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新高考會使學生負擔更重呢?

DROWNCARE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新高考設計的初衷是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6科或者7科進行自由組合,相對於舊高考,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

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學生負擔更重了呢?這是因為:

一、高一就要學好各科內容,學生負擔確實重了!

以前分文理,學生不學文就學理,沒有別的選擇。學生高一學一段時間就會有選擇了,有的學校甚至高一一開始就分了文理,學理的不認真學或者不學文科的,學文的不認真學或者不學理科內容,至於學業水平水平考試,多數是應付,而且即便沒有合格,也不影響參加高考,所以學生高一學生不會很累。

而新高考下,學生如果想選出適合自己的組合,必須認真學好每一科,而高一要學好9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學霸,也不會很從容。每天大量的作業會讓很多學生熬夜,而且很多學生即便是很努力,也很難同時學好9門學科,所以,對於高一的學生,新高考確實是加重了學生負擔。

二、高二高三學習自己擅長的學科,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

原來學生是被迫選擇文科或者理科,即便三科中有學的不好的學科,也無法選擇,所以,很多學生往往會因為一科成績,比如物理學的不好,導致理綜得分較低;很多學生會因此進行輔導,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而新高考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避開自己不擅長的學科,比如我可以選擇化學生物和地理的組合,代替理化生的組合,這不影響我以後報理科的很多專業,比如醫學類。而這樣,原則上來說,學生就不需要額外的輔導,就有能力學好這些學科,所以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另外,新高考採取分科考試的方式,不再使用文綜或者理綜的考試方式,也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減少一些考試技術帶來的影響,有利於更好的考查學生的學習水平。

所以,儘管新高考還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但是從新高考設計的初衷看,它有利於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在彌補一些不足的基礎上,相信它能夠給學生帶來福利。

你是否認可新高考呢?歡迎留言討論,說出你的困惑,表明你的理想,提出你建設性的想法......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我會對各種組合進行詳細分析,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贏在高三


新高考總結來說就是:文理不分科、“3+3”模式、外語一年兩考

所謂的“3+3”,就是保持現行統一高考的語、數、外3科不變,將現行的文綜、理綜調整為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並計入高考總成績,所以說文理科的概念被模糊了

此外,外語“一年兩考”,考生可以分別在4月份、6月份參加兩次外語考試,將其中分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此舉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學生即使考砸了一次也可以挽回。

此次改革顛覆了現有的教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並試圖改變過去“一考定終身”的局面,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看似是減輕了孩子的學習壓力,但也有人認為:在改革初期,不僅不會減少學習負擔,相反,有會有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的傾向。

相關人士分析:

首先是選科難題,選科如何選?這一定會成為很多學生的癥結、之前沒有選擇,可現在選擇來了你又未必會選。

在改革初期,許多學生或許會成為後人的實驗田,因為都沒經驗、且部分孩子自我認知方面的欠缺,為此可能會走不少彎路

其次是對於英語的兩次考試,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都參加。一些考得不理想的學生再考可以理解,但一些考試成績相當不錯的學生,也表示絕不放棄。

但實際上,要想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所超越,要付出比平常多幾倍的代價,這無疑是給學生思想上砌了一堵牆

最後是新高考中的分數分配。由於文理科概念淡化,英語分數為150分,這無疑是強化了英語學習,削弱了部分學生的優勢。

同時,我們知道英語提分向來都是學生所頭痛的,這次改革將會讓一部分人要花大把的精力學習英語

說了這麼多,對於此次改革到底是減負還是增負,現在其實還不好下定論,一切還得等待時間的檢驗。

更多教育乾貨,請持續關注“逗你學”~


逗你學


高考改革不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而是追求公平,並對中學教育進行良好的導向。即使高考考一科,學生仍然會和老師一起竭盡全力。以為高考科目的改革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是不切實際的。壓力大都大,壓力小都小。仔細分析一下,學生壓力主要來源於哪些方面?簡單的回答就是有做不完的題目。題目從哪裡來?題目從資料上來!資料上的題目從哪裡來?從高考題目裡來。所以要減輕學生的負擔,本人認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高考試題塵封5到8年。學生考完後,試卷是回收的,各種媒體都不能報道試卷,否則以洩露國家機密罪起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生負擔,學生做的題少了,思考的時間多了,思維品質自然提高了。中國高考進行了很多年,每年都有很多高考題目,而這些題目正是各種資料大同小異的內容。密封考題可以釜底抽薪。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也可以減輕命題人的負擔。再說現在的3+3高考。目前看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從中小學教育的整個改革配套工程來講,也許恰好處於轉型期,整體問題不大。從高考升學率的數據就可以看出,高考的選拔功能正在弱化,最精尖的那幾所學校強調人才選拔,其他的就要弱化選拔。就中國教育近兩年改革的趨勢來看,我認為前途是光明的。


aabcdd



方丈不方便


想減負:文科要通才,理科要專才,人人懂科學,英語不必學。。。


火狐520


高考最簡單、最合理、學生負擔最輕的就是一次高考,沒有附加分。這樣最公平。家長也輕鬆。杜絕了走關係。


一杯清水182972130


還他媽的有人說!本來就是!


科啦啦莫西幹


我不太清楚新高考是什麼概念。高考本身就是擇優,先拔人才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塑造人才。負擔什麼是負擔人沒有壓力哪有動力。所以有負擔有壓力是必須要的。一個科學成果得負出多少汗水。科學家與普通人的區別就是,科學家會百擇不撓的堅持而普通人則會放棄。


清茶3984


不管怎麼改,學習不好的怎麼改也妄想上好學校。


深海微瀾122


不清楚新的,理想狀態很難達到,學生都是個體,成績都有差異,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公平的受教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