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冯保为什么要打死周云逸?

崔砚泽


以下一切内容均基于电视剧分析,和明史无关——事实上电视剧本身和明史,也没多大关系,我们大可以将它当成一部架空电视剧。

冯保打死周云逸的背景,是嘉靖39年。这一年国库亏空,又一个冬天没下雪,裕王和徐阶把这些烂事告诉了周云逸,周云逸上书进谏,被杖死。这也就是为什么严世蕃能说出“还有一些人(徐阶:别看我别看我)就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诽谤朝廷的后台”的原因——嘉靖的态度一向不站在倒严者一边。

嘉靖的态度:严嵩能替他“遮风挡雨”,能替他服务,揣摩心思,安排政事,但又不觊觎权力,不干涉皇权。所以谁倒严,他倒谁。当然,最后严党的倒台也不是因为什么君明臣直,而是因为严嵩做不到“遮风挡雨”了。

严世蕃的态度:趁着皇帝不信任徐阶,徐阶等人又扣了工部的预算,索性趁机发难一锅端了。(这就是严世蕃不如严嵩的理由,在剧里他的智商只能属于二流)

严嵩和严世蕃不一样,他知道徐阶的背后是裕王,裕王再小心谨慎,有朝一日也是要继承大统的,所以对徐阶,除非嘉靖恨毒了他,不会痛下杀手——因为他背后是裕王(这就是严嵩说出那句“内阁没有周云逸的后台”的原因,如严世蕃一样说出后台是徐阶,他也死不了);但是徐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裕王(目前)只是裕王。“我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皇帝不会愿意将权力分给任何人,包括他儿子。

徐阶的态度是倒严,这自不待言。徐阶为什么敢在周云逸被打死的情况下接着在御前会议上倒严?因为那边裕王妃怀着孩子呢(就是小万历),老儿子大孙子,老头的命根子。只要这孩子一生,再大的劣势局都能往回翻——事实也是如此,一向以修道为名不见裕王的嘉靖都来了裕王府抱孩子。

最后,太监们的态度。用杨金水的话说,“我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在宫里。”他们必须无条件地忠于皇帝,但是司礼监内部的升迁拔擢也是有次序的,冯保揣测上意打死周云逸,之后又抢着报告祥瑞,导致被“前辈们”好一顿挖苦,原因就在于此。


直江信纲


  

  冯保是东厂提督、皇宫中的太监头目,顶级大太监吕芳的干儿子。此人在皇宫之中权力极大,一心想着往上爬。但是,他年纪尚轻,修为不够,做事情还比较急躁。

  电视中重点用了两件事情提醒啊冯保还不够成熟。

  其一,奉命对周云逸廷杖二十,结果一顿乱棒打下,将周云逸活活打死。

  其二,嘉靖孤身斋戒祈雪,后来,大雪终于降临,冯保严令各小太监、小宫女不得喧哗,抢在司礼监六大太监之前,去给嘉靖皇帝报喜。

  总之,在为官上,冯保比一般人有造诣,懂得一切以领导意志为上,但是,还没有领悟政治的终极奥义。即大太监冯保与浙直总督胡宗宪都一再提到的为官三思。

  所谓为官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变。

  电视剧中,1565年,因为严嵩一档把持朝政,严世藩滥用权力,打着为嘉靖皇帝修建宫殿的旗号,大肆侵吞公款,以至于年终结账时出现了将近一千四百万两的亏空。那一年整个明朝的国库收入不过是三四千万两。因此,此举引得嘉靖皇子裕王以及裕王师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的不满。他们便想找机会弹劾严世藩,将祸国殃民的严嵩一党扳倒。

  那一年从入冬以来,京城附近一直没有下雪。没有下雪,来年便会出现虫灾。在古代,天象往往与帝王德行关联。入冬不雪,被钦天监官员周云逸引申为上天警示,于是他公然上书,斥责户部滥用钱粮,以至于天怒人怨。

  “天怒人怨”这个帽子太重,这无异于指着嘉靖皇帝的鼻子大骂。嘉靖皇帝大怒,区区一个钦天监官员,竟敢妄揣天意,并且连户部钱粮也管起来了。嘉靖皇帝认定背后必定有人指示,于是下令廷杖二十。

