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居住的地球忽然變的和太陽一樣龐大,但是人口數量不變,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林延山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問題,如果真有這個時候,我們人類生活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人類的變化:

第一,我都知道太陽是恆星,地球是行星。當地球的大小和太陽一樣大時,將會出現一個“地球系”和“太陽系”並肩存在。而此時,地球的質量將會增大數十倍,根據牛頓定律我們可以知道,到時我們受到的重力加速度將會增加數十倍,光這個重力足以讓如今的人類滅絕,除非人類不斷進化,成為超級賽亞人般的存在。

第二,大家都聽過“后羿射日”的傳說吧?如果地球到了和太陽一樣大,那地球就會距離太陽更近,收到太陽的輻射更高,也會更熱。嚴重的真會出現大規模的熱死人的情況。再加上更強的紫外線,造成更多的皮膚病,甚至皮膚癌。

第三,地球面積和太陽一樣,人口數量不變,結果就是地球地廣人稀,資源足夠豐富,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掠奪資源”的戰爭了,相反人們要為如此多的資源發愁。

第四,南極和北極的冰雪會因為氣溫的升高而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將會是現在的數十倍,很多城市都將被淹沒,如今的地球將會被重寫。至於房子嘛,只要你想蓋隨便是地方讓你蓋,但是房子再多人口就那麼多,而且可能你今天蓋了幾天後就被淹沒了,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已。

總之,一旦有那麼一天,我們人類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大考驗,即使沒有這樣的一天,如果我們不更好的保護地球,上面的問題也難保不會出現。


鎂客網


如果人類居住的地球忽然變的和太陽一樣龐大,但是人口數量不變,我覺得人類生活會比現在要落後!

太陽的半徑是大約是地球半徑的110倍。因此如果地球變成太陽一樣大。那麼我們現在的交通、電力、通訊等等就要受到極大的影響。比如,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現在是5個小時,那麼以後就需要550個小時,大約是23天。而從北京飛美國紐約現在是13個小時,以後要變成1430個小時,就是接近60天,實際上飛機還有加油和維護等,飛到紐約可能需要90天以上。這樣必然帶來人類互相聯繫的極大困難。從而使的人類向落後方面發展。物質和人員交流都會比現在困難的多。電力供應也會受到極大影響。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至於通訊方面,由於地球表面積變為現在的12100倍!現有的移動通訊的基站等還需要加密到12100倍。顯然世界各國都沒有這樣的能力在短期內完成。最終人類可能又會回到利用信件通訊的地步。而網絡可能也不能使用了。

因此人類必然全面落後於現在,甚至時間長了,可能會回到刀耕火種的年達。


地震博士


根據題主的意思來看,應該是想知道地球體積變大後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而不是探索地球是否會被其它天體撞擊或者滅亡,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我就不考慮地球會遭受到的打擊,僅從人們生活上來討論這個問題。

如果地球體積變成太陽那麼大,假設地球的質量也同步增加密度不變,這樣會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地球半徑大約是6400千米,而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千米,相差了109倍!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²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引力將會變成現在的109倍,到時候你可能重的連手都抬不起來,人類將會被牢牢地吸附在地球上,想要移動只有依靠爬行了。由於引力變大,地球大氣層的半徑將會變得更小,飛機將會在較低的高度飛行。

由於地球的體積變大,表面積已經變成了原來的12萬倍,出門工作可能不太方便,一個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幾個月。地球表面積變大當然也有好處,就是陸地面積也會變成原來的12萬倍,中國的國土面積將會變成11500億平方千米,人口數量不變房價應該會下降一些吧!由於地球體積變大,打國外長途電話會有延遲,手機的無線電波將會延遲3秒左右的時間。同時地球的溫度將會升高10攝氏度左右,夏天的最高氣溫將會超過50攝氏度,受到的紫外線也會增加,人類患上皮膚癌的幾率大大增加,高溫下許多植物將會死亡,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將會升高,許多沿海城市會被淹沒,未來人手一套海景房不是夢。事實上,人類根本不可能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地球吸引的隕石就足以像滅絕恐龍一樣滅絕人類。


科學薛定諤的貓


地球變得和太陽一樣龐大,是怎樣一種龐大?是質量也跟著增大到相應的程度?還是質量保持不變僅僅是體積發生變化?不論是哪種情況,人類都會馬上滅絕。

太陽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的28倍,如果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得跟太陽那樣大,人受到的重力就是現在地球上的28倍,相當於20多個人壓在自己身上。人的組織、內臟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就憑此,人會很快失去生命。


