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彭清一

【榆仁汇】

从舞蹈家到演讲家!

彭清一,原名叫彭家祥,1931年3月23日生,山西省忻县(今忻府区)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历任中央歌舞团演员、舞蹈队队长,文化部舞蹈训练班主任教员,中国舞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第五届理事,是国家一舞蹈演员、著名的民族民间舞蹈家,彭清一是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青年思想教育中心研究报告员、中国演讲家与口才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家书画社副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社顾问。1985年,彭清一在一次做舞蹈示范动作时左腿骨折,从此投身于演讲艺术教育事业,足迹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演讲3200多场,直接听众近300万,并被183所大专院校聘为兼职教授,30多个大中型企业聘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级顾问。彭清一于1989年被中宣部、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1990年获全国铸魂金杯奖,1991年获北京市委举办的《灵山杯》演讲特别奖。他就是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一的灵魂导师——彭清一老师!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彭清一老师,

彭清一教授,毕业于华北大学。1949年投身革命,现为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总顾问。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曾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以出色的表演在国际上为祖国赢得了两枚金质奖章;并见过莫洛托夫、米高扬、布尔加宁、铁托、胡志明、布托、尼克松、福特等领导人。作为艺术家,他经常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的名字被收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家词典》。

同时作为演讲家,他被誉为共和国演讲家、中国四大演讲家之一。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1985年以后,他带着一身残疾,从舞台走向讲台,满怀热情,先后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演讲3000多场,在全世界范围内,演讲超过3900余场,直接听众超过300万人次。被中宣部授予“全国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称号。他与李燕杰、曲啸、刘吉合称为"中国四大演讲家"。他的演讲如波澜壮阔的史诗,排山倒海,

气势恢弘,但绝不是豪言壮语的堆砌,空洞无物的说教。他用真诚、激情、幽默、沉吟、呐喊来赢得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他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寓于丰富的、轻松的生活片断之中,使人感到回味无穷,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彭清一教授桃李满天下,他有十多位优秀的弟子,翟杰、孟昭春、程社明、邹越、安子等弟子都是在国内很有名气的演讲家,弟子邹越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在全国校园演讲中获得高度好评。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1931年,彭清一教授出生于山西省一个贫苦的家庭,1948年他流浪到北京,以庙为家,裹着破棉袄,忍冻挨饿,凄惨度日。彭清一毕业于华北大学。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歌舞团演员、舞蹈队队长,文化部舞蹈训练班主任教员,中国舞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第五届理事。

提起彭清一,上年纪的人会忆起《东方红》、《小刀会》等音乐舞蹈史诗中那位一体态轻盈的舞蹈家;中青年人则会想起演讲台上那位激情四射的演讲家。他因舞蹈曾为国家赢得过两枚金牌,又因出色的演讲获得过“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彭清一教授在因为工作而导致腿伤之后又能在演讲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精神力量的支撑外,与他平时注意养生保健是有很大关系的。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1931年,彭清一教授出生于山西省一个贫苦的家庭,几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他成了孤儿,开始了四处为家的流浪。当彭清一死了父母成为孤儿的时候,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肆虐的年代,对于无依无靠的彭清一来说,流浪乞讨似乎是这个10岁孩子的唯一出路。8年的流浪生涯,造就了一个标准的叫化子;浑身又脏又臭,脸上黑乎乎的一片,只有两眼放射出人性的光芒。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在欢迎解放军入城的队伍中,这个饿得打晃儿的叫化子也挤在人堆里高喊:“欢迎解放军!解放军好!”一位解放军战士看他面黄肌瘦,就解下身上的干粮带送给他,饱尝疾苦的彭清一第一次体会到人民军队对老百姓的关心爱护之情。 一天,彭清一在宣武门看到一张告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开办的华北艺术系招生。这消息让他兴奋异常,可招生广告上“需要高中文凭”的规定,把他的心浇凉了。此时,他的侄女彭本一了解到他的心思,慷慨地说:“我马上要回老家山西,我的高中文凭就送给你吧,相信你在革命的征途上会勇往直前的。”就是凭着这张经人添添改改变成“彭清一”的高中文凭混进了考场。考官正是那位扮演过白毛女的艺术家王昆。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艺术家王昆女士

望着眼前这位腰系草绳,蓬头垢面的流浪儿,主考官王昆并没有丝毫的嫌弃。王昆和蔼可亲地问他会不会唱歌,经过多年流浪生活,做梦都想上学的彭清一放声大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当王昆问他,为什么北平刚刚解放就会唱革命歌曲?他回答:“想参加革命,不会唱革命歌曲怎么行呢?”王昆被他机智的回答逗笑了。三天后,他的名字贴在了榜上。就这样,一个腰系草绳走入考场的流浪儿,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彭清一进入华北大学艺术系,起初学的是戏剧,但他喜欢跳舞,尤其是西藏舞。那是在一次汇报演出时,当时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前来观看,当彭清一身穿藏袍,弓着腰,将藏族舞跳得出神入化时,得到了戴爱莲的赏识,被选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开始学跳芭蕾舞。

