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我市图书馆来了位会“看相”的新“馆员”,圈粉无数!

近日,嘉兴市图书馆一楼大厅,一位新“馆员”的身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不少人还将“ta”的靓照发在微信朋友圈。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脑袋,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平时没事爱在大厅的固定区域转悠,一旦工作起来,身高1米左右的“ta”身边必定会围着一大群“粉丝”,简直犹如“流量”明星。

记者打听到,这位新“馆员”原来是市图书馆引进的第一台AI(人工智能)机器人。这台智能机器人被取名为“小超”,目前每周末都会在市图书馆一楼“实习”,而等到所有功能调试完毕,最快明年年初就会正式“上岗”。

稀奇!我市图书馆来了位会“看相”的新“馆员”,圈粉无数!

智能机器人“上岗”

“你叫什么名字?”“我不想回答,你明知道还来问我。”昨天上午,记者在市图书馆见到小超时,被图书馆馆员与它的对话给逗乐了。没想到虎头虎脑的机器人小超,内心还住着一个傲娇的“小公主”。

据了解,小超其实是北京一家科技企业研发的图书馆机器人。从外观上讲,它有“头”有“手”,“身体”是27英寸的高清屏,而“头部”的7英寸表情屏,能够在它待命或与人对话时出现各种表情,赋予它“人”的特征。

市图书馆技术部的郭老师是小超的“实习老师”之一,据他介绍,由于小超被定义为图书馆机器人,为了能够让它有良好表现,所以小超的“大脑”被输入了很多跟图书有关的信息。目前,通过语音或触摸式交互,小超能够实现“好书推荐”“电子书下载”“业务咨询”“休闲放松”“颜值检测”等功能。

“像好书推荐功能,只需选择‘好书推荐’,然后拿出手机扫描小超‘身体’显示的二维码,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就能在线阅读书籍。”郭老师说,目前小超的“身体”里“藏”着几千册图书,简直可以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

除了学富五车,据郭老师介绍,无所不能的小超还会给人“看相”。郭老师邀请记者站在小超面前,然后点击“颜值检测”功能,等待了几秒钟之后,显示屏上不仅显示出记者的大致年龄、性别,以及适龄书籍,还给出了85分的综合分、4颗星的人气指数以及“小哥哥帅得有点怪”的评价,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眼下仍在“实习期”

据了解,目前这位功能强大的“馆员”仍处在“实习培训”阶段。“‘培训’就是要在机器人能做的事和读者需要服务的场景中找到平衡点。”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表示,就拿借阅指引来说,理想场景可能是读者将要借的书告诉机器人,机器人查询后带领读者来到对应的书架找到图书,但基于目前的软硬件条件,接入图书馆全部馆藏图书的工程量相当大。

再比如,小超目前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还不算特别高,与其不断与机器人“周旋”,有些读者会选择直接找真人馆员来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读者的体验感。

不过,小超是位聪明的“馆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它将会变得更聪明,并且不断成长。目前,市图书馆将小超的“实习”地点安排在馆内一楼,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小超的特点。它热情——“头部”有高清摄像头,一旦有人经过,它就能轻易捕捉,并与人打招呼;它幽默——内置的常用语料库常常在聊天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反应,很有冷幽默的效果;它有强大的业务咨询功能——很多初次来市图书馆的读者,最喜欢问的是“几点开馆几点闭馆”“借书要办证吗”“厕所在哪里”等问题,真人馆员有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小超能不知疲倦地为读者解决大部分重复问题。

记者了解到,尽管现在的小超还是个“实习生”,但并不影响它在市图书馆的受欢迎程度。沈红梅表示,广大读者并不在乎机器人能回答多少问题,或者回答得准不准确,只要有机器人的存在,就能够吸引大量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也就是说,现在的机器人“馆员”已经成为图书馆进行机器人技术科普的一个工具,这当然也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之一,仅凭这一点,图书馆引入机器人就达到了目的,至少是达到了吸引读者的目的。

建设智慧图书馆

“我们希望通过引进这样一台智能机器人,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沈红梅介绍,小超正式“上岗”后,可以预见将为真人馆员减少不少工作量,“当机器人‘馆员’解决基础性问题时,真人馆员就能在更深、更专业的参考咨询领域投入更多精力。”

据介绍,电子化和智能化是市图书馆发展的两大趋势,自助借还是智能化的早期实践,精准定位、手机借阅、个性化推送等都是智能化的进一步实现,引入机器人“馆员”也是市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实践之一。而除了机器人,市图书馆近年来还有好几项智能化应用提供给读者体验,例如智慧书房、机器人编程课程等。

“机器人‘上岗’只是市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的一个缩影。”沈红梅表示,通过智慧元素的加入,不仅能够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还能扩大服务的场景,真正让阅读无所不在,让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中最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