另外,太陽之所以是恆星,是因為它強大的引力使得內核處的高溫高壓能夠點燃核聚變。只要天體在誕生時期吸附了足夠多的物質,都能變成一顆恆星。地球的質量若是跟太陽那樣大,內部也會發生核聚變,人類無法生存。

如果是地球的質量不變,僅僅是體積變成太陽那樣大,人類也無法生存。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30萬倍,地球變成太陽那樣大,平均密度會是現在的130萬分之一,地球的平均密度會由現在的5.5g/cm³變為0.0000042g/cm³,比目前空氣的密度還小三個數量級。人無法呼吸,還有可能被體內的壓力撐破,體內的液體快速蒸發掉變成一具乾屍。


刁博


個人認為,如果地球變得像太陽一樣大的話,其他條件不變,那麼對地球的影響應主要從太空環境與自身條件兩方面來反映了,一般來說,星體越大,引力越大,會吸引更多天體,所以其宇宙環境會變得沒有那麼安全,自身體積變大,對於地球上的生存者來說,那無疑是地廣人稀,資源非常充足了。

對於現在的地球,大家都很熟悉,從宇宙中的位置來說,地球的位置得天獨厚,所以也孕育了現在地球上的生命,而且長期處於穩定的狀態,這也與其所處環境有著巨大的關聯,畢竟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最大的恆星,而且很穩定,持續為地球提供者光和熱,而且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恰到好處,讓地球上有一個適宜的溫度環境,並且最主要的是地球的體積大小也很有優勢,可以說不算大,但是卻是很好的體積大小,而且距離不太遠有體積巨大的木星為其遮風擋雨,畢竟體積巨大的木星在地球身邊,會由於強大的引力而吸引原本衝向地球的一些小行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地球的安全,從這一方面看,木星像一個非常強壯的大哥哥,時刻保護著弱小的地球,免受外來小行星的傷害。

如果不考慮宇宙環境的話,地球變得和太陽一樣龐大,那麼地球上的光照來源也是一個問題,畢竟原來的太陽比地球大的太多了,就等於是大燈照耀小區域,而現在則是與地球體積大小相同的等來照射地球了,一方面由於體積增大則會使得二者距離變近,導致與天陽相鄰的一側溫度太高,而自轉速度不變的話,這麼大的表面積,自轉一圈的話,則速度需要非常快才行呢,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這些統統不是問題,都和原來地球相似,那麼最主要的就是地球表面積變大,地廣人稀的現象很嚴重了。

所以雖然地廣人稀,但是可能會形成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地球呢,畢竟廣闊的空間是生物多樣性發展的一個條件因素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也許更多的地方荒無人煙,但是資源肯定是充足的了,當然,這些的都是猜測,大家可以隨意發表意見嘛,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首先你會想到的就我們不再為生存空間苦惱了。確實,以太陽直徑為地球109倍算,面積是地球1.2萬倍。人數不變的話也就是說相當於現在地球人分在1.2萬個地球上。以地球70多億人口計算也就是相當於59萬人一個地球,這是什麼概念?


但事實上,這麼大的地球聯繫簡單點的知識就可以知道永遠不能生存人。 首先,體積的變大代表著質量的增加,引力的增加,引力不說,就說太陽33萬倍地球質量,理論值2.4萬個地球質量的星體就會向恆星進化。在巨大質量下,內部壓力溫度都是非常極端的,核聚變誕生。也就是說地球只要質量增加2.4萬倍,就是個妥妥的“火球”。

或許你會說。要是質量不變,體積增加呢?這個我就想笑笑,太陽體積是地球130萬倍,地球如果這麼大,你可以算算密度,地球目前密度大約是5508千克/立方米,要是質量不變,體積增加130萬倍,密度是多少?4237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4克左右每立方米的密度。標準氣壓下的空氣密度都有1.237千克每立方米。比空氣還稀薄300多倍。那叫什麼?



如果非要問我如果地球變了有太陽那麼大會發生什麼,我只想說,遺書都不用寫,因為誰也看不到……


豆丁科學


答:那時候,太陽半徑可是地球半徑的109倍,表面積可是地球的12萬倍。


這可相當於,現在地球上的人,分佈在12萬個地球上啊!


不過話說回來,題設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地球體積變大後,密度該如何變化?

