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看懂财务报表?

谁是谁的车


恕我直言,百度也好,问答也好你是看不懂财务报表的。

在我看来,如果你想看懂财务报表,非系统性学习不可,我告诉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金的来源,资产是资产的去向,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你仍然看不懂,仍然不理解,我把财务学习分为几部分,仅供参考。

1,会计原则和基础

我想这并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始,因为会计学习,财务学习在最前面反而是云里雾里,我没有好的方法,但这些东西是你必须掌握的东西。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你学到越后面你对这些原则的认知越清晰,越有感觉。

当然,什么科目,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这些都是基础,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2,从存货开始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几乎每一本正经的教材都会从这四个角度来阐述会计处理的过程。

当然在上面的框架下,掌握不同业务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也是必要的。

这点学不会,那么即使你能背诵利润表,也很难看出别人利润表是怎么做的。

3,初看报表,注意附注

如果上面的内容你掌握了大概,我觉得你可以尝试看看财务报表了,财务报表分几张表这些内容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基于前面学的会计基础,应该了解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是如何运用会计准则的,这很重要。

比如收入的确认,同一行业不同公司可能分期确认收入,有些可能在开出发票时就确认收入,收入的不同影响确认的不同。

成本的归集,相同行业处理成本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将销售人员产生的费用放入主营成本,有的则放入销售费用,这影响毛利率的判断。当然不同的存货处理方法同样影响不同的成本核算。比如通货膨胀条件下,才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就会有差异,过去还有后进先出法,在通货膨胀时,后进先出法,可显著提高存货周转率。

研发费用,有的公司将研发费用资本化以体现较高的净利率。

折旧和摊销,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利润的影响不同也是显著的。

所以,附注是必须要看的,只看报表果断是不可以的。

4,调整后,进行财务分析

如果只是单一财务报表的意义是不大的,只有对比才能展现出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在了解附注和财务报表后,对比企业的不同历史状态以及和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是呈现企业本身经营情况的较好方式。

比什么,就是财务分析的各个指标比率,对于不同的行业应该有所偏重,比如对于商场超市,对比营运能力和成本费用占比。对于互联网行业,对比人效。对于软件行业,对比销售费用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的比值等等。

当然对比什么,要懂得企业行业的经营模式,才能找到合适的对比指标。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对比什么,我想对比roe是个不错的选择,净资产收益率是个系统的指标,通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找出差异,并找出引起差异的原因。

5,财务和业务交替验证

有两句话要说吧,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你需要根据业务来推测其财务情况,以佐证业务的正确性。

而是,财务是滞后于业务的,你看多了财报,根据财报,你也可以去佐证业务,验证业务的正确性。

总之,财务和业务结合的财务分析才有意义。

财务和业务可以交替证伪,当然尽调也是证伪。

6,估值

估值是门艺术,有很多估值的方法,我就不多说了,想了解可以关注我,我以后再说。

但有一点我需要提醒的是模糊的正确强于精确的错误。

7,交易,买入和卖出

交易的事情一时说不清楚,所以我也留在以后再说。

学习财务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你我只是入门而已。


芝土饼


怎么看懂财务报表分析?小白将以“大白话”的方式讲解财务报表中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让大家进入商业语言世界。

一、资产负债表

无论是否从事财务工作,小白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资产负债表。可是它具体指的什么就不清楚了。

小白举例一:

1、小白看中了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60万,银行贷款140万。

那小白买房这件事用资产负债怎么“表述”呢?

小白的资产负债表:资产(200万)=负债(1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

如果小白开了一家XX公司,注册资本10万,员工3人(白爸、白妈和小白),资产负债表又该怎么编呢?

小白举例二:

1、开始时候,XX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资产(10万)=+所有者权益(10万)

2、后来XX公司缺钱,小白作为法人代表向大黑借了20万。

3、借钱之后,XX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资产(30万)=负债(20万)+所有者权益(10万)

看了这两个例子,大家应该发现,资产负债表主要讨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方面的内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定义: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

小白钱少,账好算。如果是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长什么样呢?

