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期間,怎麼教育最好?

溫柔的扛霸子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對青春期這個定義本身有個明確的概念,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切入:

一,哪個年齡段屬於青春期。

二,通常情況下,青春期孩子都有哪些特點?都會遇到哪些問題?該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三,男孩子青春期和女孩子青春期如何區分對待。

其次,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青春期接受教育的來源不外乎家庭和學校,具體來說就是家長和老師。那麼家長和老師分別如何做,以什麼樣的宗旨和原則,也即所謂的道;具體有針對的用哪些具體的方法,即所謂的術;

下面具體針對上述要點展開。

青春期: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青春期為10~20歲。 但是, 女孩子青春期開始年齡和結束年齡要比男孩子早2年左右。也就是說,從10歲到20歲這十年,都屬於孩子的青春期,那麼教育就會有階段性,從進入10歲起的前半段是打基礎階段,相對來說要重於後半段。

青春期孩子的特點:

青春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第二高峰期,第二性徵出現,但這僅僅指身體和生理方面。此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除了身體生長髮育之外,還有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此時的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的獨立意識,孩子們面對自己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變化以及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自身也會有相應的機制來調試這個由少年到成年的過渡期。但自身調試設備再好,也需要大方向的引導,也就是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正所謂身心靈全面健康發展,人格與性格完善才可期待。

青春期孩子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厭學、自閉、叛逆、早戀等等,針對各個問題則採取相應的對待方法。此處個人想強調的點是:孩子從來是一張白紙,他們從出生至今,每一筆都是家長以及老師勾勒出來的,更主要是家長。他們厭學、自閉、叛逆、早戀,所有這些令家長和老師不舒服不滿意的點,只是他們青春期的特定時段的一種反應狀態,一種調試,和他們本性善惡以及品質等無關。所以,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對事不對人,理性不帶情緒,更重要的一點是尊重,把他們當作大人一樣尊重他們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等。當然也有及其頑劣孩子,相應的懲戒是要有的,但要記得,懲戒與虐待,還有侮辱、詆譭是有區別的。

還想說的一點是早戀問題。其實個人並不認同早戀這種說法。這是人的一種情感,必經的部分,非但不可恥不丟人,家長和老師也不該驚慌,反倒是他們人生中極其珍貴的部分,說明孩子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豐富的人,應該幫助他們妥善面對、珍惜、處理。這也是家長和學校教育孩子如何以健康正確的觀念和原則看待異性、如何有分寸的與異性交往、如何處理與異性的關係等等問題最好的啟蒙時機。說的極端一些,現今多少女孩子因不懂的識人而羊入狼窩,有多少男孩子因為不懂的如何與女孩溝通和相處而單身。

在教育過程中,在本著尊重的、把他們當作大人對待的原則之外,還需要信任。家長對孩子要有相當的信任,讓孩子意識到並體會到信任的力量,從而能夠建立起他們對家長的信任,這種親子之間的信任和心理依賴的建立,對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會起到促進和支持作用,非常關鍵。對孩子的信任,換個角度看就是鼓勵,鼓勵就是一種能量的牽引,對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培養和建立起決定作用。當走進社會時再看,一個人能夠自重、懂得自尊、又有自信,在他們的人際關係、工作和家庭中是有多麼重要的份量。

千萬個孩子千萬個面,具體的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在此對術不做贅述。如今親子關係與教育中問題日漸增多,或者說從前就有,只不過隨著訊息技術發展暴露出的多些。只想說,每一個孩子都不是求著父母來到這世上的,同樣,每一對父母也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都是在人生舞臺中學著、摸索著。人生來皆苦,既然有緣相遇,就彼此珍惜,不必苛求。沒有哪個父母就是應該的,他們也從孩子階段磕磕絆絆走過來、長大;也沒有哪個孩子是父母生了Ta,就必須是父母的附屬物。

彼此尊重,呵護今生吧!


一陣妖風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個成長過程中發展最快的天使。這個時期會出現許多矛盾,自我成長的矛盾,與同齡人的矛盾,與家長的矛盾。解決這三個矛盾,就解決了孩子青春期的問題。自我矛盾通過學習相關的知識去分析,正視問題的產生。與同齡人的矛盾通過老師,同學,朋友和家長去幫助分析。與家長的矛盾主要靠家長的智慧去解決。家長通過學習或者查找資料,或者諮詢朋友以及有經驗的人,獲取方法,運用這些方法去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幫助孩子成長,給孩子提供方法,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孩子包容的態度。


城維要悟


青春期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通俗所說是孩子青春期叛逆,我覺得不是,只是我們給孩子貼了叛逆這個標籤,所以對孩子在青春期期間所做的事都給定型為叛逆,越是這樣,孩子越是往我們不看好的方向有,我覺得一個人沒有什麼叛逆期,只是他們在那時候有了自己更多的想法,我們大人要做的只是給於尊重,只要孩子沒有做出格的事,這些出格的事我指的是犯罪,那我們就沉默,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讓他們成長,每一顆參天大樹都是沒有被禁錮著長大的,我記得一個實驗,有人把小南瓜用鐵圈緊緊的箍著,看看他的結果是怎樣,他們以為南瓜只能有500磅的壓力,結果出乎意料承受了5000磅的壓力才瓜皮分裂,但是當人看這個南瓜,不像別的南瓜那樣肉質飽滿,裡面已經空了,一個南瓜承受了壓力尚且心空,何況是人,青春期。孩子懂得思考是好事,再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去成長,讓他們相信父母永遠都會尊重他們,陪伴他們,永遠會是他們堅強的後盾,當他們想清楚人生的意義的時候,回過頭,發現父母仍然在原地微笑,仍然愛著他們,他們會覺得人生非常美好,他們會讓自己更美好


亞玲154407585


書籍,如徐恩惠的書《我們的身體》,還有一本漫畫形式叫《男生女生》,一般初中聲就可以讀。相信這方面的優秀作品不少,正是依據青少年的成長需要而編寫。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孩子的身心,讓孩子覺得這是成長的正常和驕傲。


芝玉4


傳統教育。過了這時期自然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