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病句吗?

蔡天龙


鲁迅的短篇名篇《孔乙己》最后一句话是:大约孔乙己_的确已经死了。

给人疑惑的是,"大约"和"的确"两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好像是矛盾的病句。因为,"大约"是不肯定的,"的确"是肯定的。

其实,这句话没有毛病, 也不是病句。

"大约",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里喝酒之后,一年多时间不见他来了,但又没有关于他的消息,包括短衣帮和长衫主顾,"我"作为店里专管温酒的小伙记,都没有听到人们讲起议起说起孔乙己的任何消息。

而孔乙己又是那么爱喝酒的人,长时间没来,大概出了问题。孔乙己在鲁镇人们的口碑里,只是一个给人带来一些笑声的有些酸腐的没有用的认得几个字的读书人,没有任何价值。人们对其死活根本不在意,不关心。

所以,对于长时间没有来还酒钱,喝酒的孔乙己,只能用猜测的不肯定的语气:大约。是符合情理实际的。

的确,是肯定的,确信的。因为孔乙己不会营生,又好吃懒做。为生活所迫,最后,自己发昏,偷了丁举人家到的东西,被打得半死。他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是被打断了腿,坐着铺垫,爬到酒店的,满足了最后一次喝酒的欲望。

喝酒之后,孔乙己没有去处,最后只能在饥寒交迫中默默死去,一年多没有来酒店,便是明证。这是他命运的必然结局 ,也是那个冷漠的社会,对一个没有中举的穷困潦倒读书人的戕害。

因此,作者用了肯定的语气:的确。


平野视角


鲁迅的文章40岁以下的人基本读不出味道来。鲁迅的文章有“年少读不懂鲁迅,读懂已不是少年”的说法。

比如《孔乙己》中的这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小学生都知道是个病句,“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一组词语,一会儿“大约”不确定,一会儿又“的确”地确定了孔乙己死了。

如果我们简单到底将鲁迅的这句话理解成一个病句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甚至有的人将对这句话的质疑上升到对权威的不盲从,是一种可喜可贺的精神,也是片面的一种理解。


我为什么在本文的开头就说40岁以下的人读不出鲁迅文章的味道,就是存在有人误读的担忧。

鲁迅的文章,牛就牛在不是他语言的华丽,故事的跌宕,而在于他寓意的深刻,直面人性的惨烈。

我们在讨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句子时,可能对鲁迅的其他文章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实际上,类似于这种前后矛盾、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句式,不仅在《孔乙己》中,在他《朝花夕拾》小引中也有这类的句式,“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在这句话话中,“大概”、“总要”、“算是”三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将一个满怀激情的文人过渡到中年油腻大叔时期的那种无奈、无力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的道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就是鲁迅用特有的矛盾与模棱两可的句式表达了孔乙己不可掌控的、无法预测的前途和命运,是底层人群在那个时代无助与无力生存状态的写照。


此外,我还发现鲁迅挺喜欢在文章的结尾用上这种“留白”的手法,给读者一片想象的空间。比如《从百草到三味书屋》的最后一句:“他的父亲是开锡纸店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也是一种不知究竟的推测;再比如《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用的就是不确定的疑问句。

所以,从文学的手法上来看,这是鲁迅的风格,而不是什么病句。


布谷公社


当年我学的时候,我也以为是病句,只不过鲁迅是名人,所以老师非要说这不是病句。


并且由于鲁迅的文章总被考试,难免在学生时代对其没有好印象,每次都会拿几句话出来过堂,来表明鲁迅的文学造诣不高,其中一句就是这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直到最近没事儿干再看《武林外传》的时候,我才忽然发现,里面有一句话和这句话在形式上有些类似,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表现手法。


可能有人会说怎么鲁迅和《武林外传》能扯上关系,没关系,我和大家仔细说说。


这一集是《武林外传》的第49集,讲的是一个报社记者来采访莫小贝这个五岳盟主,但实际上这个记者却听风就是雨,胡编乱造,其中有一个桥段,这个记者想通过白展堂的话“诬陷”莫小贝。

以下是对话:

记者:莫掌门的功夫,都和谁学得啊?

白展堂:她(莫小贝)有什么功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记者便开始写:由于天资聪颖,莫掌门自幼就掌握了武学的真谛!

