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芯不行,那神威太湖之光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呢?

stepmd


首先,需要先平个反,中国的芯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比较强的。只不过,相比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才说中国芯片不行。这个不行是相对的。

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曾成功抢占超级计算机排行榜榜首,该系统搭载了40960块国产的“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超级计算器的性能非常强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想必这上面的芯片也不简单。可是为什么还说中国的芯片产业落后呢?

首先来说,芯片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种芯片的技术需求也不尽相同。英特尔的电脑芯片统治了市场,但是在手机市场却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再比如说IBM Power9中央处理器(CPU)也是市场竞争力非常强悍的处理器,但是并不被人们所熟悉。事实上包括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很多大公司都选择了基于 Open POWER 的系统。 

根据IBM 的消息,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 IBM 的 Power Systems,其中包括排名前 10 的 8 家零售商、8 家保险公司、10 家电信公司、10 家银行,可见IBM在芯片产业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但是因为IBM的芯片不是直接交付给普通消费者使用的,很多朋友并不了解IBM在芯片行业的实力。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美国芯片产业的强大实力。

美国的芯片产业强大,在于其布局完善,技术实力雄厚,产业链优势明显。而中国的芯片产业整体实力相比美国实力差距巨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不是通过一个“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就可以弥补的差距。

回到超算这个话题,目前美国的“Summit”已经超过包括“神威•太湖之光”在内的所有竞争对手,霸占了超算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这套系统由4608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两个Power9 CPU和6个NVIDIA Tesla V100 GPU。“Summit” 还是第一台既支持传统计算也支持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运算能力大概是“神威•太湖之光”的2倍左右。

我们可以发现,这套系统使用的处理器数量甚至没有“神威•太湖之光”那么多,性能却是异常彪悍!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应用于超算的处理器,美国的实力依然是非常强劲的。而且平心而论,综合实力应该也是要比中国更胜一筹的。

因此,说中国的芯片不行,比较对象是美国的前提下。这个结论是没有错的。至于为什么我们应用了国产芯片的超算可以一度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这也很好理解。我们一开始就说了,中国的芯片技术在世界上也算是比较强的,只不过相比于美国要差很多罢了。

在特定使用场景下,做出一些成绩来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赢者通吃的现象。美国的技术和产业实力领先中国太多了,因此,基本上就垄断了市场。中国芯自然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镁客网


在消费级CPU领域确实不行,神威太湖之光用的是自研的众核(many cores)架构SW26010处理器,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神威太湖之光采用的是自研的SW26010处理器, 每片处理器包括4个核心,4个核心通过NoC(片上网络)相连

每个核心包含一个主核(MPE)和一个8*8的从核阵列(CPEs),从核阵列相当于是MIC一样的加速部件。

SW26010相似的是Intel的众核Knights Landing芯片,这个Intel的芯片也是之前美国禁止出售给国内的芯片。并不是国内的芯片设计水平超过Intel了,而是X86历史负担太大,在众核(many cores)NoC这个较为新的设计方向上,大家起点都差不多,所以也不差。

神威太湖之光确实是实力的体现,但是这个只适合超算领域,并不适合消费领域,这个处理器上不能运行Windows,也不能玩吃鸡游戏。消费领域一个是微软和Intel形成的Wintel帝国,另一个是ARM所把持的移动领域。就目前来看核心的处理器还差很多的,就算做的比较好的海思麒麟也是采用ARM公版微架构,都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采用MIPS架构的龙芯虽然兼容X86但是跟市场主流还有明显差距。


萌哈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你要明白,神威太湖之光作为超级计算机,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你知道是用来干嘛的吗?这是用来模拟极端天气、计算“天宫一号”等飞船的运行轨迹、对药物进行研发等等用途的。

所以,这是专业级的用户,而是国家级别的层面去做得。作用非常巨大,所以会不计成本的投入。

但是在民用或者商用领域不能不计成本的投入

在民用或者商用的的领域,必须计算成本和收入,不要说赚钱,只要稍微补贴一点就能性的话,我们都愿意。但是在民用和商用领域,不是补贴一点的问题,而是无底洞的烧钱的问题。

