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什么意思?

春暧花开1852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大多人都耳熟能详,极具艺术特色,仔细揣摩,妙不可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总体采用倒叙手法,头两句写一夜未眠直至天亮,而后两句以“

夜半钟声”来衬托并非只是天亮时分醒来后的难以入睡,强化了“一夜未眠”时间上的连续性。

而“对愁眠”三字历来被认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一句虚实交错,言尽而意无穷,极大地扩充了全句的表达内涵,几乎一笔写尽“见山见水”的三重境界的魅力,这种举重若轻的功底将全诗的艺术性提升到“丰富的单纯”这样的高度。

关于这个“对”字。历来说法不一,但我以为作“面对”而非“相伴”之解更恰当也更精妙。此句大意应是对着“江枫渔火”而愁的一夜未眠,也有发愁而睡不着的意思,一个“愁”字用的妙绝;而“对”字用的更是极为险绝,出其不意,险中取胜,采用倒置(对“江枫渔火”)或者说将我这个主体隐去不显(“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笔法,将诗人之“愁”反衬的无所遁形。正是这种各美其美、各得其妙的寓多重意味于一体的极具张力的表达,才赋予了这首诗极高的艺术魅力,这三个字改动一字,则韵味全失,全诗境界直落下乘。

就全诗来讲,首句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密切关联的景象点明天将破晓的时分,而“江枫渔火”这种并不关联的物象由于“霜”字而形成了某种隐秘的关联,此时的“江枫”应是红色的,而“渔火”也是星星点点闪烁不定的“红”,通过这种隐藏的“红”不仅将这两种物象联结在一起,而且烘托出凄清的“愁”之情绪。后两句通过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仅打破了静谧的氛围,以动制静,凸显了“愁”的分量。

前两句直写当下,后两句回味夜半,时空交错,而且一近一远,各种纷繁的近乎凌乱的物象都围绕着“愁”字展开,有声有色,形散神聚,看得见听得着感悟得到,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千古名作,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艺术价值。


吃素的穿山甲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个“对”,指情思念想,夜思心愁……


正德易术


寒山寺西侧是一条河,河上有两座桥,即"江桥"与"枫桥”,江枫两字原意不是江边的枫树,而是指江枫两桥(当然也含枫树之意)。


圆月下紫微阁


江枫指的是年老人,渔火指的是烦操的心。对是比喻。老人烦操的心比喻成忧愁的慢慢长夜。前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讲的是人老珠黄,头发斑白晚年苦难生活。这两句诗说明人生苦短。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讲的是在上两句长夜无明的背景下,要想在苦难时日得到解脱,必须及早修行。与时代背景较契合。


梁69853253


是“面对”的意思,江岸上的枫树对着渔船上的灯火这景象让诗人难以入眠。


西风瘦马688


渔民在秋末霜风寒冻,枫叶变红即将掉落,在这样寒冷的夜晚,难以入眠而发愁,急盼春天到来。


老乐童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字在这句诗的意思是面 对着,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冷艳白花花的秋霜,月亮在天际落下去了,偶尔能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坐在船头对着渔火夜色无眠更加使人感到凄凉。


宠耐


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对的意思就是面对!


小许带你看道教


表达了羁旅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现。《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丿美少年丿


渔火和江、枫二桥相互面对,“对”就是“面对着”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