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宋跃,四川省双流区双流中学教师。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到昆明,不能不去的一个地方,是西南联大旧址。

西南联大旧址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不在云南大学,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云南师大的正门高大雄峻,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是大门正中是“云南师范大学”几个大学,右侧是朱光亚题写的“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左侧是“学高身正,明德睿智”“刚毅坚卓”两排字,前者应是云师大的校训,后者则是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非此四字不能道出联大的艰苦卓绝、刚正勇毅。每一个教师的南迁史都是一部辛酸史,他们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忍讥挨饿,克服重重困难,到边远的地方从事教学工作。还有一部分教师带着学生从湖南步行,穿越几个省到达云南,其艰苦程度,非亲身经历者不能体会。作为学生的查良铮(穆旦)参加了“文化远征”的全程,目睹了民众的觉醒,写出了《赞美》这样的诗歌,唱出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醒来”的时代主旋律,这段经历为这位伟大诗人的成长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进入正门,沿着大路行进,远远地就能看到右手边有一尊高高的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右转沿红烛路行走三十来米,左转可见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大牌匾,即进入了联大旧址。右手并排立着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塑像;左手边是教室,木质建筑,铅皮屋顶,带书写桌的木凳,应是在旧址上重建的,条件比当年好得多。学校对外开放,专门从学生当中招聘人员讲解联大的历史。教室后边上一个台阶,就是著名的由冯友兰先生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此碑文与陈寅恪先生的王国维纪念碑文齐名。陈寅恪先生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千古高论,冯友兰先生则高度概括了西南联合大学存在的价值意义。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地盘并不大,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走完。可就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却创造出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其原因何在?实在引人深思。稽之往事,察其大略,无外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和”。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以平。”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蒋梦麟、张伯苓相继离开联大到重庆就职,重任就落到了梅贻琦的肩上。蒋、张二先生的“让”,梅先生的“公”,共同造就了联大的“和”。清华大学有庚子赔款,经济状况好于北大、南大,但梅先生一视同仁,不分三六九等,故三校之教师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由此想到梅先生的两句著名的话,一句是:“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联大有陈寅恪、吴宓、金岳霖、冯友兰、钱穆、赵元任、刘文典、叶企孙、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出一长串,而且任何一个拿到世界知名大学都毫不逊色。如此众多的教授齐聚一校,不能不说是学生之福。就以我曾就读的西南师范大学而言,一个吴宓足以撑起一所学校的门面,尽管吴宓早已去世,但说起西师,就不能不说吴宓,每一个人都以知道一些他的故事为荣,如果一个西师的学生,你不知道吴宓,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西师的。第二句是:“校长是带领校工给教授搬凳子的。”以校长的身份给教授搬凳子,那是自掉身价,可梅先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他身先示范,所以他能带领三校的师生员工和衷共济,度过战火纷飞的艰难时期。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二是自由。联大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们自编教材,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联大用教育部颁发的统一教材,遭到联大老师的集体抵制。冯友兰先生著文予以逐一反驳,条分缕析,理甚详明。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们不努力,拿着发黄的教案就讲一辈子。老师们都以讲授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荣。最著名的是陈寅恪,他说,前人讲过的他不讲,别人讲过的他不讲,以前讲过的他不讲。陈先生上课时,不仅有学生,连吴宓、冯友兰、朱自清这样的教授都坐在教室里听。有时候,一学期同时开几门相同的课,让学生去自主选择听谁的课。如中国文学系的“国文读本”就由罗庸、朱自清、浦江清、王力等教授同时开,任何一人所讲的与别人的都有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既给了学生选择的机会,又让教授们互相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有甚者,刘文典先生在月下讲《月赋》,闻一多先生“痛饮酒熟读《离骚》”,讲课总是要拖到黄昏之后,而且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抽烟。梅校长对教授们的自由散漫持宽容态度,并不加以干涉。学校聘请28岁的华罗庚、钱钟书为教授,也没有人说他们太年青,只要有能力,年龄不是问题。当然,学历也不是问题,联大聘请沈从文为教授,虽然有人认为他只有小学学历,但因为沈从文写作上确实有过人之处,还是聘为教授。

三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联大的老师虽然秉性各异,主张不同,但爱才之心是一样的,他们都以培育人才为己任。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在联大的学生中征兵,梅校长的儿子女儿可以去从军,但那些最优秀的人才不可以去,如杨振宁、李政道。因为这些人要等到抗战胜利之后从事国家的重建工作,就像当年拿破仑不让军校的学生上战场一样。老师们深知身上担子的沉重,丝毫也不敢松懈,除了准备教学的资料之外,可以说每一位老师都没有闲着,都在著书立说。在战火硝烟中,在饥寒交迫中,在经常要跑空袭的危难中,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金岳霖的《论道》、吴宓的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纲》《欧洲文学史大纲》《文学与人生》等大批奠基性论著相继诞生。这些作品又成为老师上课的内容,让学生时时能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学生也深知自己身负的使命,潜心向学。短短的八年,西南联大培养出了无数的优秀学子,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邓稼先、赵九章、郭永怀、朱光亚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共92人。联大毕业的学生中,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是著名诗人,汪曾祺、宗璞是著名作家,许国璋、许渊冲是著名翻译家。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西南联大的成功,还得力于教授的严格要求,学校重视基础教育,教授治校,宽进严出等等。但我认为,主要的还是以上三点。

钱学森去世之前,曾致信温家宝总理,问到为什么建国六十年没有培养出大师,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借鉴西南联大的一些做法,或许能够略为改变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一切只看分数,不要忽视“人”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社会实际锻炼能力,也许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往期精选】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心悦文摘》旨在收集发布精品美文,品读原创佳作,陶冶心灵情操,分享人生喜悦。诚挚欢迎全国各省、市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授权转载发布原创佳作!

顾 问:宋 虹、莲心儿

主 编:临湖听涛(365542666)

1、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3、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5、稿酬核算期限为8日(自发布之日起8日内),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所有。

「散文」西南联大旧址行思录/宋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