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廣東首部電視連續劇面世《蝦球傳》影響力持續至今

36年前广东首部电视连续剧面世《虾球传》影响力持续至今

《蝦球傳》劇照

南粵電視劇風雲之開創

36年前,內地第二部、廣東省首部電視連續劇面世

金羊網記者 龔衛鋒

1979年2月,廣東電視臺組建電視劇創作編導組和演員隊,恢復因“文革”而中斷12年之久的電視劇製作工作。當年8月,就拍出了電視劇《黑牡丹》,領跑內地省級電視臺。之後,《神聖的使命》《水鄉一家人》《燃燒的心》代表廣東連續拿下“飛天獎”。不過,若要選出這一時期廣東最具代表性的電視劇,答案毋庸置疑——《蝦球傳》。

1980年,在廣東廣播電臺摸爬滾打21年的張木桂,調入廣東電視臺擔任電視劇編劇。當年底,由他創作的廣東電視臺第一部上下集電視劇《盼》播出,反響熱烈。隨後,他接到上級任務,要把黃谷柳的小說《蝦球傳》改編成8集電視劇本。1982年,內地第二部電視連續劇、廣東省首部電視連續劇《蝦球傳》播出。

很多時候,“出場順序”決定一部作品在業界的江湖地位,也決定其群眾基礎。但《蝦球傳》厲害的可不止這一點:播出後演員走紅、音樂傳唱,林兆明講古版《蝦球傳》成為經典,2010年還推出了由李晨、曾黎主演的翻拍版《蝦球傳》……其IP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南粵原創電視連續劇也從這部劇開始,正式“出發”。

36年前广东首部电视连续剧面世《虾球传》影响力持续至今

A 源頭

小說出版之後風行粵港

廣東同步打造劇集話劇

1946年,38歲的作家黃谷柳攜全家到香港,以賣文為生,寫出了反映省港世態人情的小說《蝦球傳》。小說講述童工蝦球失業後流浪街頭,走江湖,坐監獄,最後改過自新投身革命的故事。黃谷柳早年做過苦力、當過兵,和香港人口中的“爛仔”、“撈家”常打交道,曾在街上為流浪兒打抱不平而遭到混混毆打……這些經歷讓他對底層生活的刻畫頗為細膩。

上世紀30年代,夏衍在廣州《救亡日報》工作時與黃谷柳見過面,對這個有才氣的知識分子印象頗深。來到香港一年後,黃谷柳將寫就的《蝦球傳》第一部《春風秋雨》,拿給時任《華商報》副刊編輯的夏衍,希望發表。夏衍拿到原稿後,被這個“街頭小混混”的成長史吸引,當晚興致勃勃讀完了第一章,便決定讓小說“出街”。小說連載後,獲得香港市民空前關注,1948年2月,《春風秋雨》連載完畢不到兩個月,就由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發行單行本,一年內印行5次。

《春風秋雨》出版後的次年,黃谷柳在夏衍和周而復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後,黃谷柳自1953年起開始從事專業文藝創作,曾任中國作協第二屆理事、作協廣東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不過,隨著黃谷柳在反右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文革”時遭到迫害,《蝦球傳》一度成為業界避而不談的作品。

傷痛總會過去,1978年黃谷柳獲平反,伴隨改革開放進程推進,《蝦球傳》被學界重新拿出來討論,而這部小說文學地位的抬升,與廣東電視臺拍攝的《蝦球傳》多少有關。

1980年,中央電視臺拍攝了中國內地第一部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當時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電視臺臺長田蔚看到了創作連續劇的契機,點題讓廣東電視臺改編並拍攝《蝦球傳》。當時臺裡的文藝部主任是後來的繼任臺長劉熾,他把改編劇本的任務,交到了編劇張木桂手上。

有意思的是,電視劇還未製作完,1980年11月18日,廣州青年業餘話劇團排練的八場話劇版《蝦球傳》就與觀眾見面了。話劇版截取了小說的前兩部《春風秋雨》《白雲珠海》,講述從蝦球離家出走,到尋找游擊隊的過程,地方色彩濃郁。

B 籌備

進行外科手術般的改編

遠赴京滬劇院精選演員

張木桂在其著作《粵派電視》中,這樣描述當時接到改編劇本任務後的心情:“《蝦球傳》風行三十餘年,早在四十年代末期,著名戲劇家吳祖光就曾將其搬上銀幕,五十年代中央電視臺曾拍過單本劇……如今再改編成連續劇,電視觀眾不會覺得是在炒冷飯嗎?”