  冯保经常跟随在大太监吕芳身边,对嘉靖皇帝的心意倒也能猜上几分,他逼问周云逸背后主使之人是谁,只要说出,便可保周云逸无事。周云逸就说,自己是大明臣子,出于公心,并无指使指认。周云逸既然不认账,那冯保就无法去讨好嘉靖,于是二十板子下去,周云逸就被打死的。

  被打死之后,嘉靖皇帝后悔了吗?在后来,嘉靖皇帝下令吕芳,要优抚周云逸加人,并且找出将周云逸打死的太监。于是冯保被吕芳丢在雪地里,差点跪着冻死了。

  其实,嘉靖皇帝根本没有后悔。当时他就是要通过严惩周云逸,打击周云逸背后的人,他要告诉周云逸背后的人:这天下还是老子的天下!

  冯保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到嘉靖当时的怒火,却没有看到嘉靖与裕王,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复杂的关系。

  比如说,电视剧中提到一个细节,裕王慨叹:我还不如你们,我见父皇还是两年前的事情。今天若非因为皇孙,我还不能见到父皇。

  裕王是嘉靖皇帝第三子,在当时几乎是铁板钉钉的皇位继承人。为何嘉靖一方面喜爱这个儿子,一方面又故意冷落这个儿子呢?

  因为裕王注定是嘉靖的掘墓人。

  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嘉靖皇帝必须立太子,可是,立太子之后,便会围绕太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这势力一旦掌控不好便会凌驾于皇权之上,对皇权形成巨大危害。

  换言之,裕王既是嘉靖的继承人,也是嘉靖后期的最强大政敌。

  且看内阁会议散会之后,严嵩、严世藩留在皇宫,伺候嘉靖,徐阶、高拱、张居正欢欢喜喜前去裕王府恭贺皇孙诞生,就可以看出,嘉靖对儿子,对皇孙的心情很复杂。

  生了皇孙,儿子裕王的权力就更稳固了。这对于嘉靖帝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也是一件满是危机的事。

  嘉靖就能居安思危,目光长远,能稳中求变,冯保则要单纯地多。

  当然,后来在吕芳一番苦心点拨之下,冯保进入裕王府做了皇孙的大伴,修为境界明显提高,渐渐就有了大太监的架势。


叶之秋


冯保打死了周云逸的之前,一直在逼问周云逸的幕后主使。但是周云逸还是宁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后面的裕王,周云逸是这么回答的:

我是大明的官员”“尽自己的职责

结合后面的剧情,不难推断此时的冯保对朝廷中的情况一无所知。他只是一味的揣测嘉靖皇帝的意思,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迎合皇帝,所以才打死了周云逸。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周云逸的上书嘉靖皇帝肯定是裕王和徐阶高拱张居正在背后策划的。

此时的冯保却在强行逼问周云逸,“是谁教你对皇帝说这些话的”。

冯保之所以这么问,肯定是想逼周云逸说出他的后台是谁,这样自己就可以向嘉靖皇帝邀功了。从这里就可以暴露出他的急躁以及不知死活,他这么做是完全不考虑后果的。

第一点,此时的周云逸如果扛不住了,把裕王等人给供出来了,那整个大明朝立刻就乱了,他自己小命肯定就没有了。

第二点,吕芳后来跟冯保谈心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二十九打死了周云逸,还有周云逸那么多同僚,他们会放过你吗?”最要命的一点明朝的太监可以不用怕大臣,但是不会不怕皇帝,他们只有宫里这个家。嘉靖只有裕王这一个儿子,以后他是要继承大统的。等他当了皇帝,你这个打死他大臣的小太监能有活路么?

后来,他还为了邀功,压制住众人,自己抢着去给嘉靖皇帝报祥瑞。可以说,冯保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是无所不用极其了。即使吕芳大度不和他计较,但是宫里面这么多人能不记恨么?可以说冯保今天这两件事情基本上已经把自己给葬送了。

不过,他幸好有个好干爹。吕芳和他的那一段对话,已经意味着吕芳已经开始站在裕王这一边。毕竟裕王诞生了皇孙,派冯宝过去是押宝皇孙身上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冯保为了上位做了三件事:认吕芳为爹;打死钦天监官员,积极表现;绕开干爹,赶紧报祥瑞。步子迈的太大,扯了蛋,又得从头做起。

