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現在火爆了嗎,你如何看待古典詩詞?


現在火爆起來的那不叫”古典詩詞“----甚至都不能算作是詩詞。

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是以文言為表達形式的、同時講究一定聲律的文學題材。所以古典詩詞非常關鍵的兩點就是文言底子、聲律基礎=====而這兩點,後者還好說,前者是需要長時間的文言學習才能掌握的較為熟練。

但現在所謂“火爆”了的古典詩詞,幾乎都不能被定義為”古典詩詞“。寫詩的人什麼都不懂,寫的東西你還能期望有什麼層次?越是這群什麼都不懂得人,越喜歡發一些稀奇古怪的句子,藉以冒充“古典詩詞”,但可怕的是-------似乎很多人都被洗腦了,覺得詩詞是不用學的,隨便寫就好了.....

當然,這部分人也是扎堆出沒的,大家都想當天才,又不肯學習。所以我寫幾個渣渣你捧一下,你寫幾個渣渣我捧一下,本來是自娛自樂的消遣,結果吹的久了,竟然都開始相信自己就是天才了,寫的就是“好詩”了......然後每到一個網站,每到一媒體平臺,都要發幾遍自己的“大作”,被噴就惱羞成怒,曰“詩詞講什麼格律,要談意境,懂不懂意境?”云云。

哪如何分辨?目前來看,市面上的”贗品“分為兩種:

第一種,連格律都不懂。


第二種,只懂一點格律。

前者完全是覺得七個字放在一起就詩了,後者是覺得平仄對了就是詩了。--------而這種是非常有市場的,因為讀者也不懂什麼是好壞,但他們看的懂這些贗品講的啥,便覺得好。這大概也是古典詩詞落寞的原因吧。

回到題目,現在所謂古典詩詞的”火爆“,實際上只是沒落的表象而已。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把古典詩詞沒落的根結歸納為“庶民的勝利”,這點是非常精闢的。

為什麼?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話語權的稀釋。文學藝術的語言在古代來看,是“專業語言”,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文盲不識字,所以話語權掌握在文人們手上;但現在普遍識字率高,文學藝術就淪為最沒有門檻的學科,因為他的語言已經普世化了,話語權不再是看誰水平高,而是看哪一方人多了......因此,對於古典詩詞的定義就變成了現在誰都能扯幾句的狀態了-------但如果是數學,不懂的人你敢高談闊論?------因為數學物理等理科還是有專業語言。

以上,便是我對目前的古典詩詞以及真正的古典詩詞的看法。


無聊到巔峰


古典詩詞,火爆談不上。但是現代人愛詩詞的人不少。尤其是古體詩。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


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

有一點很受爭議,有時候為了對仗平仄工整,選字方面較難如意,意境一字千里。這便會被評平仄不符,出律等。


個人認為,若完全被平仄限制,好的詩句會很少,約束了思維。這很矛盾,所以出現了這種情況,喜歡詩詞的人,不會完全拘泥於平仄。

古體詩不會火爆也是這個原因,太拘束。現代詩、自由詩被推崇就是因為文字隨心、隨情,很自在。


清心一棧


自從大清朝的男人剪去辮子,長馬褂換成了中山裝,舊體詩詞似乎就已經徹底死去了。時代不同了,事景不同了,習慣也不同了,想恢復舊體詩詞往日的璀璨與繁榮,不太可能。



唐宋巔峰之後,舊體詩詞漸入低谷,到清朝中期又迎來一個小高潮,一時詩人詞人輩出,水平也有大幅提升,也就是學界常說的清代詩詞中興。據統計,260多年的大清王朝,舊體詩詞創作的存世數量,竟然超過歷朝歷代的總和。那時的舊體詩詞氛圍,也許才能勉強稱作是火爆。



民國之後,除了毛偉人,誰敢說自己是有足夠分量的舊體詩人?恐怕碰壁和噓堂也是不敢的。舊體詩詞的沉淪,本就是歷史新陳代謝的規律和趨勢,難以逆轉。

詩詞大會是一種嘗試,但本質上並非繁榮詩學,而是消費詩詞。近年來,少兒各類國學培訓事業的興起,說到底也只是消費市場的繁榮。源於中國人骨子裡的詩詞情結,許多詩詞網站、詩詞傳媒好像詩人很多、詩風很濃,但大多還只是對舊體詩詞的解構與消遣,根本稱不上什麼火爆。



能把舊體詩詞薪續下去,就是好事,如果談詩詞繁榮,恐怕太難。


抱庸齋主


古典詩詞是詩歌大國的瑰寶。在今日頭條,一統天下的自由詩有點失落,而古典詩創作有重登詩歌殿堂的復興之勢。

乘著《中國詩詞大會》的東風,詩歌愛好者又開始重新回望傳統。國學漸漸升溫,詩詞慢慢復興。據專家統計,在當今詩壇上,創作古典詩詞的人數,已經遠遠超過詩詞鼎盛的唐宋時代。群芳奪目,百家爭鳴,已成令人歎為觀止的局面。當然,舊體詩詞唯一的不足之處便是:缺少當代公認的經典作品。這個當然靠古詩詞的創作者團結努力了。


創作古典詩詞,唯一能超越古人的偉大詩人毛主席,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毛主席詩詞傳播海內外,享譽世界政壇和文壇。我收藏有五種版本的《毛澤東傳》,其中美國版本的作者羅斯·特里爾說:“毛澤東是一位領袖,軍事指揮家,共產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法國政壇前總理也評論,“毛澤東不是一本書讀到老的人,他在這些簡短詩歌裡表達的思想,不受教條辭藻的束縛,他用簡單的形式,表現深刻而生動的革命題材”。法國漢學家甚至稱毛主席是東方詩神

