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何明君開國帝王的太子中只有極少數太子平穩過度(如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等)?

歷史紀錄片愛好者老王


開國皇帝的太子,那都是在老爹的淫威下艱難求生活,開國皇帝一般都是這幾個特徵,能建立一個國家的,還是大一統國家的,那肯定是一個時代中最傑出的人物,他們霸道,強勢,聰明,帝王心術的頂峰,還有就是活得久啊,仗打多了,身體素質也好,太子當這麼一個人的兒子,實在是太有壓力,因為老爹太優秀,自己稍微有些不對都有可能完蛋,開國皇帝的性格可沒幾個好脾氣,優秀代表朱元璋,不過老朱的太子情況有些特殊,英年早逝,他很滿意這個兒子的,結果死得早,傳位給皇孫,還是被他四兒子給奪了。

還有個最出名的“九子奪嫡”這發生在康熙年間,康熙也不是清朝的開國皇帝,但是毋庸置疑,清朝最優秀的皇帝不是開國的皇太極,而是玄燁,清聖祖這個廟號足可以壓倒所有清朝皇帝,就是因為老爹太優秀,而且活得太久了,胤礽太子之位作死了,連胤禛也是小心翼翼幾十年過來的,才成功的。

還有就是開國君主的臣子,都是一群桀驁不馴的人,能打天下的人,每一個好駕馭的,第一任君主太出色,所以這些人只服他,而第二任,大家都會想,和先帝打天下的時候,你這小屁孩還在孃胎裡呢,不會服,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開國君主喜歡殺人的原因,都是一群不穩定因素。問題是,老爹你把人殺完了,我哪找人治國去啊。第二代就面臨了一個缺人的問題,等國家穩定下來了,這些問題才會解決,這些就是為啥開國太子不好當的原因。


大話評歷史


古代“太子本就是高危職業,開國皇帝的太子危險係數又是所有太子中最高的。”其中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古代中國皇權至高無上,皇帝唯我獨尊,而太子卻是與皇帝分享部分皇權的人,導致太子與皇帝的存在著先天無法調和的矛盾。

2、如果太子太過優秀,導致皇帝覺得自己的皇權受到挑戰,太子便岌岌可危。如果太子太懦弱無能,又讓皇帝覺得不“類己”,太子之位同樣面臨廢黜的危險。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漢惠帝劉盈,劉盈的太子之位便差一點被劉邦廢黜,幸虧呂后機智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太子才打消劉邦廢黜太子的想法,劉盈才得以正常即位。

3,中國歷史上開國王朝中秦始皇沒有立太子,其長子扶蘇有太子之實無太子之名,最後被胡亥和趙高賜死。漢惠帝劉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太子身份即位的二世皇帝,其即位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4,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卻因太子的名位殺兄殺弟殺子,即位前玄武門之變幹掉了兄長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即位後圍繞繼承人之爭先廢掉了長子李承乾,後來又罷黜了李泰和李恪,最後被李治撿了便宜成為唐高宗。

5,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兒子中太子之位最穩固的莫過於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了,老朱出身貧窮對自己的子孫真心沒話說,為了朱標能順利即位對開國功臣一頓血洗,如果朱標沒有英年早逝順利即位的話,朱棣也不敢造反,明太宗的廟號朱標是跑不掉的,明朝估計又是另一番局面了,當然這是後話。

(話說有精力和學識的夥伴可以專門寫一本論述古代中國皇帝與太子之間關係的書啊)



綠野風塵


太子,是古代君主的定的未來繼承人。太子在朝廷的地位很高,他可以擁有相似於朝廷的東宮,太子東宮的官員制度幾乎和朝廷的制度一樣,不僅如此,太子還可以擁有一個和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


然而太子的待遇、權利雖然大,同時他也是指定的未來繼承人。但是在古代的太子們,有很多人雖然本是被立為太子、也坐了很多年的太子,但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不僅無緣帝位,有的被廢,而有的則落下悲慘的結局。

特別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成就都很高的皇帝,他們曾經立的太子,有的就落下悲慘的結局,比如漢武帝所立的太子劉據、唐太宗李世民所立的太子李承乾、還有康熙所立的太子胤礽。

漢武帝、唐太宗、康熙都可謂是一代英主,他們雄才大略、開疆擴土,對後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而他們的太子劉據、李承乾、胤礽,也都曾得到他們的喜愛。他們對自己的太子也都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對太子寄以很大希望,太子亦多次監國,政績頗著,也曾受到皇帝的認可。


然而雖然如此,最終太子劉據、李承乾、胤礽卻都無緣帝位,而落下悲慘結局。

那為什麼雄才大略的明君的太子,只有少數太子平穩過度?

