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万国博览会,日本鬼工球“有假”,中国鬼工球惊艳世界

象牙,顾名思义就是大象那长长的尖牙,因为他的雪白。在古代被大力追捧。在当时只要能得到一件象牙制作的工艺品,就足够让你大肆炫耀了。在古代,象牙的重要性堪比玉器。能够成为象牙工艺品制作者,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而在古代对于工艺品,特别是对玉器和象牙器的工艺水平,也是不断在晋升的。在象牙的雕刻上,也经历了很多的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工匠们酒已经可以在象牙上完美的进行镂空花雕的技术了,而当时能在一块象牙上镂空雕刻3层,制作一个当时来说完美的牙套球。

1915年万国博览会,日本鬼工球“有假”,中国鬼工球惊艳世界


而到了明代的时候,象牙球的技术不断发展,不仅能够继续堆砌更多的层数,而且还能够让里面的雕刻层独立转动。当时著名的鉴赏家曹昭曾经说过:“这种象牙圆球,中间的层是可以独立转动的,与其说是象牙球,还不如叫他鬼工球更加合适,借此也可以说这件东西的鬼斧神工。”在当时,能够得到一样象牙球,如果获得一件无价珍宝一般,十分不容易。

到了清代的时候,雍正帝曾经得到过一个象牙球。但是他却从这个球中看到了人生百态,认为这个球从原料的选择到工匠的制作,是一件十分劳民伤财的事情。因此在当时并不十分推荐收藏这种球,但是皇帝不看重不代表从此他就不发展了。在清代,由于大量的商品贸易和王室贵族对于珍品的热爱,在当时象牙球的供应量依旧是一个相当好的水平,而且随着工艺的发展,到了乾隆时期,象牙球的镂空层数已经可以达到14层了。

1915年万国博览会,日本鬼工球“有假”,中国鬼工球惊艳世界


到了清末的时候,随着外国人的进入,象牙球的工艺越来越多的被世界熟知。当时曾经出现了一个象牙球,他的制作者是翁昭,他家是家传的象牙制作手艺人。从13岁起,他就和父亲一起学习制作象牙。到了成年之后,翁昭已经具备了制作24层象牙的超强实力。在当时他的作品不断的进入外国,让世人感受他的神奇。

不仅仅是中国,象牙的制作工艺也曾经深深影响了周边的国家,比如日本就曾经也研究过象牙制作工艺。而中日之间的制作水准,在民国时期的一次万国博览会上,进行了一次对抗,当时在1915年的时候,美国开办了一个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当时很多国家都曾经去拿着工艺品去展览。翁昭知道之后,便日夜钻研。赶在博览会前拿出了一个超级珍宝:一个镂空雕刻到25层的象牙球。

1915年万国博览会,日本鬼工球“有假”,中国鬼工球惊艳世界


当他拿出这个象牙球时,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因为在另一边的日本展区,日本的工匠也拿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象牙球。只不过他的镂空层数是26层,比翁昭的多一层。在授奖的评委们看到这两个象牙球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形制上还是内部工艺上,中日之间相差不大,而日本工匠能够进行26层的雕刻,在成型手艺上要胜过一筹。

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工匠的能力很强,纷纷都想把这个工艺大奖给日本。但是翁昭却不相信,自己能雕刻25层已经是九牛二虎之力了,日本工匠真的比他更厉害吗?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把象牙泡到开水之中进行浸泡。由于象牙的特性,它本身是不会对开水起任何反应的。评委会们同意了,于是两个象牙球纷纷钻进了开水之中。很快就出事了,日本工匠的26层象牙球在浸泡没多长时间后,居然解体了。象牙碎片一层一层的被剥离开来。而翁昭的那个25层象牙球在开水中毫发无损。原来,日本工匠在制作的时候,利用胶水进行制作,将提前做好的碎片一层层粘起来形成的象牙球,虽然也很美,但毕竟工艺上差了一点。


1915年万国博览会,日本鬼工球“有假”,中国鬼工球惊艳世界


而这个评委会的工艺大奖自然就花落翁昭之手了,此后中国的象牙雕刻便在世界出名。但是象牙制作毕竟是要利用大象的牙,在人们的保护动物的意识渐渐上升之后,一些工匠们就纷纷开始寻找替代的原料来制作,以此保护大象不受伤害。但是现在由于这份手艺的耗时太长,因此很多人都不再愿意学习了,这是中国工匠的传承一种悲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