在我國,詩聖杜甫的詩歌被稱為史詩,其實毛澤東詩詞也是詩與史的結合,其內容更超越了古代詩人和當代詩人。作為學習古典詩歌的愛好者,我深感在繼承古人詩詞的同時,學習主席詩詞對創作也很有幫助。

江山代有新韻出。由於語言會隨著時代變化,詩詞的音韻也要追隨時代的變化才能發展。詩詞的創作,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

而推動舊體詩詞向當代詩詞轉型的成功典範,當屬天才詩人毛澤東。主席雖然只有幾十首作品,但詩不在多而貴在精,主席詩詞堪稱是一座有待開採的詩詞寶礦,而且要研究學習的方面太多。在下列舉其對平仄聲韻的革新便可見一斑。

1·毛主席在詩詞創作中,為了避免以詞害意,會不惜突破和改革舊體詩詞的格律。這在平水韻忠粉看來,無疑是破了老祖宗的規矩。比如,主席“題廬山仙人洞”一詩中“亂雲飛渡仍從容”句中的“仍從容”是三平調,但為了內容表達的需要,主席並未將平聲字“仍”換掉,硬改成仄聲字。

2·在押韻方面,為了不以詞害意而不按韻書押韻方面,主席也有不少改革。如《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未按詞牌韻書的要求押韻,第五字“桂”當平而仄。有興趣者可對照韻書觀看。篇幅所限,往後再加論述。

近來學習主席詩詞,感覺其詩史結合的高度,令人歎為觀止。附上習作一首,算是心得體會。

————《馬背詩人毛澤東》————


萬里長征請長纓,白龍馬上作龍吟。

聲聲槍炮敲詞韻,陣陣硝煙點詩情。

井岡山上笑敵遁,鼓角聲中頌紅軍。

戰地黃花詠芳馨,霜天贊秋更勝春。

雪山攔馬踏意境。赤水拍岸調仄平。

原馳蠟象繪遠景,指點江山賦雄心。

雄師渡江意猶興,快馬加鞭把京進。

蒼山如海湧日輪,詩人聲震天安門。




默金cc




朱如蒼


古體詩現在比較火,主要是“今日頭條”給了大家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對此作為一名愛好者向“頭條”表示感謝。說今天古體詩比較火,也僅限於部分群體。比如,上班族,離退休人員,部分學生,文化群體,教師等。因為,古體詩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國學的基本常識,古典詩詞歌賦的底蘊,和一定的語言,詞彙的想象力,五言七律的平仄常識等,相對現代詩有一定難度。但是,古體詩的韻味,詞句的修飾和想象力,及表達情感的“含蓄”力,也是現代詩難以比擬的。當然現代詩有現代詩的長處,古體詩本身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在此不再贅述。

欲談風花與雪月 ,

放歌山水縱情懷,

施展才華何處去,

今日頭條請君來。


詩書棋酒


古典詩詞火爆了嗎,你如何看待古典詩詞?

自從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文字商刻甲骨文,漢描竹簡,活字印刷筆談,之後古人又精製了宣紙端歙,從此記錄著各朝的傳記,其中各代中也應運而生了很多詩詞典著。在下傳中又經各朝代文客臨摹精檢,也可以說篡改成適宜某一時段的。通稱古典。說白了。一篇文章經過多人轉抄,字斟句酌時人們尚能保持原字原味。但有個成語叫文人相輕啊。指不定某人轉抄下線時,覺得某個字或某句話不咋的,或許無心時的大意錯字。也就是說有時的在當時風行,過了些天就已顯不適了,那最好就是改改。不過夲色不會變,特色倘在,但有些味了。誰敢說現在正版的古典詩詞是哪個那個原版嗎。不可能敵。任何人頭幾天說的一番話,過些天讓他一字不捺地說上不要多隻須一分鐘,但要排除刻意的咋樣。這個世上沒有人大方的過目不忘。那麼古典詩詞火爆了沒有反而被各種打著綜藝幌子什麼的淹沒了。除了不常見的詩詞會也沒多少人問聞。相反地像小品搞笑的沒啥含量的卻總能讓人愉悅。扯了半天也沒啥好說的。至少古典詩詞,今日頭條上翻翻還能看到,火爆不火爆至少會存在國家檔案中不會丟失,幹萬不要像人家博物館付之一炬


在人間2244850284


明確的說,古典詩詞不是火爆了,而是正逐步走向沒落。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娛樂方式。古典詩詞大多是圈內每個人的業餘喜好。沒有哪一個人是靠詩詞吃飯或發財的。雖然可能有一點稿費收入,但要憑它養活家人是不可能的。

現在頭條寫詩詞有收入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是給頭條打工的義務勞動者。他們的收穫就是完成了業餘愛好,自己的作品不論好壞都有地方發表。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滿足感。

現在頭條上寫詩對聯的好像不少。但對於十幾億人的泱泱大國來說,畢竟微乎其微。

古典詩詞的沒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其他娛樂方式的衝擊。譬如電視,遊戲,唱歌,跳舞等。

我認為古典詩詞有很大程度也是一種文字遊戲,而且難度較大。不會完全被人們所掌握。只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是不行的,人們的天賦,興趣愛好,社會經驗,社會知識等也佔很大的份量。

古典詩詞畢竟是中華文明古國的精華,值得人們大力繼承和發展。所以提倡鼓勵學習寫作古典詩詞,應該是我們每個人的社會責任。


西瓜小品笑


我想這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底蘊,沒有火爆與沒落之分。在當下只是純粹看個人的喜好與否,起碼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它的,它的咬文嚼字,它的精煉扼要,它的優美深邃……深深的吸引著我們。放下沉重的枷鎖,於悠悠的傳統文學長河裡倘佯,何其樂哉。


瀟湘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