《蝦球傳》的主創面臨一個問題——誰也沒拍過電視連續劇,誰也沒寫過長劇本。“小說是一部南國風俗畫,搬上熒屏需要進一步提煉,有些情節不得不作調整,有的人物不得不割愛刪去。”張木桂合理分配了《蝦球傳》三部曲:《春風秋雨》和《白雲珠海》各三集,《山重水遠》兩集。他也調整了原著的角色及場景:書中六姑易引起情節枝蔓,遂被刪掉;劇中的丁大哥是書中方標、陳懷冬等游擊隊領導人的合體;小說中蝦球在獄中的遭遇只有幾行字,在劇本里卻有好幾頁紙……張木桂將這次改編比喻為“一次大膽的外科手術”。

劇本創作完後,就是選角環節。《蝦球傳》的導演是耿明宸、高紘、潘浩。他們先在上海兒童藝術劇院找到一名演員飾演蝦球,接著在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找到閃增宏飾演牛仔。沒想到變數出現了——“導演到劇院的宿舍找閃增宏,他不在,我那天剛洗完澡,光著膀子,就和他們聊起了天。”最終蝦球的扮演者、如今已是著名兒童劇導演的鐘浩,回想起當年的幸運仍然感慨不已:短短几分鐘,這場交談後,導演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1980年,鍾浩第一次坐飛機,從北京飛廣州。鍾浩的《蝦球傳》之旅並不一帆風順:“一下飛機,工作人員就說我和上海的蝦球(候選人)很像,但個子比他高。原來他們又找了一對蝦球和牛仔,試戲後,我一度以為自己被甄別掉了。”過了幾天,鍾浩無意間看到一張報紙,刊登了《蝦球傳》開拍的消息,配圖海報正是他自己。又過了一天,廣東臺來人喊鍾浩再去試戲。“那是一場武打戲——蝦球逃跑,在白雲賓館打那些抓他的人。我在中戲學過形體,練過功,試了一下還行,導演說:就你吧!”現在說起這段一波三折的經歷,鍾浩還感到一絲忐忑。

相比較當時默默無聞的“蝦球”鍾浩、“牛仔”閃增宏、“阿娣”麥文燕,當年廣東粵劇團的明星盧海潮首次“觸電”飾演大反派“鱷魚頭”,堪稱當時本土文藝界的大新聞。此前,盧海潮因為主演樣板戲《海港》而被觀眾熟悉,他演的正氣滿滿的角色吸引了正在為《蝦球傳》選角的導演高紘。面對邀約,盧海潮一開始是拒絕的:“我說沒拍過電視劇,我是戲劇演員,很容易把誇張的動作加進去。高紘說,不怕,我們來教你。”一來二去,盧海潮答應了。高紘看中了盧海潮的粗獷形象,盧海潮看中了高紘的專業和執著。

36年前广东首部电视连续剧面世《虾球传》影响力持续至今

C 拍攝

短短8集拍了10個月

動作戲演員都要親自上

拍攝8集的《蝦球傳》用了近10個月,這速度放到今天簡直難以想象。要知道這部劇是用一臺攝像機拍下來的,一個場景至少拍三遍。“那個年代拍電視劇都這樣,先是同機位拍,完了再換機位;先在攝影棚搭景,換景時我們去拍外景,如此循環,每天都有戲拍,沒歇過。現在看來,我們像拍電影一樣拍《蝦球傳》,一天才拍一兩場戲,拍之前要排練好。”鍾浩說。

拍外景時,每天早上八點,演員們從廣東電視臺集合出發去片場。盧海潮回憶:“我們去了不少地方,比如故事的發生地沙溪公社,還有鱷魚頭在白雲山的公館。”那時,盧海潮一邊拍戲,還要一邊演粵劇,得請導演協調好檔期。而鍾浩這撥小輩則駐紮在劇組裡,積累經驗。鍾浩說:“我那時每天寫創作日記,記下每天拍什麼,導演為什麼會這麼拍,小說裡是怎麼寫的,我今天演得怎麼樣,哪裡演得好,哪裡演得不好……老師們都這麼教,創作要做筆記。我們這代演員也相信眼到、心到、手到,才能有進步。”

