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时候,为什么俄罗斯不趁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从而达到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

小楼坐听风雨声


外高加索人称“欧亚火药桶”,是一个地缘政治险恶、民族和教派冲突错综复杂的地方,而且这里地形恶劣,自古以来就是个麻烦不断的地方,在沙俄之前波斯、奥斯曼都曾染指这里,但无不被弄得灰头土脸精疲力尽,最终走人了事,沙俄也被外高加索拖得精疲力尽,这里也因此被称作“沙俄的盲肠”。苏联时代本人就是格鲁吉亚人的斯大林利用“地头蛇”的优势和压抑当地民族的铁腕勉强维持局面,但也不得不靠不断强行清洗和驱逐当地民族来维持一个大体稳定,即便如此在那个年代高加索还是火星不断,且苏联两次试图越过高加索染指波斯、打开印度洋出海口的努力都以惨败告终,到斯大林时代结束这种高压实际上已因成本巨大而无法维持,而随后为缓和矛盾回迁民族和“和解”又产生了离心力巨大的地方势力——正是这些地方势力让“新思维”后的苏联南高加索地区动荡不安,稍稍懂得历史的朋友就该知道,苏联解体的先兆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间的卡拉巴赫之战(到现在都没打完),而格鲁吉亚则是波罗的海三国外唯一不肯加入“独联体”的。

南高加索国家中,格鲁吉亚地最大,但资源却最不丰富,如果强行纳入自己版图等于抱个火药桶,养着则靡费大量福利,高压则穷山恶水烦不胜烦,沙俄和前苏联时代就已经受够了。但格鲁吉亚自己却又是个苏联的缩影,国内民族林立矛盾尖锐,只要稍加挑拨就能让他们自己乒乒乓乓打个不听,使第比利斯当局应接不暇顾不上跟自己捣乱。所以俄才扶植了几个傀儡这么干,玩大了玩不起也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就是内高加索的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等地已经够乱,普京是靠扶植亲俄军阀勉强维持,并付出了丧失人心和“一蟹代一蟹”(卡德罗夫父子除了表面上听莫斯科的外,其做派和权欲都和达萨耶夫一般无二,而且这个“听”也就是听封不听调而已)的代价,如果在内高加索没搞定的情况下再强吞外高加索,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不仅如此,格鲁吉亚已是联合国正式会员,现在这么搞,自己的傀儡已经国际孤立到自娱自乐级了,吞掉整个国家,俄会比现在在国际上更孤立,还真当他们是什么“战斗民族”了?


陶短房


其实对俄罗斯来说,颠覆了格鲁吉亚政权反倒不利于高加索地区的稳定。虽然冷战之后,俄罗斯受北约的挤压,非常的憋屈,看看这次克里米亚危机就知道,普京也是忍不可忍。但是高加索地区去没有完全被俄罗斯所占有,看看俄罗斯的地图就知道,黑海沿岸也是俄罗斯的一个边界,什么意思呢?在奥斯曼帝国兴盛的时候,黑海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湖,包括克里米亚半岛也曾是穆斯林的汗国,高加索也是如此,有好几个穆斯林的汗国。高加索多山的地形使任何一个大国都难以将其征服,因此,高加索地区一直扮演着大国“隔离带”的角色。2008年的俄格冲突,虽然不是偶然事件,但是俄罗斯选择在奥运会开幕的期间动手,也是在钻空子,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教训一下萨卡什维利就达到目标了。
俄军要征服这个国家,可能面临来自北约的反制,加速这一地区进入美国阵营的步伐,从战略上来说是得不偿失。即便是能够占领这个国家,也要撤军,灭国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萨卡什维利比较能作,美国对俄罗斯的动武也是保持了节制,如果是征服格鲁吉亚的话,可能带来的是美俄的尖锐的对立。
对俄罗斯来说,高加索地区也是恐怖主义的输入的地带,俄罗斯为了稳定南翼的安全,也是煞费苦心,如果带来一个反抗俄罗斯的组织,无异于阿富汗悲剧的重现。普京玩的还是有限战争,俄格冲突、克里米亚危机、叙利亚战争都是如此。

