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40年,見證望城蝶變

40年,見證望城蝶變

望城区:40年,见证望城蝶变

年輕的望城區如旭日東昇。

望城区:40年,见证望城蝶变

泰嘉新材,坐落在望城經開區的產業“隱形冠軍”,領域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望城区:40年,见证望城蝶变

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的湘江村。 張福芳 攝

望城区:40年,见证望城蝶变

大美新望城。 張鵬 攝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長沙市望城區委宣傳部提供)

■ 張福芳

1978年,值得被歷史銘記的一年,這一年,我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望城,也在這一年恢復建制。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望城人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征程。

40年,從無到有,從郊區到城區,從菜園到花園,從落後到崛起,從農業大縣到大長沙城北,望城主政者始終沒有忘記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初心。

湘江見證,本文的4位“主角”作證。

黃土地上飛出 “金鳳凰”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鴻還記得2003年剛來望城經開區(原湖南省臺商投資區)時的場景:“一片茅草地,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十幾年時間,這裡早已廠房林立,道路四通八達,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而泰嘉也已成為金屬鋸切行業內的翹楚,並於2017年1月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這片黃土地上飛出的“金鳳凰”。

“泰嘉可以說是望城經開區發展、壯大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方鴻說,當時望城經開區還沒成立,寥寥幾家企業散落在縣城東南一片6.33平方公里的荒野。但望城政府的真誠打動了他,最終決定留在這裡創業。“沒想到望城區政府這麼給力,幫助我們實現了一年建成投產。”

令方鴻沒想到的還有2009年經歷的用電荒,當時因為2008年湖南大範圍的冰災,導致電網遭受嚴重破壞,影響了供電。“當時電力局要求先保障居民用電,所有企業供電砍掉一半,可我們企業比較特殊,必須24小時供電,才能保證正常生產,這可把我急壞了。”方鴻把困難跟經開區領導一彙報,立即就得到回應,經開區領導帶隊與長沙市經信局、電力局銜接、協調,最終確保了泰嘉的用電。

不只是經開區,望城區國稅局經常性、真心實意的幫助、指導也讓方鴻備感溫暖,“企業這麼多年,發展得這麼順,離不開望城以及長沙市各方面的幫助。”

當然,泰嘉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從一個車間發展成三個車間;從產量不到200萬米到產量1600萬米;從一家創業初期粗放型的企業發展為行業內的翹楚,2017年產值達4億多元,納稅4000多萬元。

泰嘉的發展,可以說是望城經開區發展的一個縮影。

2000年時,望城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旺旺集團幾乎就是望城工業的代名詞。2002年,中聯重科工業園落戶望城,金星大道啟動建設;2005年,晟通科技、大北農等項目啟動建設,入園企業達到91家;2006年,園區由“湖南省臺商投資區”“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業基地”“湖南望城國家農業科技園”三園合一正式升格為湖南省望城經濟開發區。

從此,望城經開區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14年邁入“國家隊”,2017年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044.5億元,成功挺進“千億俱樂部”,財政總收入邁上40億元新臺階。

湘江村裡 說變化

沿湘江西岸大堤前行,有一處5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到汛期,這裡總是一片汪洋。

11月28日,同一處土地,卻是水清岸綠,鳥語花香,整潔靚麗。

“湘江村早就變了,從‘水窩子’變成了休閒觀光的美麗鄉村,節假日日均接待遊客超千人。”1982年出生,土生土長,現為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湘江村支部書記的鄧志平話語中滿是驕傲。

“在我印象中,90年代的湘江村到處都是泥巴,泥巴溝、泥巴路、還有不少的土磚房,一到汛期內澇嚴重,爛泥巴到處都是。”鄧志平說,小時候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村裡的泥巴。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湘江村一部分人開始外出謀生,大部分從事建築方面的工作。“1995年的時候,我們村裡就有了十幾輛摩托車,不少人蓋起了新房子。”鄧志平也曾在外工作多年,從事的也是建築行業。

“2004年,我的月收入就有6000多元,在2005年買了人生的第一輛車。”鄧志平說,雖然自家的日子過得愈加殷實,但是每次看到依舊破舊的家鄉,心裡總會泛起心酸。2011年,鄧志平決定留在家鄉發展,並當選為村支部委員。

此時的湘江村,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已有人在此創辦了生態農莊。特別是2013年,寶豐農業在湘江村落戶,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2014年,湘江村在新一屆班子的帶領下,開始了一系列動作:完善基礎設施,整治河道、溝渠,建設人工溼地,實施垃圾分類,開展美麗庭院建設等,湘江村開始走上蝶變之路。