因為明君,那他的政績就非常好,可謂是雄才大略,而他要實現他的雄才大略,首先需要的就是權利,也就是皇權。在皇室中,皇權之爭是殘酷的,相對而言,特別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對皇權看的更重。

而太子本來就是未來的繼承人,只要太子有些風吹草動,再加上有人誣陷,就會更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

同時太子之位太重要了,皇位皇權又有很大的誘惑,所以有時雖然立了太子,但別的皇子則窺視太子之位,故而有奪嫡之心而構陷太子。那太子的地位就非常的不穩。再加上有的太子一坐太子就是很多年,心中不僅著急,而且害怕,也會做出一些事,讓皇帝厭煩。


當然有的太子雖然曾經受到皇帝的無比寵愛,皇帝也對他們付出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但作為雄才大略的皇帝而言,因為他們雄才大略,故而他們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事,總希望太子和他一樣雄才大略、有魄力。

但是他們卻不明白,雄才大略、成就極高的皇帝百年之內又能出幾個?比如古代封建社會的千古一帝又有多少。

雄才大略的皇帝以他們自身的眼光看事,總希望太子能和他一樣,但多數情況卻是雄才大略的太子,是仁厚、仁慈的,這樣皇帝就覺得太子太過軟弱不像自己,時間久了,就開始疏遠太子。


當皇帝疏遠太子,他在行動上就會表現出來,太子就會擔心、害怕。而別的皇子看到太子被疏遠,就認為他們自己有做太子的希望,於是就構陷太子,同時和太子關係不好的臣子也會誣陷攻擊太子。最終導致太子被廢而無緣地位。所以明君的太子,就只有一些人能平穩過度。


中孚鑑


這些帝王都是雄才大略的開國君主,他們逐鹿中原定鼎九州,性格強勢,底下能人濟濟,也就是因為如此,造成太子很難順利繼位,我覺得主要是君主個人原因和太子的個人原因,從開國君主裡面舉幾個出來分析總結一下。

1、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赫赫武功,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他不斷變得強勢暴烈,有點看不上扶蘇這個比較軟弱,信奉儒家的太子。後來在一次爭吵中,扶蘇被貶去長城戍邊。我分析,扶蘇為太子,秦始皇認為他太軟弱,想鍛鍊他,不想讓他順利繼位,這就是君主的個人原因。以扶蘇本身的性格,不經過磨練的話也沒有辦法順利接過秦國這個以法家理論為治國基礎的國家。

事實上也證明扶蘇為人迂腐軟弱,愚蠢至極。竟然會因為胡亥假傳秦始皇的旨意而自殺,不去辨別真偽。扶蘇自殺以後,蒙恬獨木難支無法對抗胡亥趙高,最後慘死獄中。這就是扶蘇個人軟弱的原因,無法肅清強敵,讓自己平穩過渡到順利繼位的階段。

2、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就是一箇中下貧農出生,父母餓死以後,都無錢安葬,不得已出家當了和尚,遊歷四方。遊歷過程中,他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膽量。後來投靠郭子興,一步步發展壯大,最後在1368年稱帝。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江山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他也深知手底下的驕兵悍將不一定會擁護信奉儒學的太子朱標。所以,他一步步的把功臣都全部清洗掉了,就是為了讓太子繼位做準備。這其實就是為什麼後來朱允炆能順利繼位的原因,因為阻礙和強大的功臣勢力都不在了。

只可惜朱標死的過早,不然朱棣很難篡位成功。從上面倆個案例看出,太子能不能順利過渡到繼位,第一點看開國皇帝有沒有清洗掉功臣,為太子繼位鋪路,第二點看太子性格是不是也比較強勢,可以抓住機會,成功上位。


職業減肥營養師



歷史的前世今生


題主這裡首先限定是明君、或是開國帝王的太子,他們好多都不能平穩繼位,說起來有共因,也有他們每個人特別的原因。

一、首先,太子是眾矢之的,在太子的位置上待得越長,就越不安全

大多數太子都是因為受到皇帝的寵愛而被立起來的,這種寵愛可能來自很多方面,譬如母親受寵、自己自小伶俐、具備才幹、甚至長得像皇帝等等原因。然而,他們一旦被立為太子,就成為眾皇子群起攻擊的眾矢之的,其短處就更容易被暴露出來,在太子位置上待得越久就越不安全。一旦皇帝的新鮮勁兒一過,就很容易成為動輒得咎,乃至於被廢掉之人。

恰恰呢,明君、或是開國帝王大多比較長壽,他們的太子在這個高風險的位置上要經歷更長的考驗,因此也更容易翻車。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以及康熙的太子等幾個人了。

