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本期人物】

餘靚,中共黨員,2010年本科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健行學院,2015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工學院(碩博連讀)。現任職於浙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年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8年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面向腫瘤等重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納米探針的設計與構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省部級項目。在Adv. Mater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論文10篇,並有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3篇封面文章。出版英文專著4個章節,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授權2項。現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影像材料分會副秘書長、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納米生物學分會理事,浙江省藥物製劑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等。


•學習與人生的雙導師•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我對我本科階段的劉文涵導師十分感激,他對我就像一個父親對待女兒一樣,從大二開始,就帶我進實驗室,教我如何實驗,如何立項,如何發現關鍵的科學問題,然後設計實驗,在過程中解決各種問題,最後把文章寫好。我覺得我現在對學生的要求,很多都是從他那邊學習跟借鑑的。

我從劉老師那邊學到一個道理:該是你的東西就必須是你自己踏踏實實做出來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從大二開始就做自己獨立的課題,基本上寒暑假都不回家。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時,我都保研了,但那個寒假我還是在離過年只有兩三天的時候才回家的。當時,運河杯等比賽,能報的我都報了,而且每次都是做自己獨立的課題,雖然很辛苦,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培養,而這讓我研究生階段的生活和工作都受益匪淺。

大四的時候,劉老師讓我去投了一個稿,在全國分析化學年會上作一個口頭報告,這個對我的鼓勵是挺大的,因為所有上去做報告的,要麼是老師,要麼至少是研究生的同學,而我是現場當時唯一的一位做報告的本科生,這使我後來的工作和生活都信心倍增。

我也希望有志於讀研的同學,多跟自己導師聯繫,爭取完成有自己獨立的課題,從立項到最後的論文都是自己獨立或者是幾個同學組一個團隊獨立完成,儘量可以發表一些文章,這對自己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幫助。


•科研之路與腫瘤診斷和治療材料的未來•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我在大一的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到了大二,我通過學習物理化學,發現雖然我的記憶力並不是那麼好,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好。所以讀研的時候我也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

在研一的時候,我把我們課題組裡面的所有的實驗都做了一遍,在這一過程中,我發現我的細心使我在實驗操作過程不容易出錯,結合自己的興趣,於是在研二選擇具體研究方向的時候,我並沒有選擇當時比較火的能源材料方向,而是選擇了相對冷門的生物材料。而後,在與臨床大夫的交流中,我又發現我們做的材料是國家急需的。個性、興趣、科研價值等等因素,都使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我在不斷的實踐之中認識了我自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特長 ,我們在面臨人生抉擇的時候,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多想一想,多和朋友交流。人生是一場長跑,一時的得失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只要沉下心來,按照自己的節奏走,爭取把冷門的東西做到極致,繪就一塊屬於自己的科技拼圖。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腫瘤診斷和治療的納米探針材料在未來肯定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前段時間,我正好參加了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青委會的高端論壇,那裡的老師們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信息而且都非常看好其前景。

因為大家都知道,腫瘤治療在我們國家包括全球都非常嚴峻,不論男性還是女性,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癌症都已經成為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還在不斷增加,而且在這個醫保並沒有那麼完善的時代,我們早期診斷是預防腫瘤的關鍵。所以,發展這一類材料非常重要,而且在未來也只會越來越重要。所以這一類材料,在以後肯定會越做越好,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個研究領域中來。

對於這類材料,首先我們是希望其生物相容性越來越強,使它能夠做到對人體完全無害,這就需要在動物身上不斷試驗,乃至在臨床上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往上推,確保它的生物安全性,這是最基礎的,第二我們希望它的智能化越來越強,腫瘤細胞其實是由正常的細胞演化而來的,所以早期診斷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會越來越好,能夠快速、準確地區分處理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並且能夠以簡單的圖像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北大學生有什麼•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我覺得,北大的學生和其他學校的學生相比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第一點是他們的自主性很強,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們課題組一個大二的學生,他從大二的時候就進課題組。從大二開始到大四,他每天早上七點半前到實驗室,晚上十點半以後才離開實驗室,這工作的時間完全跟我們研究生是一模一樣,除非有課,不然他就來實驗室,真的很拼。

第二點是學的活,他們不會死讀書,也會通過娛樂活動來放鬆自己,勞逸結合,該玩的時候好好玩,該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習。北大的社團很多,學生們也總是會參加各種活動,和不同的人交流。

第三點是,他們的效率很高,做事不拖拉。


•我要回工大•

從北大到浙工大,這位“材料女神”要做學生學習和人生的雙導師!

我回到工大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我確實也有一定的工大情結。我在工大學習了這麼久,劉文涵老師對我的影響也很深,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和支持,所以,我覺得回到工大會有一種親切感和歸屬感。

第二,我希望能把劉老師曾經教給我的東西教給更多的人,把他的教學的理念,對科研的追求與方法不斷傳遞下去,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的。我也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人生經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分享給工大的學子,希望可以幫助他們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走得更好。

第三,對於故鄉的熱愛,這樣的一份責任,促使我回到母校。因為我是浙江人,在杭州工作對我來說也算是回家了,我也希望能和家鄉學校的同學們分享我這麼多年的經歷。

浙江的精神是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作為工大人我真的感受到了這樣的一種精神。

•對青年的寄語•

未來可追,初心可回


來源 / 青春浙工大

文字 / 餘靚 陳昕

排版 / 羅毅 溫宇豪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