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俺庄是豫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这一带村庄稠密,人口众多,人均可耕面积少。4口人的家庭平均不到5亩地。02年以前种地要交提留款,交公粮。八九十年代大面积种植棉花,每家每户还有棉花统销任务。到了交公粮和卖棉花的时节,粮管所和打包厂院里院外,拖拉机,架子车,各种车挨车,人挤人,那真叫热闹。大喇叭里的通知,人群里的惹火声,排队排很长,有的排几天几夜都交不上,有的排到了验不上,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家家户户攒不下钱,日子过得苦巴巴的。但那会农村人多 热闹有意思。90年代中后期打工热席卷了我们这里,先是初中下学的年轻人到南方电子厂打工,到后来有木工手艺的中年人也外出进建筑工地务工,农村的就逐渐冷清了。

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交公粮排队排很长

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现在不叫粮管所。现在叫木木镇粮油有限公司

现在的打包厂都倒闭了,有人在院子里开了驾校

那时候每个大队都有学校,学生还很多。现在一个镇只有一个中心小学。

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那时庄里地里都是土路,但路上吃饭唠闲嗑的人多。现在都是水泥路,还安了路灯,大白天一个庄不见人有几个。

前一段回去参加村里的宴席,一个大叔说咱这小庄的挂杆条子喊一块,能坐一大桌子。说的不瞎话,我们村里就说80后的都有4个,有2个是亲兄弟。其他年龄都不说了。以前穷,可大家都不富裕,彩礼不多,一般家庭都能娶上。现在日子是好了,但没个20万外加买房买车你就别想。所以光棍队伍再慢慢壮大。

作为80后的我很庆幸赶上了万里挑一的末班车,侥幸没成为挂杆条子

一个80后眼中,老家农村30年的变化(光棍队伍不断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