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詮
《曲苑雜壇》創辦於1991年,這檔經典的綜藝節目曾經是央視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只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綜藝節目形式開始增加,而很多傳統藝術開始陷入低谷,《曲苑雜壇》這檔主要展示傳統曲藝的節目在沒有優質內容支撐的情況下,只能在2011年與觀眾告別了。
“相聲、小品、魔術、雜~~~技,噔噔、噔噔,評書、笑話、說唱藝~~~術,噔得楞噔楞地咚,東西南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啊啊啊啊啊壇,曲苑雜壇”,這段音樂一響起相信就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正如片頭曲唱的那樣,《曲苑雜壇》的主要內容就是這些傳統曲藝、魔術、雜技等作品,在當年只有這檔節目能夠將這些看似雜亂的作品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組成一檔綜合性節目。這種新穎的節目形式迅速得到觀眾肯定,收視率也是一路飆升。
《曲苑雜壇》曾經是侯躍文、石富寬、李金斗、笑林、田連元、單田芳等知名藝人展示的舞臺,也捧紅過學藝的洛桑、擔任劇務的鄒德江、放驢的於小飛等後起之秀,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觀眾的欣賞品味有了極大分化,選秀和真人秀等新興綜藝節目受歡迎程度明顯提升,而傳統曲藝卻在傳承和創新方面遭遇危機,由於老作品早已失去市場,新作品遲遲難以推出,在這種背景下《曲苑雜壇》的內容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沒有優質內容支撐的《曲苑雜壇》收視率開始嚴重下滑,最終只能黯然停播了。
(LS)
捕魚小分隊
知道《曲苑雜壇》的觀眾估計已經不小的年齡了,從91年開始直播到2011年停播,整整20年的時間。但是,沒能像別的綜藝一樣的繼續下去,多少有些遺憾。
畢竟,央視的《正大綜藝》至今還是很火熱的。
那麼,這檔節目為什麼停播了呢?
且聽我一一的道來
說到《曲苑雜壇》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汪文華。正是她一手創辦的這個節目,當然這個節目也是在她的手中滿滿的失去了光環,逐漸被淘汰。
為什麼說成也汪文華,敗也汪文華呢?
成的原因在於,她的敢於創新和突破。在那個娛樂項目積極匱乏的年代,她用一檔節目吧所有的曲藝都籠絡到了一起。使得各行行業的從業者有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舞臺。當然,另一個綜藝舞臺是倪萍主持的《綜藝大觀》。不過,後者更像是個綜藝類的晚會。
《曲苑雜談》則不同,主打的是相聲、小品和魔術、雜技,這四類的曲藝可以說都是極具有看點的曲藝形式。正因為這一點,《曲藝雜談》迅速的積累了一大批的鐵粉。演員們也賣力,在這個舞臺上也湧出了諸如洛桑、韓蘭成、於小飛、鄒德江等相聲、小品新秀。他們能在這個舞臺上走紅,《曲苑雜壇》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可能這個節目捧出的新人會越來越多。直到洛桑意外的離世之後,鄒德江、韓蘭成之流很難頂起這檔節目。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獲取娛樂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這檔節目也逐漸的沒落了。
敗的原因一方面是節目形式的老化。特別是在後期雜技類的節目過於密集,反而已經提不起人們的興趣。另外一點就是汪文華說的新興的選秀類節目的興起,也對《曲苑雜壇》產生了強有力的衝擊。
再加上汪文華本身的主持風格的單一,簡單的報幕式主持使得這檔節目不再具有生命力。你可以對比一下華少金舌頭的主持風格就明白一二了。
被淘汰很自然
畢竟,在央視寸土寸金的環境下,一檔不再受觀眾喜歡的節目是沒有必要存在的。
至於有的人說是姜昆背後作梗,這個實屬臆測,毫無根據之言,不信也罷。
蜜桔娛樂
1991年《曲苑雜壇》在中央電視臺正式開播,曾經一度風靡一時,收視率及口碑都非常高,更是捧紅了小品明星洛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看過這個節目,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曲苑雜壇》就沒有了,為什麼突然就停播了?