1、认干爹

电视里没有交待这个细节,但在人身依附关系特别浓厚的宫里,没有干爹肯定没机会上位。胡丹博士的《大明那些九千岁》里面说的很清楚。

冯保有了司礼监首席太监作为干爹,自然前途不会太差。他前面就是在浙江的杨金水。按着拟血清也可以叫杨金水一声哥哥。

(干爹既是贵人也是导师)

但冯保没有那么多耐心等待。

2、杀钦天监官员

周云逸是钦天监的,属于伎术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专业技术岗”。议论朝政大事是政务官的事,和他是没有关系的。但总有人心忧天下。

(纯粹的人纯粹的做法,但所有的一切也不纯粹)

而裕王与他的三个导师也要不惜代价扳倒严嵩,就借天变的理由(毕竟没下雪)来说事。

嘉靖皇帝自然知道背后的这套操作(大致就像监堂老师看下面学生作弊一样),非常震怒。要廷杖。

急于上位的人并不会那么明确的体会到意思,直接把人给打死了。皇帝陛下不能背锅,干爹觉得你太狠,太子和他的导师记下了仇恨。

3、报祥瑞

没下雪就引发了政争,下雪凝聚了太多政治意义,这时候下雪就是祥瑞。

冯保和小宦官们在那发现降雪了,让所有人不动,自己去报祥瑞。在天子眼里,他真的不重要,都没亲自接见。

(冯保太急了)

但这次绕开干爹的事,不仅是干爹不满,更得罪了司礼监其他大佬。到这时候,可以说冯宝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都得罪了。

他估计也会想“怎么搞的”。

欲速则不达嘛。

4、干爹也是导师

父子俩在门前的谈话极有水平。干爹给他指明了出路,宫里都得罪了,太子也得罪了。皇帝也不待见你。可以说,活着的都没和你玩了。只能投资未来。

未来在哪?李妃的肚子里,小王子是王道。

冯保当时也不理解,10年后就明白干爹的判断力了。

(吕芳是明白人)

急于上位会导致不发紊乱,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经过此次锻炼的冯保之后就改变了好多。毕竟有高人指导。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云在青天水在瓶

堂兄朱厚照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了,没有留下任何继承人,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商议后,把作为远方宗亲的我定为大明帝国的第十一位主人,我与谨慎的父王一直远离朝堂处江湖之远,只想每日在武当金顶之上,一注清香,一盏清茶,参悟道法,养身养心益寿延年,自由自在做一个平安王爷。




接到朝廷的通报,我被皇帝礼仪的车驾迎到京城,杨廷和说了很多规矩,我都忍了。直到他说我爹不再是我爹,我不能忍了,按照朱家的族谱和周礼,我与百官怼上了,我告诉他们不让我亲爹亲妈受封皇帝皇后,我就撂挑子不干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杨廷和走了,百官还是暗潮涌动。

不问苍生问鬼神

矜矜业业的做了二十年贤明君主,天下开始万象更新,我却感觉不到快乐,我不像自己堂兄一样喜欢采阴补阳,我喜欢道法自然,我是万寿无量寿君,朝堂之上的事情可以有严嵩父子操持,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帮衬着,东厂锦衣卫这些奴才监控着,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简陋的宫殿无法供奉神灵,我需要建筑一个道场,为了一个修炼的地方,这是一个简单的愿望,按照朝廷规定需要钦天监算出黄道吉日开工及竣工和入住,这是天朝的礼制和气象。钦天监的监正周云逸却危言耸听,今年冬天没有瑞雪迎春,是因为朝廷开支无度,官员贪墨横行,我不理朝政,民不聊生!



真是岂有此理!周云逸你当你是袁天罡还是刘伯温,朕是天子,朕是万寿帝君,天下都在掌握之中,你敢借苍天来讽刺朝政,简直是罪大恶极。自太祖朱元璋开国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度以来,就没有什么所谓天子座江山,丞相理朝政大权的说法了,朕亲自统领百官公卿大夫将帅不容质疑!

周云逸后面是不是有人指使呢?是严嵩父子还是徐阶或者司礼监奴才,裕王?防微杜渐,消灭结党营私,维护天子威严,控制九州万方,需要雷霆手段,周云逸该死!司礼监奴才冯保奉旨询问周云逸,为什么上天不降瑞雪?周云逸坚持说法天怒人怨,天子不理政,官员贪墨,民不聊生,天降警示。锦衣卫执行了廷杖,周云逸没有行贿,冯保错误会意了圣意,周云逸死了!

