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穿青人为什么不算?

halo先生唉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穿青人为什么不算?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就必需要介绍一个概念了,即“未识别民族”。其实在中国境内,除了56个法定的民族之外,还有几十万人因为其民族归属有争议,所以被划入了未识别民族的行列,而在这里面,穿青人是最大的一个族群。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民族?

说起中国的民族数量,基本上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是56个民族。而且很多人还觉得中国的民族数量太多,认为没必要分这么细。但其实如果跟世界上和中国同样体量的其它国家比较一下,中国的民族数量其实是要少很多的。

中国的56个民族

比如世界上唯一和中国人口接近的国家印度,其官方认可的部族数量超过2000,而因为印度在部族之上不再官方认可民族归属,因此目前国际上普遍的说法就是印度的民族数量超过两千。而国土同样辽阔的俄罗斯,其民族数量则达到了186个,但俄罗斯的人口其实只有1.5亿左右。而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的民族数量则达到了300多个。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在大陆被认定为一个民族的高山族,在台湾地区却被细分成了至少9个民族。而我们的南方邻国越南,尽管面积还没我们一个省大,却拥有65个民族。所以其实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现在认定的民族数量并不算多。而且如果按一些群体自己的民族认同来划分的话,中国的民族数量恐怕也远远不止56个。

印度的民族分布,即使是这样复杂也只是非常概略的图示

比如在1953年新中国建立之后进行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的民族曾经多达400多个,其中光云南省就报上了260多个民族。所以如果当时中国按照印度的方法,凡是自己认定自己是一个民族的族群就算一个民族,中国可能也会有几百个民族。但中国在这点上采取了比印度更加科学的方式,即光族群自己认定不算数,还需要他们符合一定的标准才可以将其认定为一个民族。而这些标准主要是拥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当时按照这些标准,到1954年基本上确认了包括汉族在内的39个民族。之后几十年时间又相继确认了17个少数民族的身份,最终在中国国内形成了56个民族的官方认定。

中国的未识别民族

应该说这种民族认定方式是一种结合了各个族群传统和现代学术标准的认定方式,避免了在中国出现过多民族,进而造成不必要纷争的现象。但是也就出现了有些族群自己不愿意被划入某个民族,但其族群本身却并不能满足被单独划成一个民族的条件,不能将其认定为一个民族的情况。

现在的56个民族,也是经过筛选之后,确认有独特民族特性而认定的

那么这些族群总数有多少呢?其实人数并不多,大约只有70多万人,如果再细分就有贵州的穿青人和西藏的僜人等族群了。而穿青人的人数有60多万,可以说是中国未识别民族的主体。

关于穿青人的起源,其实现代也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们是贵州的土著族群,因为在明朝时就曾经有古籍将他们称为“土人”,原因是“居土日久”,也就是当时就有人认为他们在当地已经生存了比较长的时间。而到清朝时,就有了“穿青”这个称呼。但还有人认为他们是汉族的分支,是唐朝或者明朝时南征的唐军或者明军留在当地之后形成的一个族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当地的一些民族发生了大规模的混血。

穿青人

而从有记载以来,穿青人的语言就基本上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在过去这个族群曾经有过自己相对比较独特的方言,但在现代似乎已经消失,他们的语言和周边的汉族差别不大。不过穿青人有一点比较独特,即将猴子视为自己族群的图腾,另外和汉族主体不同的是,穿青妇女在历史上从来不缠足。


所以穿青人确实就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地带,他们有自己和其它汉族不太相同的文化和族群认同,但和汉族的差别又不是特别大,而且语言又和汉族一样,是汉语的方言。所以后来穿青人就被认定为“其他未识别少数民族”,并被允许在身份证上填写“穿青人”的族群标识。但因为这个族群并未被正式认定为一个民族,所以他们并不是56个民族之一,而和西藏的僜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数族群一样,成为了相对特殊的族群。


