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罗斯将在堪察加部署“拉卡”级潜艇,以保护自己的“北方之神”核潜艇呢?

幸福地带2


俄最新“拉达”级潜艇将部署远东 拱卫战略核潜艇基地

拉达级潜艇“圣彼得堡”号

2018年12月11日,俄罗斯《消息报》援引国防部消息称,为保护俄国远东地区及太平洋舰队战略核潜舰基地的安全,莫斯科决定在堪察加半岛新部署一个潜艇旅,并且配备最新式的677型“拉达”级(Lada)超静音攻击柴电潜舰。

堪察加半岛长1,250公里,面积472,300平方公里,是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位于俄国远东联邦区,由堪察加边疆区管辖。该半岛西滨鄂霍次克海,东临白令海及北太平洋。半岛与太平洋之间的千岛海沟深达10,500米。勘察加半岛地图

此地最早由俄罗斯探险家伊凡.堪察基发现,1700年,在日本江户幕府绘制的地图中,这个半岛被标记为“勘察加”;1706年,堪察加半岛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但是直到1713年,这里才有大约500名哥萨克人居住;此后,丹麦裔冒险家维他斯.白令对堪察加再次进行勘测,并在1740年于半岛东南部、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查湾(Avacha Bay)海岸建立了城镇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舰队对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进行围攻,最终被俄军成功击退。冷战时期,由于堪察加靠近美国阿拉斯加,被苏联当局指定为军事管制区,禁止外国人进入,直到1990年才解除禁令。

俄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海参崴及勘察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海军十分重要的基地。目前,被称为俄国海基核打击力量中坚的“北风之神”级(955型)已知所有三艘战略核潜艇,均将被交付太平洋舰队。它们将取代“德尔塔”级核潜艇。“圣彼得堡”号

“拉达”级攻击潜艇,是苏联解体后俄国研制的新一级常规动力潜艇,也是苏俄第四代柴电潜艇,由红宝石设计局负责设计。其采用单壳船体、艇长66.8米、宽7.1米;水上排水量1,793 吨、潜航排水量2,700 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水上极速10节、潜行极速21节、续航力45天;它还搭载了6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发鱼雷,能发射“口径”(Kalibr)及防空武器在内的多型导弹。

“拉达”级潜艇北约代号为“圣彼得堡”级,首舰叫“圣彼得堡”号(B-585)。俄国海军的基洛级潜艇

俄国官方称,相较前一代“基洛”级潜艇,“拉达”级各方面性能有较大发展,且比“基洛”级(877型)更加安静。拉达级首舰“圣彼得堡”号装备了高度自动化的战斗系统,从而将艇员减至35人。外界曾推测该级潜舰或将配置AIP推进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动力装置)。

但是,“拉达”级潜艇的研发并非易事,由于长期无法解决动力装置问题,以及声呐系统不足,首艇“圣彼得堡”号只是安装了传统的柴电系统,眼下正在海试。在21世纪前10余年间,俄国海军司令部甚至想过放弃“拉达”级。直到2017年,西方还预计俄罗斯将建造一艘新的“卡林娜”级潜艇来取代失败的“拉达”级潜艇。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专家米哈伊尔.科夫曼在《美国海军学会会刊》上写道:“曾有3艘拉达级潜艇开工,但在装备AIP系统遇到困难后,只有采用常规柴电推进系统的首艇「圣彼得堡」号在2010年完工。如今它正在北方舰队服役。两艘未完工的拉达级潜艇计划在2018和2019年完工,但这一级别的潜艇总的来说是失败的。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最终会如何处置完工后的「圣彼得堡」号姊妹艇。建造一艘AIP潜艇的希望现在落到了卡林娜级潜艇身上,这一公众知之甚少的新型号很可能会使用AIP系统。”

喀琅施塔得”号下水仪式

然而,在经过一系列设计修正后,“拉达”级潜艇似乎重新又俄国海军被接受了。2014年,“圣彼得堡”号加入北方舰队展开测试。同时,随着二号舰“喀琅施塔得”号于2018年9月20日在圣彼得堡的海军部造船厂隆重下水,“拉达”级潜艇一度暗淡的前途突然显得空前光明。

有俄罗斯海军专家指出,续航力强并不是“拉达”级潜艇的唯一优势。

“这些潜艇噪音最小,对雷达探测装置几乎隐形。由于配备最新型「利拉」超灵敏声纳系统,所以探测距离远远超过其它众多潜艇。此外,这些潜艇能够非常快速地击毁大量目标—几分钟内可发射18枚鱼雷,有「水下战斗机」之称。”