孙兴杰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一个真实的冷笑话。那时普京还任叶利钦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在一次参加独联体首脑会谈期间,曾发出感慨:哈萨克斯坦就一个人喜欢独立,就由他去吧。这个人就是纳扎尔巴耶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破山河在的境况下,普京早已没有领土扩张的欲望和野心了。



一晃快三十年了,俄罗斯联邦的境遇依然没有根本性好转,所以普京对领土扩张的渴求依然是有限和有度的。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是原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是二十世纪初沙皇牵头肢解奥斯曼帝国的产物。同时还分裂产生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国家。



俄罗斯为了统治的需要,在此地迁移进大量俄罗斯族人,形成一块块聚居地,这也就是奥塞梯共和国的成因。 我认为,两次车臣战争,已经让俄罗斯吃尽了苦头。但由于车臣、印古什等位于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历史上一直在俄国统治下,所以无论再难也绝不允许分裂出去。而对于高加索区域其它属于前苏联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已经不再奢求领土扩张了,因为既无心也无力了,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对他们的影响更大,而俄罗斯不想与土耳其在该地区发生'直接冲突。

但对于以前通过“掺沙子”战术,业已形成了的俄罗斯族聚居区或共和国,俄罗斯发誓都要保护,不允许受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侵犯。这也就是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解救奥塞梯危机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也包含着“敲山震虎”的成分。俄罗斯想以此喝止住该地区前苏联加盟国家的分离倾向,想阻挡北约东扩的进程。只可惜,由于俄罗斯国力不济,这些目的都没有达到。


新文化街男孩


2008年的8月8日,由于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鸟巢,谁也没有想到遥远的格鲁吉亚共和国会突然对俄罗斯发起挑战。

这个面积还不到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由于位于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成为美国和北约拉拢的对象。另外,格鲁吉亚共和国与俄罗斯政府在“南奥塞梯自治州”的归属上一直有领土争议,因此希望借助美国和北约的力量制衡强大的俄罗斯,这就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的起因。


同时,美国政府也想借这个机会触一触俄罗斯的底线。因此,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美国军方就多次怂恿格鲁吉亚共和国出兵南奥塞梯,并口头承诺说美军在必要时会适当给予格鲁吉亚军事上的帮助。

2008年8月8日的凌晨,格鲁吉亚政府军对俄罗斯不宣而战,突袭了南奥塞梯地区,并清除了俄罗斯边境上的一些卫所。格鲁吉亚政府对外界宣称说他们出兵的理由是为了消灭南奥塞梯境内的民族分裂分子,并指出这些分裂份子的背后金主就是俄罗斯政府。

当时正处于奥运会期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因为担心美国与北约的军事介入,对此犹豫不决。不过在总理普京的坚持下,梅德韦杰夫随即在莫斯科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要对格鲁吉亚出兵的决策。


俄罗斯陆军第58集团军奉命从南奥塞梯北部穿过高加索丘陵,对占据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政府军发起猛攻。俄罗斯空军第4集团军也出动了200多架战机空袭格鲁吉亚本土。同时,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封锁了黑海海域,将北约、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的军事补给线完全切断。



在海、陆、空三军的有效配合下,俄罗斯仅用一天时间就夺取了南奥塞梯。在随后的几天里,俄军占领了格鲁吉亚共和国。在整个俄格战争中,美军与北约始终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帮助格鲁吉亚,而是躲在角落里观察动向,最后才利用国际社会的名义来进行调解,劝说俄格双方停战。


俄罗斯政府之所以不趁势消灭格鲁吉亚共和国,客观上还是有三个原因。第一、俄罗斯在占领南奥塞梯之后又出兵格鲁吉亚,已经属于越界的行为。俄政府担心国际舆论不利,因此见好就收。

第二、格鲁吉亚本身就是弱国,真正的博弈者是美俄双方。经过了这次战争后,格鲁吉亚已经不能对俄罗斯造成什么威胁,俄罗斯没有必要斩尽杀绝。

第三、俄罗斯不愿意被格鲁吉亚问题束缚,需要腾出力量来抵御北约集团,因为前苏联深陷阿富汗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

最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政府双方都同意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随即全部撤离格鲁吉亚,但是南奥塞梯地区由俄罗斯、格鲁吉亚以及当地政府三方共同管理。对于俄罗斯而言,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历史的荒野


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了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8月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 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4人失踪;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为什么当时没有一口气吞并格鲁吉亚呢?