你可以补贴一个,不能补贴第二个。而且健康的商业模式是,跟上了市场的节奏和规模,然后赚点钱再投入研发,这样才是可循环的模式。光是靠国家补贴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再说,民用和商用的领域,你能补贴多少个?把十台神威太湖之光补贴进去都不够用。

所以,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骚年,想问题要深入思考的。


太平洋电脑网



首先我们要说一个概念,就是商用民用的计算机和这类超算的区别!民用和商用要考虑成本和开拓市场,但是这类超算则不需要,普通商家又不会考虑这个,用户也不可能买个超算回去挖矿。就像美国科技领先,造一个原子弹需要20亿,我们不如美国,但是砸钱,砸100亿也可以造一颗原子弹,但是用于国防,大家可以接受,只要达到有核威慑的目的就行了。超算其实也有点类似,砸钱就行,也不用考虑太多,达到目的就好!

然后我们看看目前超算老大的我国太湖之光,第一这个研究机构是有我国军方背景,这就很说明问题,国家有这方面需求;第二这个真是不计成本,什么计算机能安装40960个处理器?这就已经已经不考虑太多单一芯片能力了,堆核心这个事儿谁都会,就看舍得舍不得,毕竟是砸钱的事儿。

再来看看这个申威26010处理器,这个处理器据称集成了260个运算核心。峰值浮点运算速度突破3TFLOPS,和Intel的至强Knights Landing这个计算芯片大概一个级别。不过请注意,这个处理器是260个核心,而Intel的至强Knights Landing是72个核心,你一个处理器260个计算核心才达到别人72核心的级别,这还不能说明我们自己芯片较弱?

另外,NVIDIA的帕斯卡芯片的浮点运算能力都达到了5TFLOPS,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申威26010处理器从单一讨论都不算最先进和最顶端,只是作为超算,别的国家不会这么做,所以号称自己国际领先水平也就没问题了。

中国芯较弱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超算领先不代表我们芯片领先,毕竟超算也是个砸钱堆规模的非民用设备,我们国家需要在超算上成为世界第一,只要愿意投入还是可以的。但是用这个来说明中国芯的强弱并不科学!


阿卡酋长


太湖之光的CPU 确实是自主CPU,不是买的核心,更不是买的芯片,因为人家美国已经不卖给中国超算芯片了。太湖之光的CPU是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己设计出来的(不知道真相的喷子可以随便喷)。

太湖之光所用的CPU是为超算定制的CPU。每个CPU包含260个处理器核心,众核并行计算是超级计算机的特点(美国的超算处理器也是众核结构)。

各类电子产品所需要的CPU或芯片功能,性能和功耗都有所不同。就太湖之光所用的CPU来说就只能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不能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

太湖之光的CPU自主化说明中国在某个特定领域的芯片已经能做到自主。并不能代表整个信息产业所有领域的芯片都能自主。同时也能说明中国有能力在特定领域芯片做到自主。

科技的进步总需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去突破。在科技发展上既不能夜郎自大,号称第二天完全摆脱美国,自给自足;也不能自我贬低,说中国啥都不行。需要国家,人民共同努力,进步。


穿越火线76469985


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是申威处理器,申威处理器使用的是Alpha,Alpha架构于1992年2月25日,在东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面被正式推介,新架构的关键特性都一一的被罗列出来。当时说Alpha只是产品开发的内部代号。新处理器采用完全64-bit RISC设计,执行固定长度指令(32 bits)。有32个64 bit整数寄存器,操作43-bit的虚拟地址(在后来能够扩充到64-bit。而且太湖之光使用的是第三代的运行内存,而现在中国18年才刚刚研发出第三代内存,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零件都是国外的,就连核心架构也是当初买的日本的,收购了就变成中国的了,所以才说申威处理器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如果说是自主研发的那就不对了。如有说的不对,请纠正。(勿喷谢谢!)


