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或釋放出六大信號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19年經濟工作。一般來說,通常12月初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具有一定領先性,因而此次會議備受市場關注。

據新華社報道,會議指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等。

那麼本次會議到底釋放了哪些信號?

對此,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次政治局會議可能釋放了六大信號:

第一,相比於10月份的政治局會議,此次會議沒有再提到經濟下行壓力。而10月份的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不過,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本次會議重提“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且“六個穩”緊隨其後,穩就業依然居首,這與10月底會議“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表述一脈相承,反映穩增長的壓力仍在上升,而穩增長的核心並非穩經濟增速,而是穩就業。

第二,在部署2019年工作時,再度提到了“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李奇霖指出,這一提法有點超預期,因為10月31日政治局會議在安排下一階段工作時,沒有提及“三大攻堅戰”。從後面的政策來看確實也是如此,最近兩三個月沒有密集出臺實體去槓桿的文件,從全國高爐開工率來看環保也在放鬆。

第三,提振市場信心,強化政策底。從上述會議內容可見,“六穩”沒有變,但在這“六穩”之後,增加了“提振市場信心”的說法。“政治局會議上,通常關於股票市場的內容不多,這次會議指出‘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夯實了政策底。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出臺,包括加大對外資開放、市場基礎制度改革等。”李奇霖說。

第四,政策將更有針對性,注重實際效果。在李奇霖看來,7月政治局會議指出“抓住主要矛盾、採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10月政治局會議延續了同樣的說法,而此次會議仍延續這種說法。

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強調,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對此,李奇霖指出,未來政策執行更注重結果導向,避免之前常見的部委和地方過度執行、出臺多個文件反而使結果出現較大偏差等,具體措施包括政策更加有針對性、部門之間加強統籌、注重政策執行中的反饋等。

第五,明確指出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該提法在政治局會議上應該是首次。李奇霖認為,這和當前所處的內外部經濟環境有很大關係。而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高內需對增長的貢獻率,尤為重要。

第六,“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提法,值得關注。

會議強調,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

因而,李奇霖預計,未來或許會出臺更多的激勵相容政策,在遵守一些底線之內,如隱性債務風險,地方政府可能會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另外,令市場所關注的是,與去年底相比,本次會議淡化了樓市調控。去年底會議強調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而本次會議卻未提及。

姜超解讀稱,這可能意味著地產泡沫已相對可控,樓市調控或非2019年政策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