我们以“福耀玻璃”为例,看看它最新的“资产负债表”

小白举例三:

1、截止2017年3月31日,福耀玻璃资产总计304亿,负债合计117亿,股东权益合计187亿。

2、福耀玻璃资产负债表:资产(304亿)=负债(117亿)+所有者权益(187亿)

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小白个人,小白新开的XX公司,还是福耀玻璃(上市公司)都可以用资产负债表来“表述”。

二、利润表

读懂利润表并不困难,简单理解就是用一张表告诉大家,一家公司一段时间(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赚了多少钱。

利润表定义: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一个季度或一年)经营成果的报表。

小白举例四:

1、小白买了200万的房子,自己不住,想拿来出租。

2、假设:一个季度租金收入5万,偿还银行贷款3.5万,房屋维修护理费2千,税费1千。

小白租房一个季度的净利润=5万-3.5万-0.2万-0.1万=1.2万

是不是觉得小白租房赚钱很简单啊!事实上,上市公司利润表的计算原理和小白租房净利润的计算方式差不多。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同样以福耀玻璃为例,我们看一下它2017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表。

小白举例五:

1、截止2017年3月31日,福耀玻璃营业收入42.00亿、营业成本23.4亿、销售费用3.15亿、财务费用2603万……

2、2017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利润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42.00亿-(23.4亿+3.15亿+2603万……)=6.93亿

三、现金流量表

其实,现金流量表最容易懂,拿到钱了,现金流入,钱花掉了,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表定义:表达在一固定期间(一个季度、一年)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况。根据其用途,可以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类活动。

在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常用“三类”净额来体现。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小白举例六:

1、小白看中了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60万,银行贷款140万。

2、小白买了房子,自己不住,拿来出租。

3、假设:一个季度租金收入5万,偿还银行贷款3.5万,房屋维修护理费2千,税费1千。

2017年第一季度小白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收到租金-房屋维修护理费-税费=5万-2千-1千=4.7万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购买房花费= -200万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银行贷款-偿还银行贷款=140万-3.5万=136.5万

小白贷款买房后的现金净额:4.7万-200万+136.5万= -58.8万元。

看了小白举的例子,应该知道买房投资的压力了吧!买200万的房子,小白直接得掏58.8万。

下面,继续看看福耀玻璃的现金流量表

2017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亿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0亿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25万

福耀玻璃现金净额:10.5亿-9.80亿+5625万=1.26亿

那现金净额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理解为福耀玻璃忙碌经营了一个季度(2017年1月-2017年3月),拿到了1.26亿的现金。

小白以买房的小例子和福耀玻璃(上市公司)财报为例,从“小”和“大”两个方面讲解了财务报表中的三大报表。

大家细读后,应该对财务报表有“框架性”理解了。为了巩固知识,看完文章后,大家可以随意找出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小白的方式读一遍。


小白读财经


学习要系统,这里很多的现成答案其实对你过于碎片化,我也只能大概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资产负债表是研究资产状况,也就是公司安全性,银行喜欢,左边资产,右边上面负债,下面所有者权益或者又叫净资产。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的结果,这说明企业的资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股东的钱,另一方面是债权人的钱。

银行更加关系资产负债表,他们的心态是这样的:

这个公司只有流动资产,没有非流动资产,没有负债。结论:特等客户

这个公司有流动资产,有非流动资产,没有负债。结论:上等客户

这个公司有资产,有负债,但是负债基本上是经营性的,比如应付账款,比如预收账款,没有银行借款。结论:中上等客户。

这个公司有资产,有负债,有经营性负债,有金融性负债,但是负债除以总资产比例在50%以下。结论:中等客户。

这个公司有资产,有负债,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上。结论:不想搭理的客户。

利润表是看企业经营结果子的报表,从第一项营业收入,扣除七七八八各种成本最后得到净利润。股东当然希望净利润越大越好,但是也要注意一点,有些企业负债太高了,财务费用很大,利润都是靠借贷资金打强心针拉起来的,这样就会不靠谱,因为借钱要还,或者会借不到新的钱。于是利润表最要紧的就是利息保障倍数,用息税前利润除以财务利息费用,看看是几倍,一家公司的净利润都不够还利息的那就没有关注的必要。

现金流量表就是把所有的财务问题重新改为流水账,而不是考虑什么权责发生制,理论上收到现金才能叫赚钱,你账面上写一堆欠款没有用。现金流量表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是正数,说明公司经营在赚钱,负数说明经营没有实质成果,投资活动为正数说明在变卖资产,投资活动为负数说明企业在扩张。筹资活动为正数说明在向投资人或者债权人伸手要钱,筹资活动负数说明这家企业在发钱给投资人或者债权人。所以好企业是经营活动为正,投资活动为负,筹资活动为负,总体为流入的企业。