主要有三大原因

1)国际舆论:支持南奥是师出有名,保护格鲁吉亚的俄罗斯族免受迫害等。欧美也抓不住俄罗斯把柄,如果俄罗斯趁机颠覆格鲁吉亚政权,那俄罗斯将会被国际舆论的口水淹死。当时俄罗斯寄希望融入西方,加入了G8集团。当然,后面G8变成了G7.

2)周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国家的压力和恐慌。假如俄罗斯吞并了格鲁吉亚,那么所有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会极度恐慌。担心成为下一个格鲁吉亚。君不见哈萨克斯坦为了摆脱被捕俄罗斯族人多的状况,果断迁都。将首都设置在哈萨克族的聚集地。从而削弱哈萨克斯坦政界的俄罗斯族力量。如果俄罗斯冒天下之大不韪吞并格鲁吉亚,那么所有国家恐怕都要对俄罗斯族打压了。

3)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正值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低迷,俄罗斯遭受重创,当时的俄罗斯,军队现代化没有完成,经济实力打不起,没钱也没实力解决吞并格鲁吉亚后的与西方的对峙。所以适可而止


俄罗斯什么值得买


首先,当前的国际主流意识已经告别了吞并别国作为自己领土或者殖民地的做法,俄罗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其二,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并不是主动攻击行为,俄罗斯本身没有想要通过武力入侵吞并格鲁吉亚的意愿。当时是萨卡什维利心血来潮采取冒险主义想要利用世界聚焦北京奥运会,强人普京参会不在国内的时机,单方面撕毁俄、格、欧、南四方停火协议,使用闪电战突袭南奥塞梯所致。俄罗斯的反击是正当防卫行为。

其三,俄格冲突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首次对外用兵,对欧美态度、反应的评估还不清晰,以当时俄罗斯的国力,还不敢公然占领格鲁吉亚,引来欧美的军事干预。

第四,如果俄罗斯占领了格鲁吉亚有可能会出现民族主义的抵抗力量,即便欧美不直接跟俄罗斯军事冲突,也一定会对格鲁吉亚武装力量进行各种支援,当年苏军出兵阿富汗的深刻教训犹在眼前,普京不得不慎重。

最后,在道义层面上,打到格鲁吉亚举手言和目的便已经达到,既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者,还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在跟西方接壤的方向树立了一个敢于跟俄罗斯动刀动抢的反面教材和榜样。这就足够了,当时的俄罗斯,能够要的就是这些,这便是最好的结局。











谢金澎



塘坳美如画


格鲁吉亚是与俄罗斯从苏联解体之后第一个爆发战争的国家,这个国家很作,在西方颜色革命下变为西方的代言人之后,居然妄想挑战俄罗斯军事实力,俄罗斯借俄格战争狠狠打击了格鲁吉亚,直到现在,外高加索地区都很平静。很多人问,俄罗斯这样压倒性优势之下,为什么不直接颠覆了萨卡什维利政权呢?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一下。



首先,俄罗斯懂得适可而止。俄罗斯在10天内打垮了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损失数百名士兵和20%的国土,事实上丧失了挑战和骚扰俄罗斯的能力,因为俄罗斯是跨国作战,兵力深入格鲁吉亚境内,本身就带了一点由自卫到侵略的意味,况且时值奥运会期间,如果俄罗斯继续推进,侵略了格鲁吉亚主权,国际舆论会对俄罗斯极为不利。所以说,俄罗斯既已达成报废格鲁吉亚的目的,就没必要自找麻烦,适可而止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对俄进行遏制的真正棋手是美国和北约,不是格鲁吉亚。这一点普京非常清楚,格鲁吉亚一个弹丸之地敢于挑战俄罗斯,其背后是因为有北约和美国的撑腰,南奥塞梯共和国问题只是一个焦点,格鲁吉亚只是北约的棋子,北约东扩和侵蚀俄罗斯地缘政治范围才是西方真正目的所在,所以说,拿格鲁吉亚开刀开的过分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后,则是俄罗斯达成了遏制住北约东扩脚步的目的。俄罗斯打击格鲁吉亚并不是和格鲁吉亚有多么大的仇恨,而是俄罗斯需要一场战争来敲醒西方,来告诉北约“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确实俄罗斯适时停住了脚步已经达成了这个效果,北约东扩在其后乃至到现在都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了,俄罗斯保住了自身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