桃花石杂谈


中国目前有55个少数民族,其实我国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报上去的民族有400多个,调查时发现有很多是一个民族只是地区不同叫法不一样,有的是同族的分支后裔,更多的是和汉族混居后的变种,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强,所以最后划分方法是有历史查证的、相近似的合为同一民族,最终确定了55个少数民族,但有很多还有争议的民族暂时未定,但仍享受少数民族待遇,比如穿青人。

图为第一代身份证时,穿青人的民族填写为“青”。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的定义有几个硬指标,民族祖先必须有可考证的文献记载,独有的民族文化,比如文字、语言,有独特的民族风俗,比如生活习惯、服饰、、饮食、节日、祭祀等,而穿青人本是汉族迁往贵州的移民,经过几百年的混居后,形成了汉族和西南民族混合的种族,独立的民族指标不强。

图为穿青人第二代身份证。

所以现在主居贵州西部的穿青人,其祖先是土人的记载和考证的史料不相符,很多都对不上,而能对上的是明朝以后的汉人后裔和西南少数民族杂居后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很很习俗也都来源于其它民族,虽然现在穿青人达到了80万,尽管穿青人民族意识很强,但这些都是后来形成的,但还够不上独立民族标准,和穿青人情况相同样的还有很多,所以都称为人,不称为族。

图为摩梭人身份证。

现存形成独立民族群体,但未受官方承认的称为未识别民族,有穿青人、大兴人、僜人、摩梭人、革家人等等,这些民族群体虽然未被认定为独立的少数民族,但仍享受少数民族的特权。


图文绘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实际上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些民族识别待定或者存在争议群体,他们很热衷于将自己申请为“第57个民族”,其中最为活跃的要属贵州的穿青人。他在第二代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写的竟然是“穿青人”,这“穿青人”三个字不是一个民族的族名,而只是一个群体名称,为何会出现在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呢?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他们人口大约有约六十七万人。他们的传统服饰尚青色,在历史上被叫做“穿青人”。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但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1955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派人来到贵州,对穿青人的民族成分问题进行调查。以费孝通教授为首的调查组通过对当地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以及传说的调查,认为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他们是汉人而不是少数民族。但此结论一出来,穿青人立马炸了锅,强烈要求将自己认定为少数民族。当时,为了民族大团结,虽然维持了原有的结论,但在身份证民族一栏可以填写“穿青人”,同时享受少数民族的待遇。



关于穿青人的民族界定的问题成为争议问题,虽然暂时搁置,但最终还是要解决的。在1984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重启穿青人民族认定工作。1985年3月,贵州省民委有关人员带着这份报告向国家民委汇报,要求将穿青人识别为单一少数民族,最后还是被否定,维持其为汉族的结论。随后,相关部门指出先维持现状,即:凡已经按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然怎么填写。

而到了2003年,相关部门曾要求穿青人在身份证的民族成分的填法时要填“汉族”,但这引起了穿青人的不满。后来,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对穿青人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穿青人”。

至此,穿青人依然可以在第二代身份证的民族成分上填写“穿青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实际上,穿青人无论是归为汉族,还是“穿青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民族大团结,携手共进,才是重点。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以前有个同事,从来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后来一次出差买票时看到了他的身份证,才发现这家伙的身份证民族一栏写着“穿青人”。他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很大气的说我也是汉族,我们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后来,我还专门去了解了穿青人的历史,他们的确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有些自媒体为了赚眼球,说穿青人是中国的第57个民族,这是不准确的。虽然穿青人也曾有过类似诉求,但据我所知他们对于汉族的认同感还蛮强的。

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众多,虽然号称有56个民族,但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库叫“未识别民族”,穿青人就在未识别民族之列。此外还有僜人、八甲人、克木人等。属于未被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因为他们的历史、习俗等都与某个民族有不少的联系,往往被视为某个民族的特殊分支。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对于这个群体的来历,很多人都从网上有过了解,他们是明朝征讨云南的军队与贵州当地人结合所生的后代。因为他们是汉人的后代,保留了很多明朝汉族的习俗,他们不被当地少数民族接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于当地地理原因,相对封闭,这种习俗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没有像主流汉族那样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吸纳各种少数民族因素,因此相对于主流汉族来说他们反倒显得落后,他们反倒成了非主流的少数。

