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置身墟顶街区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尽管它离商业区咫尺之遥,从水埗头阶梯往下走可到莲平路、长堤风貌街,从卖鸡地往北走可到蓬莱路,从墟顶街沿着新盛街、红花社往西北方向,则可到达常安路。

安静,是它给人最深的感受。或许,墟顶街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只是以自己安详的姿态向人们诉说远去的故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墟顶

江门的起点

大约700年前,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在墟顶。这个不起眼的老区,正是江门诞生的原点。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笔直的巷道显示在近百年前江门人已有规划的意识。

今日的墟顶街,只是一条百米左右的小巷子,但是老江门口中的“墟顶”,还包括墟顶街周边的京果街、卖鸡地、余庆里、泰宁里、接龙里、东南盛街、安龙里等。

这个地区,位于本地人俗称“狗山”的蓬莱山西侧,与江门河南岸的烟墩山隔江而望,其地势犹如江门河的门户。元末明初已有墟市在此设立,故称“江门墟墟”,又因地势较高,被称为“墟顶”。这一地区是最早被称作“江门”的地区,在区内的水埗头附近,曾经竖立起一块碑石,上书“江门”两字。

现在的江门地区,就是从墟顶一步步向外发展延伸,因此把墟顶称为江门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墟顶街建筑的历史痕迹。@侨乡浪子心摄

虽然江门从这里出发,但墟顶地区面积并不大,只有大约0.5平方公里左右,卖鸡地、京果街、缸瓦地(泰宁里)、猪仔墟(安龙里)、灯笼街(京果街一部分)、糍街(东南胜街)等至今仍沿用或常被人提起的旧时地名,仍然提醒着人们,这里昔日的繁华。

陈白沙先生(1428—1500)曾作诗描述:“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可见当时的市集虽然简陋,只有几间茅屋,但每逢墟期,人们乘船由水路而来,经水埗头的石板台阶上岸交易,买卖着日常所需的毛鸡、生猪、瓦缸等用品。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安静,是墟顶街给人最深的感受。@侨乡浪子心摄

据《蓬江区地名志》记载,江门墟形成之初,除每月初二、初五、初八约定俗成的墟期外,其余时间,各行各业的小贩也常聚在这里摆卖,十分热闹,但秩序混乱。明末清初,为了整治该地秩序,经本地几个名门望族的管理,各种货物有了专门的销售区域。

明朝后期,蓬莱山山脚一带因为江门河夹带的泥沙沉积而逐步变为陆地,江门墟开始进一步向河边延伸,更多商店、作坊的出现形成了“新市”,即现在的莲平路、兴宁路、新市路一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其后,新市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

经过700年的发展,至清代,墟顶已成为江门政治商务中心,孕育城市雏形。

余庆里

江门最早的“高尚住宅小区”

在墟顶街靠近景贤学校(原江门一中)的台地上,有一片布局整齐、外观设计一模一样的青砖大屋。房屋之间的石板路横平竖直,颇似现代的住宅小区,与附近卖鸡地、安龙里高低错落的屋顶和弯曲的巷道明显不同。离其不远的地面上,镶嵌着一块石板,上刻“余庆里”。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余庆里。

在余庆里,83岁高龄的区德麟老伯的家,是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内部的格局却非常“现代”:两层高,楼上是卧室,楼下会客兼饭厅,室内楼梯,前后门窗有利于通风采光,与现在我们看到的联体别墅毫无差别。只有那泛着暗哑光芒的木质趟栊门,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栋百年老屋。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墟顶街里的百年建筑。

“在清代,江门原属新会管辖。江门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引起了新会县署的注意,因此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政府批准新会县在江门设置县丞署(县丞即副县长职位),作为常驻江门的行政机构,加强对江门的管辖。现在的余庆里,就是在原县丞署的遗址上建起来的。”旧学功底深厚的区德麟老伯,退休后致力于墟顶街一带历史的整理,他翻着自己一本贴满了与余庆里有关的历史资料的笔记本娓娓道来。

在他的讲述下,一幅记录江门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辛亥革命后,县丞署为国民革命军接管。民国二年,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变卖县丞署以筹集饷银。江门商会董事区卓南、区翰农、梁心俊、何锦堂、莫子绅、莫大学、黄恭发、黎湘泉、杨奕所、欧阳庭三等共10人,集资组成“余庆公司”,向财厅官产处购买县丞署地块。

余庆公司将获得的土地划分为三排、四巷约三十间屋地配售给各民户,按统一规格来建造房屋,每栋两层两户高低相同,外观和巷道一致,屋内布局也一样。至1917年已建成24幢,另前后左右不规则的地段也建了四幢,并把该遗址重建的住宅区取名为余庆里。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余庆里外观整齐划一的青砖大屋。

县丞署房屋拆除后,本来留下了围墙、地面铺砌物和水井,不过水井后来被填埋了,围墙目前也只剩下一段,夹在余庆里与前政协大楼之间。据江门档案馆记载,县丞署遗址围墙墙身结构呈梯级状,长15米,高3米,厚0.8米,用粗细石米、砂泥、石灰及蚝蚬壳灰,加以糯米浆和红糖夯结成墙,非常耐用结实。

区伯还介绍说,余庆里建成之初,还建了两座二层式守卫楼,配备了常备军(相当于现在的保安)轮值维护治安。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房屋规划整齐、建筑质量优,并配有常备军维护治安,可算得上是当时江门最高档的住宅区。

目前,余庆里像区德麟这样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房子里,并拥有产权的,只有几户。很多原住民及其后代居住在香港和海外,他们的房屋要么空置,要么被房产局收回配租给其他居民。

三桁瓦

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刀具品牌

从墟顶街区向兴宁路方向,走到一条33级的石板阶梯前,这里叫水埗头,是以前墟顶街对外交往的重要码头。在水埗头顶左侧的一小块空地上,曾经产生过一个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刀具品牌——三桁瓦。


城市记忆:江门的起点“墟顶”,繁华褪尽成就百年风景


水埗头33级石板阶梯 @侨乡浪子心摄

住在石级一侧的黄伯说,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开平人余福在水埗头附近设店煅小刀等利器,因店铺狭窄,只需三桁瓦片就可遮住,故店号取名三桁瓦,产品亦以三桁瓦作标记。

民国初,原三桁瓦将字号转让与人继续经营。到抗日战争前的1935年,三桁瓦原址及附近陆续开设正三桁瓦、始创三亨瓦、三桁瓦老铺、三铿瓦正铺、三行瓦支店、始创三坑瓦支店、三亨瓦正老铺、正三亨瓦等八家店铺,黄伯家占其中一店。

解放后,三桁瓦开始合作经营,搬离水埗头,1985年,发展为江门市三桁瓦厨房设备工业公司。因质量上乘,三桁瓦在全国一度与张小泉、王麻子等品牌并驾齐驱。2006年,三桁瓦厨房设备工业公司改名为江门新恒星厨房用品有限公司,但三桁瓦品牌仍在使用。

黄伯说,三桁瓦的产品耐砍、耐磨、耐切,用上十几年也不会出现缺口、卷刃、断裂等现象,曾经是几代江门人厨房的主宰。当时,甚至旅居海外的江门老华侨,都会想方设法将三桁瓦刀具带到海外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