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在《紅樓夢》中,經常可以看到林黛玉總是喜歡“使小性子、行動愛惱人”,但是呢,其他人都不說,只有史湘雲敢於說出來,而且還經常和林黛玉叫板,取笑林黛玉“明兒得一個咬舌兒林姐夫,時時刻刻你可聽‘愛’呀‘厄’的去”,惹得林黛玉大動肝火,氣急敗壞。在整個《紅樓夢》的前八十回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史湘雲和林黛玉互相打趣,“針鋒相對”。每每想到此,我就十分的好奇,為何在《紅樓夢》裡面的這些女兒,只有史湘雲敢於和林黛玉直接“叫板”?對於其中緣由的具體分析,且聽書法家趙富忠慢慢道來。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首先,她們兩個人都和賈母的關係非同一般,而且在賈府中都是客。

在書中我們看到湘雲給襲人來送戒指時,提到史湘雲小時候常在賈母這邊居住,而且和襲人關係極為要好,並且湘雲還經常穿賈寶玉的衣服。就是平常的宴會,一般都是賈寶玉、林黛玉、史湘雲和賈母坐得最近。後來寶琴來了,宴會時,便是他們四個人距離賈母最近。由此可見,賈母對於史湘雲也是極為寵愛,史湘雲本身也具有男子的豪氣,敢於站出來和林黛玉“針尖對麥芒”。當然,儘管賈府裡面的人都是一雙富貴眼睛,但是有賈母在前面打過招呼,再加上寶玉在後面“巴結、奉承”,自然沒有人敢站出來“叫板”林黛玉。故而林黛玉在賈府使小性子,上下都要忍著,就是客居賈府的薛寶釵也不願意與林黛玉起衝突,免得傳到賈母那裡,引起賈母的不高興。如第七回周瑞家的跑來送宮花,林黛玉還抱怨是別人挑剩的,那周瑞家的一句不敢言語。第二十二回,薛寶釵為賈寶玉講解“寄生草”裡面詞語的妙處,使得賈寶玉連連稱讚不已,一旁的林黛玉當著眾人就直接說:“安靜看戲吧!還沒唱《山門》,你就《妝瘋》了。”再有第二十回結尾,史湘雲直言說林黛玉“專挑人的不是……見一個打趣一個……”。由此可見,林黛玉依仗賈母寵著,使起性子,便也沒有太多顧忌。但是,史湘雲是賈母的侄孫女兒,且自幼父母雙亡,也是常受到賈母的庇護,和賈寶玉的關係也極要好。同時,她也不是賈府裡面的人,是客人,偶爾和林黛玉(客人身份)“叫板”,屬於半斤八兩,不會引起什麼不良的後果,自然別人也不會多說什麼。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其次,兩個人自小的命運都不好,兼有“同病相憐”,相互更能懂得對方的難處,有時說話不知輕重,對方也不會記在心裡。

我們在書中可以知曉史湘雲自幼父母雙亡,在家裡由叔叔嬸嬸撫養長大,儘管是侯門小姐,卻沒有太多的自由。例如,在《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大觀園籌建海棠社,史湘雲想作一回東,加入詩社。晚上和薛寶釵商議時,薛寶釵說:“你家裡你又做不得主,一個月統共那幾吊錢……你嬸孃聽見了一發抱怨你了。”這一句便使得史湘雲躊躇不已。由此可以看出,史湘雲自幼生活就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同時,身在賈府的林黛玉也是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故而,史湘雲說林黛玉是“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頭”,林黛玉說史湘雲是“公侯小姐,貧民丫頭”。自然,當兩個人交往時,一個奴才丫頭,另一個貧民丫頭,可見內心感覺都是平等的,可以在一起玩笑打鬧,既無傷大雅,也不會傷著對方。試想賈府裡面的誰要是說林黛玉是“貧民丫頭”,那一定會觸怒很多人,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賈寶玉,第二個不高興的便是賈母。例如,在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史湘雲抽到“香夢沉酣”這隻籤,上面的題詩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林黛玉就打趣說:“‘夜深’二字改‘石涼’兩個字”。而這時,湘雲也出來“叫板”,指著自行船對黛玉說:“快坐上那船回家去罷,別多說了”。同時,我們在小說中還可以得知,沒有搬進大觀園之前,史湘雲到賈府常和林黛玉歇息在一處,後來又和寶釵一處暫居在衡蕪苑,而且在凹晶館聯詩後,那夜史湘雲和林黛玉同住一處,一個因擇席之病,另一個因心血不足都不能安然入睡。由此可見,兩個人客居賈府,也都是經常徹夜難眠,深知彼此的難處。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趙富忠書法

最後,我們通過研究史湘雲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通過她和林黛玉的“叫板”,既可以瞭解史湘雲的“英豪闊達”的性格,展現這樣的一位女性人物與薛寶釵的“淑女”、林黛玉的“才女”截然不同的人物特質,又可以引出許多生動的人物、故事情節,讓讀者真正懂得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在不利的生活環境中,依然談笑風生,揮灑自如!

《紅樓夢》中為什麼史湘雲經常敢於和林黛玉“叫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