制造商“联合造船公司”总裁首席顾问维克托.奇尔科夫表示,如果877型系列潜艇被称为“黑洞”的话,那么677型潜艇可以称之为“隐形”,因为任何人也发现不了也听不到它。他在下水仪式上说:“该新潜艇有机会向前迈进并履行总统关于建设俄罗斯现代化新型水下兵力的法令。”“喀琅施塔得”号

据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说,“喀琅施塔得”号将是俄海军第一艘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发动机(AIP)的潜艇,这将使它能够在无法获得氧气的情况下运行。

9月19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军事工业委员会会议上,普京总统则盛赞称新的677型潜艇是俄国2027年国家军备计划的亮点之一。他说:“我们从今年开始实施当前的计划—它将持续到2027年。该计划将考虑到当前武器和战备发展的国际趋势以及在叙利亚使用俄罗斯武器获得的经验。”

普京并将“拉达”级潜艇与俄军的“萨马尔特”洲际导弹、苏-57战斗机、“阿玛塔”坦克、S-500防空系统等世界知名之尖端军力相提并论。他说:“这项计划实施后,我们的军队应该会获得新的装备,获得比外国军队拥有更好作战性能的尖端武器,其中包括「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系统、苏-57第五代战斗机、基于「阿玛塔」作战平台的加强型坦克、S-500防空系统和677型潜艇。”在北方舰队服役的“圣彼得堡”号

按照俄国海军计划,“拉达”级潜艇将有12艘,部分会在北方舰队服役,其它几艘将长期部署于堪察加海岸附近。

谈到“拉达”级潜艇未来在勘察加半岛海域参加战斗值勤,俄罗斯海员-潜艇艇员俱乐部主席、海军上校伊戈尔.库尔金说:“拉达级潜艇比常规柴电潜艇更适合在太平洋执行任务,因为其续航能力强、隐身效果好且探测范围广。而前几代潜艇完全能够胜任在黑海和波罗的海有限水域的工作任务。”阿瓦查海湾

俄国军事历史学家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认为,677型潜艇入编太平洋舰队具有历史意义。他说:“太平洋舰队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以阿瓦查湾为基地,在不同海域进行战斗值班。我们外国伙伴的潜艇试图发现它们并在阿瓦恰湾出口进行跟随。所以,我们部署核潜艇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小心掩护,其中最有效的当属「拉达」级柴电潜艇。”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

博尔坚科夫还透露,苏联时期战略核潜舰的保护任务,由部署在别切温斯卡亚湾(Bichevskaya)的第182潜艇旅承担,但该旅后来在军改中遭解散,现在新组建的“拉达”级潜艇旅可能会采用同样的番号和驻地。“除了保护所在基地及其它潜艇,677型潜艇必要时也能够执行其它任务,包括设置雷障、转移特种部队、搜寻重要地面和水下目标等。”

英国《每日邮报》也特意将“拉达”级潜艇与皇家海军做了一番比较,该报称,“它被称为「深海幽灵」,但只能在水下活动几周,然后就需要浮出水面。相比之下,英国海军的「机敏」级潜艇能够环绕地球航行而无需重新浮出水面,因为它能够净化空气和水。不过它至少每隔90天就得浮出水面,因为它只能为潜艇上的98名官兵携带3个月的食物供应。”


齐林居


拉达级潜艇居然还没有死?毛子正在重启冷战时期最著名的雷巴奇核潜艇基地

先要介绍下这个拉达级常规潜艇,其最初是苏联红宝石设计局在解体前为黑海舰队设计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在苏联解体后项目一度搁置。一直到1997年才重新开始,将排水量大幅度缩水,加入流行AIP不依赖空气推进元素,首舰1997年12月开工,2004年完工开始试航。该潜艇长72米,艇身直径6.5米,水面排水量1790吨,水下排水量2700吨,配备6个533mm鱼雷发射管,最大水下航速21节。

但是该艇出事就出在AIP上,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在这种新技术方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研究,其非常作死的采用是较为早期的AIP技术,使用过氧化氢作为燃料电池原料。过氧化氢虽然能量密度大,使用较为简单,苏联时期对这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但是非常危险!他本身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于储存和使用要求非常高!还记得2000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故么?事后调查就是其使用的过氧化氢鱼雷推进剂泄露引发惨剧!