1、假設地球質量不變,那麼地球變得和太陽一樣大後,密度將變為現在的130萬分之一,比空氣密度還低300多倍,你覺得人可以生存嗎?

2、假設地球密度保持不變,那麼地球變得和太陽一樣大後,其萬有引力會變得非常大,甚至被壓成黑洞。



所以,地球變為太陽那麼大的話,一定得有個合適的密度。


還得有個力量和萬有引力相抗衡,假設地面環境還能和現在得地球一樣的話,我們可以腦洞大開,想象一下有趣的事。

1、面積增加12萬倍,地球人口密度大大降低,大家就不要再為房價擔心啦;

2、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別說2年,就算20年也繞不了地球一圈;

3、我們打電話,較遠的地方,都要延遲3~6秒對方才能接受到;

4、隨便出趟國,估計路程上,都得花上好幾年;

5、現在最快的民航客機,繞地球飛行一圈都要4700小時(200多天);

6、最快的導彈,發射到最遠的國家,都得飛一週;

……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這是一道腦洞題,想了想,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回答:①物理角度回答②順著題主的意思回答

從物理角度

題目中說地球變的和太陽一樣大,應該是指體積,但是我們知道地球的體積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如果質量不變,體積增大,那麼

變大後地球密度是原來的130萬分之一,毫不誇張的說,你已經看不到地球了,因為太稀薄了。

因此地球只能是按照原密度增大體積,但是這樣它的質量將會是太陽的4倍左右,那麼接著就會發生可拍的事情,首先地球會猛烈收縮,因為原來的組成部分更本抵抗不了如此強大的引力,因為

質量遠遠大於80倍木星質量地球會開始自發核聚變,雖然地球的鐵核心不會聚變,但是其餘的部分會聚變,這是必然,否則它的地位將很尷尬,行星不是行星,恆星不是恆星。(如果作為白矮星,它的質量已經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

順著題主的意思說下去

一個詞:地廣人稀。而且這個稀,是特別特別稀,

地球的面積已經是原來的12000倍左右。打個比方:原本你上班要走5公里,那現在就要走545公里!。。。額,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按照前面說的)由於質量增大,你受到重力加速度是原來的109倍

。。。總的結局:死亡!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這是一個複雜的物理學問題。涉及的面很大。我們討論的範圍只限於太陽系內部吧。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的質量點太陽系所有星球總質量的99%。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

地球如果變的和太陽一樣大,將會產生什麼後果?

(一)相當於太陽系中,有二個《中心》。由於太陽是《氣態球》,而地球可視為《實心球》,地球密度又大於太陽的密度,所以地球(代稱為假太陽)除不會發光外,其總質量將是真太陽的若干倍。

這將導致八大行星改變軌道,會以假太陽為中心環繞。造成假太陽會《喧賓奪主》。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運行秩序全部打亂。

(二)地球表面,接收的陽光,不再是規律性的。白天和夜晚,以及一年有分明的四季都將不復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的動植物,包括人類,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到此為止,再去分析其它的變化己經沒有意義啦。



匯燕1


地球變得和太陽一樣大,首先地球燃燒內核會承受不住外部激增的壓力,壓縮到一定空間就會爆炸。

第一階段

由於釋放能量不足以完全破壞地球,就會以某種通道將釋放的熱量化作氣體,從火山中噴發出來,這時候的地球成了一個霧霾極度嚴重的行星,但是還不至於完全毀滅人類,地球溫度上升。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人類過不了多久就會被變成巴西燒烤。

第二階段鐵肺人

幸運的是,由於地球體積變大後,擺脫了太陽的束縛,迅速脫離公轉軌道,由於太陽輻射漸漸遠離,這樣冷卻的溫度,會與火山噴發的熱量達到平衡點,然後繼續遠離太陽。

終於有一天人們發現溫度開始下降,到達冰川時代,不得不全部移民到火山附近生存,雖然空氣非常差,霧霾極度嚴重,但是隨著幾千萬年的進化,慢慢適應了,誕生了人類新物種“鐵肺人”。

第三階段白麵人

最後越來越冷,人們只能挖各種離火山近的地下通道生活,再次進化變成“白麵人“。

第四階段超新星大爆炸

幾十億年以後有一天地球內核完全燃燒完畢,沒有內壓支撐,表面迅速向中心塌陷,發生超新星大爆炸,變成了密度極高的白矮星或者是中子星,變成黑洞的概率極小,因為質量不夠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