凯恩斯


简单来说,财务报表是反映一家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内容的重要载体。

一、财务报表的内容——四张表

1.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在某一个时点上所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及自身的权益情况。

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永远成立的原理在于,一边是反映了经济资源的存在形式,一边是反映了经济资源的来源。是从两个视角看待的结果。

资产方面:根据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可以耗用或者变现的资产,而非流动资产是指需要超过一年才能耗用或者变现的资产

负债方面,根据到期时间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内需要偿还的负债,而非流动负债也叫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上。

所有者权益也叫净资产,是归属于公司股东的部分。

2.利润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时间(一般是一年)内的经营成果情况。

会计等式为: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支-所得税

3.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现金增减变动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能够从现金收支的角度反映公司经营是否健康,也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析的重要补充。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通过该报表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的信息,也能为其提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能够让报表使用者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

1.趋势分析,通过观察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分析某项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而做出趋势分析。比如比较近五年某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或者所有者权益,进而判断变化趋势。基本的假设前提是趋势外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本年的经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需要特殊考虑了。

2.结构分析,将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的数字作为基数,再计算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以分析总体构成的情况。比如某公司流动资产1000万,资产总额5000万,那么流动资产占比为20%。

3.比率分析,是通过财务报表的有关指标的比率计算,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企业发展前景的分析方法。比如资产负债率,公式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能够综合反映一家公司的偿债能力。

需要指出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进行动态结合的分析,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

报表使用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状况,进而做出经正确的经济决策。一般来说,投资人更关注盈利能力,债权人更关心偿债能力。下面举两个能够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1.销售净现率

销售净现率=经营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现金流入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关系,能反映资金的回笼状况。一般来说,销售收入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模式。现销通过收到资金确认收入,而赊销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存在无法收回的情况。所以当一个企业赊销比重越大,销售净现率就会越小,表明该公司盈利质量可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没有现金保障的净利润,犹如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可能倒塌。该指标能够从现金收支的角度,反映出当期的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障的,挤掉了收益中可能的水分,还原了收益的真实情况。

欢迎关注“财务观”,提供专业的财报分析方案


财务观


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主要从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下面就用一张图,来帮你看懂财务报表分析。


税海涛声


管理会计师初级办公室整理。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其中负债总额表示企业的全部负债,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包括流动负债。

财务风险判断

在实务中,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解读资产负债表率来作为企业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呢?

首先,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企业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较差;资产负债越高,说明企业通过借债筹资的资产越多,风险越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为佳。

其次,在实践中,难以简单地用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来判断负债状况的优劣。因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则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太大,而过低又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总而言之,企业究竟应该确定怎样的一个负债比率,取决于企业经理人对企业自收益的预测状况,以及对未来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将两者权衡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在40%~60%。但处于不同行业、地区的企业对债务的处理都是有差别的。

觉得不错,guanzhu下我们,也可以搜【初级管理会计师办公室】,了解更多。


初级管理会计师办公室


看懂财务报表很简单,但是要学会分析就难了。大多数知名公司对外公布公司人员的时候,一般是三人配置:董事长,财务总监,总经理。可见财务总监的重要性,财务总监职能最重要的就是财务分析,预见未来的财务问题。其他问答里列举了大量的如何看财务报表,其实就是看懂数据,我重点列举我分析财务数据的方法:



一。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原料成本。

1.长期不变动的原料成本价格,有两个原因:(1)供应价格过高,可以平衡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2)供应商拿其他产品获利补贴这个单项产品,以求得供货合同。

2.频繁变动供应价格,采购体系出问题,每天购买的不一样,人员也不固定。

3.价格不随市场正常起伏,供应商在根据订货量变动供应价格,这样做的好处是,量大价格高,量小的时候价格低,以求取得价格优势错觉,从总表上能看出来。

4.成本比上年同期大,管理层不作为或者有回扣。

5,杂项成本高,不正常。管理层不作为,整体风气不好,小浪费成习惯。



二,营业额和营业利润分析:

1.营业额高,利润比同期低:支出大,虚职多,领导层只注重业绩,没注重个人绩效产生的收益比,还可能新员工多,员工队伍不稳定,老员工流失。

2.营业额和利润同期比正常:领导层墨守陈规,不思进取。

3.营业额低,利润高:员工有怨气,压榨员工,原材料质量不合乎要求。

4.营业外收入高:可能是新兴市场或新兴项目。

5。寻找非正常收入:成立相关项目,开展新业务。



还有很多比较断定的出现的问题,我经常在财务部待着,就是为了熟知数据,找出原因,各位大boss还有什么心得?请评论

总结:这只是我个人工作中得出的经验,而且说的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代表必然这样,没有科学的严谨性。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李合伟说


这个问题我来讲。

懂了日常语言和财务语言的转换,也便了解了财务报表。

企业开业离不开钱的进出,总归来说报表的最低要求是你得把钱的进出说明白了。

首先我们说企业收到了钱,那收钱可以分好几种形式,企业赚的、企业借的、别人投的等等,这些钱都放银行里你肯定知道总共有多少钱,可是你还得知道你银行账户的钱哪些是你赚的,哪些是你借的,哪些是别人投的。

我们再说企业花出去了钱,那花钱也可以分好多种形式,进货、工资、广告费、还款、分红、房租、税款等等,这些钱你不能说反正花了,花哪了我不知道。

于是有人就发明了科目,对这些钱的进出进行归类统计,最后形成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可以简单理解成一个盘点表,是指对特定日期(比如说季度、年末或者说任意一天)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统计,反应企业的日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满足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举例说明:

1、企业刚刚开业,什么都没有,你借了5000块钱,买了台电脑。

现在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体现就是:企业固定资产5000,负债5000,即资产(5000)=负债(5000)。

2、企业刚刚开业,但是很多人看好企业的发展,有人给你投资了100万。

现在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体现就是:企业银行账户里100万,实收资产100万,即资产(100万)=所有者权益(100万)

看懂了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再来细看资产负债表具体科目。刚才我也说了把资产负债表当作一个盘点表来看,你需要了解的就是资产负债表里的每个科目统计、归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那就这张报表来说,你是公司聘用的总经理,现在在看报表。以下是你的内心戏: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账面银行里实实在在的钱有829,625.00元,嗯,还有发年终奖的钱;应收账款有30万,那应该是货卖出去了,客户还没给我钱,这事我得惦记着,年底我得早点催款;有5,000.00的固定资产,对了想起来了,上个月小张说要买个电脑,我还审批了。哎呀,短期负债有5,000.00,刚刚成立那会借了老王5,000.00,一会儿我得让出纳还了;应付账款有20万,这我知道,才进的货,这供应商真不错,说钱不着急付,货卖了再给他钱也行。实收资本100万,都是都是老李头投的,他可真有钱。未分配利润29,625.00元,天啊,虽然公司才成立,可这都忙活了大半年了啊。

二、利润表

利润表你可以看作是考核表,就是经营了一年了,赚了多少钱啦,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比如本月、本季、本年)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举例说明:

你公司主要卖货,17年卖货总共收了50万,但是货的进价是20万,你雇了2员工,一人一年的工资6万,平时的房租办公等花了15万。那么你的收入就是50万,成本就是20万,管理费用就是2*6万+15万=27万,那么2017年的利润=50-20-27=3万。

看懂了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细看利润表的具体科目。刚才我也说了把利润表当作一个考核来看,全年营收多少,各种支出又是多少,你需要了解的就是利润表里的每个科目统计、归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你还是公司聘用的总经理,现在还在看报表。以下是你的内心戏:

营业收入30万,还可以,毕竟公司才开张不到半年嘛;成本10万,这个货还可以,卖的不错,也有利润可赚;营业费用1万,新来的小刘不错,新做的那个推广方案还行,虽然花了1万块推广费用,可是效果真心不错;管理费用15万?!也是现在招人不好招,工资低了没人干,那天听人事说工资发了大概10万,那剩下的5万是啥费用啊,一会儿让会计给我报一下;再减去财务费用500,原来今年就赚了39,500.00啊。不对,还得交所得税,交完税后只有29,625.00了,哎。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你可以看作是对公司银行账户里面进进出出的钱进行分类,经营、投资、筹资,这样就能知道钱来了是因为经营赚的还是说别人投资的,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还能力和周转能力。