周云逸代表的是翰林学士们的清高和忠臣,我需要他们的忠诚和才能,既然给了他们教训,接下来需要安抚一下受伤的心,于是司礼监奴才冯保成了替罪羊,雷霆雨露莫非皇恩,抚恤周云逸的家属,鼓励忠臣之心,阴阳平衡滴水不漏!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寒径。我来问道无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周云逸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皇权森严!


唐俊龙55398571


冯保作为当年的东厂提督,打死周云逸主要是因为周云逸背后的人,周云逸背后就是裕王,之所以周云逸会誓死保卫裕王,就是因为当时的朝政是参严党把持。一旦裕王受到牵连,这桩罪名可就大了,搞不好周云逸就是一个满门抄斩。而且裕王作为嘉靖唯一一个儿子,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

所以逼问周云逸的时候,冯保很明显没揣摩透圣意,当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周云逸的上书背后肯定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所为,这三人都是裕王的人。所以这件事情可大可小,说到底就是皇帝想要裕王收敛一点,再有就是皇帝认为周云逸不会招出裕王,最多就是把徐阶等人拉下水。

可是偏偏冯保就把周云逸给打死了,所有的事情一下子没有了眉目。嘉靖虽然心存不满,但还是不得不选择接受这个事实。周云逸上书很明显是在暗讽参严党把持朝政,造成国库空虚、天怒人怨。这虽然是事实,但是周云逸不该在参严党权势正盛的时候出手,此时嘉靖还没有心思来处理严世番。

冯保打死周云逸是因为他对朝政看的不透彻,心想打死冯保可以向嘉靖表忠心,又可以卖给严党一个人情。但是他忽略了裕王在这场事件中的尴尬位置,然而问题就是裕王将来要是继承大统,那么冯保一定是必死无疑。不得已最后在吕芳的提醒下,冯保不得不选择绕开吕芳去上报祥瑞,开始了倒向裕王。


小司马迁论史


神剧《大明王朝1566》可谓百看不厌

而周云逸事件又是第一集的背景剧情,可以说是全剧的引子,由此引发后面无数剧情。


也是裕王党和严党政治斗争的开始。

嘉靖39年,年末一个腊月都没下雪,而这一年整个大明王朝有三百万两银子的亏空,各部开始为此争斗不休。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小阁老严世蕃。也因此,裕王党认为这是倒严好机会。

可是我们要知道,政治斗争最重要的,一个,规则叫做身份对等和身份避嫌。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你要办一件事情,但是作为主导者一定不能出头,因为你出头了,这个事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裕王党所有人,都有心去做这事情,但却没有一个人去出头,原因简单,他们如果出头,这个事情就成明面上的事情,那就是不死不休。


于是一个悲剧的棋子就摆上了棋盘,而这个棋子就是周云逸。

裕王党将嘉靖三十九年各项财政开支告诉了周云逸,这个周云义就是典型的明朝谏臣,俗称硬骨头。不过他有点不对等就是,他不是言官,是钦天监官员。这也是他最后悲剧命运主因,有明一朝祖训就说过谏臣不得妄杀。

关于为何鼓动一个不是谏臣人去做这样一个要命的事情,我以为是谋略中的一环而已。被打屁股和被杀,性质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最后能给严世蕃及其党羽造成的结局也不一样。


天真的钦天监官员周云逸以一个腊月不下雪是天象示警。为由上书言事。

造成的结果就是,嘉靖皇帝震怒,我们都知道,嘉靖皇帝最大的爱好就是修仙,修仙之人最忌讳的就是跟天斗气。好吧,你哪壶不开提哪壶,居然说嘉靖皇帝得罪了上天,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仅如此,这段话的另外一层意思还有,引申含义,我们都知道,皇帝俗称天子,天子是什么上天的儿子。你说上天都在警告皇帝,警告天子拿这个皇帝的合法性还有吗?


于是雷霆之怒开始,周云逸悲剧了。

由之前的叙述和铺垫,还有剧情我们都知道,周云逸本人是裕王党之一。

按理说,作为太子身边人,皇帝应该是给面子的,他一般情况下不会下令棒杀。是为何这件事情让嘉靖皇帝龙颜大怒呢?深层分析就是,嘉靖皇帝在警告裕王党不要结党营私。直白点说就是,老子我还在,你这小屁孩别得尺进尺

那么为何会一打就死?这就跟嘉靖皇帝态度有关。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廷杖是非常有讲究的,打,狠狠打,往死里打。这三种说法代表这个人三种不同命运。(具体大家百度我不说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为何冯宝要打死周云逸?

