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为什么会被军阀们抢来抢去?

于无声处34


唐昭宗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的弟弟,同时也是盛极一时的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李晔22岁即位,史书上讲李晔果敢英武,且胸怀匡扶天下、重振朝纲的雄心壮志,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不像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造化弄人,大唐曾经的繁华盛景已成昨日黄花,经过藩镇割据征伐,宦官祸乱朝纲、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传祚至李晔时大唐江山已是支离破碎,风雨飘摇。

为了彻底扫除藩镇割据的局面,李晔先后对四川的田令孜以及河东的李克用两大藩镇用兵,但却劳而无功,西川之战虽然灭掉了田令孜,但是却又衍生出一个新的藩镇割据政权王建,而在河东战场上非但没有消灭李克用,反而助长了另一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将领朱温的势力,最终埋葬延续289年大唐王朝的就是朱温。

在讨伐西川和河东藩镇战场上的失利,不仅让李晔赖以生存的禁军折损大半,也让他的威望大打折扣,各藩镇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陇西郡王李茂贞甚至直接上疏讥讽皇帝,并先后两次移师长安,对朝廷威胁恐吓,昭宗在逃出长安后被华州刺史韩建软禁长达三年之久,后来朱温占领东都洛阳,为了避免给朱温留下出兵攻打的口实,韩建不得不把昭宗放还长安。

后来朱温讨伐宦官韩全海攻打,韩全海又胁迫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率兵围困凤翔,并且杀了韩全海把昭宗抢到了手。朱温把昭宗带回长安之后,大肆屠杀太监,讽刺的是中晚唐时期的最大祸患之一“权宦擅权”却被另一大祸患—藩镇给解决了。

一开始,藩镇势力把皇帝李晔抢来抢去就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把皇帝抢到手并挟持到洛阳的朱温发现大唐朝廷已名存实亡,天子在自己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号召力了,便杀害了昭宗李晔,大唐就此覆亡。


环球网


先说唐昭宗其人,作为唐朝的末代皇帝,他同样有着自己的苦衷,积重难返的朝政,军阀逐渐做大,已经不是他所能扭转乾坤的,不过他在位的十六年,还是有所贡献的,打击宦官,成绩显著。想削弱藩镇割据,却无足够的兵力支撑他的构想,既然削不掉,他就选择了制衡,最后因为在制衡的手段上运用有偏差,导致功亏一篑,丢了李唐江山。

他被军阀抢来抢去,同汉献帝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拿他皇帝的名号,用起来比自己顺手多了,毕竟李唐江山的影响力还在,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市井百姓,对李唐的臣服已经根深蒂固,换朝代容易,民心难得,既然不是一朝一夕的时期,那就跟三国的曹操学学,抢个皇帝在手,供起来就是了。唐昭宗同汉献帝都是想光大自己的江山,奈何已经非他们所能控制,最好的状态无非就是迟个几年被灭国而已。


农夫说历史


因为唐朝的乱相比东汉未年的乱,有过之而无有不及。唐玄宗晚年的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着。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冲击比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更甚。不但如此宦官干政和党争的困扰,多种因素使得唐朝中后期格局的分裂动荡时间长,唐朝丧尽了人心,根本没有恢复的可能。

唐昭宗即位之初,也想励精图至,奋发有为,但随后的接连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败,让他彻底绝望。他的实力甚至不如一些小的割据者,更不用说象朱温、李克用一样。但他皇帝的旗号仍然有人看重,故而他就这样被李茂贞、朱温等人抢来抢去,后来还死在朱温手里。


羽书迟


唐朝末期势颓,朝廷宦官的势力很大,就连唐昭宗当皇帝,都是宦官杨复恭的功劳。外部则藩镇割据,军阀林立,皇权十分有限。

当时黄巢起义已经被剿灭,但却产生了一批朱温、李克用之类的军阀。古代军人都是有野心的,国弱自然就欺主。

昭宗继位,自然就跟宦官杨复恭产生了矛盾,杨的势力很大,很多干儿子都是藩镇节度使,他就想让昭宗当傀儡,这是昭宗不能接受的。于是昭宗和杨复恭的战斗开始了,一开始是暗斗,后来变成了武装对抗。

