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区块链展望 2019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区块链展望 2019

一、稳定币带来新看点

区块链是在质疑中前进的行业,今年又有两个话题升温了:稳定币和 STO。

稳定币其实不是新概念,在 V 神写以太坊白皮书时就提到了稳定币的思路,可见,以太坊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人琢磨过这个问题,毕竟,比特币早就已经表演过“上串下跳”了。但是今年这个话题再度兴起,则是因为出现了两个获得监管通过的稳定币项目,一个是 Gemini 交易所的 GUSD,另一个是 Paxos 公司的 PAX,二者都是锚定美元的,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批准。不同于其他稳定币,二者都受到美国政府监管,每月都要进行账户审计,如果执法部门觉得有问题,可以冻结账户。

这两款稳定币可以说是区块链拥抱监管的典范,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而言,这是好事。没有监管体系的支持和管理,完全靠自治显然管理不好当前纷繁复杂的应用,“空气币”的乱象对区块链伤害之深是有目共睹的。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我认为还是在于承担从当前货币形态向数字货币形态过渡的职能,严格监管并由银行发行的稳定币是一个安全的沙盒,毕竟,目前各国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都是基于监管和银行一方的视角,而缺少普罗大众的视角,没有充足的证据用于判断人们究竟会如何使用数字货币,会对经济行为、经济结构产生何种影响,而这种数据只能来源于实践,所以,稳定币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试验机制对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历史上货币形态的重大变化几乎都影响了经济体制的变化,也都经历过反复,而数字货币极有可能是目前人类社会可以采用的货币形态中,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但却是数字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未来必来,所以,通过稳定币探索法定数字货币,是值得考虑的。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区块链展望 2019

STO 的热议其实也跟监管分不开。在美国,目前已成功发行的 STO 是根据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私募发行条例 Ragulation D605(c)发行的,这是一种事前宽松、无审核的豁免条例,SEC 并不介入,发行后 15 天内填表报备,股东人数限制在 2000 名以内,所以,严格说并非监管审核通过的,但是它符合监管发布的条例。与之相对,有 SEC 审核的,适用 Ragulation A,Ragulation A 有被称作“迷你 IPO”,目前还没有 STO 项目通过该项审核。STO 本身也是很适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因为它跟加密货币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有助于提升资产证券化的效率,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多数环节还处在线下操作水平,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有助于提升效能,如果将稳定币与 ABS 或者 STO 方式结合使用,有可能产生更有利于资产数字化的应用,而且这并非空想,因为这个领域不是高并发的领域,区块链现有的吞吐量已经足够好。不过到了年底,画风有变,先是北京金融服务局,继而央行也表态称其在中国是有违监管规定或原则的。


二、监管和军方的新动向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区块链展望 2019

经过快一年的起伏跌宕,年底时,国内有来自监管层面的“利好”消息传来,先是 11 月 6 日,人民银行的一篇题为《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工作论文让大家心有所动,该文由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和副研究员邹传伟撰写,非常可观地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形态,对 Token 应用范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虽然文中指出区块链物理性能较低、经济功能较弱,不应夸大其颠覆作用,但并非全面否定 Token 的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先生 11 月 18 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发展或有多种方案并行,并在竞争中发展前行,这对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提出挑战,即未来可能是不确定的,“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不需要对立起来,其目的都是为达到支付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因此要鼓励多渠道研发和竞争”,并且一语中的地指出,“在技术开发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公共性觉悟”。同时,他也指出,“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中,监管要防止出现过分压制新兴科技涌现的现象”。

中证登总经理、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任姚前 11 月下旬撰写了《数字货币:缘起、发展与未来》一文,在论述数字货币形态时,也指出数字货币需要央行信用,但“并不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不经考验即可顺利推出。大浪淘沙,法定数字货币也不可能例外!官督商办,自古有之。私人数字货币就一定不能转正吗?”。虽然以上这些论述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家政策,但至少“同人”越来越多吧。

以前有位朋友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说看区块链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要看军方用不用。想想也有道理,很多尖端技术都是先出现在军方,之后在“军转民”的,互联网也是这么产生的。2 月 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研究院在深圳揭牌。今年在《解放军报》上也陆续出现多篇探讨区块链的文章。

从公开信息来源看,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PRA)动手要更早些,在 2016 年就宣布要建立一种“安全的消息系统”,该系统将会使用一种分布式账本以一种透明的方式促进加密机密的传播。今年 11 月 19 日,又宣布要在 2019 年 2 月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的研讨会,以便研究分布式共识的技术,“DARPA 特别感兴趣的是所谓的无币区块链”。 DARPA 是很有名创新机构,诞生了互联网的 ARPANET 就是他们的项目。

除了美军外,今年据俄罗斯媒体 Izvestia 报道,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正在 ERA 技术园区建立一个独特的研究实验室,以开发区块链技术,并将技术应用于加强网络安全和打击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专家认为,区块链将帮助军队追踪黑客攻击的来源,并提高其数据库的安全性。

有这些伙伴,也许区块链真的能够“利涉大川”吧。


展望 2019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区块链展望 2019

尽管磕磕绊绊,日子还得向前走,不妨大胆展望下即将到来的 2019 年可能练成哪些招式吧。

稳定币是我比较看好的应用方向,作为展望,不妨将其范围再放宽些,称其为 “锚定法币且符合监管要求的价值链应用”更好些,可以基于稳定币具有“内在价值”这一点,充分尝试超越信息链的价值链应用,“稳定币 + 跨境支付”、“稳定币 +ABS”、“稳定币 + 支付”等等,总之,只要把它当成数字货币去尝试都可以,没有这方面的尝试,恐怕就难有合适的基于区块链的法定数字货币实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稳定币 +”没有独立价值。

联盟链厂商大战愈演愈烈,虽然有 V 神泼冷水,但是群雄意兴未减,其实各家看重的也许是区块链在 B 端的价值。C 端要求太高,公链应用还远远无法满足要求,而以往的电商在 C 端发育充分,视图对其应用进行改进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但是 B 端仍有空间可以开发。B 端相对并发要求要低于 C 端,而且一直缺少好的平台体系,供应链是喊了多年都没有被很好解决的话题。区块链在多中心、弱信任环境下的作用,为供应链问题破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如果 Token 在一定条件获得放行,那么,价值联盟链的兴起可能会带动厂商们新的军备竞赛。联盟链是真的有可能填补小微金融的缺失、甚至重绘电商版图的“核武器”,当然,现有联盟链这种重型平台的设计思路必须调整为轻型接入的设计思路。

今年是武侠世界的悲伤之年,东方武侠巨匠金庸先生和西方超级英雄之父斯坦·李先生先后辞世,巨星陨落,江湖犹在,“神功”还在流传,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区块链也一样,尽管项目多如流星般划过,但是,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与追求、技术的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仍在,虽然今年我们未见到全套的“降龙十八掌”,但故事还在继续,希望明年能多看到几个新招式,比如“震惊百里”,比如“时乘六龙”,而拥抱监管也是区块链能够走向正途的必经历程,自由永远都是法律体系内的自由,区块链可以追求法律的进步,但不是急于实现对法律的“超越”。凡事贵在坚持、贵在探索,区块链的路上更不能忘记秉持一个充满好奇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