这个问题就相对非常好回答因为冯宝自以为猜出了嘉靖皇帝的心思。在看到嘉靖震怒,并且不管是不是裕王党人都下命往死里打之后,他就明白嘉靖皇帝是要杀鸡给猴看。

于是忠诚的冯保完美的执行了这个任务。原因很简单,在冯保看来,普天之下皇帝最大,死一个周云逸不比死一只蚂蚁重要。但是如果让嘉靖不高兴,是绝对不行的。


于是冯宝就狠下心来打死了周云逸。

分析已经完了,下面我们再说一下这件事的后续影响。

剧情中,嘉靖在内阁两派争论不休时,曾经表示后悔打死周云逸。那么我们能相信这是真的后悔吗?其实并不是,作为一个有极强自控能力的皇帝他有着非常强大的内心。这一点从他后来,对海瑞都不下杀手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他为何还要说这样的话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需要平衡补偿,各派关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安抚裕王党的核心徐阶等人。

反正人都死了,说两句话而已,算得了什么,把一个太监推出去做替罪羊又算得了什么?

这时候把冯宝推出去牺牲的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棋子罢了,最终能够平衡双方势力并让他们继续斗下去才是关键。


而且这不过是目的之一,目的之二是嘉靖皇帝把冯堡安插进了裕王府。

冯保在打死周云逸之后,得意忘形,以为是争取到一个上位的机会。在剧中冯宝先是打死周云逸,接着又以天降瑞雪为名,跳过顶头上司吕芳直接去和皇帝报祥瑞妄图独占功劳。

越级上报为官场大忌,他也因自己的行为得罪了司礼监不少大佬。唯一庆幸的是,冯保发现错误后,在雪地里一夜长跪,总算平息了干爹吕芳的怒气,换来了一线生机。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一线生机无非是吕方和嘉靖皇帝联手玩的一个小花招

嘉靖皇帝需要在裕王党中安排一个内线,但是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个时候冯保跳出来展现了自己专研和上进的勇气与决心。

嘉靖皇帝一看,这小子还不错哦,懂事乖巧,吃了这么大的亏,还能屈能伸,有培养价值,好就你了,你就跟我去裕王府做钉子。


于是冯宝因祸得福,成为后来万历皇帝的大伴,权倾朝野,和张居正一起促成了明朝的中兴。

最后最重要一点就是,嘉靖皇帝用周云逸的死,让严党和裕王党都得到警告。生杀予夺接在帝王给你们的你们可以拿,不给你们的你们别抢,我要做的事情,轮不到你们插手。都跟老子听话一点。

所以最后总结就是。

第一,人吃亏不是坏事,吃亏长记性吃亏,受教育吃亏才能成长。(冯宝)

第二,该表现的时候必须表现,别缩着,该屈服时候必须屈服别挺着,能屈能伸方成大丈夫(冯宝)

第三,身份不对的,别傻了吧唧去做棋子,棋子的命运就是周云逸。

第四,争为不争,不争为争做事要有眼力劲。明白紧跟谁很重要。(吕芳)


阿斗不傻


周云逸被廷杖至死,其实这是他巴不得的荣耀!

《大明王朝1566》是目前最难懂的一部电视剧,在豆瓣上也是上升到了第一位的位置。

但是即使这么一部神剧,很多人并没有耐心看完,并不是它的剧情不精彩,而是实在是晦涩难懂,看起来很累,没有现在的偶像剧看起来欢天喜地。

当然,谁也不敢说自己看懂了它,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的看法就是正确的,所以,本篇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群众意见。

一、

一部电视剧一开篇能不能吸引观众,这是一种艺术,而《大明王朝1566》一开篇就解释清楚了整部剧的主线,后面的剧情基本都是在这个人物框架下和主线的指导下展开。

第一集有非常多的内容,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懂!

