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殺了弟弟李元吉,為什麼還霸佔他的妻子?

貴州胡林


李世民霸佔弟媳齊王妃楊氏,不單純是因為他好色,更多的可能是出於報復。兄弟兩人之間的仇恨真是太深了,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元吉還差點殺了他,如果沒有尉遲敬德及時趕來救駕,大唐歷史可能都要改寫了。




在太子黨與秦王黨公開決裂前,齊王李元吉選擇加入太子陣營一起對抗權勢聲望益增的秦王李世民。為了除掉秦王,李元吉是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置李世民於死地。兄弟鬩牆、同室操戈,就這樣李元吉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作死的深淵。


雖然功勳卓越的李世民已經威脅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特別是高祖還提出過“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有意將李世民立為皇太弟,高祖的這一想法極大的刺激到了李建成,促使他加緊行動,想盡一切辦法要治李世民於死地。這其中奔前忙後出力最多的即是他的四弟齊王李元吉。




武德七年(624年)李世民陪同高祖前往齊王府,李元吉安排自己的府將宇文寶提前潛伏在自己的臥室 ,準備等李世民進來的時候當場殺死他,李建成擔心不能成功就制止了,李元吉氣憤地說:“為大哥計,於我何干”。又有一次,李世民到李建成的太子東宮赴宴,李元吉又暗中在酒菜裡下毒,李世民回家後“吐血數升、體弱無力”,差點因此丟掉性命。李元吉還秘密向高祖進言請求除掉功高震主的李世民,高祖因為李世民為唐朝建立立下赫赫戰功沒有應允。高祖好色,日夜御幸妃嬪,李建成與李元吉乃暗結後宮,獻以金銀財寶,教他們在高祖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至使高祖與秦王關係逐漸疏遠。


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相盡各種辦法要絆倒殺死李世民,無奈李世民在朝中根據深厚,有大批勳舊武將的支持,因此始終不能打破僵局,李世民的地位依然非常牢固,直到最後兩派公開決裂,李世民最終接受秦王黨的建議,決定發動玄武門之變手刃太子和齊王。




玄武門之變可謂驚心動魄有驚有險。根據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描述政變經過:“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掛,墜不能起。元吉趨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李世民射殺李元吉的過程中兩人雙雙墜馬,兇狠彪悍的李元吉乘李世民墜地不能起,竟趨步向前拿起弓玄要扼殺李世民,如果沒有尉遲敬德及時趕來救駕後果不堪設想。


李元吉臨死關頭還不忘抓住一切機會殺死李世民,可見他對李世民是真的恨到骨子裡,兩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也難怪到最後李世民會痛下決心斬草除根殺死對他皇位毫無威脅的齊王李元吉的五個兒子,自己的親侄兒。而出身隋唐隴西世家大族弘農楊氏的齊王妃,李世民也是坦然收納,將弟妹變成自己的側妃。


大國布衣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是一場純粹的政治權力爭奪帶來的骨肉相殘。一番激戰後,李世民除了成功攫取大唐江山以外,還獲得了一件特殊的戰利品——齊王妃楊氏。


按家族輩份來說,楊氏是齊王李元吉的寵妃,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婦,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幹出納娶弟媳婦的醜事!!!實在讓人不堪入目,但這只是宋明程朱理學佔據倫理道德主流後的觀念。在五胡亂華以後,南北朝亂世胡漢雜處300餘年,匈奴、鮮卑等少數名族的胡人血統、婚姻風俗習慣早已充斥到漢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隋唐兩朝,不要說李世民娶弟媳婦,李治娶後媽武媚娘、李隆基娶兒媳婦楊貴妃、武則天養男寵等等“愛情自由”的情況也是層出不窮,完全不需要有心理障礙。



況且楊妃出身於關隴貴族集團中的弘農楊氏,整個家族的政治影響力舉足輕重。從李世民積極吸納前太子部屬魏徵、誠心宣佈天下和解的舉動來看,納娶楊妃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為了拉攏楊家支持貞觀政權。估計楊妃長得也是十分漂亮,和李世民的感情生活頗為甜蜜融洽,長孫皇后故去時李世民一度表達過要立楊妃為皇后的打算,如果不是中意寵愛楊氏,怎麼會想立她當皇后?誰能想到,這段起初充滿了政治考量、混雜征服者心態、被後世指責無恥亂倫的婚姻,卻是兩情相悅、相敬如賓的真愛!!!


