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最常见的装饰物,匾额常悬于门楣、窗楣或厅堂显眼处,与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言表,以显示建筑物主人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处世哲学和精神寄托——可以说,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建筑物的灵魂和眼睛。

现在很多名胜古迹中也悬挂历代名家题匾作品,其中还有让人啼笑皆非的背后典故。

天下第一错字——避

在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这是康熙皇帝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但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传说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这是杀生啊。于是他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了。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最具哲理的字——流

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员的欧阳修所作。这四字中有两个异体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原来,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刘坤一此举用意不言而喻,希望欧阳修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最令人叫绝的错字——富

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上书: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然而,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错之妙在其寓意:富贵无头,文章通天。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最有真情的错字——峰

康熙在山西五台山题字时,将“灵峰胜境”中“峰”字少写了一横。相传,听说顺治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借拜佛为名,悄悄打听其下落。行到灵鹫峰附近,刚好遇到一个仪表非常的僧人,自称“八”。康熙下山后反复念叨“八又”,这才猛然醒悟,原来那个僧人就是父皇。而后题字有意少写一笔,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最著名的错字——碑

陕西西安碑林是个书法圣地,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清代始称“碑林”。这里最显著的错字是“碑林”中的“ˆ碑”字,出自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上面竟然少写了一撇。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被革职。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被发往伊犁,途经西安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

中国名匾之五大最

- THE END -

京海墨韵艺术

传承中国文化|传播时代艺术|与艺术家同行

京海墨韵艺术馆致力于传统文化,携手百余位当代知名画家。为您提供书画私人订制、孤品真迹。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题字合影、放心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