《蝦球傳》的拍攝場景全是“老廣們”熟悉的地方:蝦球的家是廣州石室,他賣麵包的地方是廣州人民路太平橋;由於無法再現當年香港的面貌,香港的遠景鏡頭是在灣仔朝澳門方向拍的;海邊的鏡頭是在珠海拍的……由於不少本土街坊都看過《蝦球傳》小說,對故事很熟悉,參與熱情頗高。鍾浩說:“當時廣東省政府特別支持這部劇,給足了拍攝場地和製作週期,社會參與度很高,我和很多群眾演員後來成了朋友,有開飯館的、做小生意的、文化館的、省話劇團的、市話劇團的配角等等。”

拍《蝦球傳》時,鍾浩剛從中戲表演系畢業不久,沒有任何表演套路,適應電視劇的拍攝節奏很容易。而當時已在粵劇圈摸爬滾打近20年的盧海潮則深感困惑:“改變表演習慣很不容易,再加上當時一邊拍電視,一邊演粵劇,搞得我很錯亂。”剛開始拍戲的一段時間,有工作人員叫他:“盧海潮,有人找你!”他會用粵劇腔回應:“快快快……叫!他!進!來!”他總會先跟導演說,自己表演凡是有誇張的地方,就叫停,所以,即便時有NG,他也不厭其煩:“電視的特寫鏡頭多,觀眾們盯著小小的熒屏,誇張一點就很清楚。”

當年的電視劇製作條件艱苦,所有動作戲都要演員親自上。有場戲是在白雲山摩星嶺上拍的,“那場戲是蝦球帶著解放軍把我追到山頂,我和蝦球打鬥,然後滾下山。那時也沒什麼保護措施,山頂只有六七平方米,搞不好就真的滾下山了。”盧海潮對當時豁出命去拍戲的場景至今印象深刻,“壓力最大最危險的戲,是在珠海海里拍的沉船戲,我們請了解放軍幫忙扶著船,在那場戲尾聲把船掀翻,這條戲要一次過,不然落水衣服全會溼。”盧海潮在採訪時不斷感慨:“劇都播了36年,想不到我還記得這麼清楚。”

D 發展

“蝦球”轉行執導舞臺劇,“鱷魚頭”此後常演反派

“整部戲拍完後,我當時拿了300塊錢。100塊寄給了父母,另外200塊買了一臺錄音機。那錄音機後來都找不著了,都是文物啊。”拍完《蝦球傳》,鍾浩拿了一筆“鉅款”,回北京時,他給同事、同學代購了手表、皮箱,但沒有什麼比“出名”更讓這個少年欣喜。當時,有許多女生給他寫信,表達愛意時往往附上一副同心結;有華僑寫信說看到蝦球的經歷,想起自己的童年以及在外闖蕩的不易;在西北搞科研的朋友,說看了這部戲備受鼓舞……“我看有些信很有感觸就回復了,後來跟對方成了筆友。”鍾浩說。

有趣的是,上世紀80年代,北京到廣州的火車票非常緊張,但鍾浩從不擔心買不到票,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一聽說他是“蝦球”,馬上就給他補臥鋪票。鍾浩中戲的朋友坐火車來廣州,他帶著朋友到火車站,車站工作人員問他:“蝦球,你要走啊?”鍾浩說:“我不走,我的朋友走。”工作人員說:“蝦球,你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我的朋友說火車上的人對他們可好了,臥鋪也補了,還上餐車吃了飯。”鍾浩至今記得這樁1986年的往事。

鍾浩把《蝦球傳》視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拍完這部劇後沒過幾年,他改行做了導演,執導舞臺劇、兒童劇、話劇,在業界頗有名氣。“上次接受採訪是在北京電視臺,我說談別的事就算了,談《蝦球傳》還有點意思。那是十年前的事了,一晃又過去了十年。”鍾浩感慨道。