这里主要讲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周云逸之死,第二件事则是太监之间的争斗,第三件事是御前财政会议,第四件事则是裕王妃生子。

如果我们全部展开的话,一篇文章的篇幅是绝对写不下的,所以我们一件件的来谈。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和事件经过:

那是嘉靖三十九年冬,而且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九了,还有一天就是除夕夜了。

可是京师遇到大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京城和邻近数省几个月来没有下雨或者下雪了。如果一冬天没有雪,那么明年必将是一个灾年,到时候蝗虫满天飞,庄稼颗粒无收,预示着老天爷要收人了。

这还不算,大明的国库也空虚了,许多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同时相对应的嘉靖帝修道的万寿宫被烧了。

于是民间传言如风,一场由天象引起的政潮已经暗流汹涌……

这时候,周云逸出场了。

二、

天象久旱无雪,作为最高权威者的嘉靖帝也是坐不住了。

其实自古如此,在皇权社会,皇上代表的就是天意,他是上天在民间的传令者。当然,这些话都是忽悠老百姓的,对于做官的人来讲,皇上只不多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而已。

但是皇权的基础就在于天意,如果天象出现异变,那么就由两种可能:

一种是祥瑞,一种是灾难。

比如过去皇帝最喜欢看到的天象其实是五星连珠,这是大吉,历史上刘邦即位的第二年就出现了五星连珠,后来的吕后称制之时,还有武则天称帝之时,都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异象。其实所谓的五星连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通过我们现代科学的推算,以上三次五星连珠确实属实。

当然,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一种巧合。

回到我们的话题,所以古代有一个职位,那就是专门观天象的,不过这种职位很少会用上,毕竟异象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显然,剧中的钦天监监正周云逸运气爆棚,遇到了这么一次好机会,那就是嘉靖帝派人来找他了,让他找出三代以来盛世无雪的例证,来证明今冬无雪与人事无关。

可是周云逸的回答却彻底触犯了天子的威严。

三、

周云逸的回答很尖酸:

“我已经说了,宫内开支无度,阁衙上下贪墨,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是上天示警!”

周云逸之所以会这样回答,其实里面包含着一种抱怨。

因为在这之前嘉靖帝是做了好几坛罗天大醮祈雪,所谓的罗天大醮其实是道教的一种仪式:

“八方世界,上有罗天重重,别置五星二十八宿。”

也就是说对于嘉靖帝来讲,他其实对道家已经走火入魔了,平时从来不会去听钦天监天象分析,自然也不会接受民间关于京师无雪的缘由流言。

其实历代皇帝都明白,所谓的天象都是忽悠人的,最多能分析出下不下雨的规律,但是拿久旱来抨击朝政,这是历代皇帝所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而周云逸却牢牢咬住京师久旱乃“上位者无德引发天怒”所致。

于是周云逸被嘉靖帝下令廷杖二十,行刑者是冯宝。

冯宝太监这里演的尖酸刻薄,其实他代表的正是嘉靖帝,从他心中也是不愿意打死他的,所以才不止一次引导他: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你的家人都在等你过年呐,你就不能改个说法?”

周云逸却闭上了眼睛……

四、

为什么是廷杖?

廷杖其实并不是正式的刑罚,在历代法典中也没有正式记载,它更像是老子打儿子一样随便,今天老子不高兴了,就要打你这个儿子。

尤其是明朝,廷杖使用频率之高,手段之狠,历代少见。

由此可见,周云逸并没有犯什么法,嘉靖帝打他,完全是为了泄愤,泄自己的愤。

明朝皇帝因为廷杖打死的大臣也是数不胜数,单就我们文中的嘉靖帝,就创下过记录,同时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死亡。

至于哪些会死,哪些不会死,除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以外,也跟皇帝的态度和行刑者的态度有关。

比如打法分两种,一种是“着实打”,一种是“用心打”:

如果监刑官他的双脚尖是张开的,行刑者就明白,这是要“着实打”,那么这个被打之人,最多落下残废,但不会死亡。但是如果监刑官双脚尖是闭合的,那么行刑者就知道,这是要“用心打”,那么被打之人,必死无疑!

