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首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民企董事長被授予“最美誠信人物”

揚子晚報網12月14日訊(記者 施廣權通訊員孟曉明朱玉蘭)1997 年成為鹽城首家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民營企業;承租老廠的108名職工沒有在自己廠上過一天班,卻按照承諾給108位退休工人按時足額髮放退休工資;擔保的企業還不了銀行貸款,他賣掉南京的別墅墊付;回絕大訂單,等到產品穩定性穩定在 98% 以上再接 …… 這些誠信的故事都發生在江蘇捷士通科技集團董事長唐成傑身上。記者瞭解到12月7日,唐成傑被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授予" 最美誠信人物 "榮譽稱號。

5G 的腳步越來越臨近,位於鹽城東臺市的江蘇捷士通科技集團,搶先市場研發生產 5G 基站天線、散熱器等通信射頻產品,已成為愛立信、諾基亞、華為等國際領軍企業爭相搶購的香餑餑。20 多年來,公司董事長唐成傑全力踐行 “誠德共贏 ”理念,帶領捷士通從一家普通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待我以真,我則以誠待之。” 捷士通副總裁周秋強說,“從創業伊始到擴大規模再到企業上市,唐總始終以誠待人,帶領創業夥伴和員工,共享企業跨越發展紅利。企業發展走上正軌後,他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員工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解決後顧之憂。”據周秋強回憶,1997 年民營企業繳納社會養老保險沒有經驗可循,政府部門也是無據可依。

為什麼民營企業不可以繳社會保險?唐成傑分別給當時鹽城和東臺的主要領導寫信求助,登門拜訪相關部門負責人,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1997 年 5 月 18 日,捷士通員工社會養老保險正式開戶,一下子給 73 名員工繳上了保險,成為鹽城第一家給職工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的民營企業。 東臺市原副市長宋曉波告訴記者,捷士通此舉不但具有典型示範意義,更為企業招引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隨後三個月陸續招錄到 37 名大專生,為企業跨越發展儲備了人才。

二十世紀末,東臺市時堰鎮一家鋼管廠舉步維艱,面臨破產,108名退休工人每年20多萬的退休工資沒有著落。唐成傑創業之初租賃了該廠廠房,在資金萬分緊張的情況下,顧全大局,承諾按時如數發放退休工資。經測算,如果租用同等面積廠房,年租金不過三四萬元,而唐成傑堅持“說到做到”,堅決不拖欠、打折扣退休工資,徹底解決退休人員的後顧之憂。“我的父親是鋼管廠退休工人,沒有在唐成傑新辦的廠裡上過一天班,但每個月都能準時領到退休金,安度了晚年。”12月7日,鋼管廠退休工人武俊艮的兒子武友龍,站在時堰鎮“捷士通”橋上,向唐成傑帶來部分退休工人真誠的問候,邊豎大拇指邊說“大家都很感謝你”。

2010 年,唐成傑的公司幫助東臺一家特鋼企業擔保了 3000 萬銀行貸款,可是到期後那家公司沒有錢還。“我把在南京的一套別墅賣了 1500 萬,再從公司籌集了餘款,墊付了銀行貸款,後續的事情我們自己想辦法走程序。” 唐成傑說,“擔保也要承擔責任,誠信一旦失去是買不回來的。”

“比錢更值錢的是誠信,是實現目標的重要力量。唐總不僅僅是掛在嘴上,更是落實在行動上。”捷士通高級副總裁王薇舉例說,“從 2002 年到 2010 年,公司每年投入巨資,前瞻性地從事 3G、4G 設備研發與生產,但一個訂單都不接,大家很是不解。當時國際廠商產品穩定性達到 98%,而捷士通產品的穩定性暫時達不到,產品質量有保障是對客戶最大的誠信。”唐總解釋道。不久後,公司成功將產品穩定性穩定在 98% 以上,一舉征服了國內外用戶。

12月7日,省 “最美誠信人物 ”先進事蹟發佈會在鹽城舉行,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授予唐成傑省 " 最美誠信之星 " 榮譽稱號,表彰決定中寫道:“以信譽打開市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誠德共贏的優秀企業家。他誠信做企業、誠信做產品、誠信做服務,是誠信江蘇建設中湧現出的優秀代表,是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