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AMOLED廠商與三星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芯智訊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mate 20 pro為了支援京東方AMOLED屏幕,使用了京東方的屏幕,對於京東方來說,就是一劑強心針。但是,僅僅依靠華為的使用,並不能讓京東方成為可以和三星抗衡的屏幕廠商。它們之間的差異,用“鴻溝”可能有點誇張,但是並不能否認極大的差距。(這裡值的是AMOLED屏幕)

我們說說三星屏幕到底有多強?如果單純從所有顯示屏來看,三星三季度的智能手機屏幕出貨量為1.14億,京東方為6600萬,天馬為5300萬。但是這裡的重點是,京東方格天馬的重點是LCD屏幕,而且和國內手機廠商喜歡使用京東方和天馬有關,因為價格相對比較便宜。

如果單純按照這個進行比較高三星屏幕確實已經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但是在AMOLED面板上,2018年上半年,三星的AMOLED屏幕出貨量為1.9億部智能手機使用,佔比94.7%左右,第二位是LG,中國維信諾,和輝光電,天馬微電子則分別為列三四五。

但是,這裡面並沒有京東方,所以雖然AMOLED屏幕已經在下半年的時候,京東方開始了後勁,但是在全球銷量中,AMOLED屏幕還是以三星為主。

所以,差距在哪裡?差距在於技術積累,三星有長期的技術積累的過程,以及良好的合作商,而且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好屏,而國內廠商因為發展比較緩慢,即使技術越來越好,但是短期內不能改變。

這裡不是一兩天就能超越的,但是華為起了好頭,我們也相信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願意使用國內的AMOLED屏幕,當然,超越三星,這是需要時間的。


LeoGo科技


從IHS去年年底公佈的數據來看,在智能手機用的中小尺寸OLED屏市場,三星一家獨大。2017年,三星出貨4.22億片OLED屏,其中柔性OLED達到了1.5億片。而相比之下,LG只有100萬片左右(柔性OLED只有50萬片),國內的維信諾只有330萬片,京東方、天馬和臺灣友達出貨都不到100萬片。

另外IHS的數據也顯示,在OLED工廠的產能方面,國內最大的BOE B7廠的六代線最大月產能只有6萬片左右,而三星一個A5廠的六代線月產能就達到了20萬片,A3廠的月產能也達到了13.5萬片。而此次天馬武漢G6量產線二期建成後月產能也只有3.75萬片。顯然,國產OLED廠商與三星在OLED產能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所以,雖然2017年以來,國內多家面板廠商都在上馬第六代AMOLED產線,有數據顯示已達7條之多,但是在實際產能上與三星仍有巨大差距。要想真正打破三星在AMOLED的壟斷還為時尚早。

而國產廠商要想提升AMOLED的產能也並不是一件易事,因為製造AMOLED的很多關鍵設備和材料幾乎都被日本廠商所壟斷,目前國產化程度還不到10%,嚴重依賴進口。而三星憑藉其在OLED領域強大的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很多的上游資源。比如最好的Canon Tokki的真空蒸鍍機,一臺就要上億美元,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因為其產能大部分都被三星包了。所以國產廠商大多隻能退而求其次,採用二線設備供應商,而且產能供應也是比較有限。換句話來說,就是國產AMOLED廠商被卡住了脖子。這也促使三星在AMOLED市場形成壟斷地位,AMOLED價格高企。

近日天馬執行副總裁朱燕林在接受芯智訊採訪時也表示:“理論上來說,OLED的成本肯定要比LCD更便宜,但為什麼做不出便宜的東西來?是因為關鍵的設備、材料、產能都被控制在了少數幾家上游廠商手中。但問題是你不做,這些永遠都會控制在別人手上。”

確實,如果國產廠商不去做OLED,那麼國產OLED產業就不可能起來,更不可能打破三星壟斷。也更不可能憑藉國產OLED面板產業的壯大,去倒推OLED上游設備、材料技術的國產化發展。

面板產業從70年代開始在日本興起,90年代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一,後面開始慢慢往韓國、臺灣和中國大陸轉移。到現在,LCD技術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國產LCD廠商快速崛起,日韓廠商目前在LCD市場份額都在萎縮。一方面,是因為國產LCD技術上的快速追趕,另一方面則是國產廠商對市場、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成本結構的不斷優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產LCD的崛起,LCD面板上游的設備、材料國產化程度也已經達到了70%以上。

這一切都離不開京東方、天馬等國產面板廠商的不懈努力。


芯智訊


AMOLED技術專利申請始於上世紀90年代,美國、韓國、日本申請的AMOLED專利佔有情況超過了專利總量的半壁江山,所以國內在AMOLED的起步相對來說就比較晚了!