《曲苑雜壇》是在2011年停播,一共持續播出了20多年。說起停播的原因,汪文華的回答是“節目跟不上形勢了,現在都喜歡選秀,傳統節目沒人看了”。可以看出,汪文華對這件事還是很惋惜的。
說起《曲苑雜壇》不得不說一下汪文華,她是節目的製片人、導演、主持人。可以說《曲苑雜壇》是汪文華一輩子的心血,也是一輩子的榮耀。
不過,汪文華的回答只能說是對了一部分。節目跟不上形勢,是真的。在央視這個大舞臺上,從來都不缺少好的欄目,《曲苑雜壇》能夠持續播出20多年,也實屬不易,這與節目的宗旨是分不開的。通過小品、相聲、評書、雜技、魔術等節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確實吸引了觀眾。可是,社會形式在變,觀眾興趣在變,節目跟不上如今的新形勢,收視率持續下降,必然會遭到停播。
汪文華也有不對的地方,並不是觀眾都喜歡選秀節目,不喜歡傳統欄目。而是《曲苑雜壇》太過與陳舊。演員老舊、節目內容陳舊、都缺少新意,後期更是以雜技為主,難以吸引觀眾。我們看到《相聲有新人》《歡樂喜劇人》等節目,也都有很多傳統藝術在裡面,觀眾卻非常喜歡。
不過,《曲苑雜壇》作為一個每週一期的欄目,能夠播出20多年,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如今停播了也算是把一代人美好的回憶保存起來了。
雨天論娛樂
提起央視一姐,很多網友——特別是90後年輕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董卿、朱迅、周濤等人。但其實很在九十年代,真正的央視一姐當屬汪文華老師,一手策劃、導演和主持了《曲苑雜壇》這個紅遍大江南北、風靡一時的曲藝類節目,也捧紅了許多演員,如題中提到的洛桑、買紅妹、於小飛等,以及鄒德江、韓蘭成。甚至是笑林、李國盛、田連元、單田芳、侯耀文、石富寬、李金斗等評書相聲名家,都和《曲苑雜壇》有很多交集。
可惜在2011年10月13日《曲苑雜壇》宣佈停播了,成了幾代人的一個美好記憶,令人扼腕嘆息。至於停播原由,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節目老化跟不上時代,有人說是捧紅的明星隱退導致,更有人說是姜昆“阻撓”導致,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其實早在2010年央視三套改革,汪文華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節目跟不上大形勢了,現在都流行選秀,傳統節目也沒什麼人看,就得被擠下去了 。加上汪文華工作調動,逐漸淡出熒屏,節目收視率又一路下滑,停播是在所難免了。
應該是汪文華老師的“跟不上時代步伐”之說還是比較客觀的。也確實,隨著世紀初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數字電視流行,許多更加貼近新時代觀眾審美觀的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曾經以雅俗共賞、不拘一格、推陳出新為鮮明特點的《曲苑雜壇》,在經歷了二十年之後,變得有些蒼老過氣了,無法再捕住觀眾的視線。
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自然規律吧。畢竟,八年前曲藝微觀環境已然變化,“曲藝迴歸小劇場”以悄然興起併成為一種趨勢,電視曲藝自然而然成了雞肋,不放棄也難。
“
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藝術,東西南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這首耳熟能詳的開幕曲,註定只能成為美好回憶了。每每想起,那些曾經熟悉的面孔,依然清晰可見。那些曾經令觀眾賞心悅目、輕鬆幽默的節目,依然回味無窮。但也恰恰是這首歌曲,成了2005年姜昆批評《曲苑雜壇》“倒字”的由頭,引發了一場口水戰。所謂“倒字”就是這首開幕曲把“相聲”唱成了“響聲”、“小品”唱成了“小萍”,“這是錯誤的,容易讓人以為曲藝就是這麼唱的,其實曲藝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姜昆如是說。
感覺有點雞蛋挑骨頭的味道,但欄目組還是很快將開幕曲改了。可是,在“曲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姜昆依然揪住辮子般公開批判一番。這是為何呢?