剧中的冯宝太监说出“廷杖吧”的时候,双脚尖就是闭合的,只不过电视剧中没有给一个镜头,书中记载是有的:

“两只呈外八字站着的脚尖突然向内一转,站成了内八字:“廷杖吧。””

很显然,冯宝太监只是执行嘉靖帝的命令,他没有权力决定周云逸的生死的,其实他一再引导周云逸,只要改口,就能活命,可惜周云逸就是不改口。

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明之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倾慕。”

所以,明代也是一个奇怪的朝代,很多大臣就是愿意跟皇帝作对,皇帝越气他越高兴,最好能打几廷杖,这反而成了最高荣耀。

周云逸知道自己被罚廷杖二十,按照当时的刑罚力度,二十廷杖还不至于要命,只是没想到,嘉靖帝要他死的决心是强烈的,于是二十廷杖,次次都落到了他的肾脏之上,击碎的都是内脏,必死无疑。

周云逸并没有犯罪,他的死,是他挑战皇权的一次必然结果,但也正式拉开了众臣于嘉靖帝竞争的序幕。

只是作为嘉靖帝来讲,周云逸死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身后是谁指使的才更重要,既然不想说,那么也不能留下祸害。

后来的嘉靖帝自己也说:

“周云逸被打死的事,朕现在想起来也有些惋惜,他也没有私心,只是他的话有扰朝政,朕也就叫打他二十廷杖,没想到他就……”

一句也就二十廷杖,把自己的责任撇的一干二净,随后装模作样的要追查是谁下手重了,还要给周云逸的家人送钱,也说明周云逸之死,死得其所了,最起码周云逸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这就是皇权,永远不会出错,就像他从来不表态,只是敲一下钟磬一样自然……


杨角风发作


周云逸是徐高张拿出来倒严的,就如剧中严世蕃所言,一个钦天监的官员,能把大明一年的用度说的那么明白,那些数据只有徐高张能整到。表面上是谏腊月不下雪,实际上是参严党把持内阁朝政,国库空虚,天怒人怨。所以内阁和嘉靖开会哪天,裕王紧张的要死,但是不是紧张自己王妃生孩子,是紧张自己会不会因为周云逸受牵连。

周云逸被打死是个意外,主要冯保这个山驴逼揣摩圣意揣摩错了,本来寻思打死周云逸皇帝会觉得他衷心,还能跟严嵩严世蕃卖个好。但是冯保初期政治智商还太嫩,然后吕方不就教他了么,文官三思,和武官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去伺候了万历朱翊钧,后来变成无敌大太监。


道里老李贼不讲理


《大明王朝1966》开头,周云逸因诽谤朝廷,被太监冯宝活活打死。周云逸死于诽谤罪。下面,先谈一谈诽谤罪。

在周王朝:执政者对人民有敬畏之心。执政者忠于人民。人民没有丝毫奴性,言论自由,批评政治,骂天子者无罪。

秦朝创立了这一恶法——诽谤罪。450名儒生,因骂秦始皇,而被坑杀。就是死于诽谤罪。

汉文帝时,重用儒家大师张仓为丞相,废除暴秦夷租连坐等恶法。放开言论,废除诽谤罪。鄙人谓之——张仓废法。

汉武帝时,重用法家酷吏张汤重立诽谤罪。张汤认为,大夫颜异欲骂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诽罪之名,处死颜回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鄙人谓之——张汤立法。

隋文帝时,制订《开皇律》,再次废除诽谤罪,放开言论。

明代重立诽谤罪。

儒家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子产不毁乡校。孔子盛赞其大仁。

法家认为,君主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诽谤天子,有损天子威严。韩非还认为: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用于禁言的诽谤罪,是法家愚民思想的必然产物。

此外,周云逸被活活打死——梃杖。以及明代的诏狱制度。也体现了韩非之言: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张——主而诛臣,焉有过!

汉文帝时,儒家道家占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法家黄老占主导地位。隋唐宋——儒家思想占主导。明清——法家思想占主导。

《大明王朝1966》开头,周云逸被梃杖打死。以及后来海瑞舌战群臣。都诠释了明朝是以孔圣人哄天下,以韩非子治天下。

汉武帝和明清两朝,为何用法家思想治国时,要批上儒家的外衣?

《淮南子-道应》有曰:盗贼之心,必托圣人之言,而后可行。故曰:绝圣去智,民利百倍。圣人不死,大盗不已。

为何大盗作恶时,必托以圣人之名?在《淮南子-泰族》中有一言,可谓一针见血,精辟之极:当今之世,丑必托善以自解。邪必蒙正以自辟。

梁启超说过: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奴性。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法家思想的统治,孕育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奴性——周云逸居然骂天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必须打死。

法家是民主、法治、宪政的头号死敌。法家思想不灭,中华民族不兴!

诸位仁兄,若赞同。请关注、评论、点赞。三者缺一不可,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