楊妃與李世民的婚姻維持了21年,直到李世民駕崩。兩人生育有一子——曹王李明,後來過繼給了齊王李元吉延續香火。現在看來,這段誕生於玄武門之變上的不倫婚姻,並未因手足相殘的血腥殺戮而遭到詛咒,死者已矣,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


竹山清溪澗


準確的說,李世民殺太子李建成是因為權勢,太子李建成死後,可以順齊王李元吉也基本沒有了威脅,但是李世民還是把李元吉殺了,所以,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李世民殺自己的親弟弟李元吉,就是為了得到李元吉漂亮的老婆楊氏!

得到漂亮的楊氏,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李元吉漂亮的老婆楊氏,背後的家族代表了大隨王朝的殘餘勢力,得到楊氏就等於得到了大隨朝殘餘勢力的支持,所以,李元吉必須死,李世民也必須要娶楊氏。

2.李元吉的老婆楊氏,在還是隋煬帝時期就是有名的美人與大才女,作為男人的李世民,也是色情男女一個,所以殺李元吉得到他老婆也是必然。





支付寶紅包來了


因為李世民好色啊。


千古一帝李世民,在色方面卻一直把持不住。不但後宮嬪妃眾多,連自己的弟弟的老婆也不放過,因為齊王妃楊氏“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可能在李元吉和楊氏結婚的時候,李世民就看上了貌美的王妃,但是因為是弟弟的老婆所以無可奈何。

但是玄武門之變改變了一切,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一窩端了,貌美的齊王妃在李世民看來就如同砧板上的魚肉,肯定是要一併搶過來的。

搶過來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其實李世民對齊王妃還挺寵愛,在「新唐書」中甚至記載著:

太宗殺其弟齊王元吉,納其妃楊氏,有寵,生曹王明。長孫皇后崩,帝欲立楊氏為後,納魏徵諫,乃至。


在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甚至於想立齊王妃為皇后!如果不是魏徵勸阻,這就可熱鬧了——自己的原配皇后死了,立自己弟弟的妻子為皇后,虧得李世民想得出來!——當然這也看得出齊王妃在那段時間確實很得寵。

但是詭異的是,齊王妃雖然一度有寵,但是在後宮卻沒有任何的名分,先是齊王妃,後來李世民封李元吉為巢刺王,於是她又被稱為巢刺王妃。終其一生,雖然她後來一直跟著李世民在後宮生活,還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但是李世民始終沒有封他一個嬪妃的稱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宮闈深處的秘聞,我們現在就不得而知了李世民當時的想法了。


經史通義


前段時間,我無意看到一個視頻,在說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在與李元吉的老婆快活,風雨前,還祈求李世民,不要殺掉李元吉的兒子,否則不從。



這是野史,說明李世民很久以前便勾搭上齊王妃或者說看上了齊王妃。這也不無道理,李元吉的老婆是楊氏,出身門閥家族,長相肯定是不差,畢竟家族基因都不錯。歷史上這樣說她的美貌,叫“玉貌雪膚,眉目如畫,風采絕類”。



而李世民也不差勁,大唐江山多數是他打下來的,在楊氏眼中,屬於一個健壯的英雄。心裡當然習慣啦!而且這類關中門閥女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寧可在寶馬裡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

半推半就,楊氏便成了李世民的后妃。這種事情在大唐歷史上很常見,李治還不是去了後媽武則天嗎?唐玄宗不也是奪取了親兒子的老婆楊貴妃嗎?