当然,记者这么“胡说八道”,根本就不是白展堂了解的事实,但是这也算夸莫小贝,所以白展堂也没有斤斤计较,只是说了下面一句话:

大家仔细看看,虽然“有点儿极不靠谱”,看起来也是个病句:

极不靠谱,就是非常不靠谱,怎么能用“有点儿”来修饰呢?

但是宁财神这句话,把白展堂的心态就表达出来了:我知道你(记者)说这话特别不靠谱,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说莫小贝好话,所以我也就心里能接受,这个“有点儿”极不靠谱的“有点儿”,其实就是因为记者说了好话,白展堂心里算是认同了。


《武林外传》中的很多台词都挺有意思,大家也可以在重新看一遍这一集,很有意思,个人认为比今天的很多台词好很多。


我们再说回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如果和白展堂这句话说的场景联系起来,大概就能有类似的的感觉吧:

实际上大家并不在意孔乙己死不死(因为实在无所谓),所以想到孔乙己都是凭印象,所以第一个此用的是大约——就等于白展堂说的那句“有点儿”

但是回想起来,孔乙己很久没出现了,并且联系之前的情况,孔乙己死的概率应该高很多,所以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确定了,变成了“的确死了”——等于白展堂那句“极不靠谱”。


连起来的效果,看起来是一个病句,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对于说“有点儿极不靠谱”的白展堂来说,他的矛盾是:对记者说的莫小贝自学武功的事实不认同,但是对记者夸莫小贝是认同的(毕竟自己人嘛)

对于《孔乙己》里的作者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描绘的矛盾是:对于孔乙己的死(理性)认为是可能性很大的,但是对于孔乙己的死(感性)上并不关心,甚至不愿意费脑子去想。


不把鲁迅看做是神,就把他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作者,这句话的水平,不低于宁财神在《武林外传》对每个人设计的台词。


所以,个人到今天为止,并不认为这是一句病句。


有时候,我们自己没有遇到一些东西,可能很难体会,仅此而已。


多年之后,才觉得鲁迅先生的可贵。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作者就是在制造矛盾冲突,所以我们读起来很矛盾!“大约”是时间副词,不十分确定的意思,“的确”是肯定句,表示十分肯定。“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如果直接读起来的确(真的)有点矛盾。《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的,我理解的意思是:“因为我很久没有看见孔乙己了,但是又不确定,这么久了,他应该真的是死了。”

我们再来看看《孔乙己》完整的那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小伙计(作者)是很久没有看见孔乙己了,但又不确定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用了一个破折号(破折号就是在思考问题),在思想斗争了很久之后,最后肯定的认为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其实作者在写孔乙己的时候,内心也是矛盾的,和我们现在一样。所以,才有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作者在结尾的时候用的那句话,就是在制造矛盾冲突。如果全句用

肯定句,说孔乙己肯定死了,但是小伙计又没有听见孔乙己的死亡的消息,也没有看见对方的尸体。孔乙己只是很久没有看到而已,无法证明他真的死了。如果全句用否定句,说孔乙己没死,但是都年底了孔乙己还没有出现,欠的钱还没还。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作者也在作思考。反正,用肯定和否定都不妥。所以说,作者在制造矛盾冲突,我们读起来也矛盾。

不过从《孔乙己》这篇文章来看,鲁迅作为文学大师真的是用了心的。普通人绝对做不到,一篇文章还深思熟虑。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看,作者估计和我们一样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留下了一个悬念,让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孔乙己那么久没有出现了,也许没有死,也许真的是死了。无不敢确定,但也不敢否定,难道不是吗?


谋士说


当然是病句了。



现代汉语里就没有这样的用法。明明错了就是错了,解读得再精彩也是错的。

鲁迅并不是绝对不犯错的人。他要表达出你们所解读的意思,完全可以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为什么要用病句。就是为尊者讳。鲁迅先生在天有灵,看到你们这样自作聪明,一定会摇头苦笑的。他这个错,是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不丢人。

所以,大胆的指出,他错了。他完全可以这样写:孔乙己一定是死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意思就是:封建的躯体早就腐烂了,但是妖孽的魂魄会久久不散。为鲁迅先生解读和掩饰的读者们,你们对权威的过分敬畏的态度对文化的进步毫无益处。

又或许,你们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孔乙己了,也想要学孔乙己“回字的N种写法”,去作“病句的N种解释”吗。

言重了。多包涵。


独钓寒江


不是病句,而且这句话还点睛,很妙!