一向低調、少接受媒體採訪的汪文華,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此前,姜昆曾經為網絡相聲一事找到《曲苑雜壇》,希望央視在宣傳等方面給予支持和配合,但遭到了拒絕。“節目是屬於國家電視臺的,我們不能濫用央視權力為個人樹碑立傳,也不會被個人口味左右。他可以通過打報告等形式尋求合作。”汪文華說。
看到這些,不得不為汪文華老師的理念點贊,不愧是“金話筒”獲得者。反觀其他人的一些言和行,實在不敢恭維,只能留給網友去評論了。
岑詮
《曲苑雜壇》可以說是幾代人的回憶,這個節目自1991年開播直到2011年停播歷經了20個年頭,對於它的停播原因總製片人汪文華也只是給出了跟不上時代的解釋,對於這個解釋很多觀眾不願意接受,於是坊間便有了很多關於這個節目停播的傳聞。
其中傳的最多的便是汪文化受到了排擠,其實小編覺得這些傳言的可信度都不太高,《曲苑雜壇》停播的真正原因可能就是去汪文化所說跟不上時代了,畢竟這個節目播了20年了,節目的形式一直都沒有變過,而在這個節目停播之前,很多新穎的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都很高,《曲苑雜壇》的收視率卻逐漸在降低。
《曲苑雜壇》當初開播之時收視率可謂是高的不得了,它的節目形式獨特吸引了觀眾,它不拘泥於某一種曲藝,我們在這個節目中可以看到很多曲藝類型,如小品、相聲、雜技、笑話等,相信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一定還記得開頭的那首主題曲的歌詞: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藝術,東南西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曲苑雜壇。
《曲苑雜壇》當年也捧紅了一些草根明星,如洛桑、放驢小子,這個節目簡單質樸,製片人兼主持人的汪文化追求的就是以節目內容為主,她在主持這個節目時說話極少,這一點是很多觀眾欣賞的,因為大家看慣了那種主持人喋喋不休的綜藝節目。
說起汪文華,她的人生也充滿了傳奇,她本是軍人出身,1974年汪文華參加了中國解放軍,隨後又考入了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後來從部隊轉業後的汪文華到了中國中央紀檢委工作,本來有著一份大家都很羨慕的工作的汪文華在1991年突然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於是她進入了央視電視臺,策劃了節目《曲苑雜壇》。
總之,我個人覺得《曲苑雜壇》並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停播的,這個節目多半就如汪文華所說,節目形式跟不上潮流,收視率也逐漸降低,於是這個陪伴觀眾20多年的節目就這樣停播了,而它也成了幾代人回憶中的經典節目。
草根說電影
《曲苑雜壇》可以說是幾代人的回憶,這個節目自1991年開播直到2011年停播歷經了20個年頭,對於它的停播原因總製片人汪文華也只是給出了跟不上時代的解釋,對於這個解釋很多觀眾不願意接受,於是坊間便有了很多關於這個節目停播的傳聞。
其中傳的最多的便是汪文化受到了排擠,其實小編覺得這些傳言的可信度都不太高,《曲苑雜壇》停播的真正原因可能就是去汪文化所說跟不上時代了,畢竟這個節目播了20年了,節目的形式一直都沒有變過,而在這個節目停播之前,很多新穎的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都很高,《曲苑雜壇》的收視率卻逐漸在降低。
《曲苑雜壇》當初開播之時收視率可謂是高的不得了,它的節目形式獨特吸引了觀眾,它不拘泥於某一種曲藝,我們在這個節目中可以看到很多曲藝類型,如小品、相聲、雜技、笑話等,相信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一定還記得開頭的那首主題曲的歌詞: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藝術,東南西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曲苑雜壇。
《曲苑雜壇》當年也捧紅了一些草根明星,如洛桑、放驢小子,這個節目簡單質樸,製片人兼主持人的汪文化追求的就是以節目內容為主,她在主持這個節目時說話極少,這一點是很多觀眾欣賞的,因為大家看慣了那種主持人喋喋不休的綜藝節目。