飞龙环球观察


占领一个国家不代表能够控制这个国家,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或者说是长久)。趁着战争颠覆格鲁吉亚政权?敢问题主:格鲁吉亚人就不会反抗吗?战争可不是游戏,俄罗斯如果真这么做了,后果可不是光受西方国家制裁的问题了。简单说:一、俄罗斯不会这么做。二、俄罗斯不能这么做。三、俄罗斯承受不起这么做的后果。


一、俄罗斯不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即便是俄罗斯真这么做了,也无法让高加索地区长久稳定,格鲁吉亚人的反抗是不可能避免的,只会让高加索地区成为爆炸的火药桶,根本就不可能像题主说的“达到高加索地区的长久稳定”——那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俄罗斯不能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这么做将导致俄罗斯周边国家“人人自危”,使俄罗斯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如白俄罗斯等国必然与俄罗斯划清界限,这是自掘坟墓之举。

三、俄罗斯承受不起这个后果。趁着战争推翻格鲁吉亚政权,性质与俄格冲突完全不同。一是将招致世界所有国家的制裁,以俄罗斯当时的经济情况根本承受不起。二是将陷入格鲁吉亚战争泥潭,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俄罗斯都会无力承担重负。


俄格冲突实际上与乌克兰一样,都是北约东扩的结果,俄罗斯支持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为的就是阻止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格鲁吉亚存在着领土纠纷问题,按照北约的规定,不具备加入北约的资格。这与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武装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使其丧失加入北约的资格。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原因与此略有区别: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重要的是俄罗斯把克里米亚吞并能够确保俄罗斯的出海口。

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领导人在北约的鼓动下,出兵南奥塞梯,俄格冲突爆发。结果是:俄罗斯果断出兵,北约没了动静,战争只进行了一个星期,格鲁吉亚于8月15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8月16日俄罗斯签字,8月18日俄罗斯撤军。俄罗斯出兵本就是带有侵略性质,要想推翻格鲁吉亚政权,那就需要把整个格鲁吉亚占领,性质将更严重。2003年,美国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入侵伊拉克,从表面上看,美国杀了萨达姆,建立了亲美政权——完胜。


但真的就“长久稳定”了吗?在今年的伊拉克大选中,美国一直打击的伊拉克什叶派获得了胜利。在伊朗出兵叙利亚时,就是伊拉克什叶派为伊朗提供的帮助,伊朗“志愿军”才得以借道伊拉克进入叙利亚境内作战。美军到目前仍在伊拉克拥有大量驻军,但仍未能阻止伊拉克什叶派重新壮大。很显然,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俄罗斯一击得手,在西方国家的调解下达成与格鲁吉亚的停火协议,迅速撤军——既达到了目的,又不至于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弹。



儒道之主


颠覆格鲁吉亚政权不简单。出兵占领?可以做到,但怎样向世界交代?而且,2008年,当俄军出兵南奥塞梯还暴露了军事方面的不少缺点。之后,普京整肃军队,改进装备,提高战斗力。当2015你,俄军占领克里米亚半岛的时候,西方媒体惊呼俄军行动的专业性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破坏,颠覆,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美国是这方面的老手,但结果如何?在中东,美国干掉了萨达姆,建立了什叶派新政权,结果帮了伊朗大忙。在利比亚,美国颜色革命胜利,推翻了卡扎菲政权,却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乱和暴力。在叙利亚,就差一点打倒阿萨德政府,却被俄罗斯横插一刀,美国却进退两难。在阿富汗兴师动众地打了十七年,美国还在找被推翻的塔利班谈判。

总之,打败一个国家容易,占领就难了,巩固则难上加难。所以当时俄罗斯是知难而退,明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