不道的事一定會被記載下來,沒有記載就說明並無此事。

以上就是我對董卓暴曬漢武帝的分析,如果各位認為哪裡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到留言區留言指正,謝謝!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作為嚴肅的歷史文化頭條號原創者,應該反對為吸睛而道風途說、大談野史,尤其是明顯帶有硬傷的野史。野史小看怡情,多看無益,津津樂道,吸引眼球就喪失了本真和自我。因此,小編還是想從正史上解答——董卓為什麼要暴曬漢武帝的屍體?

首先,這個問題根本就是假設!不存在的事情!


先來看看歷史“磚家”考證的關於“董卓暴曬漢武帝屍體”:東漢末年大亂時,董卓領兵進駐長安,命呂布盜掘漢武帝茂陵,叮囑徹底翻騰一下棺槨。目的是什麼?是因為董卓有個孫女叫董白,被封為渭陽君,卻是天生啞巴。董卓請了天下名醫看過都說治不了,有人曾給董卓透露:漢武帝棺槨裡有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疑難病症的治療秘方……因此董卓就命呂布必須找到。結果呂布沒找到秘方,從漢武帝棺槨裡翻出一卷黃絹,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原來這竟是一句咒語:“千里草”、“十日卜”解開就是“董卓”二字,“不得生” 是罵董卓不得好死!董卓見後大怒,命人把劉徹屍骨拖出來“曬屍”,後經一代名儒蔡邕苦勸才讓人把屍骨放回墓中。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就是野史傳言,不值得一辯。除了吸引眼球外,實無一點可取之處。

1、董卓確有孫女叫董白,在董卓遍封宗族時董白尚未及笄,但也被封為渭陽君。等到董卓被誅,年僅16歲的董白也被誅殺。

有孫女就有孫女她爹,董白的爹叫什麼?所有史書均沒有記載,更沒有記載這個女子是個啞巴。連她爹都不記載,倒是關心起這個啞巴來了。為什麼呢?這就是野史的“魅力”——你正史上都記得那麼清楚,我怎麼編造故事啊?所以必須找這樣只有隻言片語的人物、事件來編造。怎麼野怎麼來!

2、漢武帝茂陵被盜挖了嗎?先不說考古工作者已探測表明,茂陵主墓室沒有被盜挖的結論,只說董卓要盜挖的難度有多大。

據《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漢武帝茂陵比其他陵墓高出2丈,大出20步。現有茂陵高46.5米,南北寬40.60米。總佔地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封土面積84萬多立方米。可以想見,東漢時體量更大。假設能盜挖成功這樣的大墓,先不說應該具備的技術和生產力能力,能動用成千上萬的人去盜挖,怕也無人可以做到。

因為據記載,茂陵是漢代厚葬的代表,“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漢武帝即位後把全國賦稅分成三份,其中之一專門建陵。漢武帝活了70歲,建陵用了53年,53年全國財政收入三分之一就是拿來只挖了個大坑?呵呵……腦子進水了?不知道防盜?來看下面這個記載。據《漢舊儀》載:地宮各墓道門埋設暗劍、伏駑等機關。茂陵建成不久有士兵偷盜陵墓內珍寶,第一道墓門也沒過就被自動觸發的亂箭射死。那麼,進入地宮有幾道門呢?這個你可以盡情想象,畢竟考古還沒到那一步,但可以說明的是目前探明的陪葬坑就有400多個……而戰亂中被盜的珍寶多是陵園裡的,真正的地宮未被打開。

3、“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說法完全是小說家言,《三國志》、《後漢書》等均無記載。算了!不糾纏這個了,假設有這麼一句咒語,漢武帝在100多年前死的時候,就知道大漢江山會有一個姓董名卓的人來鬧事?哈哈,漢武帝是政治家還是預言家?還把預言寫下來放在身邊,專等姓董的來挖我的墳給你看?不知道你此時是不是笑出了眼淚。


