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最高的邮票,了解一下!

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代表预付邮资金额的数字。那么,在中国邮票发史中,

面值最高的是哪枚邮票呢?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曾有数据统计,1937年时100元法币可买两头牛,而到了1945年9月,100法币的购买力只有当初的十万分之七。如果一斤大米有五百粒的话,到了1948年8月,100法币只能买到1粒大米。

面值最高的邮票,了解一下!

面对法币彻底崩溃的局面,1948年8月19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一种新的货币金圆券,替代法币。

面值最高的邮票,了解一下!

中华民国时期的金圆券

流通货币的改革自然也带来邮票面值中币制的调整。由于印刷新面值邮票需要时间,而且库存的法币面值邮票也很多,因此邮政当局大量采取了加盖改值的方式,同时还利用各地税务局余存的印花税票加盖“金圆”面值后改为邮票使用,我们的主角也便由此产生了。

面值最高的邮票,了解一下!

用于加盖的“联运图”印花税票

用以加盖改作金圆邮票的印花税票为海陆空联运图税票。加盖形式采用上下两排花纹将税票上的“中华民国印花税票”和税票面值分别盖住,在花纹中间加盖“中华民国邮政”以及金圆面值。这批印花税票分别由四家印刷厂加盖。

面值最高的邮票,了解一下!

这种加盖邮票,自1949年1月起,直到同年4月,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国统区的金圆券也步法币之后尘,物价犹如脱野马,邮票的面值也大幅飙升。上图中面值为500万元的邮票为1949年4月汉口复兴印书馆加盖,它是中国邮票史上最高面值的邮票,由于存世量较少,加之“面值最高”的纪录,如今也是价格不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