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篇意識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語篇意識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譯林版二(上)Unit6 We like our school story time。該單元的話題是“學校生活”,從Su Hai, Yang Ling, Wang Bing, Liu Tao四個人物的視角出發,呈現了他們在學校裡的日常生活。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有動作類的單詞read 和write,以及短語go to school 和play games, 主要句型是we…every day. We…and…,We …at school. 我立足語篇意識,從二個方面論述語篇意識下如何進行教學。

一、語境創設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把語言放在語境中教學,而不是把語言看作孤立的句子來教學。本單元的話題是“學校生活”,從主線人物Su Hai, Wang Bing, Liu Tao, Yang Ling的視角出發,呈現了“我們”在學校裡的日常活動。通過反覆研讀教材和多次試教,最後執教教師將整節課置於Introduce our school day的大情境中,舊知的複習、語篇的呈現、語言的操練、語篇的輸出和運用都以大語境為依託,使語篇的學習、鞏固、運用變得生動而有趣。

(一)開啟話題,自然導入

T: Let’s play first. I say I like..., You say I like..., too. OK?

Ss: Ok.

T: Look, I can….

S1:Look, I can…

T:Look,I can…

S2: Look,I can…

本部分師生玩“你說,我說”遊戲,激活學生的語言,複習已學過的單詞,並引出新詞school。在教授新詞時,關注詞的音、形、義,讓學生在語篇背景下自然學習新詞。從school 過渡到本校圖片our school,進而學習課題 We like our school

(二)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分別出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圖片,引導學生說I go to school,再邀請他們一起表演We go to school, 引出本文的重點句型,讓更多的學生自由操練。

S1 : I go to school.

S2: We go to school.

S1+2: We go to school.

二、整體輸入

語篇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語義連貫。語篇表達的是語義相互關聯的信息,這些信息構成連貫的整體。人們在談話時也是有目標指向的,先說什麼,後說什麼都有它內在的邏輯關係,不能隨意顛倒。為了體現對話教學的語義連貫性,教師嘗試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體感知,激活思維

T: Watch the cartoon and think ‘Where are they’?

(二)試聽短文,整體理解

T: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answer: What do they do?

學生能夠藉助提示詞及問題聽懂簡短語篇,抓住關鍵信息,提高聽力能力。

(三)藉助板書,建構文本

呈現課文背景圖,利用板書上的關鍵詞,讓學生建構文本,對語篇獲得一個整體的、來自自己的感知。

(四)順延拓展,豐富文本

教材對話是一個真實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場景。然而,從對話內容上看,交流的信息不夠完整,也卻少對話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師邀請孩子們以課本為語言輸入的支架,以表演和描述作為最終的語言輸出活動。

在整個拓展過程中學生依託課文主情境,積極思考,大膽表達,達到了良好的語言輸出效果。同時,在表演和描述對話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校園生活的快樂,情感得以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