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你知道正在裁員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

猿在他鄉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來胡謅幾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不止IT,很多行業都不太景氣

雖然我對經濟、時政沒什麼興趣,也很少關注這方面的新聞,但是今年明顯可以感受到,很多行業都不太景氣。

  • 比如房地產,我微信裡有一些中介,看他們的日子不是很好過;

  • 一些在證券公司的同學,獎金縮水了很多;

  • 我現在就職於一家保險公司,從業績上看還是不錯的,多虧了董事長的英明領導(藉此機會拍拍領導馬屁),不過從增長趨勢來看,是不如前幾年的。

  • 我的前公司,是一家軟件外包公司,今年因為稅改,對公司影響很大;因為這種性質的公司,大多數是沒有按照真實工資上保險和公積金的,往年還略有盈利,今年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很多IT公司的日子不好過

  • IT行業中,很多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我分析有這幾種原因:

  • 上面提到過的稅改,以後是稅務徵收保險,會增加中小企業的壓力;

  • 互聯網風口越來越少,前幾年的網約車、P2P、共享單車、直播,18年基本上沒啥新的風口;(這幾年互聯網公司的薪資,BAT還是最高的麼?肯定不是)

  • 很多細分行業都已經被佔滿了;創業潮也沒有那麼熱了;

  • 一些公司沒有盈利收入,單純的靠融資,而投資者沒有往年那麼瘋狂,這樣導致很多公司會裁員甚至倒閉。


我的體會:18年不能說是IT行業的寒冬,只是前些年太瘋狂了,如今冷靜下來了,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積極面對寒冬

作為IT行業中,一名普普通通的程序員,我們該如何應對所謂的“寒冬”呢?

很簡單,裁員20%,那麼就讓自己成為前80%;裁員80%,就讓自己成為前20%。

聽起來很殘酷,但這確實是我們保全的自己的唯一辦法:根據崗位的需求,不斷的深入學習,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讓自己從職員變成人才,讓自己的工作不可替代,這才是面對寒冬的辦法。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1、其實說IT行業寒冬,不如說整個行業寒冬。但是這個事情還是要一分為二的來分析了。裁員是每年都會進行的,只是規模的大小問題。現在炒得很熱說互聯網行業裁員,一是因為互聯網公司不少沒有明顯的盈利方向,容易縮減規模,二是互聯網企業現在處於風口,關注度也高,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放大很多倍。

2、關於裁員,其實都是邊緣性的員工,核心員工和不可或缺的一般不會再裁員之列,如果整個部門砍掉的話,就是大家一起被裁掉了。

3、關於題主說哪些公司在裁員,簡單的找了找資源,相關公司如下:

4、關於怎麼裁員,這個怎麼說呢,每個企業方法不一樣,規模大的就是直接面談,談話OK和集體的補償給了,大家就各奔東西了。也有很多公司是把你們外包給其他公司的,單方的轉換了協議,也有不少是業務線切,自己離職的也比較多。或者是減工資、降福利,逼著你不得不離職。

5、裁員並不可怕,也不能說什麼裁員風暴。職場中要有危機意識,隨時準備著被裁也就可以的,多提升自己的技能,發展第二職業,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寒冬中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啊。

6、任何時候,當你發現公司盈利水平不行,或者轉型困難,裁員肯定是縮減成本的一項措施,都要仔細的甄別公司即將遇到的危機,做好準備啦。


沈理職談


互聯網的技術現在已經到瓶頸,急需突破

在未突破前,確實算是寒冬,而且這個寒冬不可預期。

現在賈躍亭的FF互聯網汽車裁員,ofo的大面積裁人,知乎的裁人、華為的裁人等等。

1、市場冷清,導致企業業務不好開展,從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最終的結果只能節流,那就是裁人。

2、盲目規劃,企業對預期的盲目規劃,大面積招聘人才,一開始沒有樹立防範風險的意識,所以也是導致大面積裁人的誘因之一

3、技術無法突破,目前的互聯網公司炒概念拿融資的太多,落地應用太少了,所以這次寒冬也是去偽存真的好時機。

最終苦逼的還是勞苦大眾...


韭匪九


感覺不到,我們部門2018年大規模擴張了上百人,一線互聯網公司


Ant507


前段時間京東裁員尤其是裁未婚未育女員工的消息引發輿論譁然,與之同時發生與被熱議的,還有華為停止社招,阿里被曝變相裁員,等等這些,似乎都在向我們釋放一個互聯網企進入寒冬的信號,連赫赫有名的大企業都開始裁員了,那麼小型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裁員這個頗為敏感的話題,不僅僅存在於互聯網企當中,各種各樣的企業都存在,我們從很多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就可窺見一隅。

一般來說,企業裁員都會針對那些對企業價值不大、離開之後影響不大,以及那些需要企業復出高昂代價卻換不來等值價值的員工。也就是說,假如你有一技傍身,讓企業覺得非你不可,離開你會損失很大,那你基本上就是安全的,別說寒冬裁員了,只要是企業不倒閉,就有你的一口飯吃。

所以說,面對裁員或是寒冬這樣的嚴峻問題,我們作為員工需要做的,不是去分析形勢,去揣摩公司的所思所想以及其他的各項計劃,而是多多磨練自己,讓自己在專業技能上更加突出,讓自己變得無可替代,這樣,無論形式多麼嚴峻,你都是安全的、難以被撼動的。


工業互聯網


線上流量越來越精貴,那些無法自帶流量的平臺都開始走下坡路或者增速放緩。

之前互聯網公司有融資、有高速增長,但隨著關注重心向利潤轉變,很多公司都會感受到自身的臃腫。

很多公司用架構調整、組織優化、績效考核增強的方式,掩蓋裁員實質,各位看到即可自辯。

不完全統計,有傳聞:

有數據出來的:阿*文娛、知*、*魚、OF*、去**、小*、歡***、大*;

加強末位淘汰、部門裁撤和調整:京*、美*、百*、網*;

數據不完全,大多來自底層員工說辭,供參考;

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外強中乾,這些互聯網公司出來的人,再就業難度真不是太大。

直接說裁員的公司不多,大部分還是以調整架構和末位淘汰加強的說辭為主,畢竟,林子大了,說到裁員會引起恐慌。

總的來說,這不是IT行業的寒冬,而是整個經濟的聯動,各行業都如此。


簡歷牛


這些天一直看到某某公司又裁員了,HC名額大幅度減少,但總覺得是新聞,畢竟自己沒有親身體會。中午午休後,原同事發消息問你們公司裁員沒,我回了一句沒有。下午三點鐘,對面移動端某個團隊開始騷動起來,員工開始收拾東西,放下手中的bug,問了一句怎麼了,對面的兄弟苦笑了一聲,被裁了,額,打臉打的毫無準備。


局外觀娛樂


大部分還是在“整合資源”吧,互聯網巨頭還好,小的互聯網公司比較慘。例如:全民TV,各種P2P公司等


yotop


反正互聯網行業已經完了,包括遊戲業,感覺一張紅紙,讓國家倒退不知道多少年


用戶43000085111


如今還有哪一個公司沒有和互聯網掛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