哈哈……讓小編再笑上5毛錢的。在心疼熱衷傳播者智商的同時,也審視下流言的來處吧。說實話,野史流言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磚家”們有依據: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以上所述來源於正史!說的是赤眉軍殺進長安後焚燒宮室,到陽城、番須中遇大雪,糧食坑谷被填埋,士卒多凍死,就返回發掘五陵,竊取寶物,呂后的遺體被汙辱。赤眉軍發掘的墓,只要屍體被玉匣裝殮的,都如同活人一般,也大多被汙辱。

“磚家”們的推理是:呂后遺體都被汙辱了,漢武帝曬個屍還不行嗎?這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西漢的皇帝和皇后“同塋不同穴”,埋同一陵園,卻各有墓地,呂后陵在劉邦陵東南。規模和大小與劉邦無法相提並論,更無法與漢武帝相比,上面已說了,在五陵中漢武帝的陵墓規模最大、最堅固,也就是說:赤眉軍能打開呂后墓未必能打開劉徹墓。

正是基於這種想當然,和正史中的這幾句記載,“磚家”開始散播漢武帝被暴曬屍體的故事,有意思嗎?為了增加那幾百幾千個閱讀量,真有意思嗎?拿中國古代的史官當吃乾飯的了?在古代,皇帝被拉出棺槨曬屍也罷,鞭屍也好,這都是天下震動的大事,當時的史官不記載,後世的史官也一定會記載的。我們都要相信:如果此事真得發生了,歷史的記錄不會缺席這麼重大的事件!


指動濟南


建元二年,漢武帝劉徹開始大張旗鼓地興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87年,其逝世後葬於此,前後修建茂陵用了五十三年,其陵寢比秦始皇陵有過之而無不及。陵周有李夫人,衛青等人的墓葬陪葬。茂陵是漢朝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各方面之最的茂陵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可惜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生前風光,死後很不堪。他下葬的第四年,長安市面上就有人倒賣從他墳墓中偷盜出來的經書,各路起義軍為了換得軍餉,更是屢次掘漢武帝的陵墓,幾萬人搬了整整一個月,也沒搬走墓中寶藏的一半。到了東漢

末年,歷史上著名的大惡霸董卓登場了,他不僅再次掘開了茂陵,還堂而皇之地把漢武帝的屍體扔到太陽下面暴曬了幾天,然後又放回了棺材裡。原來,董卓有個孫女,叫做董白,生得很漂亮,而且性格乖巧,深得董卓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董白十歲時被董卓封為渭陽君,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其間,董卓命令兵士搭起了寬六米多、高二米的高壇,董白坐著奢華的軒金華青蓋車,由大批官員簇擁,登壇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董白天生失語,董卓曾為此廣招天下名醫為之醫治,但未曾見效。後來,董卓聽手下大臣說,漢武帝一生敬神尋仙,熬煉仙藥,董卓猜想他的陵中也許會有專治啞巴的靈丹妙藥。當時正值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為了剷除與他有矛盾的十常侍,邀請董卓進京援手。董卓正好下令大將呂布
盜掘西漢諸皇陵,這其中也包括陪葬品數目驚人的茂陵。


清風十里吹


漢靈帝死後,劉辯在大將軍何進的幫助下繼位,成為漢少帝,而劉協被封為渤海王(後改封為陳留王),何進在袁紹的勸說下,要剷除十常侍,十常侍就向何太后求情,何太后不允許何進這樣做。

袁紹又給何進出招,既然何太后不肯,那麼可以招各地諸侯入洛陽,那麼到時候何太后就不得不同意了,何進同意了,這個事情當然讓十常侍知道了,他們就搶先下手,矯太后之詔招何進入宮,並將之殺害。

袁紹就率部攻入宮中,將宮中宦官殺盡,張讓帶著劉辯和劉協逃出宮中,後來遇到了董卓,董卓就將劉辯和劉協回宮中,因為劉協是董太后撫養長大的,而董卓認為自己與董太后同族,自然也就比較喜歡劉協了。

何進與何苗的部隊被董卓給收編了,董卓又成功的讓呂布殺掉了丁原,將丁原的部隊也收編了,董卓就打算立劉協為帝了,就跟袁紹商量,袁紹表示反對,後來逃到了冀州的渤海郡,畢竟袁家四世三公,董卓就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

