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快看!新北门桥边上那个煤球店,×××家原来就住在隔壁”;

“这不是我们厂里的×××吗?

那时候真年轻”;

“从照片上看,过去的贤桥还不如现在的乡镇”;

……

走进文化城四楼文苑厅,时不时地会听到有人发出类似这样的惊喜和感慨。如果你有一份抹不掉的家乡情结,如果你有一段挥不去的儿时记忆,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了解丹阳的历史变迁......那么来这里吧!600余幅“记忆与发展”摄影图片,会满足你的愿望。

老照片

滑过一张张像素不高又有些许泛黄的老照片,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好几十年前的丹阳。为重现记忆中的印象,两年前,市文化馆启动征集老照片工作。由于文化馆原本就有摄影创作、辅导、培训的职能,因此照片征集的重点是在文化馆工作过的老同志。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征集到8000余幅老照片。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七、八十年代南门轮船客运站客货两运轮船

这些老照片,主要出自在文化馆和群文战线长期工作过的刘久钧、毛凤仪、郭振东等老一辈摄影家之手。三四十年前,照相机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奢侈品,可望不可即,而刘久钧等人长期奔波在第一线,用相机真实记录了丹阳社会发展的面貌。时隔多年,那些尘封的老照片,显得弥足珍贵。这次展出的老照片,有许多是通过发脆的胶卷底片,或泛黄的老照片整理而成,其中许多老照片首次面世。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80年代农村土路

变迁

在改革开放前,黑蓝灰是人们服饰的主要颜色。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丹阳首次举办的服装展

改革开放后,服饰颜色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对衣服有了时髦、好看、个性化的需求。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八十年代初,农民逢年过节购买物品需要进城,还必须凭票供应。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如今,超市、商场遍地开花,商品琳琅满目,大多数人还青睐网购,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喜爱的商品。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从70年代的毛坯草房,到八十年代的二层小楼,再到如今的花园洋房,界牌农民对四十年住房的变化最有发言权。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曾经,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也是奢侈的梦想。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如今,汽车已经开进千家万户。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老照片显示,八十年代初期,万善塔还是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周边全是良田。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摄于1978年

如今,宝塔被修缮一新,建起了公园。这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风景秀丽,成了城市中最大的一块绿肺。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摄于2018年

1986年,丹阳政府决定由当地车站、双庙两个村,在丹阳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路边摆摊到如今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及衔接完备的整体产业体系,丹阳眼镜城目前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眼镜生产销售基地,也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流行词

改革开放不同时期,诞生了不少的流行词。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通过图片回眸,依然回味无穷。

万元户

既是八十年代初的时髦词汇,也是指首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以前放卫星的感觉,但让更多的平民感受到了致富所带来的空前喜悦。说到万元户,大伙的眼睛都亮了。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计划生育

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绝大多数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此,独生子女成了流行名词。在这次展出的老照片中,不乏有一些文艺宣传队和剧团深入社区和农村宣传晚婚和计划生育的图片。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计划生育委员会也不复存在。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1983年1月11日丹阳县街头冒雪宣传计划生育国策

交公粮

本次图片展客观记录了那个时代交公粮的现状。而如今的农民,再也不需要交公粮,本世纪初费改税政策调整后,农民不但不需要缴费,种田还能拿到补贴,这可是几千年来都没有的新气象。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难怪有许多参观者发出许多感慨。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五朵金花

曾几何时,丹阳国有企业“五朵金花”被津津乐道,它们分别是丹阳棉纺织厂、钢铁厂、化肥厂、柴油机厂、丝绸厂。要知道,这五大厂,在计划经济年代可是闻名全国,是丹阳经济的主要支柱。那个年代,谁家有人在这五大厂上班,可真是令人羡慕。那时的纺织丝绸业女工,绝对是找对象的小伙子们眼中的香饽饽。岁月沧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五朵金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她依然给丹阳市民留下太多的美好记忆,尤其是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的市民,终身难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黄酒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黄酒节在丹阳是个热词,记得当时有个很流行的口号叫“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依托丹阳黄酒这张城市名片,市政府先后举办过四届黄酒节。国内许多著名演员、歌星前来丹阳助兴,那时的黄酒节,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盛事。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1997年丹阳第四届黄酒节

大事记

改革开放以来,丹阳发生的大事有很多,就让我们借着这些旧照片,来追寻历史的足迹。

撤县建市

1987年,国务院批准丹阳撤县建市,列为沿海开放城市。消息传开,举城欢庆。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抗洪救灾

1991年7月,丹阳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当时的铁路桥洞下一片汪洋,给新老城区行人往来造成严重不便。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打响了抗洪战。老照片显示的是市政府紧急调来两艘渔船,在桥洞下来回摆渡行人的场景。公路上通船的情形极其罕见,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丹阳城市的一段温情,令人暖心。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抗击非典

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在全国蔓延,给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干扰。丹阳人民上下团结一心,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做出了贡献。图片展示的是火车站严查的情景。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文明城市

在一张交警街头指挥交通的照片上,街头创建文明城市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让人记住了这一年的主旋律。2017年11月14日,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丹阳以全国第二、江苏第一的“国考”骄人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珍贵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丹阳40年来的发展轨迹,有丹阳人开拓奋进的风采写照,有色彩斑斓的迷人风光,有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

震撼!光影记录丹阳四十年的嬗变!

—— END——

提供房产资讯、报名大众评房团、房产爆料、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小编:

18361411617(电话/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