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曾幾何時,中國的農村是恬靜,質樸,傳統,舒適的。古詩詞中,有多少田園山水,詩意中國。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只是近代以來,鄉土秩序從經濟政治上瓦解後出現了“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情況。

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奔波於口腹,的確容易短淺了目光,在溫飽線上掙扎,又何談體面?於是,日復一日中,農村迷失了自己,都快忘了“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的閒適和情調。

不過,老話也說,“風水輪流轉”,城市風光無限數十年後,得益於交通的改善,網絡的普及,鄉村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窮山惡水不再意味著出刁民,反而是可以好好“挖掘”的金山銀山。

這幾年,民宿在大江南北的中國鄉村都快速生長著。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蔡紅介紹,目前北京地區的民宿數量就超過3500家,位列全國第三,前兩名分別是雲南,浙江。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這些民宿多有著有故事的主人,他們或是建築設計師,或是大學老師,雖然職業不同,但身份相似,多是城市的中產階層。逃離城市的他們能夠帶給鄉村的是:一定的資本,高標準的服務,新創意,新理念。

北京農委的任榮處長曾在一論壇上感慨“觀念一變天地寬”。

民宿對於傳統鄉村而言,硬件上的升級倒是次要的,關鍵是經營的理念,服務的品質上的提升。就好像iPhone剛誕生的時候,從審美角度對於電子產品的影響一樣。民宿,能夠幫衰落而迷茫的鄉村找回的是taste,重新定位你是誰。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5號,愛彼迎在桂林的龍勝縣金江村投資160多萬改造的兩棟民宅,作為當地旅遊扶貧的一個實踐,在平臺上線。這個村子只有38戶,雖然在龍脊梯田(4A級景區)附近,但以前只能看車流滾滾從村口而過,年均300多萬人次的客流帶來的收益並沒有雨露均霑,村子裡人均年收入才3000塊錢左右(驚訝一下),而且村子裡的人口也以386199(婦女節,兒童節,重陽節)為主。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從傳統觀光式旅遊的角度來看,這個村子沒太多亮點,但是從休閒度假角度來看,卻別有一番韻味: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群山環抱的金江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村民自制水車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百香果園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百香果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糯米酒,竹竿舞,潺潺流水,青青果園,自然與人文結合在一起,悠閒的度假範兒就出來了。

我在新西蘭自駕的時候,幾次住的民宿就是在山谷裡,周圍嘛玩意兒沒有,但人家就是一個大院子,周圍青山綠水的,環境好的沒法說。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圖中間大樹下的灰點是我們在皇后鎮附近的住處,下面綠油油一大片的是葡萄園,主人當天在房裡給我們放了一瓶新罐裝的乾白!

說遠了,其實我理解的觀光式的旅遊,往往是富裕一個點,而全域旅遊關注的是一個面。觀光式的旅遊,遊客住在幾家酒店或農家樂,全域式的旅遊則把每個家庭預設為接待方,這就是民宿得以落地開花的大背景。

金江村的兩棟老屋改造前後花了1年的時間,如今6間客房已然成了村子裡的豪宅。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上圖房間的右側就是老屋,還住著一位壯族老奶奶,她的屋子充滿了歲月感: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這樣的對比,也是旅遊當中很重要的體驗。龍勝項目既有硬件的改造,也有軟件的培訓,愛彼迎請了桂林的民宿主手把手教村民運營,還與桂林旅遊學院一起給村民編制運營手冊。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鄉村振興,其實是找回“自我”

這可謂是授人以漁了,從0到1最難,1家做好了,帶動效應下,這個小山村相信會變得富裕,自信起來。

而這樣的實踐,還悄悄在很多地方發生著,據瞭解,截至到10月份,愛彼迎的鄉村民宿已經遍佈了全國14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鄉村房東獲得了超過2.6億元的收入。而像小豬,螞蟻,途家這樣的本土平臺也在做著類似的工作,每一個小村落的變化,都是點滴的積累,量變之後的某一天,我們就會遇見美麗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