最后还是昭宗取得了胜利,当然借助的也是藩镇的力量,杨复恭被杀。

昭宗看到了振兴唐朝的一点曙光。

但是当时的藩镇势力太大,已经严重影响国家权利的运行。节度使制度是玄宗搞的,是募兵制,节度使即是军队首领,又是地方长官。时间久了,国势又弱,这些人不割据才是怪事!

由此可以看出,唐王朝的政治军事制度是有缺陷的,所以宋朝打压军人就可以理解了。

于是,昭宗就建立了一只十万人的禁军,欲讨平这些藩镇。

首先讨伐西川,但几年的征战,换来的却是西川的独立,讨伐西川的将领王建不是割据,而是在西川独立了。

对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讨伐可就惨了,张浚率领的禁军败给了李存孝,随后大军被彻底击溃。没有了禁军本钱的昭宗,彻底地滑入了深渊。

昭宗是有机会的,但还是没做好。没有军队的皇帝,要多惨就有多惨。

详细的就不说了,反正昭宗是被藩镇屡屡劫持,屡次欺负,但当时藩镇互相牵制,李克用、李茂贞等人怕昭宗被朱温抢去,最终还是让昭宗回到长安。

这昭宗估计是心气全无,期间还被废了一次,废他的人居然是宦官。杀了杨复恭,依然没有解决宦官的问题,藩镇摆不平,宦官也摆不平。昭宗无能、没有担当、没有血性,所以越混越差,脸都丢尽了。

昭宗就落到朱温的手里。朱温本是黄巢的部将,后来投降唐朝,被赐名为全忠,很有讽刺意味。

黄巢被灭,朱温随后势力逐渐增大,各藩镇对他都十分恐惧。

昭宗的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被弑。朱温建立了梁。

中国的历史就是轮回,一点新意都没有,朱温最后的下场是被儿子朱友珪杀死。


龙涛的海阔天空


唐昭宗不幸就成为了其中一员,先被宦官控制,后被军阀挟持。虽然几经挣扎,企图力挽狂澜,可惜时不我与,最终无力回天。唐朝末期和汉朝末期一样,都被农民大起义弄得皇室势力极度减弱。而借着镇压黄巢起义,唐末藩镇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军事强人林立,李克用、朱温、李茂贞等等,势力绝不亚于汉末的二袁、孙坚、董卓、曹操,但对皇室的忠诚度却更加不如。这时昭宗被宦官扶上皇位,最初是作为宦官把持朝政的傀儡。不过唐昭宗和汉献帝一样胸怀大志,而且应该说政治能力犹有过之,于是展开了与宦官的各种斗智斗勇,并最终在朝臣和军事强人的配合下斗垮了宦官。可惜不幸又摊上更强大的敌人唐末藩镇军阀们,结果彻底沦为了案板上鱼肉。本来不是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在斗垮宦官时,唐昭宗还短时间掌握了朝廷大权,也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可惜一是策略选择错误,没有更好的纵横捭阖;二是高估了自己,没有唐宗宋祖的军事才干。也许是本身唐朝的命数已绝,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朝廷军队被打光了,而且自己也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牌,被李茂贞、朱温轮番当棋子控制摆布,最后壮年被没有曹丕气度的朱温杀掉,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一天往往一生


汉献帝、唐昭宗,虽然都是末代皇帝,但唐昭宗比汉献帝强很多,在位十几年,为了唐朝江山尽了较大的努力而无奈,最后死的也很壮烈!汉献帝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点抗争能力没有,但能保全自己善终!


难忘的人46


董卓和曹操给诸侯们开了一个好头,都学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