2016年,為了實現規模經營,湘江村成立了土地專業合作社,全村3400畝土地入社2700餘畝,並全部實現流轉。

土地高效流轉的同時也促進了規模化、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近幾年,湘江村相繼有4家企業落戶,並形成了優質農產品自主品牌,休閒農業品牌也逐步打響。湘江村已從原來泥巴滿村的落後村發展成為了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全村1070戶,有600多戶買上了小汽車。

去年,鄧志平高票當選為湘江村黨支部書記,責任更大,勁頭更足,“下一步,我們將做精現代休閒農業,希望遊客來了,走到任何一個角落,都像走進了現代農業大公園。”

一段渡江史 一首發展歌

劉靜每次開車回老家望城區東城鎮(今茶亭鎮)時,總能回想起曾經坐輪渡過江的場景:“等半天、慢悠悠。”

如今,輪渡不見,回家走京珠西線,航電大道,車快人暢,好不愜意。

“輪渡慢慢退出望城歷史舞臺的過程,就是望城經濟突飛猛進發展的歷程。”劉靜感慨。

一條湘江,穿望城而過,把望城分成了河東和河西。一座城市,隔江相望,上個世紀以前,人們過河只能乘坐渡船。

1997年,因父親工作調動,劉靜舉家搬到了位於河西的縣城,從此,每個週末便有了與渡船為伴的記憶。“幾乎每到週末,父母都會帶著我回河東的老家,總是要早早起床,趕輪渡,有時需要等上半天,有時還會遇到輪渡下班,我總是嫌麻煩賴床不願意回去。”劉靜說,坐輪渡回家幾乎伴隨了自己整個青春期。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兩岸經濟的繁榮,輪渡顯然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隨著湘江三汊磯大橋和繞城高速的竣工通車,過河有了更快捷的通道。

再後來,在“融城強縣”發展戰略的推動下,望城的過江通道增加到了4條,不少輪渡被時代淘汰,退出了歷史舞臺。劉靜回老家,也再沒坐過輪渡。

不只是過江通道,望城去省會長沙的通道,也增加到了9條,車程由原來的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縮短至十幾分鍾。

“隨著四通八達道路網的拉通,望城也邁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早已從郊區變成了城區,菜園變成了花園。”劉靜說,這麼多年來,自己見證著渡船從必備的交通工具到退出歷史舞臺,更是見證瞭望城河西河東跨江交通體系的迅猛發展。

怡華樓:伴古鎮興衰起伏

在靖港古鎮,有一處叫“怡華樓”的鋪面,從清末民初起,就在靖港做粉、賣粉,沉浮上百年。如今,這家店已傳至第5代,卻依舊保持著傳統的手工製作,堅守著手工粉的初衷。

11月28日,我們在靖港古鎮見到“怡華樓”的第4代傳承人易國寧時,今年65歲的他正站在招牌下不緊不慢地推著石磨,米漿一點點地從石磨出口流出,匯入盆中。一旁的妻子把米漿倒入蒸鍋,不一會,米漿凝固,通過冷卻後,一張圓形的米皮被晾曬在了屋內的面臺上。

“手工磨米漿不辛苦嗎?”“辛苦點沒事,只要顧客吃起來味道好就值了。”易國寧說,自家在靖港做米粉已有5代,一直秉承著傳統的手工技藝,也見證著古鎮的興衰起伏。

1982年以前,易國寧的爺爺和父親都曾是“怡華樓”飲食店的廚師。“那時公私合營,怡華樓的私方負責人就是我爺爺和我父親。”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靖港也開始允許搞個體經營,易國寧當時就把“怡華樓”重新開了起來,由妻子負責經營。

“那時古鎮非常熱鬧,好多政府單位和公辦企業都在靖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很多公辦企業經營不下去倒閉,單位也遷走了不少,靖港也就慢慢蕭條了。”易國寧說,隨著古鎮的蕭條,“怡華樓”也經營不下去了。

2001年,易國寧帶著一家4口來到長沙創業,“當時我們在新河經營百貨和化妝品生意,收入還不錯。”隨著易國寧全家離開靖港,“怡華樓”在靖港消失了8年時間。

直到2008年,一場關於推動望城古鎮群復興的“戰役”開始打響。望城區委、區政府首先啟動了靖港古鎮保護性開發。看到商機的易國寧帶著一家人回到了靖港,把原來的老房子修飾,在一樓重新豎起了“怡華樓”的招牌。“我記得古鎮是2009年9月開街的,我們早一年回來,開街後,生意又慢慢的好了起來。”

如今,“怡華樓”在古鎮上開了兩家店,易國寧的兩個兒子還在長沙開了兩家分店,一家人正打算努力把“怡華樓”做成連鎖,發展成一個產業。

守在古鎮的易國寧經常感慨:“沒有古鎮就沒有如今的‘怡華樓’,伴著古鎮而興衰,也希望可以為古鎮復興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