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团军能两次围歼苏军,南方集团军为何做不到反而拖了后腿,隆德施泰德有何责任?

兵器世界


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中,一开始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确实不如中央集团军群那样迅速,没能围歼当面的苏军主力,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北方集团军群那里。显然问题并不出在指挥官身上,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



中央集团军群之所以能取得两场大规模的围歼战的胜利,完全是得益于其强大的装甲部队。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强大的装甲集群像铁钳一样撕开苏军的防线并深入其后方完成对苏军的合围。而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各自只有一个装甲集群,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向中央集团军群那样发起“双管齐下”的强大攻势,他们铁钳的另一半只能由行动缓慢的步兵集团军担任,显然无法像中央集团军群那样快速的合拢包围圈,苏军的主力得以有时间跳出其包围圈后撤到下一防线继续抵抗。


而且南方集团军群当面的苏军是三个方向中最强大的,苏军的兵力是德军的两倍,坦克数量则是四倍,这些都将使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速度陷入缓慢,即便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南方集团军群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了一场经典的合围战,乌曼合围战围歼了苏军3个集团军,俘虏了10万人,这些都是仅凭一个装甲铁钳来完成的,实属不易,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能力再次得到了证明。

乌曼合围战的胜利使得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集群可以直抵第聂伯河下游一线,深深的插入了位于基辅附近苏军西南方面军100万军队的侧后方,从而为后来更大规模的基辅合围战提供了机会。希特勒抓住了这个机会,不惜中止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的行动,腾出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南下基辅,和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集群一起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围歼战:基辅合围战。


小小狼王


这真的不是龙德施泰德的锅。

首先,入侵苏联初期,德军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实力对比中,中央集团军老大,北方集团军老二,南方集团军才老三,南方集团军被加强做主攻那都是后来的事了。这个时候的南方集团军群,旗下部队除德军外,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国的部队,战力参差不齐,凭一己之力是吃不掉南线诸如苏联西南方面军这样的大个头的。而且,由于中央集团军在进军莫斯科时,侧翼将会暴露给当时苏联西南方面军,这使得希特勒不得不考虑先得把西南方面军解决了,所以德军当时军中有句口号“要想进攻莫斯科,必须击败布琼尼”(布琼尼时任西南方面军司令)。



德军分兵,完全是希特勒的考虑,除了寄希望于消灭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威胁,更主要想到的是长远的经济利益,把高加索油田和乌克兰粮仓拿到手,改变资源窘迫的状况。结果我们看到了,德军在基辅,包了60多万苏军一个大饺子,不过,捡了乌克兰,丢了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分兵这两月,成功让莫斯科苏军缓过来了,造成了后面莫斯科战役的惨败。也让这次所谓的南下“8月分兵”,成了一次“战术胜利”,而不是战略胜利。

龙德施泰德,在前线是积劳成疾,心脏病发作差点玩完,后面,他也意识到到了战线过长,冬季将至的危险,还向希特勒建议后撤100公里,希特勒不允,接着就被希特勒解职了。他到1942年3月15被启做了西线总司令,东线南方集团军群,后来的是是非非早就跟他无关了。


那年那兔这些事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集结三个集团军群,分三路向苏联发起闪电式突袭。德军在北路和中路纷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却要迟缓很多,到了8月20日,甚至已经落后中路550千米。尽管如此,南方集团军群的落后却与隆德施泰德没有太大关系,当然他也不需要负任何的责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迟缓了德军的攻势呢?

▲德军攻势图

南方集团军群实力最弱

在三路德军中,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最强,北方集团军群次之,而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最弱。在苏德战争初期,中路一直是希特勒的重点进攻方向,直到莫斯科惨败后,希特勒才将主攻方向转向南路。中央集团军群除了下辖两个集团军外,还包括了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以及霍特的第3坦克集群,是德军的中坚力量,其实力远胜南方集团军群。

▲隆德施泰德元帅

乌克兰是苏军防御的重点

在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已经对德国有所防范,而他防御的重点就在乌克兰。斯大林认为,苏德一旦开战,乌克兰的小麦、石油和煤矿等资源必然成为德军掠夺的重点。因此斯大林在乌克兰方向部署了45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10个机械化师以及6个骑兵师,这使得苏军在该地区的防御能力要远强于其他地区。