之後董卓就廢黜劉辯,改立劉協為帝,後來劉辯與何太后都殺掉了。公元190年,關東各諸侯成立了反董聯盟,推袁紹為盟主。董卓覺得洛陽不太好守,所以遷都到長安去。

董卓自然不會把好好的洛陽留給關東諸侯的,所以他就命洛陽的百姓都得一起到長安去,而且還讓呂布去挖掘帝陵,還有公卿大臣的墓,然後盜取其中的珍寶。

根據陳壽三國志的記載,董卓讓呂布挖的是洛陽的東漢帝陵,而不是長安的帝陵,而漢武帝的茂陵是在長安,當然,我們也不排除董卓還讓呂布去挖長安的帝陵。

但是董卓不可能去暴曬漢武帝的屍體,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董卓挖帝陵,是為了珍寶,他對漢武帝又沒有什麼怨恨,犯不著做這樣的事情,又不像伍子胥那樣,因為父親和兄長被楚平王殺定,所以才鞭楚平王的屍體的。

第二,漢武帝死於公元前87年,而這個時候是公元190年,相隔了快三百年,漢武帝的屍體早腐爛了,根本就拿不出來暴曬的。第三,當時還是有很多人忠於漢室的,董卓也得考慮到這一點。


歷史簡單說


這說法是假的,是野史汙衊董卓的!董卓不可能也沒有暴屍漢武帝。董卓自稱漢臣,在董卓掌權期間他只是廢掉幼帝重新擁立新皇帝而已,並沒有篡位,他在朝廷之中的職務是丞相。他依然是要參拜漢獻帝的,他怎麼可能去辱沒漢朝的先帝,這是其一。

其次,董卓不傻,他甚至搬出了漢高祖的名號來給自己的遷都正名。當時的董卓進洛陽的時候只帶了3000騎兵,這是他最嫡系的部隊,他在進入洛陽後收編了何進的部隊,大約是20000人左右,這是根據當時的編制推算出來的。這支部隊在曹操袁紹等人離開之後出現了大量逃亡,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大約只有15000人。而十八路諸侯組成的反董卓聯盟兵力大約有50000人,雖然是雜牌軍,但是兵力卻比董卓高3倍。所以,董卓自認為洛陽是守不住的,他想要退入長安城,因為長安城有他自己的30000名嫡系部隊,於是他便打了西漢牌,說東頭一個漢(東漢洛陽)西頭一個漢(西漢長安),漢室復興應該輪流在東西兩漢建都。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去燒燬漢武帝的陵墓跟侮辱他的遺體。


優己


很多人都回答了,但那都是後人為了博眼球編出來的,實際上哪有董卓曝曬漢武帝的屍體啊!

漢茂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興平市,漢代規模最大的帝王陵,裡面的陪葬品可謂是前所未有的豐富。歷史上也記載招到過挖掘

第一次是時隔四年,裡面的陪葬品就出現在市面上;

第二次赤眉軍從裡面搬運了大批財物;

第三次還是赤眉軍;

第四次就是董卓了,說董卓為了治好孫女懂白的病,才下令挖掘茂陵的,其實只是個藉口;

第五次就是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為了籌集軍費終於把茂陵的財物洗劫一空;

可最後我大天朝的專家說沒有被盜的痕跡,說完好無損,應該是掩人耳目了,畢竟有那麼多歷史記載。


為什麼說這些被盜經歷就是為了證明一點,董卓沒有暴曬漢武帝的屍體

1.他們盜墓的共同點就是增加軍費,買馬買裝備,增強軍隊實力,鞏固自己的政權。

2.至於懂白是啞巴,董卓為了治孫女的病才盜墓,太假了,只是個藉口,董卓自己都不敢稱帝的人,還敢曬漢武帝的屍體?

3.如果真的曬了,後世那麼多,怎麼可能不會有書本流傳下來,這也算是重大事件了。

最後歡迎留言指正,喜歡就關注下贊一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