所以毛子认怂了,再加上苏联解体后研发生产能力下降,拉达级首艇圣彼得堡号从2004年海试测试到2010年,发现推进系统和声呐有较大缺陷,原计划大建20艘的后面停摆。之后将AIP改为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并试图引进德国的技术(德国的214级就是用氢氧燃料电池)。也因为这个原因二号艇2005年开工后不久停工,在2013年时进行重新彻底的设计后继续建造,一直磨蹭到今年9月份才完工,具体可靠性问题那就不得而知。

拉达级潜艇一度非常接近中国,当年习大大访问俄罗斯参观俄战略司令部时,视频连线中分别出现的S-400、苏-35和拉达级潜艇的研发生产企业,随后传言我国采用合作生产的方式,达成20亿美元4艘拉达级潜艇以及相关技术。但现在S-400和苏-35早已交付,而拉达级潜艇一直没有下文,看来注定是已经黄了。更确切的说,我们很可能也看不上拉达级潜艇的技术了……

拉达级部署在勘察加半岛,跟与俄罗斯准备重启冷战最大的核潜艇基地,雷巴奇基地有关

在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地区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有着冷战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基地,雷巴奇核潜艇基地。该基地位置非常优越,直节面向太平洋,出去后不久就是深达10000米的千岛海沟。同样这里也是冷战时期,水下对抗最激烈的地区,美国耗费巨大代价在阿留申群岛周围修建固定水听系统。雷巴奇核潜艇基地在冷战结束之后,逐渐废止,核潜艇逐渐减少撤离,但现在随着美俄之间对抗的不断加剧,俄罗斯正在重新恢复这个战略位置优越的核潜艇基地。远眺雷巴奇半岛,圈中停泊的就是核潜艇码头

GOOGLE地图的雷巴奇核潜艇基地码头,从左到右分别是德尔塔-IV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两艘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和一艘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冰封下的雷巴奇核潜艇码头,停放的是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俄罗斯现在计划将其两艘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新建造的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二号舰也配属在这一基地。现在连拉达级这种常规潜艇也部署,作为加强基地周围近海反潜使用,可以说是加强与美国进行战略对抗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五岳掩赤城


“拉达”级柴电动力潜艇由俄罗斯鲁宾设计局研发,项目代号677,该型潜艇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建造进度奇缓,首艇圣彼得堡号于90年代末期开工,直到2010年才得以完工服役,剩余开建的两艘:喀琅施塔得”号和“大卢克”号目前则还在施工建造阶段,预计到2020年前后才能够投入服役。



B-585圣彼得堡号现在服役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这里服役的大部分都是核潜艇,除了几艘已经在编好多年的“基洛”级同类;“拉达”级首艇“圣彼得堡”号在北方舰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测试艇的身份出现,而且在测试兼容发射3N14“口径”巡航导弹时,因为反复修改相关配置,花了不少时间。



上一次说过,常规柴电潜艇在浅海区域的灵活性比核潜艇要好,所以俄罗斯军方将“拉达”级部署在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堪察加半岛用以保护核潜艇基地的决定是正确的。堪察加半岛的主要核潜艇基地是维柳钦斯克基地,该基地目前驻有一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预计未来还将部署数艘。



“拉达”级柴电潜艇配备由俄罗斯“电气仪表”设计局开发的新型Lira“里拉”声纳系统。在探测性能方面,远远超越了“基洛”级和“阿尔罗萨”级使用的Rubicon“卢比肯”系列声纳系统;因此“拉达”级在临近核潜艇基地的浅海区域执行反潜任务的能力要比上述的两型常规潜艇要好得很多。



梁无咎


勘察加半岛有俄罗斯重要的库拉武器试验场,是俄罗斯主要的导弹核武器实验基地,也是反导弹实验基地,多种新型的陆基及潜射导弹最终都在这里获取重要参数。旁边的鄂霍次克海,经千岛群岛的多处海峡连接太平洋和日本海,也是俄罗斯远东航线的主要通道。鄂霍次克海也是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核潜艇基地,担负二次核打击的重要任务,极具战略价值。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想尽各种办法企图获取情报,还曾经在鄂霍次克海下面安装窃听装置,但后来被苏联海军查获。现在随着美国海军无人潜航器的发展和成熟,世界多个热点海区都是美海军获取情报的地方,俄罗斯加强这里的军力部署,也是迫不得已了。


康萌故事


这是战略需求。


闲人77154788


俄罗斯在堪察加半岛布置拉卡级潜艇是为了更好的护卫之前在这附近布置的核潜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