▲斯大林

苏军指挥官部署得当

苏军在乌克兰地区的指挥官是基尔波诺斯上将,他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指挥员。他在防御部署上采用了纵深梯次防御的办法,并且在防御线上修筑了大量掩体以及炮火支援点,而这让德军在进攻过程中吃尽了苦头。除此之外,当地密布的河流和沼泽也为苏军提供了便利,而基尔波诺斯则利用这些天然屏障将整个防区打造非常牢固。

▲基尔波诺斯上将

单从苏军的防御情况来看,乌克兰地区都算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再加上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本就偏弱,那么其攻势缓慢也就不奇怪了!


关注历史文斋,看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历史文斋


历史证明,南方集团军群确实拖了巴巴罗萨计划的后腿,而且北方集团军群也同样脱了德军的后腿!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隆德施泰德”元帅、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元帅都有一定程度的责任。日过他们的军团能跟上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的脚步就好了!

(中央集团军分兵两路支援南北德军)

但是将全部罪责加到他们身上是也是不正确的!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兵力分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纸面上比中央集团军群多一些。中央部分有51个师组成,包括第2、第3装甲集团军以及第4、第9集团军,由空军第2航空队支援作战。兵力分配就是一个坦克集团加上一个多兵种集群组成一个突击力量,两股力量形成钳形攻势连续对苏军合围歼灭!

而南方集群包括63个师,主力是第1装甲集团军,多兵种集团包括第6、第11、第17集团军,空军的第4航空队负责支援作战(最高统帅部还预留了一个第2集团军预备队,指挥官就是鼎鼎大名的保卢斯元帅)。很显然,希特勒少给了

隆德施泰德元帅一个装甲集团军群,只是用一个多兵种集团军来加强它的兵力。这就导致南方集团军群不具备像中央集团军群那样大规模合围歼灭对手的能力!因为少了一直臂膀啊!这是元首故意亏待隆德施泰德吗?尽管这位老元帅在纳粹上台之初就曾反对指责这个政党,但希特勒犯不着拿德国命运惩罚一位老元帅吧!

事实上,这并不是希特勒或者隆德施泰德元帅的错误,而是德国的队友不合格。原本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在中央方向,尽快消灭

“华沙——莫斯科”中轴线上的苏军,占领重要的工业中心、铁路枢纽、政治象征“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是更加重要的石油、粮食、牲畜和生存空间!也就是乌克兰高加索,根据习惯上考虑德军判断苏军会把主力部队部署在中央中轴线方向,如何吃掉苏军主力才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要考虑的!因此放在南方的德军可以适当削弱一些,开战之后预备队第2集团军群立刻增援给中央集团军就是很好的证明。

(罗马尼亚被德国仲裁出去了大量土地,怎么可能有作战的意志呢?)

原计划协助南方集团军群的德军队友是罗马尼亚部队,德军期望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军队能在第一时间夺取比萨拉比亚,一口气突击到第聂伯河西岸,与南方集团军群一起合围苏军部署在基辅的7个方面军,但这明显不是二流军队能做到的!


利刃巨透社


苏德战争开始前,德军及其仆从国军用于进攻的兵力为550万、坦克4300辆、飞机5000架,编成153个战编师。苏军在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战争开始后为西南方面军)和敖德萨军区总兵力为290万。而苏军各军区中西南方面军的兵力兵器最多,当时苏军全部9个机械化军中的6个在这一方向,这是其一;其二,西南方面军首长和司令部警惕性要高于西方面军,当接到最高统帅部命令时迅速下达了战斗警报,并坚决执行了反击命令,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迟滞了德军进攻;第三,西南方面军的军事首长的军事技能要优于西方面军,虽然遭到突然袭击,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困境中顽强作战,并曾一度攻占杜布诺。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投入进攻的兵力为33个师,其中9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而中央集团军群为50个师,其中15个坦克师。德南方集团军群在战争开始时没有取得中央集团军群那样辉煌的战果,自身主要是没有形成碾压性的兵力兵器优势,结果基本上没能形成大的围歼战,而是平推至基辅。