当然,穿青人也并非是完全纯真的古代汉文化,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完全纯正的汉族血统,是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所生。他们也介绍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只是相对现在的主流汉族来说,杂质更少一些而已。

目前,国家对于穿青人采取的是过渡时期政策,原来被作为少数民族对待的,仍然享受少数民族待遇。身份证上愿意写汉族的写汉族,愿意写穿青人的写穿青人。


凡尘往事


穿青人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一个成员共同体。

穿青人又称川青人、穿青族,是我国境内一个民族归属尚有争议的民族。以目前民政部们划分的民族种类来看,穿青人不在中国少数民族名单之中。

穿青人早期叫“土人”,又有“里民子”、“羡民”、“县民”几种称谓,到后期又统一称呼为“穿青”。

据说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联姻的后代。

即元朝灭亡以后,明政府派出了一部分军队来消灭蒙古人在南方的残留势力。而这部分军人在结束完“剿匪”之后,索性就再没有回到来时地而是就近安营扎寨。后来他们大都来到了今贵州省一带,他们以农业为生开垦田地之后便与当地的土族结婚繁衍后代。

天高皇帝远,由于他们所处位置偏远,故与明朝政府联系越来越少,时间一久他们只能是抱团取暖。明亡清立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渐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部落,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他们衣食住行与传统汉人有了差别,他们开始拥有自己尊崇的神明,有自己的穿衣风格。

由于他们所穿,传统衣物崇尚青色,自觉与汉人有索差别,所以称他们为穿青。

(身着传统服装的穿青人)

新中国成立后,穿青人要求政府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但未获批准。

自古以来,穿青人主要就在今贵州省西北部一带分布,且人员相对集中。根据古代穿青人墓碑镌刻内容及部分穿青人家谱记载来看,他们的祖籍应当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当然除了这种说法关于其来源地的说法还有多种且存在一定争议。

穿青人目前在我们国家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贵阳、安顺、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州、黔南州等6个市州。除贵州外,在云南省的镇雄一带也有部分人自称为穿青人。不过这部分人的身份证民族一栏都被标注的是白族。

2000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这次普查的数据看,全国范围内尚有穿青人约67万左右。其中分布人口最多的县分别是毕节市的纳雍县和织金县。彼时两县各自的穿青人均已超过20万人。

穿青人与汉族的主要区别:

1,穿青人妇女自有记载以来从未像汉族妇女一样裹脚。

2,穿青人所穿衣服大都是青、蓝两种颜色布料拼凑而成。比较有名的就是他们的“三节衣”。实际上最能体现穿青人文化的就是他们标志性衣服。

3,穿青人拥有自己独特的祭祀仪式,有自己独自信奉的神明,及与众不同的傩(nuo)戏。穿青人的傩戏是他们在“庆赛五显坛”的祭祀仪式时所表演的戏剧及舞蹈。


(穿青人傩戏)

时至今日,虽然国家未将穿青人正式列为一个单独的少数民族,但是在他们身份证民族一栏上,很多即写有“穿青人”三字。

(穿青人身份证)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几百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穿青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和习俗。虽然目前国家还未正式将其单独列为一个少数民族。但至少这部分人得到了国家的关怀与尊重,他们亦同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一样享有不同与汉人的某些特殊权益。


小司马说


以身边“穿青”同学的角度回答,,不喜勿喷

首先,根本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他说的就是贵州话;

其次,衣食住行与汉族无异;

最后,也可谓最重要的,抢着说自己是少数民族就是为了民族照顾,他自己也说了为了高考加分。


你说啊那少年


我们月光族 都没说过什么 国家也没重视过



穿青族(也叫穿青人、青族及川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


流淌的乐曲


自己又不是什么族,在这里讨论毛线啊


直博和子


那我能不能说我是穿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