說起汪文華,她的人生也充滿了傳奇,她本是軍人出身,1974年汪文華參加了中國解放軍,隨後又考入了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後來從部隊轉業後的汪文華到了中國中央紀檢委工作,本來有著一份大家都很羨慕的工作的汪文華在1991年突然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於是她進入了央視電視臺,策劃了節目《曲苑雜壇》。
總之,我個人覺得《曲苑雜壇》並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停播的,這個節目多半就如汪文華所說,節目形式跟不上潮流,收視率也逐漸降低,於是這個陪伴觀眾20多年的節目就這樣停播了,而它也成了幾代人回憶中的經典節目。
zhuqinglin
說起《曲苑雜壇》這個央視綜藝節目,可以說曾是一個深受觀眾喜歡的央視節目了,該節目首播於1991年,創辦該節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而且當時《曲苑雜壇》這個節目內容形式豐富多樣,不僅包含了我們常見的相聲、小品和評書,更是有魔術、雜技、笑話等搞笑類節目。
可以說,在當時電視和網絡普及率不太高的時候,《曲藝雜談》憑藉著其豐富多樣的節目內容,不斷貼合觀眾的喜好內容,更是不斷在節目選拔上力求做到“新、奇、特”,給觀眾新穎的感覺,也因此,《曲苑雜壇》這檔節目儘管沒有選擇在黃金時間段播出去獲得高收視率,但是該節目憑藉其內容多種多樣,內容新穎搞笑而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觀眾。
再加上當時該節目的製作人和兼任主持人的汪文華也深諳該節目主持之道,將更多時間和表現自己的機會盡量多的給演員,也因此汪文華的主持風格也十分受觀眾喜歡。
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當時不少優秀的喜劇演員頻繁在《曲苑雜壇》上露臉,比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躍文、石富寬、笑林,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單田芳等人都曾在該節目上表演過傳統曲藝節目,對中國傳統曲藝推廣也有著不小的幫助。
除此之外,《曲苑雜壇》還捧紅了不少喜劇新人,比如如洛桑和放驢小子,其中拾憶對洛桑表演口技的那幾個作品印象尤為深刻。
然而,這麼優秀的節目卻在堅持了20年之後,在2011年宣佈停播,說起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各個節目都在不斷改變自己節目內容以提高收視率,但是《曲苑雜壇》卻在這20年中節目內容基本上沒什麼差別,這也導致觀眾對其內容逐漸厭倦,逐漸導致節目收視率降低。
其次是中國很多傳統曲藝節目在國內受眾逐漸減少,再加上這些傳統曲藝演員這些年沒怎麼產出新的可以吸引到觀眾的好節目,再加上經常表揚的老的曲藝節目觀眾聽厭了,導致沒有什麼市場,這也令《曲苑雜壇》節目受眾逐漸減少。
最後一點就是在2005年之後,其實就有很多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十分吸引觀眾眼球的新綜藝節目,這也令觀眾選擇逐漸變多,而且為了獲得更高的收視率,這些新節目都會想盡辦法留住觀眾,在這種情況下,20年表演形式沒怎麼變化的《曲苑雜壇》收視率降低也不算奇怪了。
也正因如此,最後《曲苑雜壇》在堅持了20年之後最終宣佈停播,可以說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人還是節目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最終都將被時代淘汰,《曲苑雜壇》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雖然讓人可惜,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
拾憶物語
我個人認為是 江郎才盡了
78後東北人在廣東打工
成也洛桑,敗也洛桑。
矇蔽雙眼的只有錢
查查當時的領導,是不是說相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