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資本市場的金錢與道德

來源:GPLP(ID:gplpcn)

A股資本市場的金錢與道德

作為我們的大A股,從來都是不缺故事的主,每時每刻,都會有各種故事的誕生。今天GPLP君帶大家一起回顧過去二十年,A股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特別是2018年資本市場的改變。

A股市場第一家上市公司

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是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9月該公司股票在靜安證券櫃檯進行交易,1990年12月19日,上海飛樂音響股票轉正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國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簡稱“飛樂音響”,股票代碼“600651”,為“老八股”之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從事音響製造,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綠色照明、IC卡、電子部件等多個方面。工程項目和整體照明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專業方案、設計優化、工程施工等一攬子服務。

A股市場第一家退市公司

近期A股退市風波不斷,很多ST擔心年底遭遇退市麻煩,其實,退市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早有發生。

2001年4月23日,PT水仙(600625)被終止上市,成為新中國資本市場首家退市公司。這家老牌洗衣機生產企業的黯然離去,終結了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不死神話。

PT水仙全名為上海水仙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洗衣機總廠,成立於1980年8月,是一家以生產“水仙牌”家用洗衣機和燃氣熱水器為主的大型家電企業。1993年1月,水仙A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1.57億元人民幣;1994年11月,水仙B股上市,募得2504萬美元。

滬、深交易所自1999年7月起推出PT制度,即連續3年虧損後將被PT,PT公司僅每週五交易,漲幅為5%。

PT水仙自1997年開始虧損,當時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洗衣機由雙桶轉向自動,而主打雙桶的PT水仙難以掉頭致使銷量銳降,與美國惠而浦公司的合作更加劇了虧損,公司實施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分流人員等措施後無力扭虧,1998年和1999年又繼續虧損,因此被上交所PT處理。

到了2000年,有的PT公司已連續虧損四年卻仍在交易,建立退市機制的呼聲越來越高。2001年2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明確了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的操作方法和流程。隨後,滬、深交易所發佈了具體實施細則。

A股第一支股價突破百元的股票

2000年2月15日,億安科技(000008)收盤價達到104.88元,中國股市的第一隻百元股宣告誕生。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億安科技僅用了70個交易日就從25元衝上100元。

從日K線完全可以找到當年億安科技的炒作痕跡。

1998年8月31日,該股最低探至5.50元,隨後開始緩慢的爬升旅程。到1999年5月18日,收盤價達到了16.99元。隨著“5·19”行情的展開,億安科技也加快了上漲步伐,躋身兩市高價股行列。經過近4個月的整理,該股再次發動升勢。此一升不可收拾,億安科技股價一口氣升到2000年2月17日,創下126.31元的天價,成為當時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但好景不長,此後該股一路不抵抗下跌,到2002年1月23日,股價跌回到8.52元。在此後的8年多時間裡,該股再也沒回到過15元之上。

A股第一隻迴歸的中概股

2015年6月3日,停牌半年之久的宏達新材(002211)揭曉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分眾傳媒將作價457億借殼迴歸A股。至此,A股迎來了首隻真正意義上的中概股迴歸。

分眾傳媒作為“中國傳媒第一股”,在美國曾有過一段跌宕起伏的上市經歷。在2005年的一波中概股赴美上市浪潮中,分眾傳媒在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7美元,募資1.72億美元。上市之後,分眾傳媒股價一度上升至60美元之上,但從2008年起迅速下跌,最低時股價不到6美元。2011年11月,分眾傳媒甚至遭到渾水公司的強烈賣空報告的襲擊。

2012年從納斯達克退市時,分眾傳媒總估值為35億美元(約220億元人民幣),回到A股估值就輕鬆翻倍,這還沒計算日後股價上漲。最終,分眾傳媒於2013年5月完成公司私有化。

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宏達新材自2014年12月10日開市起停牌至今。停牌前,宏達新材總股本為4.32億股,經過兩輪非公開發行之後,總股本將達到64.25億股。

A股套牢股民最多的股票

中國石油(601857)這隻股票被稱為套牢股民最多的一隻股票,當年中石油被稱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這讓一幫價值投資的人都為之瘋狂,第一天開盤的時候成交額達到90多個億,但是隨後就開始了無休止的下跌。據統計,2007年有174萬人追了中石油,而且大多數的人到現在都沒有賣,他們乾脆都不看原來的證券賬戶了,死了都不賣,而且每當說起中石油的時候,他們會美其名曰“留給子孫的財產”。現在中石油又有了新的外號“散戶最心痛的股票”。