二、明君或是開國帝王大多深通權術、猜忌心極重,政治經驗較少的太子很容易被老皇帝猜忌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唐玄宗的太子李瑛,都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皇帝的猜忌之心,而被逼死或者殺死的。畢竟無論明君,還是開國帝王大多都是經過腥風血雨而得到的大位,長期在位後,越老越無情、越猜忌,而這些太子們大多是在平穩環境中長大的,生活富足、思維相對單純,很難保證不觸犯皇帝最危險的忌諱。

三、明君或是開國帝王大多兒子不少,因此競爭很大,對手很多

因為皇帝長壽、健康,他們的兒子自然不會少,這樣的話太子的敵手就很多,且這些敵手大多還比較能幹,也增加了太子的風險。很典型的是李淵兒子們的相爭、康熙兒子們的相爭,來爭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輩。

四、以上都是共因,說說題目中所列各太子不得繼位的個體原因

1、秦始皇太子扶蘇:說起來,扶蘇不得繼位,和三面三個共因都沒有關係。秦始皇自始至終還是相信這個兒子的,讓他到北部邊境去監軍,其實有鍛鍊扶蘇的意思,而且扶蘇和蒙恬大軍能在一起,正增加了他得以繼位的籌碼。然而,扶蘇過於仁孝,居然因為胡亥、趙高一則偽造的命他自殺的詔書而自裁,可見秦始皇生前對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2、漢武帝太子劉據:劉據的死,恰恰是在太子位置上待得久了,漢武帝晚年又忌刻猜忌造成。

3、李世民太子李承乾:也是在太子位置上待久了,其弟弟李泰又苦苦相逼造成的。

4、趙匡胤之子趙德昭、趙德芳:這完全是因為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奪取大位造成的,趙光義假惺惺地說要傳位回給哥哥的兒子,然而,趙德昭、趙德芳都死得頗為蹊蹺。

5、朱元璋太子朱標:這完全是朱元璋過於長壽,朱標沒活過他老爹造成的。朱元璋雖然對他那些老兄弟們毫無情意,但對太子卻慈愛了一生,算是個好老爹。其實朱標也算爭氣,朱標不死,很難說又後來朱棣什麼事兒。但朱標死了,據說對朱元璋打擊很大。朱元璋這樣一個猜忌殘忍的人,居然對朱標信任了一輩子,可見朱標是有些本事的。


星火辰


1.繼承人培養有問題: 因為所培養的繼承人大都是程序性培養(就是圈養),而其他沒有繼承地位的反而是自立式培養(即散養),二者之間不是能力的欠缺,而是經驗的欠缺,缺少經驗是最可怕的事情,缺少對世界的認知。更何況這些帝王選擇的都是有能力的傳承人,有能力無實戰經驗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後果!(比如崇禎皇帝,是典型的有能力,求生欲太強的君王遭到慘死,而他之前的昏君無慾無求,沒威脅,沒能力,不爭不鬥,反而安全過渡。)


2.帝王自身問題: 開國帝王都是權力慾極強的人,任何有可能威脅到自身地位的人都是敵人,而儲君先天就有威脅性,傳承傳承,便要傳與儲君各種勢力根基,有勢力便會有衝突矛盾,(皇帝一般不會超過太子20歲,就算皇帝60歲掛掉,太子都40歲了,其間皇帝要接受太子的威脅,太子要接受皇帝的壓力)李世民之子李承乾便是造反被李世民清理了。(而且明君皇帝對太子要求一般極其嚴格,嚴於教子,極其容易激化矛盾,反而對其他皇子要求不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3.儲君追隨者與敵人: 太子先天便是政治焦點,容易遭到攻擊,暗殺之類暫且不說,朝堂上的攻擊就不會少,美其名曰要求高!而追隨者(追隨者魚龍混雜,極易招惹麻煩。)又想有從龍之功,從者甚多,自然威脅到皇帝。(開國將領元勳們為求富貴長存,帝國穩定,自然支持太子繼位,威脅更甚)


大山汗


天家無情,由此可見!越是知名的建國皇帝,對皇權的掌握越是謹慎,任何威脅到皇位的人,無論兄弟,子侄都是絆腳石,一定會剷除乾淨,只有這樣皇位才會穩定。越是雄才大略的皇帝,教育出的兒子或兄弟越是厲害,傾軋也重,能太平繼承皇位的就少。


70後大叔講歷史


爹太霸道,太子太緊張了,加上父親不放心手中的權利,加上又長壽,大臣的站隊!所以不是病,就是被爹弄死!


帝子乘風2


看一個非常經典的電影你就懂了,《思悼》

講的是李氏朝鮮英祖的思悼太子的悲劇,思悼太子李宣是英祖唯一活著的兒子,被餓死在米櫃裡,最後英祖的孫子正祖李祘繼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