阿里嘎多过炸姨妈死


我觉得关于说中国芯片不行要分为两部分来看:

1、民用或商用芯片真不行;

2、专用领域,不用考虑商用的芯片,比如超算,比如军用,可能并不差;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这段时间关于中国芯的问题已经说了很久了,军用芯片或专用芯片不需要考虑商用、应用营销等,甚至是专为某一武器或某一领域做的,这时候举全国之力,钻研科技,达到世界水平就行了,因为是定向开发,自然不有考虑应用层面的事情,只是科技问题。

而关于商用领域的芯片,考虑的可不仅是芯片的事情了。

我们知道芯片出来之后,需要有主板来承载芯片,当年方舟1号芯片出来之后,也是国产第一芯,但没有主板电路与之配套使用,最后不得不自己开发主板。主板做出来之后,没有操作系统来适配这颗新架构的芯片,于是要自己开发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开发出来之后,要考虑的是这个操作系统生态下的应用,当时还拉了永中office来开发办公软件。

很明显就牵涉得非常多了,考虑的不只是科技问题,正如现在不是中国人开发不出来手机操作系统,但是开发出来之后,微信,支付宝,等等都不一定适配,所以开发出来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看到阿里云、三星、黑莓开发出来的系统都要兼容安卓APK软件,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在商用领域,芯片与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是一环扣一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落后,当被国外厂商垄断了时,真要打败对方,实在太不容易了。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这些军用的,专业领域的芯片并不是大家所接触到的,大家也无法理解的,自然只看商用领域的,确实商用领域的就是不是。

前几天倪光南院士还说在芯片领域,国内设计水平离世界差距不大,但制造水平有8年10年的差距,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我觉得3、5年的水平差距肯定有的,比如中芯国际才量产28nm,台积电都要量产7nm了,这中间至少5代的差距。


互联网乱侃秀


看看美国的Summit和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分别用了多少个CPU,就知道两者的差距了。我们的超算靠硬件数量的堆砌,神威太湖之光用的CPU数量是美国Summit的五、六倍,然而浮点性能只有人家的百分之六十,更不用说系统可靠性、设备体积功耗上的差距了。另外,在软件的操作系统、编译软件、应用软件等方面离老美也有很大差距。


飞云过尽


堆芯片呗。一个芯片计算力不如你!五个总比得过你!

至于为啥美国不做第一?体质问题。

美国某单位要做超算,钱怎么了来?去国会哭穷,还得有很正当理由。钱要多了,不给你,少了做不了!

所以说超算比第一没有意义,够用就行。如果美国非要想拿第一,很难吗?不就是多放点cpu么。给钱就行。

所以不要沉迷于超算,还是实在点,回到桌面级别,有市场,有利益!不赚钱怎么发展。


飞天拉面神


走市场化道路

神威太湖之光的确用的是国产芯片,但是超级计算机毕竟不是大宗的产品,不可以随意到处大量买卖。而其中的芯片却是可以大量买卖的,但是芯片走市场化道路就得适应市场生存厮杀,适应市场的规则,优胜劣汰。


建立生态,打破垄断

之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国产芯片不行,是因为还没有完整生态的建立。我们现在所用的生态都是国外建立的(操作系统、硬件等等),我们的软件亦是在这个生态下完成的,所以他们有垄断权,所以他们能赢的我们的芯片。

自力更生

想要中国芯片产业完全崛起,那么不仅得有我们自己的国产系统,还得有配套的软件等等来结合辅助。若只是自己造芯片,没有相应的生态,我们还是会被牵着鼻子跑。



所以国产芯片崛起的背后,亦是国产系统的崛起,这其中重要的一环亦是相应应用软件的配套支持,比如我们如今的通讯、游戏等等能够支持国产系统,那么今后信息产业将不再会被美国垄断了,而是会有我们中国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