孙悟空144972747



125878215蜂獾


不单是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也没有能够合围方面的苏军,不过是把当年的苏军迅速击退而已,不过这就已经是足够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了。

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包括50个师1个旅,总兵力有1455900人,对面的苏军西方面军包括54个师80万人,德军的坦克有2156辆,苏军坦克有2900辆。

德国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41个德国师和1个德军旅,还有罗马尼亚14个师10个旅,匈牙利5个旅,总兵力151万人,其中德军97.2万人。对面的苏军包括西南方面军和敖德萨军区,一个有80个苏联师,120万人,苏军坦克有6500辆左右,德军坦克1144辆其中包括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342辆。

对于苏联来说,在战前的作战计划中,把西南方向作为最重要的作战方向,所以西南方向的苏军包括基辅特别军区和敖德萨军区,集中了苏军最强大的重兵集团。而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面的西部特别军区的兵力明显居于劣势。而西南方向的苏德双方兵力对比几乎是1:1,而中央方向的苏德兵力对于接近1:2。兵力对比明显的在中央方向德军是占有比较大的兵力优势。

而对于南方集团军群来说,面对的苏军将领基尔波诺斯的表现远远好于巴甫洛夫,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基尔波诺斯迅速做出了反应,开始利用手中数量占优势的机械化军进行反击,虽说这些反击由于缺乏协调而全部失利,但是毕竟打乱了德军的进攻节奏,拖延了德军的进攻速度。

巴甫洛夫则是由于情况不明,在6月22日上午没有做出什么决定,西方面军处于瘫痪状态,听任德军的机械化部队迅速开进。

不过,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南方两个集团军群最占优势的是有2个装甲集群,这两个装甲集群就像两个铁臂,左右开弓打得苏军难以招架。对于合围来说,最好是能够从两翼同时对进,就像一个人张开双臂抱住另一个人一样,两个胳膊同时伸出去才能保证抱紧人,德军的装甲集群就是这个铁臂,中央集团军群对于苏军的几个大合围圈都是利用两只铁臂展开,把大量的苏军装进口袋中,西方把这种合围叫做坎尼式的合围,西方的将领都把坎尼式的合围视作战争艺术的经典之作。

而南方集团军群则是只有一个装甲集群,也就是只有一个铁臂,无法象中央集团军群那样,从两翼包抄当面的苏军重兵集团,只能是从一翼包抄苏军的侧翼,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是把当面的苏军击退,而由于在南方集团军群和当面的苏军相比,兵力不占优势,所以只能是将苏军击退。由于无法合围苏军的重兵集团,南线的德军就无法迅速的改变双方的兵力对比,进展就会更加缓慢。

而在从中央集团军群得到一个装甲集群的支援,南方集团军群消灭了当面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以后,进展异常顺利,迅速的打到了高加索地区,虽然后来被打了回去,但是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深深的深入苏联的腹地。

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对面的苏军要比苏军西方面军要多,进展缓慢则是情有可原的,而且龙德施泰特干的很出色,在只有一个铁臂的情况下,还是在乌曼合围了苏军的第6,12集团军,消灭了十多万苏军,并且兵临基辅城下。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要说拖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后腿的是德国的坦克工厂,德国坦克工厂没有生产出来足够的坦克,使南方集团军群只有一个装甲集群,而不是2个。


有痰


提问得很奇怪,那两次围歼苏军也语焉不详,中央集团军群是东线德军兵力最多的集团军群,但并不是最强的,缺乏装甲力量是其软肋,这点和南线的德军刚好相反,就战争后期的走势来看,中央集团军群确实是整个覆灭了,而南方集团军群的精华一直存在到战争结束前,所以两者根本无法比较


小康足已


并不是龙帅的责任,基辅已经打到城下了,兵力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基辅作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莫斯科最重要的四个城市之一,控制的是整个苏联的粮食,试问除了基辅被打下来其他三个城市哪个被占领了,并不是龙帅无能,换谁都不行没有帮助的情况下


看的淡一点2745


主要是碰到了硬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