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蝦養殖常見的三大誤區,你犯了幾條?

花蝦養殖常見的三大誤區,你犯了幾條?

目前花蝦養殖存在幾大誤區

誤區一:亂用糞便肥塘

很多養殖戶喜歡使用生物糞肥,如雞鴨糞便、豬糞等進行肥塘,且使用量還非常大,有的甚至超過10公斤/畝,殊不知這些未經處理糞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經過大量繁殖成為優勢種群,是導致對蝦發病偷死的罪魁禍首。

誤區二:前期不投料,後期拌各種營養品

很多養殖戶認為只要把天然餌料培育好了,養殖前期基本就可以不投飼料,而到了後期發現對蝦生長速度慢,又大量投餵各種高營養的生物飼料,如螺肉、鴨蛋等,不僅不能如願以償,反而導致水體進一步惡化,增加養殖風險。

誤區三:重調水,輕改底

由於日本對蝦養殖週期長達半年以上,對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大多數養殖戶都知道調水的重要性,也很捨得在這方面進行投入,但對於日本對蝦棲息的池塘底部就少有關注了,導致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等物質偏高,造成對蝦發生黃腮、黑腮等現象。

速效改底片含有20%的過硫酸氫鉀,而且運用了先進的制粒技術,沉底後能快速釋放有效成分,安全、高效。現在購買還有活動,最高可享7折優惠!

那麼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案是:

合理調水

花蝦養殖週期長,且喜歡潛水,藻類不能培的太濃,因此建議在養殖前期進行肥水處理。到了養殖中後期,及時補充菌類,以平衡藻相。

重視蝦苗開口

蝦苗進入蝦塘後立即開始索餌,此時正是對營養要求最旺盛的時期,需要充足的高營養飼料。

花蝦養殖常見的三大誤區,你犯了幾條?

選擇高轉化率飼料

未被對蝦消化吸收的蛋白是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主要來源,也是水質惡化的“罪魁禍首”,調水控水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定要從根源找起,提高飼料產品的轉化率,降低氮源排放,同時還要定期改底,防止氨氮等物質積累,才能起到防未病的作用。

花蝦養殖常見的三大誤區,你犯了幾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