一.其中,三星在AMOLED市場中的壟斷地位之高,就連同樣身為韓國面板廠的LG Display都無法與其抗衡。說三星代表了AMOLED,特別是柔性AMOLED,毫不為過。據相關預測師分析,三星在AMOLED屏幕上的優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國內的廠商已經在奮力追趕AMOLED市場。比如說中國的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等公司也在積極擴大AMOLED屏幕生產。

二.就拿京東方來說,承擔著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即“量子點發光顯示關鍵材料與器件研究”項目,將開發出的5英寸AMQLED顯示屏,是面對國外企業在AMOLED專利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有益嘗試——AMQLED的顯示器件的結構類似於AMOLED,區別在於AMOLED的發光光源為有機發光材料,而AMQLED的發光光源為無機量子點。


三.更關鍵的是AMQLED可以實現全綵顯示,其色域超過100%!相比於AMOLED更具有壽命長、色域廣、成本低的潛在優勢。特別是在在大尺寸主動式發光顯示領域,AMQLED比AMOLED更具有比較優勢。AMQLED是有可能取代AMOLED的顯示技術。

暫時的落後沒有關係,畢竟我們參加的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界動傳媒


真的會有差別 到手四天的m20p屏幕總有一些灰濛濛的感覺,不如手裡這臺p20p,所以我退貨了,差距真的有!



特別侖的蘇


國產AMOLED廠商與三星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我覺得4個字可以概括:望塵莫及

三星是行業大樹,其它的都是小草

這並非危言聳聽,在小尺寸AMOLED市場,三星佔據94.7%的份額,LGD、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和輝光電等企業,只能瓜分剩下的5.3%的份額。第一名體量是後面所有選手體量總和的17倍多,你說這個差距有多大吧。

不過,國產AMOLED企業出貨量增速很快,維信諾上半年同比增長365%,和輝光電同比增長145%,深天馬同比增長260%。

國產AMOLED主要在低端市場

三星AMOLED壟斷中高端市場,客戶既包括蘋果,也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一線手機品牌。

國產AMOLED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包括可穿戴產品(電話手錶、智能手環等)和部分國產二線手機品牌。

短期國產AMOLED難以撼動三星地位

一條AMOLED生產線投資以百億元人民幣計算,國產AMOLED目前還在燒錢階段,加上良品率和產能還在爬坡階段,行業要實現盈利需要兩到三年後。不賺錢就很難使項目進入良性循環,而三星目前的AMOLED項目都是賺錢的,號稱印鈔流水線。

將來,只有等到國產AMOLED廠商開始大面積賺錢,產能放量,良品率和三星相差無幾時,才有底氣說挑戰三星了。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擺事實、講道理,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


魔鐵的世界


看來三星的托兒還真不少,韓民有一點比中國人強,他們即便韓貨質量差點,都會用國產貨,包括總統,都用國產車,更不用說為中國人站臺了。難怪呼會有“醜陋中國人”一說。中國屏從無到有,而正在追趕三星,沒一點好評,而是百般指責。什麼三星是大樹,中國屏是小草……。揭盡指責之能事。這就是當代的一些中國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又大又圓,真是,這些人何以出身在中國?他爹媽應到美或韓國生他出來。


xy


首先作為AMOLED商用的先行者,三星在AMOLED面板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其它廠商,因此同時期的產品,三星在全世界的行業地位中佔據了第一的位置。

壞消息是依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國產AMOLED面板很難超越三星。

但好消息是未來是Micro LED的時代,在MicroLED領悟,國產還有彎道超車的時間和能力。


GeekMaker


千萬不要買三星的AMOLED,辣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