這是從二人的角度,另外,也不排除還有一層政治原因。

玄武門之變後,有幾個派系需要李世民處理,一是太子系,二是李淵系。李淵繫好處理,李淵被迫妥協,又是立李世民為太子,又是禪讓李世民,釋放了信號,李世民趁機打蛇上棍,重用主要人物,處理結束。

太子系的人不好處理,人人自危,很害怕李世民報仇,把他端了。想了半天,李世民派遣太子系的人物魏徵去處理,釋放一種和諧的信號。那李元吉背後的人怎麼處理?背靠關中楊家,都城又在長安,李世民需要楊家的支持,所以便娶楊家的女人楊氏,拉攏楊家,獲取政治資源。

綜上,李世民娶李元吉老婆,我認為,一方面,李世民看上或者早就看上楊氏,另外一方面便是進一步拉攏關中楊家。



當然,也不排除這一個原因:李淵時代結束,李世民時代降臨,又是一次利益的角逐,李世民妥協,娶楊氏來安撫門閥楊家。


非常茴香豆


李世民殺了弟弟李元吉,這是政治原因,佔了李元吉的妻子,這是風俗習慣。

李元吉是太子黨,李世民為了奪權發動宣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回頭又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最終實現政治目的,登上了皇位。

李淵退位之時,向李世民提出請求,不要殺他那十個侄子。李世民本想答應,這時有謀士提醒,還記得淮南王劉安嗎?劉安是漢朝的一個親王,因報父仇而謀反。李世民怕十個侄子,將來個個報殺父之仇,於是下令全部斬殺。

至於佔了李元吉的妻子,那是李氏家族有鮮卑人基因,在北方遊牧民族中,父死妻母(不是親生),兄死妻嫂,這是習俗。

歡迎您的評論,期待您的關注!


豫有得


李世民殺害兒子李元吉後,霸佔其妻子楊氏,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籠絡楊氏家族,其二是佔有美色,其三是搶奪財產。

公元626年,唐王朝發生了一次骨肉相殘——玄武門之變。唐高宗之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齊王李元吉。之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被李世民滿門抄斬,但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楊氏,卻被李世民納入後宮。

李世民為何要搶走弟媳婦呢?原因有幾方面。

首先,楊氏家族勢力龐大。楊妃本人,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弘農華陰楊氏在山陝一代,是有數百年源流的名門望族。李世民納了楊氏,比殺了她,更具有政治意義。

其次,楊氏非常美麗,據記載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唐太宗李世民是個有名的色鬼、淫棍,對她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可恨這尤物被弟弟所得。如今殺了弟弟,弟媳婦當然要收入懷中。

最後,這也是當時部分少數民族的習慣。北方胡人素來有“繼承妻妾”的慣例,父親死了,兒子會繼承父親的那些嬪妃;哥哥死了,弟弟也會繼承哥哥的女人。李世民身上有一半的鮮卑族血統,發揚優良傳統也不奇怪。

實際上,李世民對楊氏是真愛。他不但將其納入後宮,而且在長孫皇后去世後,還想立楊氏為皇后,後因大臣魏徵再三勸諫才作罷。

更惡搞的是,楊氏給唐太宗生了一個兒子——第十四子曹王李明。可惜這位小王子運氣也不好。他在647年被封為曹王,唐高宗李治繼位後,被趕出去給自己親媽的原配李元吉當後人。680年,李明被降爵位為零陵郡王,682年被黔州都督逼迫自殺。


巴山夜雨涮鍋


答:李世民誅兄殺弟的行為,《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書都有明確交待,並從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評論和譴責。

但李世民霸佔弟弟李元吉妻子的事,卻隱藏得比較深。

有可能,編纂史書的人覺得這根本不算什麼事兒;當然,也有可能是要為尊者諱。

比如,《新唐書》只在《李明傳》裡似是漫不經心地寫了一句:“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

《舊唐書》也只是簡單地記載了:“復以曹王明為元吉後”。

也可見,李世民霸佔弟弟李元吉妻子的事是千真萬確的。

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史學家範祖禹察知此事,氣得渾身發抖,在《唐鑑》一書中破口大罵:“太宗手殺兄弟,曾不愧恥,而復納元吉之妃,惡莫大焉。”

在範祖禹看來,你李世民發動政變、手殺了兄弟,那也是大政治家的作派,無可厚非,但你無恥接納弟婦,卻是莫大的惡行。

那麼李世民為何“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要強納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呢?