最让彭清一刻骨铭心的是那次“烙火炉”。那时的排练房条件非常简陋,根本没有暖气,只在房子中央生火炉竖烟筒取暖。而在排练舞蹈时,只穿着汗衫短裤,连续几个小时的旋转操练,直转得彭清一头晕目眩,一不留神竟将大腿贴在了火炉上,同事们惊恐地围了过来,火速将他送往医务室,他的右腿部将近3寸长的烫伤,被裹上了厚厚的绷带,按说,这么重的烫伤,怎么也得休息十天半个月吧,但是,彭清一第二天照常来到,然而,被严重烫伤的大腿在练习每一个动作时,都会钻心地疼痛,而创伤部位由于不断的运动刺激,开始往外流血,血透过三四层的绷带随着他的踢腿动作而溅到地板上,当排练结束时,他的周围已形成了一个血圈。

1951年,彭清一跳的西藏舞受到舞蹈家戴爱莲女士的赏识,被推荐到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工作。到舞蹈团开始学习芭蕾舞的时候,一直跳民族舞的彭清一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一个致命问题——芭蕾舞最忌讳的“O”形腿(即罗圈腿)。发现自己是“O”形腿的尴尬场面让彭清一至今记忆犹新。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戴爱莲女士

第一堂芭蕾舞课,白俄罗斯教员芭兰诺娃让大家做好“一位”动作(双腿并拢直立)并逐个检查,当来到彭清一面前时,她惊讶地睁大眼睛大声说:“你的这个的不行。”彭清一低头一看,自己的两腿之间有一指多宽的缝隙,根本合不上。面对这一“稀有”现象,同学们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忍不住在笑,彭清一的心里难过极了。

是就此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在舞蹈团干下去?如果干下去,罗圈腿的问题怎么解决?彭清一的心里打起了鼓,最后他决定要迎刃而上。于是,每天晚上熄灯以后,彭清一就来到教室里站好“一位”,然后用四条宽带把双腿紧紧地捆在一起,一捆就是50分钟。每次解下宽带后,双腿由于长时间血脉不通,麻木僵直,走起来疼痛难忍。

彭清一咬着牙,坚持不懈。一个多月以后,奇迹出现了,他的双腿能够严丝合缝地并拢站立,完美地做好“一位”动作了。考察结束安排班次时,彭清一竟然被分配到了甲班,成为舞蹈团的佼佼者。

1985年,55岁已经担任着领导职务的彭清一,在给青年演员做示范动作时,一个360度的空中翻转重重地摔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他不得不告别为之奋斗了36年的舞台。他说,他之所以走向讲台,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一次偶然的机会。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10亿人民9亿商,1亿还在跑单帮”,一时间“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扭曲的人生观开始流行。这种社会现象也许是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但这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予以澄清。在市场经济发财致富的道路上,辨别是与非,弘扬真善美!

因为骨折而被迫在家养病的彭清一,当时被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部邀请前去作报告,他讲了自己的奋斗经历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没想到听众越来越多,掌声越来越响,800多人全体起立一起高呼:“彭清一好样的!好样的彭清一!”他猛然间找到了他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他要站在三尺高的讲台,用激情和生命去呐喊,以凛然的正气,弘扬真善美,怒斥假丑恶,用一生恪守的信念呼唤正义和良知。

彭清一深深地感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精神品格,没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就没有凝聚力,就不能长治久安。他说:“每一个热爱事业的人,都要树立甘愿为事业献身的信念,这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若谁抛弃了这面旗帜,生活就黯然失色,前途将暗淡无光。”

30多年来,彭清一教授拖着伤残的身躯奔走于祖国各地,足迹遍布27个省、市、自治区。演讲3334场,被183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89年,彭清一被中宣部、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称号。2006年,他荣获“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称号,国家特殊贡献的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还多次获得文化部、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彭清一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用人品吸引人,用人格感染人,为了神圣的使命,点燃生命中的热情与激情,他说:“人永远要保持激情,没有激情的人是不能成功的,激情是什么?激情就是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彭清一语录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NO.1:演是充满艺术、充满感情,用艺术、形象的语言打动听众激起共鸣,加上适当的试探语言,达到演的目的!讲是什么?讲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两者构筑起来,才是演讲!没有听众,演讲家值几个钱?

NO.2:一个人没有激情热情还是很难成功的,激情热情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爱就爱的深、干就干的好!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榆 仁 汇丨 张 思 榆

( 最年轻的落地金牌讲师)

(三年走进478家企业设身处地为企业解决面临的问题)

校 审丨诺德文化工作室Jack

剪 辑丨诺德文化工作室Nancy

编 辑丨诺德文化工作室琉璃

投稿邮箱丨[email protected]

在你人生的路上,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声音告诉你,你还没准备好;你只需要聆听第一千零一种声音,他会告诉你说:“你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取决于你!”

张思榆·榆仁汇人物周刊丨共和国四大演说家之「彭清一」


目前近13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