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作為中國古代建築最常見的裝飾物,匾額常懸於門楣、窗楣或廳堂顯眼處,與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形式相結合,或寫景狀物,或抒情言表,以顯示建築物主人的門第層次、道德修養、處世哲學和精神寄託——可以說,匾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更是建築物的靈魂和眼睛。

現在很多名勝古蹟中也懸掛歷代名家題匾作品,其中還有讓人啼笑皆非的背後典故。

天下第一錯字——避

在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中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匾的四周環繞鎏金銅龍浮雕,藍色匾心有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避暑山莊”。一眼看去就會發現,“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這是康熙皇帝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最有說法的錯字——魚

“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塊“花港觀魚”碑,就是康熙的御筆,但碑上的繁體“魚”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傳說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舊時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這是殺生啊。於是他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遊了。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最具哲理的字——流

江蘇揚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任主政官員的歐陽修所作。這四字中有兩個異體字:“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一點。原來,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流太守”,劉坤一此舉用意不言而喻,希望歐陽修少點風流,多點實在。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最令人叫絕的錯字——富

在山東曲阜孔府,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聖府匾額,兩側有一副楹聯上書: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然而,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下聯“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錯之妙在其寓意:富貴無頭,文章通天。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最有真情的錯字——峰

康熙在山西五臺山題字時,將“靈峰勝境”中“峰”字少寫了一橫。相傳,聽說順治在五臺山出家,康熙借拜佛為名,悄悄打聽其下落。行到靈鷲峰附近,剛好遇到一個儀表非常的僧人,自稱“八”。康熙下山後反覆唸叨“八又”,這才猛然醒悟,原來那個僧人就是父皇。而後題字有意少寫一筆,寓意“父子緣薄不相識,人生有憾難圓滿”。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最著名的錯字——碑

陝西西安碑林是個書法聖地,始建於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清代始稱“碑林”。這裡最顯著的錯字是“碑林”中的“ˆ碑”字,出自禁菸英雄林則徐之手,上面竟然少寫了一撇。林則徐成名于禁煙,也因禁菸而被革職。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則徐被髮往伊犁,途經西安時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認為這是他當時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頭上的一撇沒有了,寓意自己丟了烏紗帽。

中國名匾之五大最

- THE END -

京海墨韻藝術

傳承中國文化|傳播時代藝術|與藝術家同行

京海墨韻藝術館致力於傳統文化,攜手百餘位當代知名畫家。為您提供書畫私人訂製、孤品真跡。帶您從作者手中取畫,題字合影、放心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