象《大唐情史》一類戲說的解釋自然讓人啼笑皆非。

按照這類戲說,即李元吉的妃子楊氏是隋煬帝楊廣的妹妹,李世民早已垂涎於她的美色,準備在討伐竇建德勝利後,風風光光地迎娶她入門。哪料,李元吉卻趁李世民在外征戰,先下手為強,把楊氏給娶了。李世民殺了李元吉,肯定要迎娶曾經的夢中情人了。

看這類戲說,簡直讓人誤認為李世民是為了這個美女才發動玄武門政變的。

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主要有兩種看法。

1、有人認為李唐有鮮卑血統,又受突厥人“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的婚俗影響,因此出現瞭如此“亂倫”醜事,所謂“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是也。

2、又有人從政治影響方面分析,說李元吉的楊妃是弘農楊氏的後裔,和隋楊皇族祖出同源,即整個楊氏家族在政治上都很有影響力,李世民迎娶楊氏,一來是安撫楊氏家族,二來是要拉攏楊氏家族的支持,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我個人覺得,第二種看法比較靠譜。

至於兄弟先後娶了同一個女人,並不是鮮卑或突厥人特有的婚俗。且看李世民在長孫皇后薨後、要立楊氏為皇時,魏徵說“不可以辰贏自累”,援引了秦穆公把女兒懷嬴先後嫁給了晉國的公子圉和晉文公重耳叔侄二人的事例。

由此可見,在唐代,在程朱理學尚未盛行前,兄弟同婦,或者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大事兒。


覃仕勇說史


一代梟雄,征服他的政敵,無論這個政敵是誰,是兄是父無所謂了。然後在除掉這政敵之後,再把他的女人也壓在身下,讓她在床第之間婉轉承歡,為自己服務,這個征服欲就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也就把這個征服做到全套了。李世民也沒能免俗,按照這個公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麼麼噠-花千骨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宗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擊殺大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血洗太子府和齊王府,殺了兩人10個兒子,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毫不留情!

但對兩人的妻妾及女兒卻沒有斬盡殺絕,特別是齊王妃楊氏納入後宮,成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側妃,楊氏給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後來他被封為曹王。

李世民為什麼要霸佔李元吉的妻子?

一、李世民身有胡人血脈,沿襲北魏貴族的習慣。當對手被滅後,都坐將女眷霸佔,又受突厥人“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的婚俗影響,因此出現瞭如此“亂倫”醜事,所謂“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是也。如李治與武則天、李隆基與楊玉環等,否則不管什麼原因,也不會出現這種怪事,所以有髒唐之說。

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蒼生一切朕說了算!殺死政敵再霸佔他們的老婆,彰顯自已皇威,震懾朝綱,明後忤逆皇上的下場!瓦解敵對勢力的意志。

三、李世民上馬能戰,下馬能治國,在他的治理下出現貞觀之治,但同時也是男人,英雄難過美人關,當時齊王妃是貌美如花叫“玉貌雪膚,眉目如畫,風采絕類”。 那顏值當然沒得說。

李世民的長孫皇后離世之後,李世民多次表示想把楊氏立為皇后,但是最終在魏徵的反對下作罷,而李世民從此再也沒有立過皇后,說明是真愛呀。

四、玄武門之事變後,李世民面對政治局面特別複雜,山東集團,關攏集團,武德舊臣,五門七望相互掣肘。

楊氏的老祖是隋文帝楊堅的侄子楊雄,是名門望祖的正式名門大族之一,此時李世民當然不敢輕易動關攏世家,李世民為了拉攏弘農楊氏,所以把齊王妃納入後宮,說白了是政治的聯姻。

綜上,李世民為了應對複雜的政治局面,拉攏楊氏家族,才是最根本原因,一位有作為帝王肯定政治第一,兒女情長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