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怎麼辦?恐艾症該如何通過心理干預治療呢

恐艾怎麼辦?這是很多艾滋病恐懼症患者經常在選擇一對一溝通的時候都會常問的一句話。因為沒有真正的脫恐過,沒有經驗,對未來感到迷茫。特別是艾滋病恐懼症在初期最大的特點是強烈劇烈的波動,讓人恐懼到窒息,恐懼到懷疑人生,同樣也變得極為敏感,身心受到極大摧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到後來都已經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感染,甚至有少部分已經開始在當艾滋病恐懼症志願者,內心還受到衝擊和煎熬,那都是在最恐艾最開初的時候沒有給自己制定一個屬於自己個性化的恐艾計劃。恐艾怎麼辦,恐艾第一步應該評估自己的艾滋病感染風險,這一步佔據整個脫恐20%能效值。然後就是對自己的艾滋病恐懼症心理類型及程度進行評估,這一部分佔據了整個脫恐階段的80% 的能效值。這說明,一旦成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需要以恐艾干預整合式方法進行脫恐,其中常用的基礎是傾向於心理干預技術。

恐艾怎麼辦?恐艾症該如何通過心理干預治療呢

脫恐看似那麼近 卻又那麼遠

最開始使用一定自身的一些對艾滋病知識體系的權威認定,比如說醫生站在科學專業的角度上去客觀闡明一些問題,這是可行的,這個能夠產生的最大效力就是在最初緩解和降低焦慮。但是我們認為首先恐友們自己是需要暫時的安靜還是從內心中根本改變對恐懼的看法。如果僅僅是需要暫時放鬆,那我們是推薦選擇安慰式的模型,但是如果是想從根本上解決本質,那麼就要逐步從中前期就要轉變干預的模式了,否則一旦一種模型成癮,要從根本上再去調整將會變得相對困難點。為什麼改變本質不能靠安慰呢,安慰類似於一種逃避的方法,忽略了真實的體驗。然而世界是矛盾辯證的統一,無論是誰,無論是對生活或者對工作,又或者是對未來都存在著不確定性,這都成為了矛盾和焦慮的根源,而這樣的根源是本身每個人的本能具備,不是靠安慰就能消除的。正因為如此,安慰僅僅是暫時緩解,而不能從本質上改變,作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切記在艾滋病恐懼症脫恐過程的中期,全部使用安慰式和保證式的言論模型。多樣化的干預技術是促使艾滋病恐懼症患者真正掌握脫恐技巧的方式,畢竟單純的安慰只能滿足其外化的效果,但是如果不能使用恐艾干預方法轉化為自主能動性的意志,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大多數都會呈現原地踏步的狀態,甚至還會有很多恐艾症患者會對自己持續某種狀態產生新的焦慮。

恐艾怎麼辦?恐艾症該如何通過心理干預治療呢

你若不勇敢 誰替你堅強

恐艾怎麼辦,也許很多艾滋病恐懼症患者覺得自己很累,很苦的時候,還要咬牙堅持著,這也就造成了很多艾滋病恐懼症患者由於身份問題,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尋干預方法,無法向親朋好友傾述,以至於潛伏在網絡中,然而網絡上所建立的關係將會更加浮躁,網絡上的信息豐富但又非常矛盾。而恐艾症患者本身就是因為矛盾加劇恐艾,卻在想通過網絡脫恐的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變得更加的嚴重化。就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對十年來一對一的恐艾症患者案例進行了一個初略分析,大約95%的人群都是因為網絡搜索和網絡上問詢最終搖身一變成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的,並且在網絡上所呆的時間越長,其恐艾化程度越嚴重。包括部分自評自己脫恐的網絡志願者,進行艾滋病知識的測試得知其專業知識能力雖然不繫統,但是能夠達到一箇中等程度的艾滋病知識能力。然而其心理評估和態度評估,卻發現了大多數的心理應承能力較不穩定和過往的恐懼態度。但凡人心都是肉長的,喜怒哀懼是人的四大基本情緒,我們受到來自於世間的刺激都會沉澱在心裡。類似於吃一些有毒的東西,也得需要將垃圾毒素通過方式排除體外,生理固然如此,心理更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恐艾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生理可以說沒問題了,還要求一些醫生必須給自己保證,甚至還要和醫生打賭呢,這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非改變心理的態度。然而這些需求對真正脫恐的作用意義並不大。

恐艾怎麼辦,恐艾的深層原因是什麼。記得前一段時間很多記者過來採訪都喜歡問這麼一個問題,無論我們是採用認知行為療法,還是沙盤療法,又或者是催眠。我們都需要找到深層次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都完全不一樣,對世間的態度不一樣,受到的傷害和所處的社會角色都不一樣,造成了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自己。研究一對一的恐艾症患者,並且真正的去了解他們,才能挖掘出真正的恐艾原因。這個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給恐艾症患者保證沒問題,他會心底舒服一陣子,但是沒過多久,這樣痛苦難受的情緒又再次來臨呢。因為讓他痛苦難過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艾滋病造成的。就像張老師這裡有好幾個因為老婆懷孕期間出軌的,甚至有的人已經花了幾萬元請小姐們檢測了十幾次艾滋病了,按道理那對方都已經過了六週時間足以檢測出來了,還在痛哭流涕,還在難過,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也許對於每一個人都有深層次的動機,但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壞境下,我們不難看出,因為恐艾症患者的身後還有一個需要他的家,所有的難處必須自己一個人扛著,這不是單純的恐艾,這是一種對自我責任缺失的不認可和悔恨。

恐艾怎麼辦?恐艾症該如何通過心理干預治療呢

漫漫孤寂的夜路 有我們在陪伴

所以對於我們進行恐艾症的心理干預是非常嚴謹的,作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表面上看上去大家都覺得只要把艾滋病感染的風險降到了零,那麼自己也就能夠自然而然的脫恐。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總是希望醫生能夠給自己保證百分百沒事,然而很多艾滋病恐懼症恐友也發現,真的有一少部分醫生在給自己保證了百分百沒事以後,可是自己內心中依舊不穩定,依舊有恐懼感,依舊感覺到難過難受,對未來沒有什麼良好的期待。這時候很多恐艾症患者就會去反向論證醫生說話的權威性,醫生到底是激進式的安慰我嗎?醫生真的瞭解我嗎?又是不是醫生本人在和我溝通呢?藉此繼續在網絡上尋求更多的安慰點,試圖讓自己開心起來。可是大家有沒有真正的想過,如果醫生給每一個恐友都說百分百沒問題,那麼大家都滿意而歸了,從此脫離網絡,那為什麼網絡上的恐艾論壇上還人聲鼎沸,還熙熙攘攘,恐艾症患者的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呢。那是因為恐艾症恐友們的需求太多太多了,一個小的需求點或者安慰並不能讓大家真正得到大滿足,得到解脫,也許看似給他一個評估他就可以離開恐艾圈,然而,真正的要深入大家的心理深處,找到最根本的問題和原因。那真的就需要靠醫生和恐友們的共同努力了,這個努力需要花掉大量的時間,也需要花掉大量的精力,並且建立穩定熟悉的信任度。在此基礎上,再逐步的制定合理的方案,一步一步讓自己走出恐懼的泥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