比如说公司账上的钱很多,乍一看还以为公司盈利不错,可是你一看现金流量表才发现原来这钱都是别人投的啊,这一年公司主营业务基本没咋赚钱。

还有就是你只看利润表发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可是再看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居然不到100万,咋回事?这主要是因为在财务上,大部分盈利性公司都是权责发生制,简单来说就是发生了就要入账,比如说你出货,但是钱还没收,实际上这项交易已经完成,那你就要计收入,没收回的钱放在应收账款里面管理。所以主营收入1000万,而现金流量表里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到100万,那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这公司持续发展行不行啊?这公司一般货出去多久才能收回款啊,资金流别断了啊。

看懂了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细看现金流量表的具体科目。刚才我也说了现金流量表你可以看作是对公司银行账户里面进进出出的钱进行分类,你需要了解的就是现金流量表里的每个科目统计、归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现金流量表主要看懂左半部分就可以了。

你还是公司聘用的总经理,现在还在看报表。以下是你的内心戏:

刚看利润表我还开心公司赚了30万,再看现金流量表真心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0,这钱收不回来岂不是白卖?不行!我得赶紧催款催款催款,钱只有到银行账户了才踏实;工资付出去10万;所得税交了9,875.00;那个60,500.00是啥啊?我得让会计给我查查,钱真是不知不觉就花出去了;买电脑花了5,000.00,老李头投资100万,借了老王5,000.00这我都知道,现在银行里有829,625.00元,哎,还好老李头投资了100万。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得赶紧催款去了。

以上只是简单举例来说明一下,想要看懂财务报表,首先弄明白财务报表是干啥的,再就是里面具体科目统计的都是什么数据。懂得了这些,简单的财务报表便能看个大概,再看复杂的就需要边查资料便去了解了。


故事我瞎编的


财务报表是公司老板做决策的依据。财务人员对着老板讲很多财务理论,我想他一定会更糊涂。我就以多年财务的理解,尽可能简化让大家明白怎么看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记住这个公式并理解这个公式,你就会明白这个公司是否负债经营,有多少债务,资产负债率是多少?属于所有者的权益又是多少。

资产构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表示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这是衡量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负债包括应付工资、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

2.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包括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建议您要看一下,费用明细表,比如说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了解一下这些费用具体的去向,这样更有利于管理,从哪方面节支和增收。



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资金来源、筹资情况、投资情况,同时也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

4.补充资料。在我公司还要给老板准备一份补充资料,补充资料主要是税金包括应交增值税、城建税、附加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应交和己交情况。此外还有,应付职工薪酬的详细情况,比如说,工资、奖金、福利费、公积金、社保等用于职工发放的数据。

作为老板,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可以知悉公司的整体情况,经营决策有据可循!


趣味妈妈


其实我们在分析一家企业的时候无非是三个方面:

1,搞清楚这个企业目前有多少钱,欠外面多少钱;

2,搞清楚这段时间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的话赚多少,赔了的话陪多少;

3,搞清楚这家企业的现金流,就是收入多少现金,支出多少现金。

搞清楚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对这个公司的财务情况就能有了了解了,企业也知道需要披露这些问题,所以也准备了三张表来给投资者查看,一张是资产负债表,一张是利润表还有一张是现金流量表,这也是我们常见的报表。

但有些时候这些报表会“撒谎”的,所以有些时候还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考察表中的真实性。

有一种很简单又很麻烦的方法,就是对比三个表之间的数据,不过这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对比各个表的数据和表头,三个表之间会有一个内在的关系,一旦发现那些数据不对,肯定是有很大问题的。

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企业的利润是怎么来的,一个企业的盈利方式有很多,一般是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

通过主营业务赚到的钱,我们叫做主营业务利润,而通过其他业务赚到的钱,我们叫做其他业务利润,因此,这两类业务的利润相加之后,减去这个期间为这两类业务而耗费的一些公共支出,即我们常说的期间费用,如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最后可以得到营业利润。

具体就是了解每个表中的具体细节了,这些都是那些钻研企业的人士去分析研究的,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如果对股票投资感兴趣,欢迎关注淘牛邦头条号。

淘牛邦,您身边的股市投资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