看原文结尾部分





分析

这句话的主干是“孔乙己死了。”而“大约”和“的确”是起修饰作用。

其中,“的确”是修饰“死了”,对“孔乙己死了”表示肯定。

为什么?(看图片原文)

孔乙己很久没来店里,还欠掌柜19个钱,后来又被人打断了腿。最后一次来店里,孔乙是用手来的店里,已经不成样子了。之后,再也没看到孔乙己,他还欠着掌柜19个钱。



结合前面孔乙己的所作所为,鲁迅先生断定孔乙己肯定会死。因为:其一,他的做事原则太古板,成天只知道之乎者也;其二,有些文人的气概,但是没有生活能力;其三,腿被打断了,生活能力丧失;其四,欠掌柜的19个钱,很久都没还了,而按照他的性格,是会还的。

而“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先生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现在也就是1919年3月,从最后一次见孔乙己到这个时间点没见,不知道他具体的情况。也许他死了,也许他没有死。具体无从考证。所以是“大约”。

也就是孔乙己一定会死,是否是在这一时间段内死,无从考证。

总上,不矛盾。


非常茴香豆


此说不是病句,有很深的含义,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一个大约,一个的确,其中含义巨大!

孔乙已可以代表一个人,也可代表当时的迂腐的知识分子,大约死了,不明确,落后思想代表大约死了,但照先进思想的出现,要经过一段过程,过程后的确死了!

这充分证明,先进思想进入要一个过程,不是一绰而就,也就说孔乙已这种思想大约死了到最后的确死了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老一辈作品,越读越有味,年轻时读不懂,后才解其中味,随着年龄增加,过去不懂的东西渐渐懂了

随着年龄增长,应该多回味过去读过的书,包恬学生时的教课书,回过头来再读,很有意思!


王辉


“大约"是作者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孔乙已的死,但是,从孔乙己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情形来看,他必死无异,所以作者又用上“的确"一词。这句话是对吃人的社会,最有力的控诉,字字如刀,直刺吃人社会的心脏!

类似的句子在鲁迅的作品中也有,比如有一篇文章叫《为了忘却的纪念》,既然“纪念",为什么又“为了忘却”呢?只不过为了表达作者愤怒的情绪而己。





红雨随


鲁迅这句话不存在语法问题。更不能说是病句。同一句中出现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大约和的确。要说有毛病,那也是属于词语问题,同语法问题不是一个概念。可事实上,认为这句话有矛盾,是没有正确把握每个词汇的指向差别。我的理解是:的确和大约修饰的对象不一样。“的确”一词是修饰“死了”的,意思是孔乙己真的死了。而“大约”一词,不是直接修饰“死了,”不是说孔乙己大概死了,而是修饰“的确死了”这件事的,意思是说,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件事,只是“大约,”并非“的确。”所以只要知道大约和的确这两词语修饰对象不一样,大约指事,的确指人,鲁迅这句话既无词语问题,更不存在语法问题,也就不会有疑义的了。


老马1679696


怀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不盲从名家,不因崇拜或对方的名气而无条件归化。怀疑是精神独立的发端,自我意识的确立。


鲁迅《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不是病句?判定很简单,但要知道判定的方法,这个很重要。它带引出得三个重要命题,必须要提。也借以重温鲁迅此文。

从此句话本身分析,“大约”是不确定的趋向认定,“的确”是对最终结果的确认。

首先引入矛盾认识论,它们是互相矛盾的,连接成一句话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矛盾体。矛盾体是由内部两个因素既对立又统一而构成的完整体。

其次,可以继续引入主要矛盾领导次要矛盾,并决定事物性质的决定论,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形式看内涵,不可忽略对事物内涵本质的发掘。

再次,可以引入万事万物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看问题的认识论,因此不能断章取义,需要联系里外前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回到这句话来具体分析一下,孔乙己代表着从没落必然走向死亡的腐朽科举制,以及它造就出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肉体的灭亡,不必亲见,正是可以推测到的,“大约”,表示并没有亲眼见到,“的确”,表示死亡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的推定,一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旧时代制度携旧知识分子一同失去立足之地,共赴灭亡的命运。一是根据眼中的孔乙己自身生存条件与肉体的逐渐损毁,而至于死亡的临界点。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代表着鲁迅通过描述孔乙己被科举戕害的个人遭遇,与肉体速死的命运,来暗示与盼望,造成这许多类似人间悲剧的旧时代与旧制度,它们速死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