36年前广东首部电视连续剧面世《虾球传》影响力持续至今

盧海潮工作、生活在廣州,《蝦球傳》為他帶來的影響更深。這部劇播出後一年,盧海潮騎摩托車出了車禍。當時,警察把他送到醫院急診,醫護人員發現了盧海潮的夫人陳小莎填寫病歷時寫的是“盧海潮”,“後來他們跟我說笑,一發現我是‘鱷魚頭’,就說要更賣力地搶救”。過了四天,盧海潮醒了。但因為演粵劇要把頭盔綁得很緊,這場車禍後,盧海潮的頭骨有裂縫,不能再演粵劇:“正好《蝦球傳》又紅了,於是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電視劇上。”本來只是玩票演電視劇的盧海潮,這下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鱷魚頭”也形成了盧海潮在熒屏上的角色定位。在粵劇舞臺上,盧海潮沒演過反派,其熒屏形象卻以反派居多。他說:“演完鱷魚頭後,財主、反動軍官這些都是我常演的反派,要不就在《外來媳婦本地郎》裡演怕老婆的蘇伯,這個角色我現在一有空仍去演。”盧海潮更認為《蝦球傳》是他人生的轉變:“它讓我發現了電視劇的影響力,成千上萬的觀眾認識了我。最近,上了年紀的人在街上碰到我,還在叫我‘鱷魚頭’。”

《蝦球傳》首先播出的是粵語版,後來由上海電影譯製廠進行普通話配音,在央視播出,隨即引發追劇狂潮,成方圓演唱的主題曲《遊子吟》也被廣為傳唱。1983年2月起,逢週五晚,香港亞視播出《蝦球傳》,這是內地製作的電視劇首次在港播映。香港知名演員盧海鵬,也看了弟弟盧海潮主演的這部電視處女作,“他說我在蝦球爆倉成功後的那場戲反應不夠興奮,太斯文了,哈哈。”兩兄弟見面後聊起表演,盧海潮虛心接受了哥哥的意見。

鏈接

“蝦球”大IP 諸多衍生品

作為文藝領域的大IP,小說《蝦球傳》的“衍生品”不只有1982年的這部電視劇,在其70年的傳播、接受史中,有不少經典改編版本。

不論什麼版本,《蝦球傳》傳遞的核心精神是一以貫之的,正如鍾浩對“蝦球精神”的重新審視:“它真實地揭示了社會底層人的生活,沒有一味表現底層人的受苦受難。在一個魚龍混雜的社會,有很多江湖的情誼,不光有槍火,還有人性之光。命運讓蝦球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但他能調整自己,尋找光明。”

1949年前後,香港主流報刊開始連載連環畫。當時,山水畫大師關山月接受了《華商報》的請求,以《蝦球傳》第三部《山長水遠》為底本,創作了一套連環畫。這套連環畫對我國連環畫圖式產生了很大影響。2012年,這套連環畫原稿在深圳拍得3920萬元,創造了當時連環畫原稿拍賣的最高紀錄。

198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過一套由張元錦等創作的《連環畫:蝦球傳》,雖然以整部《蝦球傳》為底本創作,但連環畫故事以蝦球的成長作為線索,鱷魚頭這條線被刪除。

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粵語講古泰斗林兆明前年5月在廣州逝世,享年88歲。林兆明的代表作《西遊記》廣為人知,至今仍是各地電臺重播次數最多的講古節目。而1979年的《蝦球傳》,則是他創作的首個講古作品。有意思的是,正是林兆明在電臺播講了52回的《蝦球傳》,才迅速在廣東地區帶火了小說,為隨後電視劇創造的“蝦球熱”打下基礎。

2010年,由李晨、鄭則仕、曾黎、曾寶儀等主演的新版《蝦球傳》登陸廣東珠江頻道,李晨飾演的新版“蝦球”,身邊多了三位紅顏知己,而鄭則仕則顛覆了“肥貓”的憨厚形象,化身黑社會老大“鱷魚頭”。

這部劇為貼合時代氛圍,讓當時30歲的李晨演原著中的“少年”蝦球;劇中加入了大量感情線索;蝦球也從一個單純、執著的市井混混,直接變成了英雄……這個版本是純商業化創作,試圖利用明星效應和流行創作趨勢迎合市場。

當時年輕觀眾意見不大,而上了年紀的觀眾和原著黨就很有意見。“很多人說還是我這個鱷魚頭演得好,可能因為鄭則仕演肥貓太成功,觀眾先入為主,覺得他不夠兇狠。”盧海潮自信地點了點頭。

總指揮:劉海陵

總策劃:林海利 孫璇 林如敏

統籌:吳慧玲 劉虹 邵梓恆 設計統籌:黃江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