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文|小河对岸

在人们的通常概念中,当一个国家战败,往往就任人宰割,不但要赔款,往往还要割地。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普法战争等,战败国不但割了地,赔款金额也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但是,在美墨战争之中,美国可以说是完胜墨西哥,连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都被美军占领了。


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可以说,彼时的墨西哥已经成为了美国砧板上的肉。可是,美墨签订条约时,美国却支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另有325万美元,为美国公民向墨西哥索取的战争赔款,也由美国政府承担,相当于美国共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以作为墨西哥割让19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美国于1845年,吞并的得克萨斯地区)领土的补偿。

战胜国还给战败国(割地)以补偿,超乎了国人的一般想象。沙俄从我国身上攫取的领土,不比美国从墨西哥身上攫取的领土少,可是满清政府连一块铜板都没收到。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也是一样,满清想赎回“辽东”,还得再掏三千万两白银。


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美国也完全可以不给墨西哥一分钱,就吞并掉那些土地,但为何美国还要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呢?1825万美元,就美国现今的GDP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当时,还是一笔不小的金额,美国在1848年的生产总值约为24亿美元。1803年,美国购买路易斯安娜(约214万平方公里)约合1500万美元。1867年,美国购买了阿拉斯加(约172万平方公里),才花了720万美元。


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美国之所以要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实则是要体现自己的一种“道义”。表明墨西哥所割让的领土,是自己“购买”的,而不是“霸占”的。当然,这并不是公平的交易。墨西哥有一句谚语: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墨西哥将自己的落后,在很大方面都归结于美国的霸凌(墨西哥被美国吞并的领土,共约230万平方公里)。而在墨西哥丧失的这些领土中,一个加利福利亚州的GDP就相当于英国或法国,一个得克萨斯州的GDP就相当于加拿大。


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这其实也并非是美国的一种虚伪,而是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又是民主政体。故美国一直很在意“道义”,在近代史上,美国也自视比欧洲列强更文明。而与欧洲列强对殖民地,那种赤裸裸地压榨与剥削有所不同。在满清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之后,美国因满清“赔偿“过多,而率先“退款”(即:庚子退款。胡适,即为庚子退款的第二批公费留美生),也是此方面的原因。

当然,也有人会说:美国之所以答应庚子退款,是别有用心,是想从思想、精神上控制中国(庚子退款基金,只能用于教育,清华大学就是庚子退款所建,在当时被称为“赔款学校”)。但实际上,退款用于教育,并不是一种思想上的洗脑与传销。无论是从美国当时的主观意愿,还是给我国带来的客观效果,都促进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文明的开化。


美墨战争,美国完胜却为何支付给墨西哥1825万美元

当然,还有国家始终没退一个铜板的,这就是日本。日本就照常把这笔钱用在发展自身军事与国内教育上。所以,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排斥别人的“善意”。就好比一个人处于溺水中,当路人伸出援手时,溺水者总在揣测对方是不是为了自己手腕上的表。人不能总拿自己对自己的好坏标准,去衡量别人对自己的好坏,况且我们有时自己对自己都未必那么好。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期,统治者其实并不怎么把百姓当人,往往只是把百姓当成财产或工具。认为百姓越是愚蠢、懦弱,就越便于统治,而贯彻“愚民”教化思想。并不是说美国“强迫”墨西哥“土地交易”不是一种侵凌,而是说相比欧洲列强与日本,美国毕竟还有几丝道德良知上的自我约束,相对也要更文明、更进步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