中石油跌了10年,最低谷的時候還不如汽油貴,現在終於又追上油價了,之前網上冒出了不少惡搞中石油的股市歌謠,令人忍俊不禁。其中最出名的要數 《月亮之上》之中石油篇。改編後的歌謠這樣寫道: 我在遙望,中石油上,有多少股民在被動地滑翔。昨天已忘,風乾了暴漲,我和中石油重逢在套牢的路上。資金已被套牢,股落股漲,解套的日子,遠在天堂………..輕輕的哼唱兩句還是挺上口的。

A股演技最佳的公司

業績不夠,故事來湊。炒概念、追熱點、玩跨界這類講故事的方式,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入門級技能。

以電纜為主業的中超電纜,曾在2015年發佈公告稱,子公司以1.04億元購買了28把紫砂壺。值得注意的是,這1.04億正是該公司財報顯示的上一年全部利潤。

這一巧合自然引發猜測:利潤想報多高報多高,投資者一看,這麼高,滿心歡喜啊,再一問錢呢?買紫砂了。

不久之後,為慶祝上市5週年,中超電纜又出資500萬向子公司購買紫砂壺。幾把紫砂壺在關聯公司之間來回倒騰,自然被質疑為了抹平賬目,“哪裡不夠補哪裡”。

假戲真做。

中超電纜的“紫砂狂魔”名頭叫響以後,其以“電纜+紫砂壺”兩條業務並重的戰略也隨之浮出水面。公司不以為意,還表示未來將以50億元投入紫砂產業鏈建設,更以更名中超控股的方式表明決心,順利晉升為“紫砂壺第一股”,大出風頭。

假亦真時真亦假。

為了自我證明和安撫市場,中超控股第二年就舉辦了一場紫砂拍賣會,賣品中就包括去年天價紫砂壺中的3件,共拍得2000多萬。

一頓操作之後,這家公司新聞上出現了,1億買壺的中超控股宣佈19億賣殼,上市7年大舉套現30億。

A股最貴的公司

貴州茅臺當中無愧成為A股最貴的股票。

儘管2018年的A股是一個悲傷的年份,但是對於貴州茅臺來說,則成了整個A股的定海神針。2018年6月29日,貴州茅臺的股價達到最高803.5元。但是由於整個市場的下行,貴州茅臺如今股價降至580元左右,但即使這樣仍然是最貴的公司。

貴州茅臺顯眼的不只是股價,業績也很顯眼: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97億元,同比增長38.0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57.64億元,同比增長40.12%。每股收益12.55元。

各大機構對貴州茅臺大多持看好立場,給出的評級為“增持”、“買入”等。瑞信近日將貴州茅臺股票評級從“中立”上調至“跑贏大盤”,稱其上半年業績強勁,而2018-19年每股收益15-25%的預期增速應該會繼續推動股價上漲。

A股因危害公眾健康強制退市第一股

資本市場雖然是一個金錢市場,但也應該是一個道德的市場。2018年11月16日,應該是載入A股歷史的一個日子,長生生物成為國內第一家因危害公眾健康安全被強制退市的第一股。自此A股有了“社會公眾安全類重大違法”,就會被納入強制退市的規定。

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披露長春長生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不久,長春長生再被爆出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規。這家號稱國內自營疫苗產品品類最為豐富的民營企業一時被千夫所指。

11月5日,長生生物復牌,股票簡稱由“ST長生”改為“*ST長生”。11月8日,長生生物開始漲停,緊接著一連七個漲停板,累計成交額超過17億元。11月16日,退市當天,長生生物還以3.94元的收盤價結束了一天的交易,當日漲幅5.07%,市值為38.36億元,政府的強制退市決定給博傻、炒作的資金打了一記重拳。

A股首隻跌破1元退市股

A股炒了多年的垃圾股定律在2018年的冬天都失靈了。

11月8日,由於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份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根據《股票上市規則》規定以及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作出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這意味著中弘股份成為A股首隻跌破1元退市股誕生。

11月16日,中弘股份(000979.SZ)簡稱變更為“中弘退”,進入退市整理期。30個交易日後,這家2010年借殼*ST科苑上市的地產公司,因債務危機正式被終止上市。

中弘股份“開創”A股“歷史”後,步中弘股份後塵的公司,可能要比想象的速度更快。未來在1元股掙扎的股票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